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在品德與社會課中的作用

2016-01-27 08:40孔艷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社會學科三觀品德

孔艷

品德與社會教學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牽引作用,當前教育對品德與社會學科除了重視之外,還必須實現教學科學化和教學深度化。情感教育的融入便如同清流,將學生導向更貼近內心,更富人性感受的學習新方向。情感是人類獨有的心理感知,以“活的”情感去滲透品德與社會學習中“死的”規則與要求,能夠使學生擺正道德觀念,樹立良好的德育意識,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能量。

一、能夠廣度延伸,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完善道德意識

品德與社會教育的方向性十分明確,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心靈牽引,讓學生明確基本的道德規范,以正確的心態和積極的精神看待社會,融入社會?;谶@樣的教學目的,教師的教學范圍難免受到傳統、固有的限制,殊不知,越是具有廣度延伸的教學定位,越能給學生帶來寬闊的精神視野。情感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注入,為課堂教學延伸了感知范圍,讓學生不必單一地按照書本規則來判斷、修正道德方向,而是可以通過內心深處的感悟來融入潛意識,為道德修養增添熱情冷暖,由此,使學生在學習中的精神感知可以跟隨心靈走得更遠,發散得更寬。品德與社會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道德規范,還需要讓他們明白人情世態,因此,情感教育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主觀性的,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際感受,聚集更多的主觀意識,不是亦步亦趨地跟隨書本,而是能夠從自我、從內心的角度去調和所知,讓知識引導行動,而不是讓行動被知識所束縛。

二、能夠深度浸潤,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促進自主修養

品德與社會學科包含著深度的人文內涵,需要學生以內心為驅動,不斷挖掘,并自我調整。因此,品德與社會學習深層次的需要是讓學生主動探知,內化知識。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總是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學生也總是向著“我必須怎樣做”去努力,這樣的學習意識是缺乏動力和活力的。教師有必要將情感教育作為引線,激發學生對品德與社會學科的內在動力,讓學生透過內心深處的感悟來全面認知品德與社會學習的意義,從而愿意主動參與,積極投入,使學生的自主修養能夠跨越到深層次。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興趣的啟發,品德與社會同樣如此,興趣也是能夠引導學習層層深入的重要條件,更是學生內在動力的直接牽引者。在情感教育的帶動下,學生學習興趣點也有了新的關注方向,情感能夠讓一切規則化的事物變得富有生命力,不同的情感帶入,能夠讓同樣的品德、社會觀點變得更細致化、個性化,呈現出不同的精神分析面,能夠讓學生由淺入深,獲得不同的個性體會,能夠在標準基礎上延伸出不同的意識形態,從而最終調動起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并開啟主動思考。

三、能夠精度引導,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正確樹立“三觀”

教學不僅需要廣度與深度,還必須重視精度引導,也就是要切合教學實際,最大限度地符合教學目標。品德與社會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格,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引導。對小學生來說,人格的概念還十分模糊,這也為教學增加了難度,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一點一滴地滲透人格修養,朝向正面積極的方向去發展?這還必須利用情感牽引,讓學生以本能的感知融合到生活學習中,以高度的精神敏感度來指正道德內涵的走向。情感首先是學生對道德理解與社會認知的自我解析,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思考活躍度,還能幫助學生找準意識滲透的角度??斩吹睦碚撘苍S可以讓學生記住知識,熟悉規則,卻不能讓學生靈活地去運用和創造,從而也就讓學生的道德涵養始終停留在表面,無法融合成自己性格里的一部分。情感融入則能夠以小見大,讓學生從情感體會中端正積極的人生態度,以樂觀、客觀、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以責任、追求為核心去導正自己的價值,讓人格養成所必需的正確“三觀”以意識滲透的形式在學生心中扎根穩固。

編輯 韓 曉

猜你喜歡
社會學科三觀品德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美國的社會學科教學實踐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探究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如何實現開放性學習
品德
論茶的君子品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