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疑是開啟學生智慧的源泉

2016-01-31 11:21黨曉圓
學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質疑有效方法創新

黨曉圓

摘要:質疑是創新的起點,一切科學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的。質疑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最有效的途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教師允許并鼓勵學生產生好奇感,提出新問題,對司空見慣的現象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生的好奇心就會得到促進和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善于設疑,還要讓學生會問、會質疑,這樣使學生讀有所思、思中生疑、疑中求解,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極好的發展。

關鍵詞:質疑 ? 創新 ? 有效方法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23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是創新的起點,一切科學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的。如果沒有質疑,哥倫布發現不了新大陸,如果沒有質疑,牛頓發現不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蹦敲?,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薄百|疑”正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最有效的途徑。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讓學生產生問題,學會質疑,從而在質疑中學會學習。

(一)鼓勵學生質疑,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而發問往往是科學發現、發明、創造的開端。許多偉大的發明、驚世的創造,常常都是從那些平常的、一閃念的好奇心開始的,沒有好奇心,通向真理的大門就不會開啟。為了促進兒童的好奇心發展,教師應當經常向他們提供能引起觀察和探索的新異情境,并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或尋找答案。如我在教學《飛奪瀘定橋》一課時,出示課題后就問學生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從而引導學生提出了:“瀘定橋在哪兒?什么叫‘飛‘奪?誰飛奪瀘定橋?為什么飛奪瀘定橋?”等問題,這樣就為更好的理解課文做了鋪墊。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允許并鼓勵學生產生好奇感,提出新問題,對司空見慣的現象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生的好奇心就會得到促進和發展。

(二)教師要善于設疑,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要將“質疑”引入課堂,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明確提問不僅是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皩W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比缥以诮虒W《為了他的尊嚴》一課時,教師首先設疑,課題中的“他”指誰?誰為了他的尊嚴?教師設疑之后,緊接著讓學生設疑,學生能提出哪些問題。如我班的學生在我設疑的基礎上,就能提出這篇課文圍繞這位婦人和獨臂乞丐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課堂活躍起來,師生、生生之間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鼓勵學生質疑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急于解決問題,而應該靜待花開,先讓問題在學生腦子里過一遍,然后再去解決,能獨立解決的就獨立解決,獨立解決不了的可在小組內解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師生共同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提的個別問題有可能教師也解決不了,怎么辦?我們放棄?答案肯定是不能,這時我們不能受師道尊嚴的影響,去搪塞學生,而是誠懇地告訴孩子,課下和學生一起尋找答案,下一節課來解決。在課下教師一定不能忘記對孩子的許諾,身體力行去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和孩子們一起把問題解決掉,只有在你及時解決問題的影響下,學生才能養成敢于提出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的習慣。

二、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學生光有質疑意識還不行,教師還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笆谌艘霍~,只供一飽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毕旅娼榻B我在教學中交給學生質疑的一些方法:

(一)在課題上質疑

如《永生的眼睛》一文中,我的學生會問,誰的眼睛會永生?世界上有永生的眼睛嗎?《勞動的開端》——什么是開端?作者寫勞動的開端想要告訴我們什么?你看這些問題提得多好。

(二)在重點詞句上質疑

如《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一文中,我讓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用雙腳,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游覽過許多名山大川,經歷過許多奇人異事,并且把他游歷的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寫成了《徐霞客游記》這本千古奇書。通過讀這一自然段,你能抓住重點詞句提問嗎?這時有個學生提問:為什么說徐霞客是位奇人,為什么他寫的《徐霞客游記》是一本千古奇書?當時好些同學都對這位同學投來欽佩的目光。

(三)在前后對比中質疑

如《為了他的尊嚴》一文中,我先讓學生閱讀1—8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獨臂乞丐樣子的句子。學生很快找出來了:1.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上誰都會慷慨施舍的。2.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這人只有一只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蕩一蕩的。當學生找出來之后,我因勢利導同一個人,原來是那樣的可憐,現在卻是如此的體面。此時,你一定很想知道……(生:他為什么會由一個可憐的乞丐變成一個體面的董事長呢?)你看,孩子們多聰明呀!我很欣慰。

(四)在結構的安排上質疑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五單元語文天地中有一篇獨立閱讀課文《禮物》。我的學生會提問,課文寫父親在女兒生日上,把一輛自行車當生日禮物送給女兒,表達了父女之間的深深的愛,可是在文中,為什么用插敘的方法加入了對往事的回憶呢?這就是學生在文章結構中提出的問題。

(五)在教學后質疑。在學完《登飛來峰》《題西林壁》兩首詩后,我的學生會提問:這兩首詩都是在寫山,但在表達作者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孩子的思想多深刻。

總之,質疑能把教學帶入一個新的領域中,點燃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它能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質疑能力的培養,并在課堂上持之以恒地為學生創造質疑的良好氛圍,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守恒.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倪文錦.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J].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責編 ? 張景賢)

猜你喜歡
質疑有效方法創新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