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體會

2016-01-31 06:17向勁松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慢性乙肝中西醫結合治療

向勁松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務部 四川 成都 610000)

?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體會

向勁松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務部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慢性乙肝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及臨床研究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給予觀察組中西醫結合治療,給予對照組西醫常規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7.50,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0%,低于對照組的15.00%。以上指標存在統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給予慢性乙肝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有效緩解病情,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乙肝;中西醫結合;治療

前言

慢性乙肝是一種常見的具有傳染性慢性肝臟疾病,在很大程度上與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和醫源性傳播有關。其早期癥狀不明顯,病情發展后可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以及上腹部不適等癥狀。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嚴重者可導致肝功能受損,最終引發一系列肝病變。臨床上大多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我院為探究中西醫結合應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療效果,特采用不同的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并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到我院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40例慢性乙肝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將其設為觀察組。18例女性,22例男性;年齡為16~75歲,平均年齡(48.14±2.11)歲;病程為1~15年,平均病程為(8.53±1.55)年。并取同期采用西藥治療的4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為對照組。17例女性,23例男性;年齡為15~74歲,平均年齡(47.45±2.81)歲;病程為1~16年,平均病程為(8.82±1.89)年。經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方面的差異比較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⑴所有患者的病程均超過6個月;⑵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病面容、蜘蛛痣和肝掌等體征,乏力、食欲不振、黃疸、肝臟腫大、質地中等硬和多數脾腫大等臨床癥狀,且持續或反復出現;⑶血液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血清ALT/AST反復或持續升高,血漿球蛋白升高,A/G比例降低或倒置;⑷乙肝病毒復制指標呈陽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增強;⑸無其他種類肝炎病毒重疊感染者。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如禁煙、禁酒、禁刺激性食物、飯后適當增加運動量、睡前不宜進食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包括抗炎、保肝、降酶、退黃藥物、抗病毒藥物、調整蛋白比值、調節免疫功能等系統性治療,用藥方案考慮患者肝臟負擔及藥物間的拮抗反應,避免同時多種藥物及超常規劑量的藥物使用,方案如:口服拉米夫定片,每天1次,每次100毫克,連續服用6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具體如:濕熱中阻證給予茵陳蒿湯加減,方用茵陳40g、赤芍20g、金錢草20g、梔子15g、大黃15g、郁金30g、黃芩20g、車前草15g、車前子30g、虎杖30g、生甘草20g。肝郁脾虛證給予逍遙散合參苓白術散加減,方用黨參25g、白術20g、茯苓30g、柴胡9g、枳殼15g、佛手20g、當歸15g、白芍30g、雞內金30g、谷芽30g、麥芽30g、炙甘草10g。丙種球蛋白偏低者加地鱉蟲、穿山甲;肝脾大者加鱉甲、莪術;乙型肝炎E抗原持續陽性者加虎杖、七葉一枝花;丙氨酸轉移酶增高者加五味子、龍膽草、升麻;脅痛患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便結者加生大黃;有出血傾向者加茜草、牡丹皮、白茅根。每天1劑,水煎2次取汁400毫升,早晚各服用1次,連續服用6個月。

1.4 療效判定

顯效:臨床體征和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患者的肝區無壓痛或叩之不適感,且乙肝病毒復制指標均轉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下降至正常;有效:以上指標較治療前有所緩解;無效:以上指標較治療前無改變甚至惡化??傆行?(顯效+有效)/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 表示,計數資料用 檢驗,并用P<0.05表示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為77.50%。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較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1例出現不良反應(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0%。對照組6例出現不良反應,其中3例頭暈,1例腹瀉,2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較大,P<0.05。以上患者的不良反應均在減少用藥劑量或者停止用藥后得以緩解。

3.討論

我國慢性乙肝的感染率極高,且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該病的臨床癥狀如不能及時緩解,可發展成肝硬化、肝衰竭和原發性肝癌等疾病。臨床上大多給予患者抗病毒藥物治療,拉夫米定是一種核苷類抗病毒藥,可抑制乙肝病毒復制,阻斷其在人體內合成。同時使血清轉氨酶降至正常。拉夫米定雖有一定的療效,但不能真正的清除乙肝病毒。且長期服用可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升高。中藥可提高細胞的免疫功能,作用持久且緩和。同時可激活和增強多種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抗病毒活性,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抗纖維化,以達到保護肝細胞的目的。而中西藥治療能有效擴大藥物的適應范圍,呈現出顯著的協同作用,減輕毒副作用且標本兼治,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我院給予觀察組中西醫結合治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該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77.50%),不良反應發生率(2.50%)低于對照組(15.00%)。且P<0.05。由此可見,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效果確切,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戴敏,肖閣敏,楊躍武等.中醫治療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的臨床觀察.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5):2030-2031.

[2]張宇紅.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臨床療效觀察.亞太傳統醫藥,2014,10(08):78-79.

[3]廖緒強.拉夫米定治療乙肝的療效.醫學信息,2013,26(07):290.

[4]陳曦,竇茂梅.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療效的影響.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9):195-197.

[5]梁文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34例臨床分析.基層醫學論壇,2013,17(26):3503-3504.

【中圖分類號】R512.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117-01

猜你喜歡
慢性乙肝中西醫結合治療
果糖注射液對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慢性乙肝癥狀與生物信息相關性的數據挖掘研究
基于Weka數據挖掘的慢性乙肝癥狀與實驗室指標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