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數

  • “三數”解讀
    議。本節內容的平均數、中位數及眾數都是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的特征數,但描述的角度和適用范圍有所不同。下面我們逐一講解:一、平均數1、算術平均數一般的,對于n個數據x1,x2…xn我們把1/n(x1+x2+…+xn)叫做這幾個數的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做x=1/n(x1+x2+…+xn)溫馨提示:當一組數據較大且都非常接近某個常數a時,可將原數都減去a得一組新數據,設新數據的平均數為x?,則原數據的平均數為x?+a特別提示:若x1,x2…xn平均數是x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3年31期2023-09-20

  • 平均數”一二三
    吳俤仙你掌握“平均數”的知識點了嗎?隨我來看看下面的“一”“二”“三”吧!一、平均數的意義通俗來講,平均數是指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的和除以數據的個數,反映的是這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平均數與以后要學習的眾數、中位數不同。眾數是指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反映的是這組數據的眾多水平;中位數是把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中間的一個數(或中間兩個數的平均值)反映的是這組數據的中等水平。在5、32、8、5、7、8、5這組數中,平均數是(5+32+8+5+7+8

    小學生學習指導·中年級 2023年5期2023-09-10

  • “數據的分析”避“坑”指南
    ,…,x10的平均數為a,x11,x12,…,x50的平均數為b,則x1,x2,…,x50的平均數為().A. a + b B. [a+b2] C. [10a+50b60] D. [10a+40b50]2. 已知4個正數a1,a2,a3,a4的平均數是a,且a1 > a2 > a3 > a4,則數據a1,a2,0,a3,a4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是().A. [45]a,0 B. [45]a,a3 C. a,0 D. a,a33. 某班6位學生引體向上的個數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3年7期2023-08-01

  • 平均數”一二三
    吳俤仙你掌握“平均數”的知識點了嗎?隨我來看看下面的“一”“二”“三”吧!一、平均數的意義通俗來講,平均數是指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的和除以數據的個數,反映的是這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平均數與以后要學習的眾數、中位數不同。眾數是指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反映的是這組數據的眾多水平;中位數是把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中間的一個數(或中間兩個數的平均值)反映的是這組數據的中等水平。在5、32、8、5、7、8、5 這組數中,平均數是(5+32+8+5+7+

    小學生學習指導(中年級) 2023年5期2023-05-31

  • 基于學習路徑分析的“平均數”單元整體教學* ——如何凸顯統計量的“代表”意義
    和用統計圖表、平均數、百分數表達數據。借助生活中大量數據蘊含著的有價值的信息,利用統計圖表和統計量呈現和刻畫這些信息,讓學生形成初步的數據意識,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一以貫之的教學要求。具體到平均數,它是小學階段要學習的兩個重要統計量中的一個。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對平均數的認識,凸顯其作為統計量的描述功能,實現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下面,筆者基于對學習路徑的分析,對“平均數”這一學習單元進行整體思考和把握。一、理解單元目標(一)單元內容概述平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23年11期2023-05-03

  • 聚焦數據意識統整單元教學 ——以《平均數》教學為例
    ,我們可以看到平均數從計算身份到統計身份的轉變,從算術意義下的平均數的應用到概念意義下的平均數的意義再到統計意義下的數據意識培養。而數據意識是《數學課程標準(2022 年版)》(下稱《課標》)提出的11 個核心素養之一?!墩n標》指出:“數據意識是指對數據的意義和隨機性的感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感悟數據蘊含的信息;知道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知道同一組數據可以用不同方式表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22年12期2022-12-28

  • 關于一個重要不等式鏈的幾點注釋
    是a,b的調和平均數,是a,b的幾何平均數是a,b的算術平均數是a,b的平方平均數,而且a=b是其中每一個不等式取等號的充要條件.1 重要不等式鏈的代數證明2 重要不等式鏈的幾何解釋如圖1所示,點D,F均在圓O上,點C在圓O的直徑AB上,AC=a,CB=b,并且DC⊥AB,FO⊥AB,連接DA,DO,DB,FC,經過點C作OD的垂線,垂足為E.根據圖1 可知,圓O的半徑r=圖1(1)因為Rt△ADB斜邊上的高為DC,所以由射影定理得DC2=AC·CB=ab

    高中數理化 2022年19期2022-10-26

  • 平均數 教學設計
    麗華教學內容:平均數教學目標:1、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知道平均數的求法,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2、經歷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感知“移多補少”在數學中的作用。3、通過利用平均數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統計意識,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求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放學后,同學們分成兩組進行折星星比賽。這是一分鐘內大家折的情況。怎么判定誰贏誰輸?生1:算出兩

    學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2021-02-04

  • 平均數問題
    平均數問題是小學數學中常見的一類數學問題,有總數量、總份數和平均數三個量,其中,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在解題時要找準總數量對應的總份數。例1:有五個數的平均數是19.68,前三個數的平均數是18.9,后三個數的平均數是29.4,中間一個數是多少?思路分析:根據五個數的平均數可以求出這五個數的總數,由三個數的平均數,又能求出前三個數和后三個數的和,隨后求出中間的那個數。解法一:19.68×5=98.4……五個數的和18.9×3=56.7……前三個數的和29

    小學生學習指導(高年級) 2020年4期2020-12-15

  • 走進平均數,推開統計門
    蘆建章平均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統計的量,它能反應一組數據的真實情況或一般水平,人們經??梢杂盟鼇砼袛嗪皖A測后面將要發生的事。在傳統教學中,平均數是作為一種典型應用題進行教學的,主要側重于對給出數據的計算,求其平均數;在教學上通過計算平均數理解平均數意義,容易將平均數的學習演變成一種簡單的計算技能的學習。如果用新課標的眼光來看,傳統教學中的平均數是作為“數與代數”領域進行教學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在新授環節中揭示平均數統計上的意義,培養學生統計的意識,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年11期2020-11-28

  • 凸顯統計本質 合理設計教學 ——談《平均數》一課的簡約有效設計
    、為什么要學習平均數平均數是建立在平均分及除法運算含義的基礎上教學的,但是平均數的概念和之前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所以教材要將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去呈現。在現有的教材中,如北師大教材、蘇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發現這些版本教材在平均數的引入時都是建立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突出平均數產生的價值。例如:人教版在引入平均數時創設了兩個情境:1.教材例題1用象形統計圖呈現出每個學生收集礦泉水瓶數量,通過“移多補少”或計算的方式求平均每人收集多少個礦泉水

    天津教育 2020年31期2020-11-23

  • 學“三數”,用“三數”
    亞邦“三數”即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三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因此要重視對“三數”的學習.一、理解“三數”特征學習“三數”時,要弄清“三數”的特征和應用范圍.1.平均數一般地,如果有n個數x1,x2,x3,…,xn,那么x=1/n(x1+x2+x3+... +xn)叫作這n個數的平均數,簡化的平均數公式:如果一組數據x1,x2,x3,…,xn的平均數為x,則另——組數據x1+a,x2+a,x3+a,…,xn+a的平均數為x+a.應用此公式的場合是一

    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數學人教版 2020年6期2020-11-06

  • 巧設情境,理解平均數的統計意義 ——《平均數》教學實踐及反思
    平均數》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這一內容屬于“統計與概率”的學習領域。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代表了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平均數,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尤為重要,而平均數的意義理解一般有三個方面:概念意義、算法意義和統計意義。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對于平均數算法及平均數概念研究得較多,常常將平均數作為一項技能教學,但關注平均數的統計意義較少?;谏鲜龇治?,確定本節課的目標如下:1.經歷數據統計和分析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20年6期2020-07-08

  • 錯解總結 能力提升
    為答案,對加權平均數的概念不清楚。這里并不是簡單地求三個數據的平均值,應考慮每個數據的重要程度,即所占權重?!菊狻?×15%+5×25%+6×60%=6.05。二、審題不仔細例2 求下列一組數據的中位數:2,5,3,4,7?!惧e解】3?!惧e解原因】審題不清楚,錯誤地認為一組數據最中間的數據就是該組數據的中位數?!菊狻壳笠唤M數據的中位數,應先將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如果有奇數個數據,取最中間一個,有偶數個數據,取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因此排序后是2,3,4

    初中生世界·九年級 2019年11期2019-12-17

  • 錯解總結 能力提升
    為答案,對加權平均數的概念不清楚。這里并不是簡單地求三個數據的平均值,應考慮每個數據的重要程度,即所占權重?!菊狻?×15%+5×25%+6×60%=6.05。二、審題不仔細例2 求下列一組數據的中位數:2,5,3,4,7?!惧e解】3?!惧e解原因】審題不清楚,錯誤地認為一組數據最中間的數據就是該組數據的中位數?!菊狻壳笠唤M數據的中位數,應先將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如果有奇數個數據,取最中間一個,有偶數個數據,取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因此排序后是2,3,4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3期2019-12-16

  • 平均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州學院 丁虹尹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整體情況集中趨勢的代名詞,應用于數學的方方面面。雖然不是實質的數字,但又的確來源于個體數據,反應真實情況。平均數算法的多樣化,其算理和算法作為知識起點衍生出的內容,以及平均數與個體數之間的聯系,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本文的靈感來源于錦園小學兩位老師分別執教的《平均分》和《平均數》,聽完后我對于“平均數”進行了一些思考,并將自己的想法整理記錄下來。文章將圍繞“平均數”與“個體數”,對它們的兩種計算方法(移多補少、總數均分)以及相

    小學時代 2019年3期2019-10-31

  • 基準線的妙用
    “誰知道什么是平均數問題?”同學們一片嘩然,一向積極的張同學說:“我知道!我期中測試,語文、數學、英語分別得了98分、100分、99分,求平均分就是平均數問題。也就是(98+100+99)÷3?!逼渌瑢W紛紛贊同,老師笑呵呵地說:“講得好!不過,今天我要講的是平均數問題的另類解法?!币驗椤翱倲盗俊驴偡輸?平均數”,所以有(93+94+85+92+86+88+92+98+91)÷9=91(分)。(50×4+34x)÷(4+x)=42200+34x=42×(4

    數學大王·中高年級 2019年4期2019-05-09

  • 挖掘數學本質提高數學素養 ——《平均數》教學
    籃水平高,因為平均數高。生:總成績是六(2)班的水平高,但人數不一樣,不能這樣比較。師:能具體說說嗎?生:如果人數相等,可以比較總數,人數不相等時不能比總數。師:人數不一樣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求平均數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驹O計意圖:教師借鑒教材設計,用“人數不等”的情境,引起求取平均數的需要。這里,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尚混同于“平均”的數,“平均”的數既是教學要借力的基礎,也是教學應提升的地方?!慷?、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與計算方法1.認識平均數。(1)平均數算法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18年11期2018-11-23

  • 畫出平均數
    教版四年級下冊平均數針對性練習完成后?!窘虒W目標】1.通過畫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移多補少”的本質。2.借助圖形,使較復雜的平均數問題從抽象變直觀,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窘虒W過程】一、回顧平均數的特征師:最近學習了平均數,那么3、4、5的平均數是多少?我們可以用條形草圖表示一下。教師板書:【設計意圖:簡單回顧,重在草圖的示范,感知平均數“移多補少”的表達?!慷?、分類型,畫平均數:一個量改變了原來的平均數1.一個量提升了原來的平均數。(1)出示問題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18年9期2018-09-21

  • 平均數”教學設計與反思
    目標:1.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2.經歷用平均數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過程,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方法,發展統計觀念。初步感知“移多補少”“對應”等數學思想。3.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驗學習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學難點:借助“移多補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1.談話引入。以幻燈片形式出示教師家的書櫥。師:現在,我的書架上層有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18年5期2018-07-23

  • 路轉溪橋忽見 ——以小學數學《平均數的意義》一課為例淺談概念教學
    的是1。師:那平均數是幾?與6和1有什么關系?[1]生1:平均數是4……(和6、1的關系沒有說)生2:平均數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師:真善于觀察,一組數據的平均數的確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要大(板書)……師:(課件出示圖二)這三幅統計圖中,紅色區域內的個數相等嗎?生:相等。(個別學生說不等,發生了變化)(我引導學生再仔細觀察一下)師:既然沒有發生變化那為什么平均數卻變了?生:因為第四次的個數不一樣了。生:盡管前三次的個數不變,但最后一次從1變到9所以平均數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年13期2018-06-05

  • 畫圖來分析
    題:有五個數的平均數是138,把它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從最小的開始,前三個數的平均數是127;從最大的數開始往前數,后三個數的平均數是148。求最中間的一個數。思路點睛:依據題意,我們可以通過畫線段圖的方法來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根據這個條件,我們可以求出五個數的總和是138×5=690。由“前三個數的平均數是127”,以及“后三個數的平均數是148”,在上圖中標出:從圖中看出,第3個數正好在前三個數與后三個數的“重疊”處。并且前三個數的和是127×

    小學生學習指導(高年級) 2018年5期2018-04-19

  • 《20.1.1平均數》微課程教學設計
    的重要內容,《平均數》是本章第一節的內容,平均數在初中階段主要涉及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本節課著重研究加權平均數,加權平均數是算術平均數的延伸,也是學生學會分析數據、做出決策的基礎。本節課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直接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收集、整理與分析信息的能力已成為每一位公民基本素養的一部分。隨著計算機等技術的迅速發展,數據日益成為一種重要信息。我們不僅要會收集數據,還要能對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因為數據能夠幫助人們了解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8年3期2018-02-26

  • 中美小學數學教材平均數概念比較研究
    吳駿++丁雪艷平均數是小學統計內容中的重要概念,在教學中備受關注。在我國人教實驗版教材中,平均數的內容安排在三年級下冊,2011版課程標準頒布后,修訂版教材安排在四年級下冊。美國加州小學數學教材中(California Mathematics),平均數內容安排在五年級和六年級。為了更好地了解兩國小學數學教材平均數內容的編排,本文選擇我國人教修訂版和美國加州版小學數學教材對平均數概念進行比較,以期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有所啟示。一、兩國教材平均數概念的比較1.平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17年5期2017-07-14

  • 在統計學意義上認識平均數 ——《平均數》教學設計
    例1,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師: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飲料瓶?師:你們知道是多少個嗎?生:13個。師:13是怎么得出來的?生:(14+12+11+15)÷4=13(個)。師:“14+12+11+15”表示什么呢?“÷4”又表示什么呢?師:像這樣先合并再平均分,就可以算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個數。師: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其他方法嗎?(教師結合學生回答課件演示“移多補少”的方法)師:像這樣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17年5期2017-05-05

  • 從統計學的角度理解“平均數” ——“平均數”教學實踐與思考
    學的角度理解“平均數” ——“平均數”教學實踐與思考北京亦莊實驗小學 牛獻禮牛獻禮中學高級教師,小學數學特級教師,現任教于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曾于1999年榮獲全國小學數學第四屆評優課一等獎;多節錄像課由中央電教館、河南省電教館、北京市電教館等單位發行;2012年12月,在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年會上執教觀摩課;在省級教育類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案例等100多篇,40余篇論文獲省、市級以上獎勵,參與編著《名師如何觀察課堂》《名師課堂DNA解碼》

    小學教學研究 2017年10期2017-05-04

  • 捕捉教學細節 讓提問無痕 ——以徐斌《平均數》一課教學為例
    斌老師在教學《平均數》一課時,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捕捉教學細節,使提問這一課堂藝術得以完美呈現。一、提問目標明確師:徐老師先來找平均數,你們看老師找的對不對,我一看最多的9我很喜歡,用9代表可以嗎?生:不可以。師:用最小的6能代表嗎?生:不能代表。師:你能告訴我平均數要比9怎么樣?生:小。師:比最小的6怎么樣?生:大。師:平均數是有范圍的,在最大和最小之間。在這里,徐老師設計了層層遞進的問題,并且每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封閉的,這樣使得學生可以清晰準確地理解和掌握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17年9期2017-02-16

  • 函數極值點與零點平均數的較量
    數極值點與零點平均數的較量楊蒼洲福建省泉州實驗中學(362000) 朱坤城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362000)1.問題的提出(Ⅰ)求f(x)的單調區間和極值;圖12.幾個常見的平均數兩個正數x1,x2的常見的平均數有哪些呢?關于兩個正數x1,x2的平均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介紹了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但是還有一些平均數常常隱藏于高考壓軸題中.匡繼昌教授在《常用不等式》中收錄的關于兩個正數的“平均”類型多達十九種,其中在中學數學常見的平均數有:上

    中學數學研究(江西) 2016年10期2016-11-07

  • 數形結合深挖內涵明晰概念
    詞]概念教學 平均數 思維沖突 價值 幾何直觀 意義 內涵 特性[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3-032對概念清晰而又深刻的理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平均數是一個重要的刻畫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小學數學中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個數據的個數所得到的商。平均數既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從而看出組與組之

    小學教學參考(數學) 2016年8期2016-09-22

  • 數形結合 深挖內涵 明晰概念 ——“平均數”教學實踐與思考
    晰概念 ——“平均數”教學實踐與思考浙江德清縣實驗學校(313200) 朱東亮數學概念是構建數學理論大廈的基石,是數學學科的靈魂和精髓。因此,教師應重視概念教學,通過數形結合等途徑,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概念的內涵,明晰所學的概念,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概念教學平均數思維沖突價值幾何直觀意義內涵特性對概念清晰而又深刻的理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平均數是一個重要的刻畫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小學數學中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

    小學教學參考 2016年23期2016-09-15

  • “數”里有乾坤
    洪菲菲“平均數”是“統計與概率”領域的教學內容之一。日常生活中,平均數經常由計算得到,因此,以往的教學忽略了其統計學意義,甚至將之納入了解決問題的范疇。換言之,學生會“算”平均數,卻不能從“平均數”入手進行數據分析,作出決策。其實,計算也好,分析也罷,兩者不可偏廢。尤其在先前“重計算輕分析”的錯誤傾向影響下,教師更應當重視對其統計學意義的挖掘,從對平均數的分析中,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對平均數的認識,應該經歷從“線—面—體”的不斷充實、逐漸豐滿的過程。一

    內蒙古教育·綜合版 2016年7期2016-07-09

  • 平均數”的教學要重視其統計意義
    陳繁榮?“平均數”的教學要重視其統計意義陳繁榮“平均數”的教學,人教版教材原先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現移至四年級下冊。教材上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教學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例2是讓學生理解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時,用平均數比較合適。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體會平均數在統計學中的作用,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在統計中,算術平均數常用于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既可以用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

    湖南教育 2016年9期2016-04-15

  • 感知 感受 感悟 ——《平均數》教學片斷與思考
    在“比”中感知平均數的意義師:如果要派1名運動員參加籃球比賽,你認為應該選幾號運動員?生:1號選手共投中24個,2號選手共投中25個,所以選2號選手。生:1號4次投中了24個,2號5次才投中了25個,所以比較總數不合適。師:既然大家覺得兩個人投籃的次數不同,比較總數不公平,那怎樣比才合理呢?生:我把1號運動員第2次移3個給第1次,把第3次移1個給第4次,這樣1號運動員每次都投中了6個球;2號運動員我是把第2次移2個給第1次,把第5次移1個給第4次,這樣2號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16年10期2016-04-03

  • 平均數和方差的變化規律
    □鄒興平?平均數和方差的變化規律□鄒興平一般地,設n個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則方差方差反映了一組數據的波動性的大小,方差越大,波動性越大.當一組數據的每一個數據都發生規律性的變化時,如同時擴大(或縮?。┑皆瓉淼腶倍,或同時增加(減少)b,它們的方差或平均數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引例已知一組數據x1,x2,…,xn的平均數為方差為s2,把每個數據先乘以a,再減去b,得到一組新的數據ax1-b,ax2-b,…,axn-b,這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相同嗎?

    初中生天地 2016年17期2016-03-28

  • “奇妙的平均數” 教學設計與評析
    目標:1.認識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2.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學習解決生活中平均數的問題。3.通過活動感受平均數豐富內涵,能夠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求法。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一、認識平均數,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師:今天我們的課堂有一樣特別的學具。(學生發現——飛鏢。)今天我們的數學課就從飛鏢比賽開始。師:看,這是麗麗和強強三次投飛鏢的成績,看看誰能贏?你是怎么比較的?用哪個數表示他們的水平比較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16年2期2016-03-03

  • 從“正常水平的發揮”到“平均數”的理解* ——“平均數”的前概念研究
    平的發揮”到“平均數”的理解* ——“平均數”的前概念研究□俞正強編者按前概念研究本刊在2016年1~2期對吳衛東教授及其團隊關于小學生數學學習前概念研究的部分成果進行了展示,為教師提供了較好的教學參考,本期繼續刊登其教學實踐成果,歡迎教師加以關注。平均數是一個學生易學會用,卻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但在學生的經驗中其實有這樣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是“正常水平或正常發揮”,與超常和失常相連。教學的任務便是發現并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系,理解便自然而然了。平均數 正常水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6年8期2016-02-15

  • 關注本質:“小研究學習”的應然追求 ——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平均數”教學為例
    版三年級下冊“平均數”教學為例江蘇南京市長江路小學(210016) 周衛東“平均數”的教學應讓學生學習哪些本質?平均數是數據的代表,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平均數常用于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組數量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量的比較,以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求平均數是分析數據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工農業生產中經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產量、平均速度等。教學中應如何把握這些學科本質?可以“小研究學習”的方式,

    小學教學參考 2015年14期2015-11-22

  • 如何讓統計課更有數學味
    【教學背景】“平均數”是統計初步知識,安排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為:1.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并會求簡單的平均數;2.感受平均數的特征;3.使學生認識到求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激發學習興趣。平均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求平均數的方法并不難,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應是本課的重點。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著眼于讓學生感受更多平均數的特征,讓學生享受更有深度的課堂?!窘虒W過程】(課前談話)班里平時有些什么活動?有沒有一起包過餃子?六年級這次

    小學教學參考(數學) 2014年8期2014-09-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