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則與非規則肝葉切除治療肝膽管結石療效對比分析

2016-01-26 14:35譚文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年17期
關鍵詞:結石病肝葉肝膽

譚文

規則與非規則肝葉切除治療肝膽管結石療效對比分析

譚文

目的對比規則與非規則肝葉切除治療肝膽管結石的療效。方法50例肝膽管結石患者,其中33例行規則性肝葉切除術(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17例行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對兩種術式的療效進行評價。結果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手術時間(325±53)min、術中出血量(543±27)ml、住院時間(12±4)d、輸血率9.1%(3/33)、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5.2%(5/33)、結石清除率93.9%(31/33),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手術時間(243±37)min、術中出血量(731±35)ml、住院時間(20±9)d、輸血率35.3%(6/17)、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5.3%(6/17)、結石清除率76.5%(13/17),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輸血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石清除率與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肝膽管結石采用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的療效明顯比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更勝一籌,臨床應用價值高。

肝膽管結石;規則性肝葉切除術;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

原發性肝膽管結石屬于我國臨床常見病,指的是肝內膽管系統出現的結石,據了解,該病在我國華南、西南、東南沿海及長江流域等地區的發病率要相對高于其他地區[1]。肝膽管結石的病變較為復雜,一旦處理不妥當,很可能會導致患者不得不面臨多種嚴重并發癥,以及結石殘留、再手術、復發的危險。目前認為肝膽管結石是造成良性膽道疾病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2]。手術切除病變肝葉或肝段是治療該病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可比較滿意地將結石以及狹窄、擴張的膽管予以清除[3]。規則性肝葉切除術與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是兩種肝切除術,但目前關于二者治療肝膽管結石病的報道并不多,而從有限的報道來看,規則性肝葉切除術被予以了較高的評價。本文也對兩種肝切除術的療效作了比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50例肝膽管結石患者的的臨床資料,診斷均符合《肝膽管結石病診斷治療指南》有關原發性肝膽管結石的標準[4],同時排除由損傷性膽管狹窄、膽管解剖變異、膽管囊腫等其他膽道疾病繼發的肝膽管結石、膽囊內排降并上移至肝內膽管的結石以及肝膽管癌等。其中33例行規則性肝葉切除術患者作為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齡(39±8)歲,平均病程(4±1)年,右側7例,左側21例,雙側5例;17例行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患者作為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齡(41±6)歲,平均病程(4±1)年,右側5例,左側9例,雙側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予以營養支持、增強肝功能儲備、使用廣譜抗生素抗感染等處理。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采取全身麻醉,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后將其腹腔切開,游離肝臟周圍血管,用鉗夾住第二肝門與廉狀韌帶相距約0.5 cm的位置,然后指按解剖上的肝段、區、半肝或肝三區的范圍切除肝組織。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手術方式不按照解剖上的肝段或區為單位進行切除,與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的肝切除范圍有所差別。術后兩組患者均進行膽汁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并予以相應的抗感染措施。

1.3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輸血、并發癥、結石清除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手術時間(325±53)min、術中出血量(543±27)ml、住院時間(12±4)d、輸血率9.1%(3/33)、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5.2%(5/33)、結石清除率93.9%(31/33),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手術時間(243±37)min、術中出血量(731±35)ml、住院時間(20±9)d、輸血率35.3%(6/17)、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5.3%(6/17)、結石清除率76.5%(13/17),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輸血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石清除率與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肝膽管結石為臨床見的膽道系統疾病,一般是由于膽道寄生蟲感染或復發性膽管炎等原因引起的發生于肝內外膽管內的結石病,患者常常會出現右上腹絞痛、黃疸等臨床表現,而在嚴重情況下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精神異常等癥狀。肝膽管結石的病變比較復雜,病變膽管常常會累及到肝膽管樹的一個或多個區域,需要積極有效的治療,否則病情反復發作出現的感染、梗死等可對病灶區的肝膽管樹、肝實質于血管造成一定的損害,進而造成復雜性肝內膽管狹窄以及慢性膽源性肝膿腫,并進一步發生嚴重膽道出血或膿毒血癥以及局限性肝纖維萎縮等,這將很有可能會誘發膽管癌變[5],從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存問題。

黃志強教授開創了肝膽管結石病用以肝葉切除術治療的先河[2]。目前,外科手術是治療肝膽管結石的主要手段,包括膽管切開取石術、肝門部膽管狹窄修復重建術、肝部分切除術以及肝移植術等方法,其中的肝部分切除術已逐漸得到臨床越來越多的關注,作者歸納了以下四點為肝膽管結石病的肝葉切除術提供了病理學基礎:①復雜性肝內膽管狹窄。對于這種情況,手術取石與膽道鏡操作都有著很大的困難,原因在于結石反復梗阻導致感染、潰瘍以及修復所形成的纖維瘢痕性增生,可引起膽管的狹窄及膽汁的淤積,從而不利于膽道鏡、手術取石的開展。②膽源性肝膿腫。肝內結石伴有重大的感染性炎癥反應,十分容易導致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發生,從而會引起多發性膽源性肝膿腫,如果沒有及時行肝葉切除或膿腫引流,那么隨后可能出現的膿毒血癥或膽道出血將關乎到患者的性命。③局限性肝纖維化變性萎縮。肝區纖維化變性萎縮的發生原因比較多,如膽管慢性炎癥導致的膽管黏膜增生、慢性膽管炎誘發的肝動、靜脈血管膜炎癥所造成的血管閉塞、膽管管壁的肉芽組織修復與纖維化造成的膽管閉鎖等[6]。④慢性肝膽管結石病長時間不予徹底的處理增加患者患肝膽管癌的可能[7]。

非規則性肝葉切除手術一般術中出血量大,需要較長時間置管、術后并發癥多,住院時間長,一般對于單側肝膽管內結石可達到較好的結石清除目的,但對雙側復雜性結石就往往顯得弱勢了。規則性肝葉切除術是根據肝段或肝葉為單位來對病變膽管樹及其引流區域進行完整的切除,術中出血量得到減少,減小了輸血的潛在危險,縮短了置管時間,降低了術后并發癥,患者可在更短時間內出院。本研究結果顯示,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輸血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石清除率均優于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肝膽管結石采用規則性肝葉切除術的療效明顯比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更勝一籌,臨床應用價值高。

[1]顧永芳,王偉,程先碩.規則與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治療肝膽管結石療效與安全性觀察.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2): 29-32.

[2]李青.規則性和非規則性肝葉切除術對肝膽管結石病的療效比較.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35):4458-4460.

[3]舒遠猛,蔣傳成,黃漢民.規則性肝段或肝葉切除術治療復雜性肝內膽管結石療效觀察.中外醫療,2012,31(8):18.

[4]鄧雄文.規則性肝葉切除治療67例肝膽管結石臨床效果觀察.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6):175-176.

[5]賈世賓.精準肝切除在肝膽管結石病的臨床應用.中國衛生產業,2014(34):122-123.

[6]徐化恩,謝占濤,湯高楓,等.精準肝切除手術在肝膽管結石病中的臨床應用探析.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4):183.

[7]蔣星星,曾志峰.精準肝切除和非規則性肝切除在肝膽管結石病中的比較.江西醫藥,2015(8):777-7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034

2016-07-08]

118300 東港市中醫院普外科

猜你喜歡
結石病肝葉肝膽
吳盂超:肝膽醫學創始人的創新靈感
聊一聊肝膽管結石病治療中的難點、誤區與對策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ERAS理念下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在腹腔鏡肝葉切除圍手術期的應用
低中心靜脈壓技術在肝葉切除中的應用分析
中醫內科排石法治療結石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醫治療結石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醫內科排石法治療結石病20例療效觀察
控制性低中心靜脈壓在腹腔鏡肝葉切除術中的應用
多處肝切除術在復雜肝膽管結石中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