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豫劇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2016-01-28 06:53聶金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831100
大眾文藝 2016年9期
關鍵詞:豫劇新疆藝術

聶金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 831100)

希望豫劇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聶金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豫劇團 831100)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之上繼承、發展、成熟起來的地方劇種,是河南歷史、文化、人文發展的產物,帶有濃郁的河南地方色彩。然而,豫劇作為隨農八師移入新疆的移入文化,在新時期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中取得了健康發展,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同時融入新疆地方色彩。本論文將介紹豫劇在新疆兵團的發展現狀,并分析其進一步發展的可行性對策。

豫??;新疆;傳承;發展

對當前豫劇發展現狀的一些思考豫劇作為一個流布地域廣泛的地方戲曲種,在全國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亟待加以破解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從藝術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豫劇當前在全國的發展現狀,我們會發現,影響和制約豫劇發展的因素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并著力加以解決的地方。

其一,當前全國國有豫劇表演團體減少的現狀激勵我們必須要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豫劇藝術。較之于20世紀90年代,當前全國國有豫劇表演團體的流布省份和總體數量均有所減少。在豫劇發展史上,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貴州等省份都曾經成立過國有豫劇表演團體,留下了豫劇的足跡。當然,造成國有豫劇表演團體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藝術的、有社會的、有文化的,還有一些人為的因素。正是由于豫劇身處如此復雜的文化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才激勵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豫劇藝術,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豫劇藝術。

其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視是豫劇能夠在流布地域廣泛傳播和發展的重要原因。豫劇多年來在全國傳播和發展的經驗表明,流布地域的地方政府對豫劇藝術的大力支持和重視是豫劇能在全國廣泛傳播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由于種種原因導致豫劇發展不盡如人意的地區,當地政府也能夠以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文化觀來看待豫劇這一民族藝術。積極扶持豫劇在當地的傳播和發展。

其三,豫劇當前尚存在著“陰盛陽衰”的角色行當失衡現象,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豫劇藝術的整體發展和劇目生產。戲曲表演分為生、旦、凈、丑四個角色行當,是戲曲藝術的重要構成要素,原本并無主次之分,但目前在豫劇界存在著旦角過分突出,生角、凈角、丑角退居其后的“陰盛陽衰”現象。除此而外,豫劇還存在著凈角、丑角的匱乏現象,全國知名的凈角、丑角演員屈指可數,有的豫劇團甚至還存在著沒有凈角、丑角行當的問題。由于生、旦、凈、丑行當失衡,凈角戲、丑角戲無人能夠擔當。導致部分專業豫劇團在劇目生產時必須因人設戲,劇目的創作和生產受到限制。旦角的過分發達,導致豫劇的唱腔設計、音樂設計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由慷慨激昂的陽剛之美向委婉細膩的陰柔之美轉變,豫劇的劇種特色處于逐漸喪失的境地。同時也對豫劇角色行當的全面發展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其四,部分國有豫劇團的演出形式還存在著綜藝化、歌舞化的傾向。在演出形式上,部分豫劇團在進行傳統的豫劇演出的同時,也有相當的演出場次在進行綜藝演出、歌舞演出。在個別省份,受當地民眾和社會需求的左右,個別豫劇團進行歌舞演出已經成為常態。部分豫劇團演出時小品、器樂、歌曲、舞蹈夾雜豫劇唱段的演出形式。已經是一個通常的形式。這是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擔憂的現實問題。如不認真加以解決,若干年之后,豫劇團很可能就要改組為歌舞團,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到那時,豫劇在該省、該地區的流布歷史就要畫上一個句號了。

豫劇在進入新疆半個世紀之久的歷史中經歷了初步融入、發展、受挫、緩慢恢復等時期,并在新世紀到來之后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當前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機遇與困境,相關人員嘗試采用一系列措施來幫助豫劇文化在基層兵團取得新的傳承與發展。

1.豫劇在新疆兵團發展現狀

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受經濟水平整體提升與國家逐步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并提供相應政策扶持的影響,豫劇獲得了一定的發展。新疆兵團人員的流動也為新疆豫劇帶來新鮮血液。

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繁榮為觀眾帶來更多的娛樂選擇,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中選擇觀賞豫劇的比例不斷降低。中國戲曲發展也開始面臨創作、表演、創新發展后繼無人的困境,在輝煌發展之后開始走向低迷。新疆豫劇作為中國戲曲的地方分支之一,也受到中國戲曲整體發展緩慢的影響,目前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

2.豫劇文化在基層兵團的傳承與發展

(1)提高豫劇文化立足與服務于基層的重要性認識

黨的十八大將文化定義為“民族的血脈”和“人民的精神家園”。豫劇作為曲藝文化之一來源于基層,也需要服務于基層,方能不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此外天山地域經濟文化發展與東南部相比較為緩慢,人民群眾的娛樂生活也較為單調,甚至以封建迷信、黃賭毒類活動作為消遣娛樂的對象,健康引導人民娛樂取向任重而道遠。因此豫劇文化需深入了解當地群眾的生活與喜好,以群眾市場為導向,不斷完善自身發展,以達到文化活動滿足當地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目標。

(2)傳承地方文化的藝術基因

文化要想得到長久的存在與傳承,就要不斷進行發展、創新。而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即與其他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在這個過程中一種文化要汲取其他文化的精華部分,完善自身。豫劇在新疆屬于外來文化,想要得到發展與當地群眾的認可,就要在保留自身藝術特色的同時尊重天山當地文化傳統,積極融入新疆文化氛圍,在語言與表達方式上不斷做出改進。例如,在正式的表演中,將原詞中漢語的 “好”換成當地的生活用語“夾克斯”,便于觀眾的理解,以更好地將觀眾帶入到戲曲所創設的情境中去。此外,豫劇還可將當地民族的舞蹈或樂器融入到自身的表演中,在舞臺上呈現出帶有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曲藝表演。

(3)切實引入新人才、新血液

豫劇的發展需要專業人才的推動,然而目前豫劇發展面臨著人才流失、無人可用的困境。為了解決這一困境,相關管理人員需要積極、開放地引進文藝人才,放寬人才選拔范圍與標準。并做好文藝人才生活、待遇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以吸引人才的流入。同時可以向群眾自發成立的表演藝術團隊學習,學習管理團隊的成功經驗,并與其中的表演人員交流對劇本理解的心得等,充分發揮人民藝術家的作用。

豫劇作為中國國內最大的地方劇種流傳近半個世紀之久,藝術價值方面自有其獨到之處。新時期,豫劇在新疆地區突破人才流失、發展速度下降的困境,不僅是文化自身發展、傳承的需要,也幫助滿足當地人民日益增長的藝術文化需要。

[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毛澤東屯墾思想研究會.中國歷代屯墾資料選注[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千秋偉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歷史征程[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8).

[3]豐收.鎮邊將軍張仲瀚[M].作家出版社,2005(9).

[4]厲聲.中國新疆歷史與現狀[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6).

猜你喜歡
豫劇新疆藝術
民國豫劇唱片探論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不老的豫劇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新疆多怪
爆笑街頭藝術
論豫劇電影的“影”、“戲”關系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