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數》的舊貌新顏

2016-01-27 08:26李毓梅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第四版用書平均數

李毓梅

平均數是一個統計量,在我們小學階段,要學習到三個統計量,它們分別是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其中又以平均數應用最為廣泛,它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兩種統計量的基礎。

以前,聽過很多教師執教這一內容,總覺得課上完后,學生還是有些迷茫。于是,靜下心來,總想琢磨個為什么?!半y道是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夠好?還是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不到位?……”再次回想教師的教學過程,發現就算是很好的教學設計,就算是經過教師的精心引導,這樣的問題同樣會出現。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是這一內容在小學數學的整個編排體系中稍靠前了些。在北師大小學數學第三版教材中,把“平均數”這一內容安排在了三年級下冊學習,要清楚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這對于還處在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三年級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當然,對教師而言,同樣是一個挑戰,所以才會出現上述之問題。在第四版教材中,我們欣喜地發現,編者將這一內容調整到了四年級的下冊。編者的意圖我們不得而知,但實踐證明,這樣的調整確實提高了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效果。

新教材中不僅調整了這個知識點的學段,還對本課的問題情境進行了更改。第三版教材中呈現的問題情境是:“男生隊和女生隊投籃,哪隊的投籃水平高?”而第四版中呈現的問題情境是:“淘氣能記住幾個數字?”

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更改呢?仔細分析對比,我認為情境的更改源于本課的教學目標的變化。在北師大小學數學第三版教學用書中這樣寫道:“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痹诘谒陌娼虒W用書中,則是這樣寫的:“了解平均數的意義,能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蓖ㄟ^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在第三版教學用書中強調“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而在第四版中把這一條給刪去了。

為什么要刪去這一目標呢?難道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比較難達到這一目標,從而降低難度?通過分析教材,我發現,雖然新版教學用書中沒有提到這一點,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要求學生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通過描述淘氣記數字的水平來體會,但相比老教材而言,把這一過程給簡化了。在老教材中,通過比較人數不等的男、女兩隊的投籃水平,制造矛盾沖突,讓學生經歷一個交流、爭辯、分析與比較的過程,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步讓學生明白當兩組人數不等時,要用“平均數”來比較兩隊的水平,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但這一過程曲折、漫長,而且獲得數據的過程也比較復雜,確實沒有“淘氣能記住幾個數學”來得簡單。我們知道,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都反映了統計數據的集中趨勢,而平均數的優點在于它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只要把這種價值展現在學生面前,他們就會感受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而這個過程則是越簡單越真實越好。

再次比較,我們發現,不管是哪一版教學用書中的教學目標,都把“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放在了最前面,而把“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放在了最后,從這個編排順序上我們能清楚地感受到,這兩版教材都把學習這一內容的重點放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上。

平均數的性質有很多,比如:平均數不一定是這一組數據中的數:平均數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平均數是各個數據將總量平均分擔的結果等。雖然我們的表述已經在盡量減少數學味,但要讓學生理解仍然不是件容易事。

在北師大第四版教材中,仍然沿用了老教材的兩種思路來幫助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1)結合統計圖表,在統計圖上“移多補少”,通過這種直觀操作來幫助學生體會平均數的意義。(2)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計算平均數的一般方法,從算法的角度來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實踐證明,這兩種思路確實能幫助學生清楚地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生通過在統計圖表上“移多補少”,在頭腦中建立了一個很好的直觀模型,使學生一見到統計圖形,就想到“平均數”的意義——“平均”“抹平”,一聽到“移多補少”就“看到”平均數的算法。這兩種思路是同一算理的不同呈現形式,學生在理解了“移多補少”后很快就能得出計算的方法,同時又結合算式進一步體會了平均分的意義。

接下來第四版教材又在老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環節,教科書通過機靈狗提出的問題:“淘氣哪一次也沒有記住6個數字??!”將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引向深入,學生通過討論得出:6個數字是淘氣記數字的整體水平,不是某一次實際記數字的個數,是幾次“勻”出來的,并由此明晰了平均數的意義,即平均數不一定是這一組數據中的數,平均數是一組數據平均水平的代表。

統計學是“用數據解釋現象,數據是代表信息的,離開了實際數據也就沒有了生命”,所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在這兩版教材中,都有設計這一環節,只不過呈現方式不一樣,老教材是把這一環節放在了“實踐活動”中,設計了:(1)調查你所在小組同學的身高,并計算小組的平均身高;(2)在報刊上找出與平均數有關的信息,并與同伴說一說這兩個活動,而新教材中則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平均數”。兩種設計異曲同工,都是想通過舉例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同時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兩版教材的設計目標相似,而學段的調整和情境的更改卻使“平均數”獲得了新生。

編輯 韓 曉

猜你喜歡
第四版用書平均數
加權平均數的應用
吃書與用書
美酒吧槍擊案13人死亡
關注加權平均數中的“權”
平均數應用舉隅
說說加權平均數
Acronyms of University Names
關于農家書屋用書出版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