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德育管理

2016-01-27 22:21何世臣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道德改革教育

何世臣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于少年兒童的品德教育及管理被更加重視起來,尤其是農村小學的德育管理被更多的教育學者和社會所重視,針對目前農村小學德育狀況及發展變化,從社會、家庭和學校幾個方面來進行品德教育及管理,勢在必行。

關鍵詞:教育;道德;改革

一、目前農村小學德育狀況

1.社會環境影響少年兒童的道德觀念

(1)社會公德的淡化影響少年兒童的道德觀念。如今社會,公交車上主動讓位的少了,車站里橫沖直撞不排隊的多了,馬路上主動助殘的人少了,假裝殘疾乞討要飯的多了,在這樣的社會公德淡化的情況下,少年兒童所見所聞,所知所感也變得沒有了公德道義的約束。

(2)社會上的不良之風影響少年兒童的道德觀念。復雜混亂的網絡環境、淫穢色情的娛樂場所、封建腐朽的迷信活動、不法分子的暴力行徑等不良行為,對于是非鑒別能力較弱、自制力較弱的少年兒童而言,都有極深程度的影響與危害,使他們誤入歧途。

2.家庭環境影響少年兒童的道德觀念

受到個人家庭情況或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多家長對于少年兒童的教育準則并非是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而是一切向錢看齊,從小教育孩子如何賺錢成為富翁,甚至是貪圖便宜,謀取不義之財。還有一些家庭的教育觀念是“讀書無用”或“讀書做官”,這樣的指導思想必然導致家長的教育重心只傾向于成績,而忽略了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在極大程度上忽視道德教育,必將使少年兒童處于極端狀態,扭曲了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學校教育影響少年兒童的道德觀念

由于學校教育占據了少年兒童教育的絕大部分,但很多學校、教師將德育視為空話、教條,沒有真正做到與實際相結合,單純憑借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優差生的分類情況仍然存在,或將德育進行大小分類以進行不同程度的表揚等狀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少年兒童形成積極健康的道德觀念。

二、德育的必要性

1.國內形勢的不斷發展要求德育要不斷普及到少年兒童的日常教育

根據國內形勢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小學的德育工作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使小學德育工作在充滿挑戰的同時也將擁有更廣闊的空間,我校在矯正少年兒童的消極落后思想和引導少年兒童積極向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從娃娃抓起,不留死角,全員參與,召開主題會議。如,“孝敬父母”“感恩”等方面,使少年兒童受到了教育,懂得了人生的價值,如何做人,怎樣做人。

近年來,我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不正之風隱退,一個生機勃勃的學校日益崛起。

2.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使小學德育有極大的必要性

根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實施方案,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果,確立基礎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新的任務,要求小學德育工作端正教育思想,著眼于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體現時代要求,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主動適應新形勢,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調整和充實德育內容,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接受新的挑戰,與時俱進,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三、農村小學德育管理的實施辦法

1.提高師德,整頓師風

由于農村教師多為本地教師,與學生方面會存在各方面的親戚或血緣關系,所以在學生面前的自我約束也就顯得沒有那么重要,衣著語言隨意,更有甚者喝上幾盅白酒走上講臺,對學生非打即罵,嚴重傷害了少年兒童的心靈,損害了教師威嚴形象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少年的成長。所以,提高農村小學德育管理的有效辦法首先就是要從教師隊伍抓起,提高師德,整頓師風,全方位、多角度去塑造教師為人師表的高尚形象,為學生的學習樹立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楷模。教師應該以理服人、寬以待人、嚴于律己、兢兢業業,將自己的學識傳遞給學生,更將良好的道德觀念根植在少年兒童的心中。

2.針對德育進行有目的性的課程設置

真正認識到少年兒童未來主人翁的地位,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課程設置是農村小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社會公德的認知與學習,不是通過一節課、一個單元就可以完全學習并掌握的,要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課程標準明確掌握,扎實推進,同時針對教材內容,聯系少年兒童的生活實際進行授課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避免空洞、枯燥的泛泛而談,將德育切實落實到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3.將德育與學生活動有效結合

少年兒童的天性是形象思維較強、活潑好動、模仿能力較強等,利用這一特點,將德育與學生活動有效結合,所產生的效果勢必事半功倍。利用農村小學的地理優勢,在節假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活動,例如,春播秋收等簡單的農務,在活動過程中不斷滲透德育。組織學生關懷殘障人士或孤寡老人、進行村舍的文盲掃除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都極大地拓展了德育空間。

小學德育管理將素質教育與道德教育緊密結合,優化教育結構,將農村小學教育進行科學化、系統化的分配與管理,社會教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通力合作,對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有著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建明.芻議農村小學教育中的德育管理[J].成功:教育,2010(02):147.

[2]張秋云.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新課程:教師版,2010(04).

[3]魯明.當前小學德育現象的幾個問題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05).

編輯 王團蘭

猜你喜歡
道德改革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