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

2016-01-27 19:50吳本友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閱讀興趣重要性小學語文

吳本友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更多教育人士的關注。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活動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語文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的提高都很重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十分關鍵。加強小學生與閱讀文本互動的興趣,才能讓小學生成為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重要性

在社會進步的今天,社會對教育事業的期待越來越高,能夠讓學生終生受益的教學活動才是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小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要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不僅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激發小學生與閱讀文本互動的興趣,才能讓小學生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中。引導小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是保障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一、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激發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對于語文學科教育質量提高以及小學生的個人成長都有積極作用。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幾點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價值:

1.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并不是課堂活動中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如果教師只重視個人的教學行為,將學生視為語文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生很難高效掌握語文知識。只有學生本身具有語文學習的興趣,他們才能產生了解閱讀內容的欲望。在學生有閱讀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引導,才能促進學生融入閱讀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教師才能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學質量才能得以保障。

2.有利于學生理解語文閱讀學習內容

興趣,是小學生的第一任導師。小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內容具有好奇心,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去閱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直接推動了教學活動的進行。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成為閱讀過程中的主體,越投入,興趣就越大,小學生能夠在自主思考中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也可以記憶一些基本的語文學科知識。除此之外,小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還作用于他們的課后復習。小學生有興趣,就會在課后多閱讀,無論是課內文章的閱讀還是課外文章的閱讀,都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量,幫助他們鞏固課堂所學。

3.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起始階段。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讓學生逐漸成為自主閱讀者,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具有閱讀興趣,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接觸一些閱讀材料,從中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點。當學生的閱讀量不斷提高后,他們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方法,養成個性化的閱讀習慣。而這一閱讀習慣的養成,往往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需要教師開動腦筋,利用有效的策略去實施小學語文教學,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1.加強閱讀指導,激發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

要激發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教師需要有耐心,有恒心。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做起事來也容易三分鐘熱度。他們極易因為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而誤解閱讀學習,無法樹立起正確的閱讀學習觀。因此,教師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指導工作,給小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閱讀材料,提高小學生閱讀行為的科學性。讓小學生多接觸一些他們感興趣的閱讀資源,讓他們具有快樂的閱讀學習體驗,提高其閱讀質量。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行為會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師通過加強閱讀教學引導力度來規范小學生的閱讀方向與行為,有利于小學生閱讀行為的科學化。

比如,在講解《四個太陽》時,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小學生將文本的題目與他們身邊的生活實際情況進行對比,發現不同,激發閱讀興趣。在閱讀中,教師要鼓勵小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將閱讀過程視為解決疑惑的過程,從而促進其閱讀興趣的提高。

2.給予閱讀自由,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

要激發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讓小學生成為閱讀學習活動的主體。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小學生語文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更是小學生閱讀學習的合作者。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小學生去感受,鼓勵小學生去體驗,肯定小學生的想象。不同的小學生具有不同的閱讀思維,他們有個性化的閱讀興趣與閱讀方法。對于同樣的文本內容,一千名小學生會有一千種解讀方法。一些小學生喜歡默讀,一些小學生喜歡小聲讀,一些小學生則喜歡大聲朗讀。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會給學生規定統一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控制下閱讀。而要激發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教師就要給小學生自主選擇權利,還小學生自由,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閱讀。

3.保障閱讀時間,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

閱讀時間是否緊張,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閱讀時間不足,小學生的整個閱讀過程都是十分緊張的,他們擔心完不成教師交代的任務而被責怪,被處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教師為了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不顧學生的感受,將學生的自主閱讀視為一種形式。如果學生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不能充分與文本進行互動,久而久之,他們會放棄閱讀,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因此,保障充足的閱讀時間,是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環節。

比如,在講解《美麗的小路》時,考慮到小學生的識字量以及閱讀水平,教師要給小學生五到七分鐘的時間去閱讀,讓小學生真切地理解課文中的每一個字。小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整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力的提高,還能讓學生產生自我認同感,認可自己的閱讀能力,更樂于參與到閱讀活動中。

4.豐富閱讀活動,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

閱讀活動的豐富性,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直接影響。小學教師應當認真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用不同形式的閱讀活動滿足小學生的閱讀心理。

(1)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小學階段,學生對童話故事較感興趣,教師可以用值日講故事的活動激勵小學生去閱讀。在每次語文課前,給一位小學生三分鐘的時間講一個自己剛剛閱讀過的故事。小學生的表現欲望較強,他們希望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這將成為小學生課下閱讀的重要動力。將講故事的活動堅持下去,不僅能夠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還能擴展學生的閱讀面。

(2)教師可以利用比賽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希望自己是每一個活動的贏家。因此,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最美的古詩”“最夢幻的童話”“最有意思的小說”等評選活動。讓小學生將他們認為最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由大家一起投票選出最后的結果。競賽性的活動會讓小學生的閱讀學習再添動力,推動小學生自主閱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興趣是小學生投入學習活動中的直接動力。在教學改革的今天,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吸取教學經驗,總結教育,全面掌握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活動的要求。重視語文閱讀教學,用豐富的教學活動去激發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讓小學生成為閱讀學習中的真正主體。只有教師積極去改革,才能讓閱讀學習的諸多積極作用發揮出來,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林春鳳.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5.

[2]李再廣.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興趣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4.

編輯 薄躍華

猜你喜歡
閱讀興趣重要性小學語文
“0”的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興趣引領,快樂閱讀
探究如何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策略
讀《邊疆的重要性》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