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談數學教學中非連續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

2016-01-31 23:36周愛蓮
學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閱讀能力數學

周愛蓮

摘要:關注數學中的非連續文本的著眼點與語文學科不同,并不僅僅是閱讀,其實質是通過數學學科教學提高學生解決由非連續文本構成的情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

關鍵詞:數學 ? 非連續文本 ? 閱讀能力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03

在說到閱讀時,很多人認為閱讀是語文和英語等學科學習中的學習環節,和數學學習沒有關系。因此,在傳統數學教學中,一般教者的教學重點放在解題訓練上,把自己對教材的閱讀代替教師的閱讀,對數學語言的理解教學不夠重視。許多學生把學數學理解為做題目。

事實上,不管是語文、英語、還是數學,閱讀教學都是極其重要的環節。一般的,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過程,它不僅僅是一個讀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動口,動手,動腦的有機結合,統一協調的過程。

數學教學中的閱讀材料,內容具有直觀,簡明,醒目,概括性強,易于比較等特點。它包括:數據表格,統計圖,函數圖像,示意圖,圖解文字,使用說明書,地圖等。數學中的符號,公式,方程式,圖形、圖解文字等同樣需要閱讀才能理解。因此,數學閱讀區別于語文和英語閱讀,這是由它本身的數學特性決定的。在數學閱讀中,學生需要把文本閱讀和數學知識結合起來進行閱讀,以達到對教材內容的有效理解。

非連續性文本和連續文本有較大的區別。連續文本是由句子組成的,是學生經常接觸到的文本形式。通過對連續文本的閱讀,能讓學生快速地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意思。連續文本的閱讀策略通常用于語文、英語等學科中。非連續性文本組成的最小單位不是句子,而是由數學符號、公式、字母、表格等組成的,它的概括性較強,包括的信息量豐富。學生通過對方非連續文本的閱讀和探究,能獲得更多的知識,促進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由于非連續文本的特點,在社會的各個行業中,都引起來重視,并充分發揮了它的獨特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使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有限的閱讀時間中獲取更多的信息,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在培養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時,教師不能僅僅靠閱讀教學中去培養,而應涵蓋整個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并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數學中的非連續文本的著眼點與語文學科不同,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文本的含義,還要結合文本中的數學知識來進行理解,提高學生對已有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對文本的深刻理解,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使他們具備較強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非連續性文本”不僅運用在數學學習中,在生活中的運用也十分廣泛。掌握了非連續文本的閱讀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還能給他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例如,生病時買到的藥品,需要對藥品說明書進行閱讀;出門旅游時,需要對旅游指南進行閱讀。這些閱讀文本都屬于非連續性文本,只有在學習中掌握閱讀的正確方法,才能在生活中進行有效運用。

非連續性文本和連續性文本的區別決定了在進行閱讀時,教師要擺脫連續性文本對閱讀的束縛,從文本的特征出發來優化閱讀策略,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提高他們提取信息的能力。由于非連續性文本中包括很多信息,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要讓他們掌握數學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的轉換,通過對信息的加工和提取,充分挖掘文本中蘊涵的信息。非連續文本不是對知識的直接描述,其中蘊涵的信息需要學生進行反復閱讀和推導、分析,才能得出其中蘊涵的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的非文本閱讀指導時,要從以下方面進行。

1.挖掘有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在數學閱讀材料中,除了文字,還包括很多統計圖和表格。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使他們通過分析閱讀資料的題目和圖示來加深理解。(1)標題。標題是對整個圖表內容的概括,反映了圖表的主題。如《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統計圖》,標題告訴我們,文本提供的是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情況。(2)分類、圖例。統計圖表首先要確定統計的類別,如《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統計圖》。閱讀中,首先要看縱軸“降水量”,橫軸“月份”,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內容。(3)讀數據。統計圖表以數據或箭頭反映問題,閱讀時要進行縱向、橫向比較,從中得出結論。如《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統計圖》的閱讀中,我們會發現在昆明市4到6月降水量明顯上升,而青島市4到5月降水量幾乎沒變。(4)解析。圖標和文字結合,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把握圖表所要傳達的重要信息。

2.挖進行信息整合,嘗試簡單推論。在掌握如何在非連續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后,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讓他們在了解閱讀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推論。如給學生提供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統計圖,要求學生作出判斷:表示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分別是哪一條信息??磮D說說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指導看懂折線圖,了解青島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情況。接著要討論各自從這些文本材料中獲取了什么信息。

3.挖結合生活進行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應該是緣于生活的,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走進生活,使課本知識和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的視野得到開拓,學生的學識得到豐富,運用學過的技能和方法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生活中處處有圖示、圖表等非連續性文本,如果學生會具備了較高的讀圖讀表能力,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生接觸到的非連續文本越來越多。在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中,學生能接觸到大量的信息,給他們的閱讀帶來更多的樂趣,提高他們的知識量和對文本信息的利用率。非連續性文本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提高他們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加他們的閱讀體驗,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責編 ? 田彩霞)

猜你喜歡
閱讀能力數學
我們愛數學
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芻議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