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顙魚工廠化育苗技術

2016-01-27 15:54唐忠林茆健強周國勤等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1期
關鍵詞:放養密度餌料環境

唐忠林 茆健強 周國勤等

摘要:采用水泥池培育黃顙魚苗,研究不同的放養密度、餌料轉換、投餌量及環境因子對魚苗生長及成活的影響,充分發揮室內育苗餌料及環境條件可控的優勢,解決了黃顙魚苗初期開口率不高、適口餌料不足及室外培育的病蟲害難控制的問題,提出了1種采用鹵蟲與中華鱉高蛋白粉料結合喂食的工廠化育苗方法。育苗試驗放養黃顙魚水花2.92萬尾,16 d后,出池黃顙魚夏花2.28萬尾(體長2.3~3.0 cm),水體育苗密度達3 123尾/m3,成活率達78.08%,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97.26%,后期培育成活率80.28%。

關鍵詞:黃顙魚;工廠化育苗;放養密度;餌料;環境;育苗率

中圖分類號: S96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1-0326-02

收稿日期:2014-10-30

基金項目:江蘇省水產三新工程(編號:D2013-2-1)。

作者簡介:唐忠林(1982—),男,湖南郴州人,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水產動物繁育技術的研究。E-mail:77439753@qq.com。黃顙魚(Pelteobagrus fuIvidraco)屬鲇形目鲿科黃顙魚屬,別稱昂刺魚、黃臘丁等,是一種無肌間刺的小型經濟魚類。近年來,江蘇省黃顙魚養殖產業發展較快,養殖面積逐步擴大,但是由于苗種培育成活率不高及規?;绶N場相對不足等原因,江蘇地區黃顙魚苗種生產的規模較小,生產的苗量滿足不了養殖的需求。目前黃顙魚苗一般采用池塘培育,在培育過程中,存在適口餌料難保證、易遭病蟲害、水質條件難控制及氣溫變化頻繁等問題[1],導致平均培育的成活率較低,一般為30%~50%,甚至有全池死亡的現象發生,整體的培育效益較差,降低了人們養殖黃顙魚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黃顙魚養殖產業的穩定發展。

工廠化育苗是一種水產苗種繁育的高效方法,科研人員通過對暗紋東方鲀、江黃顙、羅非魚、鞍帶石斑魚等工廠化育苗技術進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技術突破,形成了多項工廠化育苗方法[2-5]。黃顙魚育苗通常采用土池發花的方法,有關黃顙魚工廠化育苗的研究報道較為少見。本研究采用室內水泥池培育的方法,通過控制密度、餌料及環境等制約因子,大大提高了育苗成活率,總結了1種高效的黃顙魚工廠化育苗方法。

1材料與方法

1.1養殖池條件

選擇溫室水泥培育池作為試驗池,面積9 m2。加水前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濃度為10 mg/L,藥物浸泡時間為2~3 d。消毒后水泥池加水約0.4 m,水源為自來水。

1.2苗種放養

選擇出膜2 d后的黃顙魚水花,要求頂水性、逆水性較強,且攜帶部分卵黃,放養密度為4 000尾/m3。

1.3飼養管理

1.3.1投餌在黃顙魚水花放養后,待卵黃將消失時開始喂食,培育期前5 d,投喂孵化后的鮮活鹵蟲,投喂2次/d,全池潑灑鹵蟲液,每天使用鹵蟲粉量為5~10 g/萬尾。放養后6 d,每天投喂1次鹵蟲,并逐步喂食中華鱉粉狀飼料(蛋白質含量45%)。9 d后,全部投喂中華鱉粉狀飼料,每天定時馴食投喂4次,每次間隔3 h,每天總投喂30~50 g/萬尾粉料,根據攝食與水質狀況適當調整投飼量。

1.3.2換水與清污前5 d采用不間斷微流水式培育,日換水量15%~20%。放養6~16 d,采用間歇式流水培育,日換水量20%~30%。育苗期間,水位保持0.4~0.5 m。放養5、9、14 d,潑灑甲醛溶液,用藥濃度0.05 mg/L,用藥后4 h內不換水。前7 d每天清洗水泥池底部1次,清除殘餌;8 d后,每天清洗2次,保證池底不形成大面積的污垢。

1.3.3充氣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培育前期每天充氣增氧20 h,充氣量不宜過大,在投餌0.5 h內停止增氧;培育后期每天增氧24 h。

1.3.4環境條件前期培育水溫22~28 ℃,后期24~32 ℃,溶解氧含量5 mg/L以上,pH值6.8~7.5。采用遮陽措施避光,光照度低于500 lx。

1.4試驗設計

設定Ⅰ組、Ⅱ組、Ⅲ組3個放養密度分別為2 000、4 000、8 000尾/m3。每組選擇3個水泥池放養,每天檢查魚苗的體長,比較分析不同放養密度組的魚苗生長情況。確定最適放養密度,再以該密度進行工廠化育苗試驗。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放養密度育苗池的黃顙魚生長比較

由圖1可見,在16 d的培育過程中,黃顙魚苗各階段檢查的體長隨放養密度的增加而減小。工廠化育苗7 d后,Ⅲ組培育池苗的生長速度明顯低于Ⅰ組、Ⅱ組培育池的生長速度,過大放養密度對Ⅲ組造成的生長抑制作用較明顯;培育10 d后,Ⅱ組苗池的生長速度略低于Ⅰ組的苗池生長速度,但差距不明顯。比較不同密度組育苗的生長情況,結合考慮水泥池利用效率,確定Ⅱ組(4 000尾/m3)為黃顙魚工廠化育苗最適放養密度組。

2.2采用鹵蟲及中華鱉粉料結合喂食的育苗結果

以4 000尾/m3的密度進行黃顙魚工廠化育苗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黃顙魚2.92萬尾仔苗在工廠化水泥池經16d的培育,個體規格均長由7.6 mm長至2.3~3.0 cm,共成活2.28萬尾(出池苗實數),總育苗成活率約78.08%。

培育7 d后,黃顙魚均長由7.6 mm左右增長至1.2~1.3 cm,育出稚苗2.84萬尾(每天記錄死亡數,計算剩余成活數量),成活率達97.26%。檢查攝食情況發現,用鹵蟲餌料馴食2次后,仔苗的攝食開口率達95%;其間死亡共計近800尾,主要由于少部分體質較弱的仔苗未開口攝食。

培育8~16 d,黃顙魚均長由1.2~1.3 cm左右增長至23~3.0 cm,育出稚苗2.28萬尾(出池苗實數),培育成活率達80.28%,水體平均出苗3 123尾/m3。其中在投喂中華鱉高蛋白粉料后,餌料轉換期死亡約3 000~4 000尾,而后期的水質及病害損失魚苗約1 000尾,其他未知原因死亡500~1 000尾,但試驗池均未出現大量的敵害、病害的死亡情況。

3討論與結論

3.1放養密度對仔、稚魚的影響

養殖密度是影響魚類生長的主要生態因子之一,研究結果顯示,每種魚都有其適合的放養密度[6-7]。因而養殖者往往通過對各種魚進行不同密度的對比養殖試驗,摸索出該種魚比較適合的放養密度。本試驗在控制水溫、餌料和水質條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研究了不同放養密度對黃顙魚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放養密度過大會抑制魚的生長速度,因為魚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密度大導致活動空間變小,且易造成養殖水體溶氧缺乏及水質變壞,從而對魚類的生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影響生長速度[6]。黃顙魚隨著個體的增長,耗氧量增大,對缺氧的承受能力減弱,密度過高時,即使不誘發魚病、死亡,也會使其生長緩慢[7]。本試驗結果顯示出相似的規律,8 000尾/m3的試驗組在養殖7 d后,其生長速度明顯低于其他2個密度較低的試驗組,平均規格的差距隨時間而逐步增大。但放養密度也不是越低越好,密度過低會造成養殖水體及餌料浪費,增加生產成本。同時在本項工廠化育苗中發現,密度過低會導致黃顙魚苗不易集中攝食,增加攝食馴化率的難度。通過對本試驗結果分析得出,4 000尾/m3的水體放養密度較為合適,因為在實際的苗種生產中,既要考慮魚苗的生長速度,又要考慮培育池的育苗效率。

3.2餌料對黃顙魚仔魚、稚魚生長發育的影響

黃顙魚苗在不同的培育期,需要不同種類及規格的適口餌料。在室外池塘培育過程中,黃顙魚仔魚的開口餌料主要為輪蟲和小型枝角類,進入稚魚階段有2次食性轉變:第1次出現在出膜13 d,由浮游動物轉為攝食底棲動物;第2次出現在出膜20 d,由底棲動物轉為以攝食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并開始攝食人工精飼料[8-9]。隨著黃顙魚規格增長,其攝食的餌料量逐步增大,如餌料規格不適口或供應不足,會導致魚苗體質下降,發生病害、死亡的情況,這也是室外池塘魚苗培育成活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項工廠化育苗試驗發現,采取投喂人工餌料的方法,保證了育苗過程中餌料充足,攝食情況較好,整個育苗過程空腹死亡的情況較少見。鹵蟲作為一種活體生物餌料,營養豐富,大小適口,是黃顙魚仔稚魚開口攝食的優質生物餌料[10]。檢查仔魚的攝食情況發現,首次投喂鹵蟲后,黃顙魚攝食的開口率達90%;2次投喂后,其開口率達95%,因而鹵蟲適合作為黃顙魚苗的開口餌料,開口攝食的效果較佳。在培育的前5 d,魚苗投喂密度為5~10 g/萬尾鹵蟲卵孵化的活體鹵蟲,可保證其餌料充足。培育7 d后,魚苗的攝食量大幅度增加,從節省育苗成本的角度考慮,逐步采用中華鱉高蛋白粉料代替鹵蟲作為黃顙魚苗中后期的餌料。檢查攝食情況發現,黃顙魚苗能迅速轉食人工粉料,飽食程度較高,生長速度也較快。但黃顙魚較貪食,不宜喂得過飽,在本育苗試驗的轉換餌料期,出現了過飽脹死的情況。

3.3水溫和光照

黃顙魚生存溫度范圍較廣,研究表明在18~30 ℃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黃顙魚幼魚的日增質量、特定增長率、生長效率均呈現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6~29 ℃[7];但黃顙魚苗對溫差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弱,更換水體的溫差超過5 ℃易引起魚苗死亡。光照可以提高水溫,可防霉殺菌,增強魚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增強魚的體質[3]。黃顙魚喜好弱光環境,試驗發現,同池遮陽區域的魚苗密度、攝食強度明顯高于非遮陽區域。本研究采取溫室遮陽網及育苗池遮陽網合理使用的措施,控制上層溫室遮陽網的開啟時間,從而適當調控溫室的氣溫及水溫,保證環境條件穩定;育苗池部分遮陽可增加攝食環境的光適宜度,降低攝食馴化的難度,提高育苗成活率。

3.4水質與病害

在高密度的工廠化育苗水體中,保持水質清潔、控制排泄物及餌料殘渣量、控制水體中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是保證魚苗健康生長和防止發病的重要因素[2-5]。在本育苗試驗中發現,生長較慢及易發病的池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明顯高于不發病的魚池。對以上制約因子,本試驗采取了加強充氧、及時吸污、藥物消毒及適量換水的措施,以降低水體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凈化水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3.5工廠化育苗的優勢

通過本項育苗試驗,總結出以下幾條工廠化育苗的優勢:

(1)采用人工投喂鹵蟲及中華鱉粉狀飼料的方法,可保證餌料的充足性及適口性,提高黃顙魚苗的開口率及攝食強度,減少空腹死亡的情況;(2)便于對密度、溶解氧、光照度、水溫、水質等生長制約因子進行合理的調節與控制;(3)可隨時觀察到黃顙魚苗的生長情況,方便管理,可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4)有效杜絕了青蛙、雜魚、蝦等敵害生物的捕食,保證了魚苗成活率的穩定性;(5)減少了人力、飼料、池塘及藥物等方面的投入,節省了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代國慶,駱小年,徐忠源.黃顙魚夏花苗種池塘培育技術[J]. 中國水產,2009(2):46-47.

[2]黃宗文,駱劍,林彬,等. 鞍帶石斑魚工廠化育苗研究[J]. 海洋科學,2010,34(9):23-29.

[3]胡亞麗,王劍. 暗紋東方鲀幼魚發育及工廠化育苗的研究[J]. 水利漁業,2004,24(5):34-36.

[4]覃政東. 江黃顙魚工廠化育苗技術[J]. 廣西水產科技,2006(4):30-32.

[5]林勇,楊華蓮.羅非魚養殖技術之四奧尼羅非魚工廠化育苗技術[J]. 中國水產,2005(6):46-48.

[6]李大鵬,莊平,嚴安生,等. 光照、水流和養殖密度對史氏鱘稚魚攝食、行為和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04,28(1):54-61.

[7]黃寧宇,夏連軍,么宗利,等. 養殖密度和溫度對瓦氏黃顙魚幼魚生長影響實驗研究[J].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4(3):208-212,248.

[8]王志強,龐守忠. 黃顙魚仔稚魚發育和攝食習性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09(6):311-313.

[9]章曉煒,汪雯翰,鄭聰. 黃顙魚仔魚食性及生長的研究[J]. 水產科學,2002,21(3):13-15.

[10]黃權,姜夙,齊科翀,等. 投喂鹵蟲無節幼體條件下黃顙魚仔稚魚生長、存活率、攝食力和體成分的變化[J]. 中國水產科學,2012(6):1034-1042.王斌,張騰霄,喬秀麗,等. HPLC法與比色法分析柴胡中皂苷與黃酮類成分動態積累變化[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1

:404-406.

猜你喜歡
放養密度餌料環境
香餌
香餌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川西竹林地生態養雞放養密度篩選的研究
春放魚種的適宜密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