?

淺析大學生責任意識的培育

2016-01-15 00:16張明明
中文信息 2016年1期
關鍵詞:責任意識培育意識

張明明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所謂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責任,并自覺、認真地履行社會職責和參加社會活動過程中的責任,把責任轉化到行動中去的心理特征。大學生責任意識可劃分為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我責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是指大學生在社會生產中的職責和義務,并將自己的相關活動與社會發展相聯系,通過融入到社會和生存的環境中,將自我認識轉換成一種自覺意識。大加強大學生責任意識培育不僅體現了國家對大學生的重視,更體現了大學生對自己今后生活發展的一種責任態度。

一、當前根據我國高校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們責任意識淡薄,究其根本是大學生責任意識培育出現了問題,目前所出現的問題在于以下三點:

其一、部分輔導員對培養責任意識的重視程度不夠。

作為高校的管理者,作為大學生的教育者,若是忽略了責任意識體制的建設和發展,忽略了責任意識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實踐基礎,忽略了責任意識培育的宣傳、動員和落實規劃,則會使得高校的責任意識培育成為一紙空談?,F在我國很多高校迫于就業和科研壓力過分的強調科學理論教育,容易導致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的偏離,也影響了學生對理想和未來的正確導向。

其二、學生接受責任意識的培養過于被動。

輔導員缺乏對責任意識的主動傳授,接踵而來的就是學生對于責任意識培育的淡漠和被動。種種跡象可以說明,當前高校的責任意識培養只能是一種思想化的產物。我國高校目前在責任意識的培養上仍舊停留并且長期停留在一種低階段、低效率的標準上,責任意識的教育內容空洞,實際案例匱乏。

其三、社會、學校、家庭沒有形成完整教育體系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是每位學生成長的啟蒙環境,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本人的素質、心態和性格。在學生進入中學之后,學生的責任意識培育就漸漸由家庭轉向了學校,加之我國高考是應試教育,很多家長和學校在追求學生升學率的同時忽視了學生的責任感教育,造成很多學生的責任意識培育基礎并不是很好。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由于大學教育方式由原來的填鴨式教學轉變成學生自主的學習,接觸社會的機會漸漸增多,來自社會的一些浮躁的誤導侵襲而來,而學校、家庭和社會對于學生的責任培育又出現了斷層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使很多學生原本就薄弱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我責任意識顯得更加不堪一擊。

二、形成學生責任感薄弱有很多原因,歸納起來有三點:

1.教育模式的影響

當前我國的教育模式為應試教育,應試教育關注的不是學生學到了什么,也不是教育的完成對學生的人格的形成能有多大的作用,而是注重考試的結果。應試教育是以考試為手段,升學為目的,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育為特點的教育方式。受這種方式的影響,長期以來老師,家長甚至學生都將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正因如此,教師往往追求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忽略了學生的個人道德素質和興趣愛好。學生不能更好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對社會的關注程度也非常低。

2.大學生自身原因的影響

根據自主意識的理論依據:“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我們不難看出,當前大學生責任意識培育還存在諸多問題,學生習慣于被動的接受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大學生自主意識薄弱和不穩定造成的。當前,大學生應當客觀和正確地看待自身自主意識存在的不足和缺憾,使自己能夠盡早地轉變受教育的心態,主動積極地去獲取知識,學習文化。

3.社會因素原因的影響

受西方教育培育體系的影響,我國原本的教育體系和道德標準受到了沖擊,各種改革及培育模式的創新層出不窮。這也就使得社會、學校、家庭所培育的方式方法和內容都有較大的差異,長期以往,就難免會在三者間出現斷層、缺陷乃至沖突的情況。對于責任意識培育來講,責任意識觀的樹立不能只靠一朝一夕,它需要長期系統的教育和認知。大學生責任意識培育,更多的是基于之前幾個階段的基礎發展。所以我們應當清晰地認識在我國轉型過渡期當中,因不同地域、不同層面的經濟、文化差異產生的培育多元化。

三、針對高校學生責任意識薄弱的情況,加強高校學生責任意識培育勢在必行,個人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對學生進行責任意識的培育:

1.學校層面

1.1 強化學生責任意識,營造良好文化氛圍。一個大學的文化氛圍,反映了這個大學的教育水平、人文素質、教育理念和校園風貌。而一個大學的風貌往往體現在該校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規范、價值取向當中。一個大學需要進步,首先必須要有優秀的教師團隊,用先進的管理教育模式,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一種自我價值意識和客觀意識。而校園良好的文化氛圍,則體現在學生和教師溝通中,也是校園文化是否能良性循環的一個體現。

1.2 挖掘先進典型,提升教育效果。

高校是一個教育文化的大匯集地,各種團體組織在學校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鶎狱h組織、團組織、學生會及各社團都是高校先進團體組織的代表。一方面,作為高?;鶎狱h組織和共青團組織是當仁不讓的模范性組織。另一方面,學生黨員和學生團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也應當起到表率作用。因此,充分發揮黨員、團員的模范作用有利于促進整體大學生對責任意識培育的認知發揮團體功能。

2.教師層面

2.1 結合實際情況,增強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引導。輔導員是營造高校責任意識氛圍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作為傳播者和教育者,輔導員的素質和意識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和培育。由于大學生自我責任意識的強弱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高校輔導員的教育模式和深度。因此高校輔導員不僅需要有過硬的思想覺悟,更需要有正確的社會價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2.2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開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大前提。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教師與學生的載體,有著重要的監管責任。要培育學生責任意識,首先得保證學校有一個良好的培育制度,用制度和規范去強化學習,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深刻意識到責任意識的培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必須要將其體現在學校與學生的方方面面,要建立一個全方位,不留死角的教育機制。

2.3 改進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目前,我國各高校開展的必修課程里都包含了思政教育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更多的是強調學生政治意識的發展,對于責任意識的培育則顯得稍有遜色。高校的責任意識培育最充分和直觀的體現在思想政治理論的課程中,教師要利用課程全面的、準確的傳授責任意識的特點和重要性。

3.學生自身

3.1 要加強自身與外界的交流溝通。首先要加強中西方交流溝通,拓寬責任意識視野。西方教育的先進性就是因為強調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平衡,責任意識的培育不同于專業知識教育,它體現在學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責任意識培育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培育過程。其次要加強內部交流與溝通。這里所述的交流與溝通是社會與高校之間、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與家庭之間等等。加強交流與溝通,不僅可以吸納社會上眾多行業和管理的先進理念,拓展自身的視野,也可以將其借鑒到大學校園管理中來,這樣一方面能夠使得大學生更好的接觸到社會管理的第一線,也能更好的滿足責任意識培育的需要。

3.2 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踐行責任意識。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責任意識培育工作的繼續和延伸。社會實踐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能力,使學生人格不斷臻于完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此同時,教師也能利用大學生參與的社會活動經驗來引導他們一方面對責任意識的認識和判斷,使他們逐漸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內在聯系和整體的認識;同時教會他們要有社會責任感,不斷完善自己,努力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因此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聯系理論將責任意識進一步強化到教學任務中,是大學生責任意識培育的一個重要舉措。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個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意識的大學生能做到自尊自愛、主動關心他人、能夠積極承擔責任、努力為社會作貢獻。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培育,是當今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實現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1]陳秀春.當代大學生責任意識淡化的成因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6):155-157.

[2]鐘麗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3).

[3]張宗海.西方主要國家的高校學生責任教育與啟示[J].高教探索,2002,(3):37-39.

猜你喜歡
責任意識培育意識
東臺市精準約談 強化企業責任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不斷強化責任意識 著力提高辦理實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強化責任意識 樹立擔當精神
開展『三扶』 培育新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