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病管理模式對PCI術后患者的影響

2016-01-31 06:18戴莉孫黨紅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生活方式滿意度

戴莉 孫黨紅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心臟內科 江蘇 揚州 225000)

?

慢病管理模式對PCI術后患者的影響

戴莉孫黨紅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心臟內科江蘇揚州225000)

【摘要】目的:探討慢病管理模式對臨床PCI術后患者的影響,將慢病管理模式引入臨床。方法:將2013年8月-2014年07月因心肌梗塞首診入院并行PCI術的患者隨機分為慢病管理組(80例)和對照組(80例),兩組皆采用常規治療模式,慢病管理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慢病管理。包括建立患者檔案,文檔管理,定期健康教育,對患者用藥、復診、自我管理情況,進行為期12個月的跟蹤隨訪。結果:慢病管理組患者用藥依從性100%,由于對照組91.5%(P<0.01);慢病管理組患者定期復診率98.37%,優于對照組82.16%(P<0.01);慢病管理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高,優于對照組(P<0.05、P<0.01);滿意度調查慢病管理組98.8%,對照組92.6%。結論:慢病管理能夠提高PCI術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并且提升滿意度。

【關鍵詞】PCI術后;慢病管理;生活方式;滿意度

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在臨床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PCI作為目前醫學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PCI術后患者不僅需要按照醫生的處方定時定量服藥,還需要遵照醫生的指導控制飲食積極運動,戒除吸煙酗酒、晚睡晚起生活無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以配合治療,可是,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通常無法全面了解患者執行診療方案的具體情況。慢病管理目前主要應用于社區,病種集中在高血壓和糖尿病方面,為了將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引入心內科臨床,提高PCI術后患者的健康知識,生活質量,減少再入院發生率筆者對我科120例PCI術后患者進行慢病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08月-2014年07月入院的120例因心肌梗塞首診入院并行PCI術的患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齡38~82歲,全部患者符合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選取2013年8月-2014年01月入院的60例患者進入對照組,2014年02月-2014年07月入院的60例患者進入干預組。兩組在年齡、性別、合并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病史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心肌梗死診斷標準;②首診入院;③住院期間行PCI術治療;④為本地患者能按時復診。

1.3 排除標準:

①入院后死亡或轉院;②不愿參加本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4 干預方法

①兩組術前、術后均給與常規藥物治療。②慢病管理組在實施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慢病管理:包括建立患者檔案,文檔管理,每周一次健康教育講座,對患者用藥、復診、自我管理情況,進行為期12個月的跟蹤隨訪。③對照組,僅給予常規健康宣教,出院一月內電話回訪、健康指導,定期門診復診。

1.5 觀察指標

1.5.1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患者生活方式:吸煙、飲酒、高鹽高脂飲食、運動(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一周>3次,每次≥40分鐘)、心理狀態(HAD量表≤7分);疾病認知:疾病知識掌握、藥物使用的依從性、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監測;服務滿意度;出院后三月內因相關疾病再入院率。

1.5.2 收集數據統計分析。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采用t試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管理后兩組患者生活方式情況比較:經過12個月的慢病管理后,干預組患者生活方式:吸煙、飲酒、高鹽高脂飲食、運動、心理狀態有明顯改善, 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方式情況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②P<0.01

2.2 管理后兩組患者對疾病認知情況比較:經過12個月的慢病管理后,疾病認知:疾病知識掌握、藥物使用的依從性、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監測有顯著提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疾病認知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②P<0.01

2.3 管理后兩組患者對服務滿意度情況比較:經過12個月的慢病管理后,通過匿名問卷調查,干預組對服務滿意度達標率98.3%,對照組對服務滿意度達標率為9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服務滿意度情況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2.4 管理后兩組患者出院后三月內因相關疾病再入院率情況比較:經過12個月的慢病管理后,干預組出院后三月內因相關疾病再入院率為6.67%,對照組出院后三月內因相關疾病再入院率為1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三月內因相關疾病再入院情況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3.討論:

規范的開展慢病管理能夠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的控制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目前我國大部分機構僅提供健康管理的某一個環節中的某項服務,這都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慢病管理。

心肌梗塞行PCI術患者住院時間一般為4~7天,出院后要求患者按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定期回院隨訪,指導患者正確服藥,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方式使病情保持在穩定狀態。但是由于多種因素,許多患者出院后并不能嚴格按醫囑執行后續治療,造成支架再阻塞或者繼發其他血管病變,患者反復住院,對患者的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本組資料顯示,通過慢病管理干預組患者生活方式與對照組相比改善明顯(P<0.05、0.01);干預組患者疾病認知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提高(P<0.05、0.01);干預組對服務滿意度達標率98.3%,對照組對服務滿意度達標率為90.4%(P<0.05);干預組出院后三月內因相關疾病再入院率為6.67%,對照組出院后三月內因相關疾病再入院率為13.3%(P<0.05)。

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體會到:將慢病管理模式引入臨床,作為優質護理服務延伸項目,有利于全面掌握患者資料,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對患者出院后發生的不良情況及時干預,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升服務滿意度。同時慢病管理模式改變醫護人員傳統服務理念,將服務延伸至家庭、社區,成功樹立科室和醫院品牌效應,實現患者、社會雙滿意。

參考文獻

[1]伊新慧,做好慢病管理提高慢病患者生活質量〔J〕,中國保健營養,2014,3:1838

[2]王瑤、潘旭東、王翎,國外老年COPD慢病管理的現狀及啟示〔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1(33):236-239

[3]周生艷,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并發癥預防及護理〔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5(5):706-707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129-02

猜你喜歡
生活方式滿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我國奢侈品市場營銷策略
社會生活方式變遷對散打運動發展影響研究
相對收入、收入滿意度與主觀幸福感
醫院滿意度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