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6-01-27 06:49鄒麗麗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估算算理口算

摘 要: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必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探討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來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加強口算訓練,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算法,訓練突出重點、形式靈活多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工整規范的書寫、打草稿,認真細致地審題、檢驗;重視估算訓練,發揮估算的檢驗作用,培養估算意識;掌握計算中的技巧,牢記常用的數據,熟記運算定律和性質;抓好筆算訓練,提倡算法多樣化。

關鍵詞:計算能力;算理;口算;估算

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所必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小學生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也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學生計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和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能夠“正確、迅速、靈活”地進行計算,形成有效的培養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口算訓練,打好計算基礎

1.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算理是算法的理論依據,算法是算理的具體化。在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該怎樣計算,而且還應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計算,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還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算法。如果教師只以學生口算結果正確為目標,不去分析學生口算的思維過程,不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基本的算理,學生就只會滿足于套用方法機械口算,且容易出錯。例如,在教學用“湊十法”計算9+3=12時,要從實際操作入手,讓學生理解:求9與3之和,應把3分成1和2,9與1組成10,10加2得12。在學生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總結出進位加法的法則:看大數,分小數,湊成10,再加幾。最后,再引導學生想一想:8+4怎么算?這樣,學生理解了算理,也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2.訓練形式要靈活多樣

口算訓練必須經?;?,但長期機械訓練又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來進行口算訓練,使訓練過程充滿樂趣,逐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1)視算式訓練。教師可利用幻燈片、口算卡、小黑板等形式將口算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看題說得數,既節省時間,又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2)聽算式訓練。教師口頭敘述算式,學生報出得數,這種訓練形式簡便易行,但難度較大,學生需要認真聽,積極思考,快速計算。

(3)接力式訓練。教師逐一出示口算題,學生按座位順序依次回答,其他同學作出判斷,這種形式既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訓練學生的靈活性、敏捷性,又能使更多學生參與進來。

(4)競賽式訓練??梢該尨鹨部梢苑纸M比賽,激發興趣,寓學于樂,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口算訓練要突出重點

口算訓練要有目標、有重點。復習式口算,是為學習新知作鋪墊;鞏固式口算,是為了鞏固新學習的計算法則、規律;對比式口算,選擇學生容易混淆的進行集中辨析練習,如計算2÷■,■÷2等。錯題重點練,對作業、練習中學生經常出錯的題目分析歸類,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多種類型的綜合練習,為了使學生牢固地掌握計算法則,可以把相似類型的題綜合在一道混合式題中,使計算法則在分辨中得到鞏固。啟發學生思考,創造性地練,設計一些題目,啟發學生選擇最佳算法,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二、培養良好習慣,提升計算正確率

1.培養學生工整、規范的書寫習慣

通過對小學生平時數學作業中的錯誤分析,由于書寫潦草,抄錯數字或符號,造成的計算錯誤較多,如把“7”寫得像“1”,把“6”寫得像“0”,把“÷”寫得像“+”等。應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字跡清晰。教師板演也要書寫工整、規范,為學生作好示范和表率,批改作業的字跡規范、整潔,以便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審題習慣

首先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聯系。其次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審計算方法,分析計算題中的數字特點,能否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使計算簡便。

3.培養學生自覺、細致的檢驗習慣

自覺檢驗不僅是計算正確的保證,而且也可促進學生理解數學規則,形成計算技能。首先要檢查計算過程中有沒有抄錯題、寫錯數和運算符號,核對數字、核對符號、核對得數。其次要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

4.培養學生整潔、清楚的打草稿習慣

作業、試卷上的書寫格式學生還能按照老師要求去做,但自己的草稿豎式往往比較隨意,書寫潦草、字跡不清楚。教師應要求學生準備好草稿本,演算草稿也要字跡端正,保持整潔,書寫規范、有條理,檢查起來也方便、清楚,培養學生認真打草稿的習慣,對于提高計算正確率、良好計算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重視估算教學,培養估算能力

估算是學生未經過精確計算而只借助原有知識對問題提出粗略答案的一種估計形式,是心算、數的概念和算術計算技巧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估算教學提出的要求是:“小學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會解釋估算的過程;第二學段要求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估算?!惫浪阍谌藗兊娜粘I?、生產勞動和科學實驗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估算能力是計算能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訓練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估算能力。

1.估算與口算相結合

估算時把復雜的計算看作相接近的整十數、整百數的計算,通過口算得到原來計算的結果大致是多少。從這一點上說,估算依靠口算。有時,估算也能促進口算。如,在教學整十數除三位數“240÷20”時,讓學生先估算,既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又讓學生體會到商的十位上是“1”,有助于筆算時想到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在教學口算加、減時,先估計得數的范圍,引導學生注意加法的進位與不進位,減法的退位與不退位,從而減少加、減法口算的錯誤。

2.估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加強估算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判斷能力,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更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用于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僅僅依靠算式進行單調訓練,難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教學估算時,要創設生活化的情景,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估算的地位和作用,體驗估算的樂趣,增強估算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例如,要解決這樣一個問題:“燕鷗每天飛735千米,從北極到南極行程17000米,20天能飛到嗎?”可以把735看成750,也可以把735看成800,都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師鼓勵他們進行交流,加強估算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經歷估算的過程,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發揮估算的檢驗作用

估算是提高口算、筆算正確性、快速性的有效途徑。引導學生運用估算糾錯,發揮估算的檢驗作用。在計算前估算,估計出結果的取值范圍,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在計算后估算,能判斷計算是否有錯誤。有些計算錯誤用估算很容易發現,這樣既培養學生估算的能力,又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掌握計算技巧,提高計算速度

在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運算中,引導學生熟記一些常用數據,較好地掌握計算技能技巧,有助于學生計算能力達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要求。

1.牢記常用的數據

熟記3.14的倍數,如:3.14×2=6.28,3.14×3=9.42等,便于在學習“圓、圓柱和圓錐”的內容時,提高運算的速度。熟記1~20的平方數值,如,11×11=121,16×16=256等,能提高計算圓面積時的速度。熟記常見的分數、小數和百分數的互化值,如:■=0.5=50%,■=0.25=25%等,可為混合運算的計算帶來方便。熟記和、積為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據,如:25+75=100、25×4=100、125×8=1000等,熟記有關0、1的計算特征,以便靈活地運用簡便計算。

2.熟練掌握運算定律和性質

計算教學中,進行簡便運算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需要熟練掌握運算定律和性質,善于分析、比較、經常練習,才能熟練地進行簡算。例如:14.5×99+14.5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14.5×99+14.5=14.5×(99+1)=14.5×100=1450。同時,也可以教給孩子們一些技巧,如十幾乘十幾口訣“頭乘頭,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

解:1×1=1

2+4=6

2×4=8

12×14=168

注: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要用0占位。

五、抓好筆算訓練,注重訓練質量

筆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核心,訓練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在練中悟理,在練中提高。筆算訓練時,有意識地創設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和豐富多彩的練習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們提高計算能力。

訓練內容要有目的性、針對性。新規則學習后,要組織直接應用規則的基本練習,以幫助學生記憶新規則突出新知重點。如教學分數除法是在分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是把分數除法轉化為分數乘法,因此練習應突出這一新知識點。對于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應針對易錯點來設計練習。如分數與整數相乘,學生容易把整數與分母相乘,可針對這個易錯點,設計一些辨析練習。在學生能夠按計算規則正確計算后,應進一步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自覺選擇簡便算法的習慣。

習題設計應難易適度,有層次性。循序漸進的練習是形成計算能力的保證,習題設計要由易到難,首先,安排一定數量的基礎練習題,基礎練習和例題差不多,有利于學生的模仿學習,及時鞏固數學模型;其次,安排改變呈現形式的變式題,主要是讓學生進行一些辨析,以進一步鞏固筆算的算理算法;最后,安排需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在迎接挑戰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各種算法,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

計算教學貫穿數學教學的始終,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訓練。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從教學內容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科學地教育和引導,有針對性地訓練和指導。不僅關注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更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使學生主動把計算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佩青.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基本策略[J].科技資訊,2006.

[2]梅芳.關于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

[3]余志梅.淺談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07.

[4]張曉霞,馬岷興.小學生數學基本計算技能的測試及計算教學研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8.

[5]王珺.提高小學中段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鄒麗麗,1978年出生,女,江蘇宿遷人,理學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微分方程、數學教學方向研究。

編輯 孫玲娟

猜你喜歡
估算算理口算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部級優課)
我會口算100減幾了
智趣
淺論高中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