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江班”與“外江戲”*

2016-02-02 15:58康保成
文化遺產 2016年3期
關鍵詞:漢劇粵東閩西

康保成

“外江班”與“外江戲”*

康保成

清代文獻中的“外江班”有三種不同的意義?!稉P州畫舫錄》里的“外江班”指的是鹽商江春蓄養的花部戲班春臺班,與昆班稱“內江班”相對而言。廣府地區的“外江班”指的是外省來廣東演出的戲班,與“本地班”相對而稱?;洊|潮梅地區的“外江班”指的是專演“外江戲”(即后來被稱作廣東漢劇)的戲班,與“潮音班”相對而稱?!巴饨瓚颉钡脑搭^是湖北漢劇,但漢劇在向南傳播的過程中,或帶上了湖南祁劇、湘劇的某些因子。所謂“閩西漢劇”、“廣東漢劇”其實是一個劇種。從地緣關系看,“外江戲”的傳播路線應該是順汀江從閩西順流而下到粵東。

外江班 外江戲 廣東漢劇 閩西漢劇 漢劇 粵劇

一、《揚州畫舫錄》里的 “外江班”、“內江班”

在清代文獻中,“外江班”這一術語其實表達了三種不同的意思。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五“新城北錄”下記云:“兩淮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昆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統謂之亂彈。昆腔之勝,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蘇州名優為老徐班。而黃元德、張大安、汪啟源、程謙德各有班。洪充實為大洪班,江廣達為德音班。復征花部為春臺班。自是德音為內江班,春臺為外江班。今內江班歸洪箴遠。外江班隸于羅榮泰。此皆謂之內班,所以備演大戲也?!?(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07頁。

《揚州畫舫錄》成書于乾隆六十年,這里記載的乾隆年間的揚州戲班,被后人稱之為“七大內班”。*詳參陸萼庭:《昆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頁。而“內江班”、“外江班”均是江廣達所主持的戲班。江廣達即江春(1720-1789),字穎長,號鶴亭,安徽省徽州府歙縣人,清代著名鹽商,因其行鹽的旗號為“廣達”,又號廣達。

江春多次主持迎接乾隆帝南巡的程儀,喜結交士大夫,愛好戲曲。在江春組建德音班之前,揚州各大戲班均為昆班,沒有“內江班”、“外江班”的區別。但江氏在組建昆班德音班的同時或稍后,“復征花部為春臺班。自是德音為內江班。春臺為外江班”。顯然,這里的“外江班”指的是與雅部昆班德音班有別的花部亂彈戲班春臺班。從“老徐班”、“大洪班”的命名看,戲班名稱都與組建者的姓氏有關,所以“內江班”、“外江班”的“江”字,即“江春”之“江”。也就是說,無論昆班抑或花部亂彈班,都是“江字號”的江春家班。

乾隆年間,揚州劇壇重昆曲而輕亂彈。尤其是由本地人組成的花部戲班,被稱為“本地亂彈”或“土班”?!叭艨こ茄莩?,皆重昆腔,謂之堂戲。本地亂彈只行之禱祀,謂之臺戲?!?(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卷五,第130頁。但江春獨具慧眼,看到了花部的審美價值和發展潛力,因本地人才不夠,便在各地網羅名角,以增強“外江班”的實力?!稉P州畫舫錄》記云:

郡城自江鶴亭征本地亂彈,名春臺,為外江班。不能自立門戶,乃征聘四方名旦如蘇州楊八官、安慶郝天秀之類。而楊、郝復采長生之秦腔,并京腔中之尤者如《滾樓》、《抱孩子》、《賣餑餑》、《送枕頭》之類。于是春臺班合京、秦二腔矣。*(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卷五,第131頁。

《滾樓》是著名秦腔演員魏長生的代表作。不僅當地的楊八官、郝天秀模仿、學演魏長生的腔調和作品,而且到乾隆后期,魏長生本人成了江春的座上客,“演戲一出,贈以千金”*(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卷五,第133頁。,可見江春在花部的傳播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他一手建立的“外江班”春臺班,也應在中國戲班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二、廣府地區的“外江班”、“本地班”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江西籍人鐘先廷在廣州城南舊德門外魁巷建立“外江梨園會館”?,F存的《外江梨園會館碑記》,不僅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外江班”在廣東活動的珍貴文獻,而且也早于《揚州畫舫錄》中關于“外江班”的記錄。

“外江班”和“本地班”,是粵劇形成過程中的兩個相對而稱的重要概念。根據冼玉清先生對《外江梨園會館碑記》的研究,乾隆年間,廣東戲劇即有“外江班”與“本地班”之分。而“外江班”分別來自江蘇、江西、安徽、湖南、河南、廣西六??;“外江班”所囊括的唱腔劇種,則包括了昆腔、徽戲、弋陽腔(贛劇)、皮黃南北路(含漢劇、湘劇、桂劇)、河南梆子(即豫劇)等許多唱腔。乾隆四十五年(1780),13個外江班中,徽占8個。乾隆五十六年(1791),44個外江班中,徽17班,湘18班。這說明,在乾隆年間來粵的“外江班”中,徽和湘所占比例很重。*參冼玉清:《清代六省戲班在廣東》,《中山大學學報》1963年第3期。

在這里,凡是從廣東之外來粵的戲班,統稱為“外江班”。上述《碑記》和相關文獻記載一致,不容質疑。那么,為什么廣東人要把外省的戲班稱為“外江班”呢?因為在粵方言中,“外江”即外省、外地的意思。清李調元(1734-1802)《南越筆記》卷一記云:

廣州凡物小者皆曰仔,良家子曰亞官仔,耕庸曰耕仔,小販曰販仔,游手者曰散仔,船中司爨者曰火仔,亡賴曰打仔。大奴曰大獠,嶺北人曰外江獠。*(清)李調元:《南越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頁。

以往,外地人在廣東是受歧視、受欺負的?!肚灏揞愨n》“風俗”類“粵人于外省人之感情”條載:

粵人團體堅固,對于同鄉之維護,無所不至。遇外省人,粵西而外,無論何省,均謂之外江佬,商店購物,輒增其價;舟車受雇,亦必故意居奇;即妓院之中,亦以接待外江佬為恥。*徐珂:《清稗類鈔》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208頁。

請注意,這里所說的“粵西”,并不僅僅指廣東西部,而是包括了廣東之外的廣西的粵方言地區。同理,清代文獻中的“粵東”也不僅指今天的廣東東部,而是與“粵西”相對而言的珠三角地區。這一點,下文詳述。

稱外地人為“外江佬”有歧視的成分,那么稱外省來粵的戲班為“外江班”是否也有歧視的意思呢?答案應當是否定的。清道光間廣東梅州人楊懋建(掌生)《夢華瑣簿》記云:

廣州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外江班皆外來妙選,聲色技藝并皆佳妙。賓筵顧曲,傾耳賞心。錄酒糾觴,各司其職,舞能垂手,錦每纏頭。本地班但工技擊,以人為戲,所演故事類多不可究詰。言既無文,事尤不經。*(清)楊懋建:《夢華瑣簿》,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版,第350頁。

可見,在當時廣東人心目中,“外江班”是精妙的、雅致的,“本地班”是粗糙的、土氣的。這種情況,反映了粵劇形成之前廣東人尊崇外地戲班的普遍心理。明嘉靖《廣東通志》稱,明朝中期,已經有來自江浙的戲班到廣東的粵語地區演出,當時的情況是:“江浙戲子至,必自謂村野,輒謝絕之?!?黃佐纂修:《廣東通志》,香港:大東圖書公司影印1977年版,第535頁。本地戲班竟然“自謂村野”,不敢與江浙戲班競爭。

一直到咸豐年間,這種情況才發生了根本的逆轉,“本地班”終于取得了與“外江班”分庭抗禮、旗鼓相當的地位。但其藝術水準,依然不能和“外江班”同日而語。清末祖籍浙江、久居番禺的俞洵慶在《荷廊筆記》(1885)中記錄了這一逆轉的大致過程:

嘉慶季年,粵東鹺商李氏家蓄雛伶一部,延吳中曲師教之,舞態歌喉皆極一時之選工;昆曲雜劇,關目節奏,咸依古本。其后,轉相教授,樂部漸多,統名為外江班。(粵東呼外省人為外江人。)距今已六十余年,何戡老去,笛板飄零,班內子弟,悉非舊人,康昆侖琵琶已染邪聲,不能復奏大雅之音矣,猶目為“外江班”者,沿其名耳。設有梨園會館,為諸伶聚集之所,凡城中官燕賽神,皆系外江班承值。其由粵中曲師所教而多在郡邑鄉落演劇者,謂之本地班,專工亂彈秦腔及角抵之戲,腳色甚多,戲具衣飾極炫麗,伶人之有姿首聲技者,每年工值多至數千金。各班之高下,一年一定,即以諸伶工值多寡,分其甲乙,班之著名者,東阡西陌,應接不暇。伶人終歲居巨舸中,以赴各鄉之招,不得休息。惟三伏盛暑,始一停弦管,謂之散班。設有吉慶公所,(初名瓊花會館,設于佛山鎮,咸豐四年“發逆”之亂,優人多相率為盜,故事平毀之。今所設公所在廣州城外。)與外江班各樹一幟,逐日演戲,皆有整本。整本者,全本也,其情事聯串,足演一日之長。然曲文說白,均極鄙俚,又不考事實,不講關目,架虛梯空,全行臆造?;蚋`取演義小說中古人姓名,變易事跡;或襲其事跡,改換姓名,顛倒錯亂,悖理不情,令人不可究詰。*轉引自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2-153頁。

粵劇研究者對于這段記載并不陌生,其中關于“外江班”與“本地班”的此消彼長關系十分引人矚目??磥碓缭诩螒c末,所謂“外江班”已經主要由本地人組成了,但教師乃是“吳中曲師”,所以這個戲班應是昆班。后來“轉相教授,樂部漸多,統名為外江班”,這和乾隆間《外江梨園會館碑記》所說的“外江班”已經不同。簡而言之,戲是來自外省的、各種聲腔劇種的“外江戲”,但演戲者則是本地人。所以這時的所謂“外江班”已經名不副實,之所以還這樣叫,乃是“沿其名耳”。后來不但教師換成了“粵中曲師”,而且戲班人員多是在“郡邑鄉落演劇者”,于是“本地班”脫穎而出?!氨镜匕唷痹趧∧?、表演風格、服飾化妝等方面均表現出不可替代的特色和優勢,某些優秀演員到了“每年工值多至數千金”的程度?!氨镜匕唷痹诜鹕皆O立了瓊花會館(一度改名吉慶公所),“與外江班各樹一幟”,標志著粵劇正式形成。李文茂起義失敗后,“本地班”遭禁演,他們便打著“外江班”的旗號,繼續上演粵劇。這一點《荷廊筆記》沒有記載,但馬呈圖《(宣統)高要縣志》卷二十六,以及現存清末吉慶公所與戲班簽訂的演出合同,完全可以證明。

總之,“外江班”在廣府地區的活動軌跡大致是:第一階段,乾嘉時期,“外江班”演“外江戲”,其演出劇種囊括了來自外省的昆曲和花部的各個劇種,此時的“外江班”全套人馬都來自外省。第二階段,大約嘉慶末到道光中,從外省教師對本地演員教授“外江戲”,到“轉相教授”,整個戲班都由本地人組成,但所演還是“外江戲”。第三階段,大約從道光后期開始,“本地班”崛起,本地人演本地戲即粵劇,甚至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外江班”的旗號演出粵劇,真正的“外江班”和“外江戲”逐漸退出廣府地區。

三、潮梅地區的“外江班”與“外江戲”

也正是從囊括了外省各個劇種的“外江戲”逐漸失去廣府演出市場的這一時期開始,另一意義的“外江戲”來到粵東潮梅地區。

光緒年間,潮州也成立了“外江梨園公所”,其舊址就在現在的潮州市區上水門街5號,現尚存有碑刻七塊。根據現存的碑記,我們得以知道“榮天彩”、“老正興”、“雙福順”、“老福順”、“老三多”、“新天彩”等戲班的藝員們為重修梨園公所題銀。上述戲班中,除“老正興”班為“潮音”戲班之外,其余均為“外江”戲班。

那么,光緒間潮州的“外江班”,與乾隆間廣州的“外江班”是不是一回事呢?二者之間有無聯系呢?這是必須要搞清楚的兩個問題,不然粵劇史、廣東漢劇史就會糾纏不清。

先看第一個問題。直覺告訴我們:潮州的“外江班”和廣州的“外江班”不是一回事。如上所述,廣州的“外江班”,指的是來自外省的所有戲班,所演劇種包括了昆曲、梆黃等各個劇種。而潮州的外江班,所演只是一個劇種,也就是上世紀30年代被錢熱儲定名為“廣東漢劇”的那個“外江戲”。以往筆者曾經把前者稱為“廣義的外江戲”,把后者稱為“狹義的外江戲”。這雖說可以將二者區分開來,但終究是一種偷懶的做法,并沒有把二者的來龍去脈弄明白。

完全相同的術語,在同一個行政區域(廣東省內)使用,會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將二者混為一談。但嚴肅的學者卻能將其區分清楚。例如冼玉清先生引用了乾嘉時龔志清《潮州澄海四時竹枝詞》中的“正月花燈二月戲,鄉風喜唱外江班?!敝赋鲞@里的“外江班”與廣州所說的“外江班”不是一回事,而是潮州方言化的“弋陽腔”。陳志勇同樣不認為潮州澄海的“外江戲”就是廣州的“外江戲”,而認為它是皮黃。*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頁。

陳志勇還發現了乾嘉時云南景東人程含章在《嶺南續集》中所說“粵東之戲,外江班則好唱淫戲……本地班則好唱亂臣反賊之戲”的一條材料,認為這反映了“外江班”(廣東漢劇)乾隆時已經入潮的事實。*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第64頁。

本人傾向于認為:作為戲劇術語的“外江班”和“外江戲”在廣府地區逐漸消歇的時候,才又大量用在了潮州和梅州地區。龔志清《竹枝詞》中的“外江班”是偶一用之,而程含章所說的“外江班”和“本地班”,指的是粵語方言區而不是今天的粵東即潮梅地區。

首先,潮梅地區并不像廣州一樣有“外江班”和“本地班”相對而稱的說法,而只是把“外江班”和“潮州班”、“潮音班”或“潮劇”、“白字戲”等相對而稱。例子很多,此處只舉《申報》的兩則簡短廣告。1922年7月7日第20版:“廣東戲中外江班來申不止一次,惟有潮州班從未來過,中一枝香為潮州白字戲中之大王?!?《申報》1922年7月7日第20版。1939年6月22日第19版:“(皇后劇院)潮劇唯一名班老三正順香……今天夜戲:名貴外江戲《三家店》,首次獻演?!?《申報》1939年6月22日第19版。

其次,程含章是云南人,他在廣東時間很長,先后在封川(今封開)、化州、連州、雷州、南雄、惠州、廣州等地任職,但未見他到過潮汕和梅州的記錄。所以,他所說的“粵東之戲”,指的應當是廣府粵方言區的戲劇。

“粵”本與“越”通,所指地域非常廣泛。即使隋唐以后意義收窄,也還是包括了廣東、廣西在內的廣大嶺南地區。所以,明清時大體以“粵東”指廣東、“粵西”指廣西。在清代乃至民國初的文獻中,以“粵東”指廣府地區的記錄俯拾皆是。徐世昌編《晚晴簃詩匯》(1929)卷104說乾隆時許乃來“官粵東,宰香山”*徐世昌:《晚晴簃詩匯》第一冊,北京:中國書店1989年版,第666頁。,卷49說康熙時錢以塏“宰粵東,知茂名、東莞兩邑”*徐世昌:《晚晴簃詩匯》第三冊,第63頁。,都是顯例。所以,程含章所說的“粵東之戲”,指的并非今天的粵東(潮梅地區)戲劇,這一點基本可以肯定。

所以,“外江戲”這個術語,先大量在廣州使用,后大量在潮州使用,比較符合邏輯。

那么,現在要討論第二個問題:潮梅地區的“外江戲”是不是廣府地區的“外江戲”傳過去的?或者說,二者之間有無聯系?回答這一問題,應從兩個維度來思考。首先是戲劇形態,其次是傳播路線。

從劇種形態看,廣州的“外江戲”所指非常寬泛,而潮州的“外江戲”則是單一的唱腔劇種。在一個相距不太廣(約500公里)的范圍內,不太長的時間(約百年)里,從泛指的、“統稱”的概念“變成”單一的劇種概念,從邏輯上看,恐怕很難。起碼,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這種變化的證據。從傳播路線看,若走旱路,從廣府到潮州約500公里,途徑惠州、惠東、海陸豐地區、陸河、普寧等地。如果廣州的“外江戲”向東傳播,必會留下蛛絲馬跡,但我們現在什么材料也沒有。正如陳志勇所說:“從廣州到潮州的陸路,在清末之前基本走不通?!?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第55頁。

所以本人傾向于認為:潮梅地區的“外江戲”很可能并不是從廣州傳入,而是走水路從閩西傳入的。蕭遙天先生提出:“(外江戲)流入的路線是從江西的西南區衍及福建的西區……經過客家繁布的梅屬諸縣”而到達潮汕的。*蕭遙天:《潮州戲劇音樂志》,檳城:天鳳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90頁。陳志勇指出,清代梅屬大埔粵東的舉人上京應試,是從縣城乘船溯汀江而上,經閩西進入江西,從九江順長江到揚州,再沿京杭大運河抵京的。我認為,把這條應試路線的后一半反過來,就是“外江班”進入潮梅地區的路線。亦即:從湖北到江西西南,再到閩西的龍巖一帶,乘船沿汀江順流而下,到達和梅江、韓江相交匯的大埔三河壩,然后順梅江可到梅州,順韓江可到潮州。陳志勇說:“(粵東)外江戲,很可能在潮州的上游大埔,首先形成一個很重要的駐點?!?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第65頁。這一判斷很有道理。大埔三河壩,很可能是“外江戲”入潮之前的一個重要集散地。

我推測“外江戲”這一概念在粵東頻繁使用是從道光末、咸豐初開始,到同治時期約定俗成。據《鱷渚摭譚》記述,有外省人王老三、楊老七招收本地童子教習,“遂有外江仔之名”。*轉引自: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0年版,第84頁。1874年(同治末年),“桂天彩”、“高天彩”開始設立科班,招收12歲左右的兒童傳藝。以后各外江班都相繼設立科班,至1875年前后(光緒初年),已陸續涌現一批有名的藝人。

據介紹,現在的廣東漢劇,除了位于梅州市的廣東漢劇院之外,就是在大埔還有一個民營的漢劇團。這不是偶然的。劉織超《民國新修大埔縣志》卷八記云:

吾邑所演戲劇,向俱雇請潮州之外江班。光緒間,有由本邑人自組童子班營業者,一為百侯人所辦“新春華”及“采華春”二班,民國初年有雙溪人創辦之“新梅花”,是仿潮州外江班之鑼鼓劇,俱無甚改良。*劉織超:《民國新修大埔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廣東府縣志輯》卷八之四十六“戲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頁。

可見,早在光緒間,大埔縣已經有本地人自組的“外江班”了。至于說大埔的“外江班”以往多是從潮州雇請的,并不是說大埔、梅州從來沒有“外江班”,而是其表演水平不足以“營業”,不能進行商業性演出而已。

必須說明,潮梅地區大量使用“外江戲”這一術語是一回事,“外江戲”進入粵東是另一回事。除上文所引龔志清《竹枝詞》“鄉風喜唱外江班”之外,袁枚《隨園詩話》錄嘉應州人李寧圃作《程江竹枝詞》:“江上瀟瀟暮雨時,家家篷底理哀絲。怪他楚調兼潮調,半唱消魂絕妙詞?!?(清)袁枚著,顧學頡校點:《隨園詩話》卷十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563頁。所謂“楚調兼潮調”,應當就是“外江戲”(今廣東漢劇)在梅州流行的證據。所以,我同意蕭遙天和陳志勇的看法,“外江戲”進入粵東,應當是在乾嘉時期,只是當時多數人不稱其為“外江戲”罷了。到咸同時期,“外江戲”才約定俗成的稱為廣東漢劇最初的稱謂。

四、研究“外江戲”傳播的意義

弄清楚“外江班”的三種概念,尤其是弄清楚廣東戲劇語境中“外江班”與“外江戲”的兩種不同概念,對于辨明粵劇和廣東漢劇的源流,都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以往有人把廣州所稱的“外江戲”與潮州“外江戲”混為一談。例如《近現代潮汕戲劇》第四章就說:外江戲(廣東漢劇)“源于清代雍、乾之際(1730年前后)在廣東活動的‘徽班’?!?陳韓星:《近現代潮汕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版,第487頁。又說:“在廣州創建梨園會館以后的一百年左右,又在潮州興建‘外江梨園公所’,兩者之間是有其內在聯系的……原來一直為官宴承值的外江班,隨著某些官員的調動,由廣州逐漸向東南沿海轉移而到達潮州?!?陳韓星:《近現代潮汕戲劇》,第488-489頁?!巴饨瓚蛟诘拦獬跄?約1821年)已由廣州傳到潮州地區是可信的?!?陳韓星:《近現代潮汕戲劇》,第490頁。如上所述,這一結論不能解釋為什么外省聲腔的“統稱”到了潮州變成了某一劇種的專稱,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證據。

但是長期以來這一結論影響頗大,以至于有人認為廣東漢劇主要來源于徽劇而非湖北漢劇。其根源,就在于早期來粵的“外江班”中徽班居多,他們把粵東“外江戲”等同于廣州“外江戲”,認為廣東漢劇源于徽劇而非漢劇,錢熱儲認為外江戲“創于漢口”的說法是缺乏根據的。還有人認為,說廣東漢劇源于湖北漢劇是“找錯了娘家”。

1933年,大埔縣晚清秀才錢熱儲在《漢劇提綱》中寫到:“何謂漢???即吾潮梅人所稱外江戲也。外江戲何以稱漢???因此種戲劇創于漢口之故也?!?錢熱儲:《漢劇提綱》,汕頭印務鑄字局,中華民國22年版,“作書緣起”第1頁?!拔髌ふ{創于近漢口之黃陂縣,二黃調則創于黃陂、黃岡兩縣之間”*錢熱儲:《漢劇提綱》,“作書緣起”第1頁。,和“漢劇作于漢口,流行于鄂皖之間,經安徽石牌桐城懷寧間人變通而仿為之,又稱徽調。自是而后,乃復分支……惟在贛之南,嶺之東及閩之西部者,皆本其原音,不加增易……”*錢熱儲:《漢劇提綱》,“作書緣起”第1頁。因而,錢熱儲提議將“外江戲”命名為“漢劇”。

雖然這里所說的漢劇與徽調的關系不盡準確,但其中所提到的“外江戲”經贛南、閩西到嶺東的這條路線,卻與蕭遙天的主張大體吻合,應當沒有大誤。而且把贛南、閩西到嶺東(即今所說粵東)的戲劇即“外江戲”看成一體,是很有眼光的。這里有一個有力的、活生生的旁證,就是“閩西漢劇”。

閩西漢劇,舊亦稱“外江戲”,亦稱“亂彈”,據說乾隆年間傳入,20世紀30年代初定名為漢劇(亦即錢熱儲定名),20世紀50年代為與湖北漢劇、廣東漢劇相區別,改稱閩西漢劇。閩西漢劇在音樂唱腔、伴奏樂器、腳色行當、代表劇目等方面,均與廣東漢劇相同。借用廣東漢劇老藝人的話,我們和閩西漢劇“連標點符號都是一樣的”。2015年12月,我們課題組一行數人前往廣東梅州、福建龍巖考察。獲知廣東漢劇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素珍和閩西漢劇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鄧玉璇是師姐妹,二人同窗學藝??梢?,所謂“閩西漢劇”“廣東漢劇”原本就是一個劇種,也就是粵東所稱的“外江戲”。閩西與粵東山水相連,“外江戲”的傳播路線應當是從閩西沿汀江順流而下,在大浦再分流,一支到潮州,一支到梅州,而不大可能自南向北逆向傳播。

有人提出閩西漢劇來自湖南祁劇。而祁劇,早在清康熙年間,已經融合了漢調、秦腔、徽調而形成彈腔(南北路),這和漢劇的情況非常相似。再說,湖北漢劇南遷福建、廣東途徑祁陽時,帶上了祁劇的些許特征,這和“外江戲”源于湖北漢劇的觀點并不矛盾。

當然,進一步研究“外江戲”的淵源和遷徙路徑,還需要對閩西漢劇、祁劇、湖北漢劇、徽劇、京劇等做出更細致的研究。最近,我們發現“外江戲”和車王府曲本中的早期京劇在劇目和唱詞方面的高度重合。此外,我們計劃把新加坡抄藏的“外江戲”劇本,與現存于福建省藝術研究院的閩西漢劇劇本進行對比;計劃到兩湖查找祁劇、湖北楚調、漢劇的老劇本,向老藝人了解其藝術特征??傊?,研究“外江戲”的傳播,就是在探尋一部皮黃戲南遷、演變的歷史軌跡。

同時,“外江戲”到達廣東以后,對粵劇、潮劇等本地劇種產生了哪些影響?這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容世誠教授已經發現,粵曲“八大曲”中的《百里奚會妻》和《東坡訪友》,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所藏的“外江戲”曲本唱詞基本相同。這些發現,使人振奮。以往許多搞不清楚的問題,或許可以迎刃而解了。

附記:本文完成后,想到晚清倦游逸叟《梨園舊話》中所說:

即以亂彈戲劇而論,班曰徽班,調曰漢調。而伶人唯工作派,臺步身段,必經久住京師于戲劇極有研究者之評論,而伶人之身分始定。猶之演昆曲者,須經蘇人嗜此者細加推敲,果其無疵,始為無疵也。二十年前,上海伶人有邀無識者之賞鑒,名噪滬上者,而深悉戲劇三昧者觀之,率嗤為外江派,以其多不循戲劇繩墨也。邇來京伶之偃蹇者,多赴上海演唱數月,幸獲過情之譽,卽回京侈然自詡為名伶,而觀者亦相率和之,甚至外江派伶人亦有來京浪得名者。*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年版,第836頁。

這段話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一是“班曰徽班,調曰漢調”的說法,二是“外江派”的說法。先說前者。

“班曰徽班,調曰漢調”,是說雖名義是徽班,但其演唱的卻是漢調。這里說的雖是北京劇壇的狀況,其實也可以用來說明早期廣府地區“外江班”的情況:雖然徽班居多,但他們演唱的絕不僅是徽戲,而多數可能是漢調,亦即后來所說的漢劇。這就給外江戲(廣東漢劇)來自漢調增加了證據。但同時也為廣府地區的“外江戲”與潮梅地區的“外江戲”之間的聯系增加了間接的證據。本文原主張二者不是一回事,但看來這一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第二,這里所說的“外江派”,指的是“不循戲劇繩墨”的亂搞,是外行。許九埜《梨園軼聞》則說“外江派”就是“海派”:“初尚有海派(內行謂之‘外江派’),后為長庚諸老伶所陶冶,遂亦斂才就范,頗合繩尺,文武兼全,能戲不少?!?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第842頁。這里指的是楊小樓的父親楊月樓,說他最初有“海派”作風,不尊法度,被內行叫做“外江派”。后在程長庚等人的陶冶下,才成了文武全才的名角。這樣,在清代戲劇話語圈中,“外江”又多了一層含義。謹記于此。

康保成,2016年4月28日

[責任編輯]黎國韜

專題:漢劇與“外江戲”研究

主持人:康保成教授(中山大學)

主持人語:

在中國大陸,清末民初的“外江戲”(廣東漢劇)劇本已經十分稀見,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等處,還存留著為數可觀的早期“外江戲”劇本(抄本)。搜集和研究這批劇本,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加坡藏‘外江戲’劇本的搜集與研究”立項的初衷。然而徹底研究這批劇本必然涉及以下問題:清代幾種“外江戲”之間的關系,廣東漢劇與閩西漢劇的關系,“外江戲”的源頭和流傳路線,“外江戲”對廣東地方戲如粵劇的影響等等。本期刊出的幾篇論文,企圖從不同的方面探討上述問題。這僅僅是本項目的初期成果,希望得到學術界的關注和批評。

康保成(1952-),男,河南鄭州人,文學博士,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文化遺產傳承與數字化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 廣州,510275)。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加坡藏外江戲劇本的搜集與研究” ”(批準號:14AZW009)的階段性成果。

G122

A

1674-0890(2016)03-001-08

猜你喜歡
漢劇粵東閩西
走近“紅色閩西”主題采訪
1949年以來漢劇表演藝術資料述論
廣東漢劇的文化解讀探討
梁素珍廣東漢劇旦角表演藝術特色簡析
閩西燈籠點燃鄉村狂歡
閩西山區藝術扶貧的“她力量”
粵東劇界演變發展及其戲劇史意義
“楚腔漢調——漢劇文物展”在京舉行
中控簽約中海油粵東LNG接收站項目
八鄉山——粵東革命的搖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