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古代文獻集成》編纂手記(代前言)

2016-02-02 01:13賈三強
陜西古代文獻研究 2016年0期
關鍵詞:整理者古籍整理陜西省

賈三強

《陜西古代文獻集成》編纂手記(代前言)

賈三強

“陜西古代文獻集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省實施的最大的古籍整理項目。項目預期分成兩個階段,分別在“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期間啟動并完成。課題的任務是,將歷史遺留下來而又沒有經今人整理過,或雖經今人整理但整理本有較多問題,并且具有很高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典籍,整理成為點校本或注釋本,以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們閱讀。工程浩大,任務繁重,時間緊迫,要求很高,需要課題組織者和參與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將這項世紀工程做好,不僅為當代也為后世貢獻一份珍貴的精神遺產。

一、課題緣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經濟繁榮、民眾富庶、社會安泰時,執政者往往把精力和財力投入到文化建設上來。宋初四部大書《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冊府元龜》,明初《永樂大典》,清代康熙乾隆年間的《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等,無不基于這種背景。這就是所謂“盛世修書”的傳統。

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省長期在全國經濟發展方面居于中游甚至偏下,上一輩學者欲整理陜西古代文獻者不乏其人,但是都因所需巨資無法籌措而望洋興嘆。西北大學文學院的學者在21世紀初就曾提出過編纂《陜西鄉賢文集叢書》和《陜西方志叢書》整理本的設想,但是由于投資巨大,耗時甚多而未能得到有關方面的回應,不得不暫時作罷。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提出將西安市建成國際性大都會的設想。陜西省政府根據古長安是十三朝古都,陜西省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的地緣優勢,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要將陜西省建設成我國的文化大省和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較之十幾年前,陜西省的綜合經濟實力有了較大的提升。近年來陜西省在文化遺址修復和文物保護方面,采取了大力度的措施,恢復和整修了相當多的文物古跡,例如日前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以及漢昆明池遺址公園、漢城湖公園、唐芙蓉園、曲江遺址公園等;文物的修復保護也取得很大成就,如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彩繪保護、古代紙質文獻的修復保護等。這些成就贏得了舉世矚目。但是這些成果,主要是從空間上展現文物和遺址的形貌,而這些文化遺產內在的精神支撐,也就是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存在、湮毀等豐富的文化信息,更要依靠文獻的記述。正如筆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說:“歷史上的文明,文物只是一端,而文獻則構成另外一極。無文物則不睹其容,無文獻則不知其故。文物為體,文獻則為神,著此一睛,則飛龍在天?!备螞r有些精神遺產是地面文物所無法負載的。例如,宋代以后,理學成為中國官方的主要意識形態,而陜西關中理學即關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關學的代表人物張載、馬理、呂柟、馮從吾、康乃心、李颙、李因篤、王心敬等人的著作,不僅是陜西省的珍貴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言壯語,成為世世代代立志為國捐軀的有志之士的座右銘。而這些遺產,也亟待搶救。如《康乃心全集》目前只有中國社科院圖書館收藏的一套手抄本,各種意外,都可能使其永遠失去。

2005年,筆者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見到山東大學古籍所所長鄭杰文教授。鄭教授建議說,山東和陜西堪稱是中國古代文獻的淵藪,山東省已決定整理出版《山東文獻集成》,陜西省理應啟動類似項目。確實如此,單就經典性的古代文獻,山東有《論語》、《孟子》,陜西則有《周易》、《周禮》、《史記》、《漢書》,《詩經》和《尚書》中亦有相當篇目與陜西有關。

有鑒于此,我們認為編纂一套能比較全面反映陜西省古代文化輝煌成就的大型叢書的時機已經成熟,并且刻不容緩。2011年初,我們通過陜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向省政府提出建議: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傾省內外可以利用的學術資源,盡速啟動,用10年左右時間編纂一套全面反映陜西古代文獻成就的大型叢書《陜西古代文獻集成》。

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迅速做出批示:“對我省歷史上形成的,目前又沒有被整理出版的典籍,應下力氣投入,以傳承歷史文化和文明?!迸鷾省瓣兾鞴糯墨I集成”項目為陜西省“十二五”規劃重大古籍整理項目。

二、精心組織

項目獲得立項后,下來是將項目面臨的各種問題逐一研究,有條不紊地具體落到實處。

1.成立“陜西古代文獻集成”編輯修纂工作班子。一是編修委員會,由陜西省省長任主任,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部長和主管文化的副省長任副組長,各主要參與單位的領導任成員;二是成立專家委員會,由陜西省古籍整理保護出版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省古籍整理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代行職責;三是成立編纂委員會,設在項目直接承擔者西北大學,負責項目的編纂實施工作。由一批在國內享有盛譽的專家擔任顧問,由一批以陜西省內年富力強的古代文獻學者為主,擔任委員會成員。項目的首席專家為西北大學文獻中心主任、古典文獻學學科帶頭人賈三強教授。編纂委員會還確定了一期工程的具體進展計劃。并且提出,這一項目在省古籍整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實施開展,省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負責項目的總體協調和日常行政事務工作,負責協調各有關單位的協調溝通,督促檢查項目的進展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西北大學為項目的第一承擔單位,負責項目的具體組織和實施。為落實這些要求,省古籍整理領導小組于2012年9月下發文件,通知到了各相關單位。

西北大學還在項目主持人賈三強教授所在的文學院成立了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從辦公場所、人員配備方面提供了必要條件,使項目順利啟動。

2.確定子課題。按照省政府文件精神,我們決定先整理一批沒有經過今人整理,或雖有近人整理本但整理本存在較多問題的典籍。為了有利于今人閱讀,特別是有利于省內各級官員閱讀,以便使這些文化資源成為今天的經濟建設、精神建設、社會建設和環境建設的有用信息,我們決定不采用國內某些省市采取的古籍影印的方式,而是采用古籍點校本,并用繁體字橫排本的形式,這樣既尊重了古代文獻的原有形式,又便于今人的閱讀。既然確定為目前只做尚未有今人整理本的陜西古代典籍,課題組經過反復研究論證,確定下來約304個子課題,依傳統古籍分類法,分成經史子集四部。按前后兩期實施,“十二五”期間先行完成151個子課題。在這些子課題的確定中,專家委員會意見得到了極大的重視。

3.開展項目的招標工作。根據專家委員會的建議,對于子課題的承擔,我們決定采用招標制和委托制結合的辦法,以招標制為主,而無人投標或投標者明顯不合要求者,再采用委托專家承擔的方法。省古籍整理小組在2012年9月下發文件,公開向省內征集一期工程的151個子課題的承擔者。以省內高校和古籍整理部門為主的學者踴躍申報,經編纂委員會初審,決定將74位學者申報的117項子課題交付專家委員會審查。2013年元月,專家委員會審定107項子課題合格。入選者絕大多數是近年來從事文獻研究已有成就的中青年學者,有一部分已對所申報的子課題有了相當深入的研究。對于無人申報或申報者不合要求的課題,還有專業性太強如中醫藥方面的子課題,我們采取了委托相關的具有高水平的專家承擔的方式,現在已在著手進行的子課題有160余項。

4.多次召開相關會議,進行學術交流,互促互進,并及時解決實際問題。在項目規劃時,我們就提出了課題進行中,每年召開一次學術研討會、一次行政事務會設想。前者主要交流課題研究中的學術問題,后者主要針對項目進行中出現的各種事務性問題,及時加以解決。2013年3月,東亞漢學研究學會(秘書處設在日本長崎大學)、西北大學文學院和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聯合舉辦,西北大學文學院承辦了“陜西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50余人,分別來自日本,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共提交論文41篇。論文專業性強,水平高,圍繞陜西古籍整理與???、古代文獻編年、宗教文獻的文學闡釋、陜西地方方言、域外漢學的開拓與發展等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會議期間,還舉行了“陜西古代文獻”課題開題報告會。由賈三強教授介紹項目的立項和準備工作,省古籍辦副主任吳敏霞研究員發表了講話。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項目具有重大的文化意義,并且對項目的各方面問題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對于這次會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3月4日曾專發消息《“陜西古代文獻集成”項目啟動》予以報道。會議論文由東亞漢學研究學會會刊《東亞漢學研究》出版特別號《“陜西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悉數發表。

2014年6月,西北大學文學院和陜西省社科院古籍所舉辦了“第二屆陜西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會議的參加者全部是項目的承擔者,各位學者專家對自己承擔課題中的學術問題做了歸納研究,發表的論文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對于項目的深入開展和將項目做成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可謂是一次高調的“集結號”。

行政事務會議也力爭開成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不務空談的交流會。雖然我們已給各位課題承擔者發了《工作手冊》,專門規定了體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于是2013年10月召開的行政事務會議,專就體例不一展開了研討。集思廣益,將各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分門別類做了梳理,又重新修訂了《工作手冊》,大家反映良好。此后,關于體例問題的意見已很少出現。

根據實際需要,從事編修編纂的單位建立了暢通的管道,問題一發生,就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去年年末,省政府主管文化的副省長過問了項目的進展,明確表示,這個項目是省上親自抓的重大文化項目,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最多的軟文化工程,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關注,必須抓緊抓好。為此,陜西省社科院、陜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陜西省古籍整理委會員專家委員會、西北大學四家的領導和項目主持人開會,對當前面臨的問題一一過濾,采取相應對策。如稿件完成后的審閱、成書的分集等具體問題均涉及,并且有了明確的應對之策。

5.利用電子信息時代的優勢,建立隨時應答的動態管理模式。項目日常的工作人員現有4人,其中3人為在校博士生等。他們利用年輕上進、電子信息技術較為精通的優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例如建立了全員的電子通信網,隨時隨地都可與各位項目承擔者進行聯系,實現無紙交流,無紙辦公。并且建立了聯絡群,可以隨時發布各種信息,對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應答。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還可由專門或專業人士進行解答。

最近,我們正在建設“陜西古代文獻集成”信息終端,逐步將一些共享的資源錄入,建成課題組的大資料庫、大信息庫。這個終端的建成,必將為課題的開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成果怡人

現在,我們一方面督促課題承擔者盡快交稿,一方面要組織審稿。經陜西省古籍辦協調,決定由省古籍整理領導小組的專家委員會組成審稿小組。下一步的審稿工作將是緊張繁重的。

從目前提交的稿件看,質量大都令人滿意。有些整理成果,還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

1.精心撰寫點校前言和凡例。我們要求,點校前言要交代作者、著述及版本、學術或文學成就、點校特點等,不拘一格,但必須包括以上主要信息。試舉李廷訓《醯雞吟》中整理者關于李庭訓生平的考證:

《醯雞吟》是晚明人李廷訓創作的一部詩集。有關李廷訓的生平資料甚少,《明史》等正史上無傳,雖于地方志上有一些記載,但都語焉不詳,倒是在其詩集中留存了不少的原始材料,將外證與內證結合起來進行考察,還是可以大致勾勒出李廷訓的主要事跡。

明隆慶五年刻萬歷三十五年增修本《保定府志》卷八記載:“李廷訓,固原州人,由進士升南京戶部主事?!鼻 陡拭C通志》卷三二所載“乙酉科”舉人有:“李廷訓,固原人?!卑?,“乙酉”即萬歷十三年(1585)。又卷三三所載“乙未科”進士有:“李廷訓,固原人?!卑?,“乙未”即萬歷二十三年(1595)?!鄂惦u吟》卷首《醯雞吟自敘》自署:“關中六盤山人”云云。按,“六盤山”位于明代平涼府固原境。卷二《經金佛峽》題下自注:“余幼時赴平涼”云云,《濟涇行》題下自注:“時余以憂歸也。丙午”按,“憂”即指丁憂,在任官員回鄉為父母守喪?!氨纭奔慈f歷三十四年(1606)。詩中有句曰:“溯涇流兮望崆峒”云云。按“涇流”指源出于六盤山的涇水,“崆峒”即崆峒山,為六盤山的古稱,均處于明代平涼府固原州境。據此種種可知,李廷訓原籍為明代固原人,即今寧夏固原人。按,“李廷訓”一作“李庭訓”,見《雍正河南通志》卷九“歸德府?寧陵縣”條所載,乾隆三十四年抄本《莊浪志略》卷二十所收《署篆靜寧州別駕王公德政碑記》一文的署名。以及下文所引者。又據《乾隆西安府志》卷四二《選舉志》載“萬歷二十三年乙未朱之蕃榜”進士有:“李廷訓,三原人?!庇志硭娜哆x舉志》載“萬歷十三年乙酉科”舉人有:“李廷訓,三原人?!薄队赫兾魍ㄖ尽肪砣?、卷三二所載者亦同?!队赫幽贤ㄖ尽肪砣涊d:“李廷訓,陜西三原人,進士?!鼻∷氖四昕瘫尽度h志》卷六記載:“乙酉科,李庭訓?!薄耙椅纯?,李庭訓?!倍鄂惦u吟》卷八《壬辰銀夏之亂周將軍手刃劉酋功居其首》題下自注:“戊午,偶訪余于三原,故有贈別之句,以志余意焉?!卑?,“戊午”,即萬歷四十六年(1618)。同卷《渭原道中》首聯曰:“家山西萬里,匹馬向三原?!本硎蛾愑装讓W使校士三原》首聯曰:“三輔人文挾策來,代天哲匠持閎裁?!笨芍钔⒂柾砟暧忠萍叶ň佑谌?,即今陜西三原。而據卷十三《甕園記》詩序曰:“癸丑夏,余卜郊西南隅隙地,構筑一室,題曰‘甕園’,以艱于水也?!瓍^區五畝之宅,亭榭外所植花卉幾何,竊取陶公涉園成趣之意,故謬以八景題之?!卑?,“癸丑”,即萬歷四十一年(1613)。知其定居三原當在此前后。

整理者主要根據地方志和作品內證等有限資料,將李廷訓的生平做了最大限度的勾勒復原,使我們對這位極少為人所知的四百年前鄉先賢的生平事跡,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

畢沅是乾嘉學派中的領軍人物之一,且位高權重,其言頗為世人所重?!蛾P中金石記》是其嘔心瀝血之作,清人評價甚高。錢大昕《序》謂:“斯記自關內、山南、河西、隴右,悉著于錄,而且征引之博,辨析之精,沿波而討源,推十以合一,雖曰嘗鼎一臠,而經史之實學寓焉。大昕于茲事,篤嗜有年,嘗恨見聞淺尟,讀公新制,如獲異珍?!比黄渲幸嘤幸恍┯炚`。整理者據實考之正之,如《芮定公碑》條:

永徽元年六月立,李義府撰文,正書,無姓名,在醴泉西谷村。

芮定公者,豆盧寬也?!短茣?欽望傳》,祖寬,高祖初擢殿中監。子懷讓,尚萬春公主。貞觀中遷禮部尚書、左衛大將軍、芮國公,卒贈特進、并州都督,謚曰定。此碑額題曰“唐故特進芮國公”,與史所稱正合。文甚泐,趙氏《金石目錄》以為義府所撰,當無誤也。

豆盧氏,本慕容之后,有名萇者,于魏封北地王,始賜此姓?!对托兆搿吩?,慕容連,北地王之后。

整理者對此做了考辨:

首先,此條節引《舊唐書》不當,致文意不清?!杜f唐書?豆盧欽望傳》原文為:“祖寬……高祖定關中……累授殿中監,仍詔其子懷讓尚萬春公主……貞觀中歷遷禮部尚書、左衛大將軍,封芮國公。永徽元年卒,贈特進、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謚曰定?!薄柏懹^中”云云乃指豆盧寬,非其子懷讓。

其次關于北地王的考述有誤。其一,關于北地王,據《晉書》、《北史》、《隋書》等先后有后燕慕容精和南燕慕容鐘,豆盧氏為何者之后,史書記載多有抵牾之處,無從確考,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記》豆盧條有詳細辨析,可參看。另,史書記載尚有一北地王后漢劉諶,與豆盧氏無關。其二,據《北史?豆盧寧傳》,豆盧寧“父萇,魏柔玄鎮將,有威重,見稱于時。武成中,以寧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郡公”。無封北地王事。其三,據史書記載,后燕亡后,公卿多歸北魏。而豆盧氏來源,據《北史?豆盧寧傳》,豆盧寧“高祖勝,以燕皇始初歸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氏?;蛟票比酥^歸義為豆盧,因氏焉。又云避難改焉,未詳孰是”。三種說法各異,但都與燕滅于魏這一歷史背景有關,當非畢沅所說始于“有名萇者,于魏封北地王”。其四,說“慕容連,北地王之后”亦為舛訛??肌对托兆搿贰澳饺荨?、“豆盧”條,無慕容連其人。而“豆盧”條云:“本姓慕容,燕王廆弟、西平王慕容運孫北地王精之后。入魏,北人謂‘歸義’為‘豆盧’,道武因賜姓豆盧氏。精生猶丑,猶丑曾孫萇、永思、寧。寧生績……永思生通,通生寬,唐禮部尚書芮定公。寬生承業、懷讓?!迸c“連”字形近者只有“運”字,然“運”非北地王之后,卻是始封北地王者慕容精的祖父,“連”或為“運”之訛。

而這類點校前言,不啻是精嚴的學術論文。也確有整理者在學術刊物或學術會議上將其作為論文發表,引發了學界的關注和興趣。

2.標點要一再推敲,力爭不出錯誤。有些甚至經整理者與審稿者的多次往復商量,方才最后確定??岛!秾ι郊返恼碚呤俏磺嗄陮W者,其點校整理頗具功力,但偶有不妥之處。如《明故承事郎輝縣知縣李君墓志銘》之銘文曰:“華山之麓,其墳穹然。是惟君宅,行義不爽。俾艱厥嗣,天亦允惑。子德孔莊,子行弗長。子名則揚,視履罔斁。天乎何忌?永茲千世?!睂徃逭吒臑椋骸叭A山之麓,其墳穹然,是惟君宅。行義不爽,俾艱厥嗣,天亦允惑。子德孔莊,子行弗長,子名則揚。視履罔斁,天乎何忌?永茲千世?!闭碚呤紕t表示不解,審稿者說明,不要機械地認為這種四言之文必是兩兩成句,而還要看文義,特別是此類文字通常有韻,故還要看其韻腳。這就使得整理者心服口服,并且從中學到了古籍整理的一些知識。

3.采用按語形式說明難點和糾正謬誤。有的課題承擔者提出,有些原著中有明顯訛誤,但限于主要做點校整理本的體例,無法用箋注的方式加以糾正。但若不予指出改正,會影響讀者閱讀,甚至以訛傳訛。我們認為,這次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工作,首先就是要讓今天的大專畢業水平以上的讀者能讀懂理解,因此建議,采用變通方式,可以在校記中用加按語的方式解決。而且古人著作中亦有此例?!秾ι郊?奉直大夫通州知州張君墓志銘》,整理者句讀為:“若審編之公惟醴泉解理常與君不避豪右”,句意殊為難解。故審稿者建議改為:“若審編之公,惟醴泉解理常與君不避豪右”,并在校記中加按語:“解理常,按《乾隆醴泉縣志》卷八《聞人》:‘解經,字履常,成化十六年鄉試第一……歷官戶部郎中、鹽運司運同?!斚荡巳?。然未詳‘理’‘履’孰是?!奔纫运麜??,指出“理”或作“履”,同時又說明了墓主與解氏在審核編制人丁賦役等方面不畏豪強之事,使文義豁然開朗。

畢沅《關中金石記?繹山碑》條云:“李斯篆,在西安府學?!敝副彼涡煦C摹本刻石在西安府學(今西安碑林)。此條對碑中的“”字做了考證:

文義相當佶屈古奧,故需略加說明。整理者的校記為:

【一】“人”,此前脫一“從”字。見(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第12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以下引《說文解字》俱出此書。

【二】“水省”,按段注曰:“《衛風》傳:‘浟浟,流貌是也。作浟者,俗變也?!睋?,“攸”字亦寫作“浟”。許慎所謂“水省”,即謂省去“氵”字邊。此則與畢沅所謂用“攸”代“”是“用水省”之意,并謂此用法優于許慎之意有異。

經過校記【二】的說明,文義就相當明白了。

4.對少數校注本要求重在箋證。這類整理本很少,主要是一些博碩士生的論文。既然已經做成校注本,我們也擇其善者采入叢書。其花費的精力與學術之水準也達到相當的程度。王庭《松門稿校注》是一篇碩士論文,作者在讀博期間又用了很多精力加以修訂,幾乎對每一篇詩文中的典故都做了箋證??梢娖溆眯闹谥??!端屠睚S徐公參藩河南序(代)》,整理者“解題”謂:

由此可見,中壯年文獻學專家學者在課題進行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在收獲課題成果的同時,我們又看到陜西省新一代文獻學人才的茁壯成長,還有什么比這樣的事更讓人高興的呢?

《陜西古代文獻研究》是“陜西古代文獻集成”項目在進行過程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將不定期結集出版,以期成為展現陜西古代文獻獨特文化內涵的一個窗口。

猜你喜歡
整理者古籍整理陜西省
論“明清實錄藏族史料類編叢書”古籍整理工作
你是“書桌堆砌者”嗎?
新出楚辭《李頌》校釋
陜西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
聚焦兩會
傳記書坊
陜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
新版《紅樓夢》續寫者由“高鶚”變“無名氏”,紅學家認為這樣更客觀
首屆宋云彬古籍整理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陜西省閱讀文化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