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劇

  • 常德漢劇與湖北漢劇的淵源及異同
    日寇入侵導致常德漢劇遭受摧殘。建國以后,常德漢劇作為新時期文化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一系列改革,先后建立院團,如1953 年湖南地方大戲劇種多稱為湘戲,武陵戲亦稱為常德湘戲,劇團改名為湘劇團,1956 年有常德湘劇團(前同樂班,曾改名文藝湘劇團)、常德文化湘劇團(前文化班)、漢壽民藝湘劇團(前漢同樂班)、桃源文新劇團(前德記天元班)、華容瑞凝湘劇團(前瑞凝班,后遷慈利)、安鄉縣曙光湘劇團(前漢天元班,改名民間劇團,一部分遷湖北)。1957 年4 月

    戲劇之家 2023年16期2023-06-26

  • 地域文化視野下的漢劇研究新成果 ——讀陳志勇《漢劇與漢派文化》
    ◆盧晶晶《漢劇與漢派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是劉禎教授主編的“中國戲曲藝術與地方文化叢書”(以下簡稱“叢書”)中的一部,作者為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陳志勇副教授。此書是國內首部專題研究漢劇與漢派文化的著作,鮮明地展現出作者的學術風格與“叢書”的編撰特點。首先,這是一部厚積薄發之作。漢劇是陳志勇讀博至今持續十數年的研究領域,在《漢劇與漢派文化》出版的十年前,他已出版《廣東漢劇研究》(獨撰,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一書。同時

    長江文藝評論 2022年1期2022-11-07

  • 漢劇戲服結構工藝及活態化數字教學研究
    30060)1 漢劇戲服的起源和發展中國漢劇服裝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漢劇服裝也是漢劇藝術的物質載體之一。漢劇的發展推動了漢劇戲服和漢繡的發展,漢繡也因漢劇而出名。精美濃艷的漢繡符合戲曲文化,華麗的裝飾突出了戲劇服飾的美感,漢劇戲服將漢繡通過一種舞臺效果的形式呈現給大眾。在漢劇戲服的發展歷程中,漢劇戲服作為載體承載著漢繡的發展,漢劇戲曲的發展也為漢繡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二者的發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漢劇源于明末清初,經歷了起落浮沉的發

    紡織報告 2021年9期2021-10-22

  • 漢劇戲服活態化教學淺析
    計專業的角度,對漢劇戲服所含藝術工藝等內容進行活態化教學分析。1 漢劇戲服融入設計學科建設的必要性漢劇源于清代康乾年間,原名“楚調”,為京劇、湘劇、川劇等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全國漢劇藝術研討會上,武漢大學教授鄭傳寅說:“如果說漢劇是京劇的母親,那么這位女兒實在是太漂亮了,把母親的光輝遮蔽了?!痹谥袊鴳蚯偌覡庿Q的現狀下,漢劇發展陷入了困境。娛樂方式多元化導致武漢漢劇院日漸蕭條,劇團演出需求量大不如前。傳統的戲服制造廠商無法維持生計相繼關閉,傳

    紡織報告 2021年9期2021-10-22

  • 漢劇洛鎮藝術派芻議
    鎮安、山陽一帶的漢劇被稱這“洛鎮派”。本文從流派形成發展及其藝術特色兩個方面加以論述。關鍵詞:漢劇、洛鎮派、形成、藝術特色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0-一、洛鎮派的形成漢劇,是陜西省第二大地方劇種,因其起源于戲曲梨園,創始人為黃幡綽,黃又以演唱黃冠體聞名于世,加之流傳于漢水流域,故又稱漢調二黃,是我國古老的四大戲曲聲腔之一,為京劇的母體劇種之首,在中國戲曲史上久負盛名。流傳于商洛鎮安、山陽等地的漢劇自成風格,即“洛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0期2021-09-10

  • 廣東漢劇發展歷程與生存緣由探析
    也為筆者思考廣東漢劇的形成現象與生存緣由提供了新的視角。孟凡玉認為:“不管是某地土生土長的音樂,還是傳播到當地生根發芽的音樂,亦或是引領新潮流的音樂,它究竟和當地的自然、地理、人文有多高程度的融合?它率先出現在這里的原因是什么?所含音樂成分的不同又體現出它所在區域的哪些特點?”(2)孟凡玉:《關于區域研究的幾點思考》,《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筆者將帶著諸如此類的問題分析探討廣東漢劇?!皬V東漢劇是由‘外江戲’發展而來,它的主要聲腔為西皮(又稱北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5-25

  • 談大提琴的發展歷程及在地方戲曲伴奏中的應用
    劉益典摘要:廣東漢劇也被成為“外江戲”,是由清朝時期由湖北、安徽等地流入廣東,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大提琴是廣東漢劇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種低聲部樂器,受到了大眾的熱烈歡迎。本文首先介紹大提琴的發展歷程,進而探究大提琴的伴奏特點,最后探討大提琴在廣東漢劇伴奏中的應用。關鍵詞:大提琴;發展歷程;地方戲曲;應用中圖分類號:J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184-01? DOI:10.12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8期2020-11-23

  • 漢劇的發展傳承與對策
    輕人已經不太了解漢劇這一藝術形式了,學習漢劇知識的人也越來越少,可以說漢劇的傳承發展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在這樣的形勢下就應當以創新推動漢劇發展,使傳統藝術能得到不斷傳承。關鍵詞:發展;漢劇;對策一、漢劇的生存狀態漢劇,清代中葉形成于湖北境內,后來流行于湖北、河南、陜西等地的戲曲劇種,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發展歷史,由于其精彩的藝術形式曾受到鄂豫陜等地區無數觀眾的喜愛。而隨著社會

    錦繡·上旬刊 2020年1期2020-10-21

  • 關于《興漢圖》演出的一些體會
    童德望【摘 要】漢劇是一個古老的劇種,舊名楚調、漢調。清代中葉形成于湖北境內,原以秦腔經襄陽南下演變出來的西皮為主要腔調,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俗稱路子。漢劇的角色行當較為完整,共分末、凈、生、旦、丑、外、小、貼、夫、雜十大行。各行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對兄弟劇種行當的豐富和發展有較大影響?!杜d漢圖》是一部優秀的漢劇傳統劇目,從漢劇泰斗余洪元開始唱響戲曲界流傳至今,歷經幾代漢劇人的共同努力將之豐滿完善?!娟P鍵詞】興漢圖;漢劇;體

    戲劇之家 2020年26期2020-10-09

  • 談各類戲曲劇種中老生行當的藝術特點
    要:在廣東有一種漢劇表演形式,經常被稱為“外江戲”。漢劇除了具有自己獨特的唱腔外,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漢劇的服裝造型,以及漢劇的燈光設置等也深受廣東人民的喜愛與追捧。文章基于廣東漢劇的傳統文化,根據漢劇現如今的發展情況,簡單介紹了老生行當的歷史與現狀,從老生行當的分類方面,分析和探討了老生行當的一些藝術特點,并對老生行當在舞臺和化妝造型方面進行了探索。關鍵詞:戲曲;漢劇;老生行當;藝術特點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1 廣東漢劇的現狀在

    攝影與攝像 2020年4期2020-09-10

  •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創作 ——以獲獎電視紀錄片《楚腔漢調》為例
    ◎金 源漢劇,歷史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間,迄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劇目繁多,號稱800 出;行當齊全,十大行當的劃分保留了中國古典戲曲的傳統行當,表演極具特色;聲腔系統以皮黃為主,兼有歌腔、昆曲、雜腔、小調等曲調,板式豐富;唱腔語言則以武漢方言為標準,具有鮮明的湖北地方特色。其歷史悠久、影響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水準高妙,能表達復雜的劇情和人物情感,僅西方歌劇與之相近。 近代以來,漢劇以武漢為中心,漸至鼎盛,涌現出余洪元、吳天保、陳伯華等漢劇藝術大師?!冻粷h調

    新聞前哨 2020年7期2020-08-17

  • 閩西漢劇活動中幼兒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以大班閩西七彩漢劇小劇場為例
    幼兒園 翁敏閩西漢劇是一種極具特色的地方劇種,與廣東漢劇并稱為“南國牡丹”,它通過歌舞演繹故事,以唱腔姿態表露情感,是人們欣賞美、感受美、表達美的重要載體。自主學習是幼兒從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出發,自主地選取學習方法及學習策略,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獲取技能、提升能力的行為。我們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選擇戲曲內容、精心設計漢劇教學活動,促使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一、興趣合作,重在自我選擇《指南》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

    家長 2020年15期2020-07-11

  • 新時代漢劇發展突圍對策
    權丹萍摘 要:新漢劇發展需要積極擁抱新思想、新技術、新人群,要拓展自身的發展便捷,通過多樣化文化活動的結合來促使漢劇的推廣,而不能僅僅局限在傳統的戲臺子上。要多接觸年輕人,滿足年輕人的文藝訴求。關鍵詞:新時代;漢劇;發展;對策當下整個我國傳統戲劇發展都會面臨發展受困的局面,作為非京劇的傳統漢劇而言,并沒有得到各方面更廣群體的推崇,更多集中在地方傳統,受眾群體相對京劇這種主流群體更少。面對這種傳統國家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有關人員也承載著較大的壓力。要在文化活

    錦繡·上旬刊 2020年2期2020-05-06

  • 漢劇《優孟衣冠》燈光設計漫談
    作用?!娟P鍵詞】漢劇;《優孟衣冠》;燈光設計中圖分類號:J814.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5-0014-02一、光與文本舞臺燈光和戲劇每一個部門都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和文本(劇本)、導演、演員以及舞臺美術等各個專業都是密切合作,互為因果。因此,一出戲的演出是否成功,是不是有激動人心的藝術感染力,取決于文本。各個部門創作的好壞,又是取決于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程度。文本是戲劇創作的依據,燈光創作的

    戲劇之家 2020年5期2020-03-27

  • 漢劇《史碑鑒》樂隊擴聲系統設計
    非常昂貴。本文以漢劇《史碑鑒》樂隊擴聲為例,探討利用筆記本電腦與帶有音頻接口功能的模擬調音臺搭建全新音頻工作站,通過音頻工作站的處理讓模擬調音臺也同樣具備數字調音臺的全新功能。關鍵詞:模擬調音臺;數字調音臺;音頻工作站;漢劇《史碑鑒》;擴聲設計隨現場擴聲要求的不斷提高,很多時候,在擴聲的同時也需要進行同期錄音,比如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電視節目。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得需要調音臺具備音頻接口,通過數據線與電腦連接,把調音臺每一路信號實時傳輸至電腦端DAW中。電

    人物畫報 2020年15期2020-03-13

  • 民國時期漢口地區漢劇坤伶崛起及影響
    術個性發生蛻變。漢劇也不例外,只不過相對于其他劇種,漢劇坤伶登上漢口舞臺的過程更為艱辛,而她們對漢劇藝術的影響,至今還因研究的不足而被誤解。一、漢劇坤伶在漢口的崛起清末坤伶就已在天津、上海等地登上了舞臺,民國初年更是在北京獲得與男伶一較高下的叫座能力。以京劇為例,雖然坤伶的成長遭到了男伶的阻撓,但這種基于市場競爭的性別歧視,隨著京劇的壯大,最終以坤伶與男伶的合作結束。漢劇坤伶正式登臺的經歷與京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登臺時間更晚、過程亦更為曲折。上世紀20年代

    戲劇藝術(上海戲劇學院學報) 2019年4期2019-12-11

  • 廣東漢劇新作《李堅真》探析
    事而編寫,對廣東漢劇的傳承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娟P鍵詞】《李堅真》;漢劇;戲曲傳承中圖分類號:J82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1-0012-02廣東漢劇“源于湖北,舞臺語言沿用‘中州音韻。于清乾隆丙辰年(1736年)之前,經湖南班(祁?。┫群笥蓛蓷l路線傳入閩西粵東”。[1]廣東人對外來戲班統稱為“外江戲”,直到民國時期,廣東大埔(廣東省梅州市的一個縣)學者錢熱儲先生,用“漢劇”一詞來代替“外江

    戲劇之家 2019年31期2019-12-05

  • 漢劇在武漢
    京 100089漢劇舊稱“楚曲”、“漢調”等,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明代中期即廣泛傳播于湖北、湖南、廣東、江西、福建、云南、貴州、陜西、河南等地。其藝術體制完善,傳統劇目豐富,號稱“八百出”,角色體系十分成熟,有十大行當: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各行有其系統規范,且范式精細分明,四功五法技藝獨到,囊括各種類型人物。因人才輩出,又形成了數目較多、異彩紛呈的行當特色劇目。1 清人葉調元《漢口竹枝詞》中的“漢調”詞句,描出

    商品與質量 2019年44期2019-11-28

  • 藝無止境登高臺
    認可?!碴P鍵詞〕漢劇;上天臺;表演;唱腔;程式《上天臺》又名《打金磚》,其名來源于太廟中二十八宿歸天最后一句“二十八宿上天臺”。馬連良弟子朱秉謙根據這出戲曾將其改編為《漢宮驚魂》,引起了很大反響。此劇為文武并重的高難度劇目,全國不少劇種都有演過《上天臺》,豫劇演員劉亞林曾說過,“劇中劉秀這個人物很難演,不僅注重‘四功‘五法,還設計有不少高難度的程式動作,演員必須技術全面、功夫過硬才能勝任這一角色,所以,能演出此戲的演員便屈指可數了?!雹僬\然,通過該劇的演出

    藝海 2019年9期2019-11-13

  • 以創新推動漢劇傳承發展
    的視野中,人們對漢劇的喜愛明顯降低了很多。如今,很少有年輕人能夠追尋漢劇的蹤影,更沒有多人選擇學習漢劇的基礎知識,漢劇的傳承和發展岌岌可危。在這樣的形勢下,本文將研究以創新力推動漢劇的傳承和發展,希望能夠為漢劇的傳承和發展做貢獻?!娟P鍵詞】漢劇;創新;傳承發展【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漢劇是廣東的三大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戲劇之一[1]。作為廣東的代表性戲劇,主要流行于廣東梅州地區、惠陽地區、韶關地區等閩粵贛邊區各地。漢劇至今已經有了400多

    北方音樂 2019年17期2019-10-30

  • 漢劇老旦表演藝術分析
    摘要:常德漢劇是湖南省的地方傳統戲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粵西南,它與荊河戲,巴陵戲的聲腔及表演風格大體相近。常德漢劇的主要聲腔是高腔、彈腔、其中高腔是一種古老的戲曲演唱形式,由楚調即江西弋陽腔演化而來?,F在常德漢劇高腔已成立保護研究和傳承中心,對高腔進行傳承和推廣。關鍵詞:漢劇;老旦;人物塑造一、人物塑造漢劇的表演形式延續了中國戲曲的基本表演特征,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來表現現實生活,并且在表現形式上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虛擬和寫實中自由

    藝術大觀 2019年21期2019-10-12

  • 淺談漢劇“三生”的表演形式
    張輝【摘 要】漢劇有著四百年的悠久歷史,是湖北的一張光鮮的文化名片,不僅在湖北有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而且還流傳于陜西、湖南、廣東等多個省市與地區,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時值當下,漢劇的傳承發展和繁榮,離不開文化自信,返本開新,還戲于民。作為一名戲曲工作者,越來越意識到漢劇的本體有多么重要,越來越深信漢劇本身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娟P鍵詞】漢劇;表演形式中圖分類號:J80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

    戲劇之家 2019年25期2019-10-06

  • 淺析客家文化對廣東漢劇的影響
    區落地生根。廣東漢劇兩百多年的變遷與發展歷程,與客家文化都息息相關,本文從客家文化與廣東漢劇的關系著手,探討客家文化對廣東省漢劇的影響?!娟P鍵詞】漢劇;客家文化;影響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1-0043-01廣東漢劇作為客家地方戲曲,其形成、發展過程與客家文化密不可分??图椅幕娜壕託庀?、審美觀念、生態語境、人文環境、地域特色影響著漢劇的發展,而漢劇也充分體現了客家文化的

    戲劇之家 2019年21期2019-09-01

  • 淺談地方戲曲在高職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蔣文娟【摘 要】漢劇是中國地方戲曲最重要的劇種之一,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上,漢劇為京劇的形成作出過特殊的貢獻,被收入湖北省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漢劇進入高職聲樂教學,既可以推動高職聲樂教學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育體系?!娟P鍵詞】漢劇;高職;聲樂教學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166-01地方戲曲是集民歌、小調、曲藝為基礎的聲腔藝術,是流行于一定地區、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戲劇之家 2019年11期2019-05-27

  • 廣東漢劇的文化解讀探討
    偉華摘 要 廣東漢劇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歷史發展淵源,成為了戲劇史的代表。廣東漢劇屬于客家地方戲,與當地的客家文化氣息息息相關。為進一步了解廣東漢劇知識,需要積極了解廣東漢劇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站在審美的視角分析問題,有效弘揚并推廣廣東漢劇,促進社會的快速變革。本文首先分析廣東漢劇與客家文化的關系,然后分析廣東漢劇的文化特點,最后分析廣東漢劇的繼承和發揚。關鍵詞 廣東漢劇 文化解讀0前言因為廣東漢劇屬于客家文化中的一部分,同時廣東漢劇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4期2019-04-12

  • 當前漢劇傳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梁月紅[提 要]漢劇是湖北的地方劇種,在我國戲劇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漢劇歷史悠久,劇目豐富,行當齊全,聲腔優美,名家薈萃,催生或影響了京劇、粵劇、湘劇以及川劇等眾多地方戲曲劇種。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娛樂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娛樂設施場所的增多,漢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各地的漢劇團也隨之急劇減少。在對當前漢劇傳承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較為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漢劇;傳承;現狀;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余冬林(1972—)

    老區建設 2019年2期2019-03-25

  • 當前漢劇傳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梁月紅[提 要]漢劇是湖北的地方劇種,在我國戲劇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漢劇歷史悠久,劇目豐富,行當齊全,聲腔優美,名家薈萃,催生或影響了京劇、粵劇、湘劇以及川劇等眾多地方戲曲劇種。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娛樂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娛樂設施場所的增多,漢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各地的漢劇團也隨之急劇減少。在對當前漢劇傳承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較為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漢劇;傳承;現狀;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余冬林(1972—)

    老區建設 2019年4期2019-03-25

  • 《走進漢劇》教學設計
    及讀本第三單元《漢劇之美》,漢劇是湖北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有八百多部經典劇目流傳至今。漢劇的角色共分為十大行當,伴奏樂器有板鼓、鐃鈸、大鑼、小鑼等?!豆裰芯墶肥?span class="hl">漢劇經典劇目,講述的是宋代抗金英雄岳飛之子岳雷,為躲避官兵的追捕求救于民女玉蓮,并得到玉蓮搭救藏于柜中,最終喜結連理的一段佳話?!?學情分析通過筆者所在學校漢劇超級課堂以及漢劇特色興趣班的活動開展,學生對漢劇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教育云空間和電子書包進行學習,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9年2期2019-01-28

  •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思考漢劇現狀及非主流傳承方式
    ,需關注其發展。漢劇是地方戲曲的組成,也是非遺文化的主要資源,應該對漢劇的傳承進行思考。但是,通過對學術成果以及實際調查的內容進行匯總,發現漢劇整體的發展情況不好,存在較少的專業劇團,很難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體現其獨有的價值。為此,本文主要是分析漢劇呈現的發展情況?!娟P鍵詞】非遺視角;漢劇;地方文化;發展現狀;傳承方式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033-01漢劇是地方戲曲文化的代表,而地方戲曲是傳統

    戲劇之家 2018年28期2018-12-08

  • “南國牡丹”
    之一,素有“廣東漢劇之鄉”等美稱。廣東漢劇為廣東三大劇種之一,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是廣東省漢族客家戲曲劇種之一?!娟P鍵詞】“南國牡丹”;漢劇【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一、廣東漢劇概況廣東漢劇原稱“外江戲”,是以西皮、二黃聲腔為主的板腔體劇種,輔以大板、昆曲和小調等,在廣東潮汕、梅州、河源等主要地區進行活動,并以音樂唱腔優美動聽著稱,被譽為“南國牡丹”。舞臺語言用“中州韻”,后來因與本地客家語言雜陳,致使語言逐步接近普通話,所以

    北方音樂 2018年10期2018-05-14

  • 閩西漢劇進課堂的困惑與策略
    代表性的便是閩西漢劇。迄今為止,閩西漢劇已經擁有約兩百年歷史。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指出:“要結合學校教育實際,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戲曲內容的教育教學?!毙滦蝿菹?,閩西漢劇要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推進閩西漢劇走進校園,走進課堂。一、閩西漢劇進課堂的困惑(一)學生學習閩西漢劇興趣不高就當前個別學校開展閩西漢劇進課堂情況來看,還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的情況,主要表現在:首先,一部分家長和學生認為閩西漢劇不符合現代

    成功 2018年10期2018-03-26

  • 從文武場到鼓吹班:戲曲的樂種化傳播現象及其文化生成機制研究
    的基礎上,以客家漢劇和會昌漢調為例,探討戲曲傳播中的這種特殊文化現象及其生成機制。關鍵詞:漢劇;漢調;文化傳播;生成機制中圖分類號:J8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44X(2017)04-0070-06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17.04.012在中國戲曲研究領域中,戲曲傳播是學者們重點關注的領域。一部中國戲曲發展史就是中國的戲曲聲腔傳播史。我國當下的戲曲類型,在歷史上或多或少受從明、清四大聲腔以來各種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7年4期2017-05-30

  • 民國時期的武漢漢劇活動與文化
    吳佳文[摘 要]漢劇如漢水,源遠且流長,它作為我國流傳已久的古老戲劇劇種之一,素有“國粹母體”之稱。采用文獻分析的方法,通過民國時期武漢的報刊資料,整理出民國時期武漢漢劇音樂生活相關內容,并將其分為時令節日、祭祀儀式和籌款賑災等方面,期望能夠管窺民國時期武漢的漢劇音樂生活狀況,并由此探索文化與漢劇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關鍵詞]民國時期;武漢;漢劇;演出;文化漢劇如漢水,源遠且流長,它作為我國流傳已久的古老戲劇劇種之一,素有“國粹母體”之稱。漢劇最初曾名“楚

    歌海 2017年6期2017-05-30

  • 論民國時期的湖北漢劇
    論民國時期的湖北漢劇梁桂蓮民國時期,在繁榮的社會娛樂生活和商業利益的刺激下,漢劇 “四派歸漢”,經歷了從定名到繁盛的黃金發展期。此時期漢劇名角輩出,演出不斷,不僅是當時湖北最大的地方劇種,而且也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劇種。但戰爭的炮火及內部自身的保守和生態機制的失衡,造成了漢劇在民國后期的式微,其影響力有不逮,令人唏噓。漢劇;漢劇聲腔;漢劇行當;坤角一、民國初年漢劇的發展漢劇舊稱楚調、漢調,興起于清乾嘉間,至清后期已成為湖北最有影響力的劇種。由于地域方言的差異

    社會科學動態 2017年8期2017-04-12

  • “中國戲曲史視野下的漢劇史書寫”研討會綜述
    國戲曲史視野下的漢劇史書寫”研討會綜述盧晶晶由湖北大學文學院主辦的“中國戲曲史視野下的漢劇史書寫”研討會,于2017年元月11日在武漢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上海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湖北省文聯、武漢市文化局、武漢漢劇院、武漢出版社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計三十余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主要圍繞“漢劇與中國戲曲史研究”的中心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研討會開幕式

    社會科學動態 2017年6期2017-04-10

  • 武漢方言與武漢商業文化
    文化 碼頭文化 漢劇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74=Abstract The dialect is the local variant of the common language, and i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which reflects the unique cultural customs in

    科教導刊 2016年36期2017-03-30

  • 劇種史研究的核心問題與藝術史意識 ——《漢劇史論稿》的啟示
    術史意識 ——《漢劇史論稿》的啟示董上德(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研究中心,廣東廣州510275)朱偉明、陳志勇、孫向峰合著的《漢劇史論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是近些年來劇種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如今,在弘揚戲曲文化的時代語境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是戲曲研究者負有的歷史使命,劇種史寫作就是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課題。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漢劇等地方劇種,也就沒有日后大放異彩的京劇。從戲曲發展史看,像漢劇這樣的劇種,特色鮮明,影響巨大,既具有地域性,又產生出超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2期2017-02-27

  • 開拓戲曲史研究的新視野 ——讀朱偉明等著《漢劇史論稿》
    遠不如前者。比如漢劇,這一直接孕育了京劇、并最早實現皮黃合流的古老劇種,從其形成發展,再到劇目特征、表演形態、音樂結構等,無不體現出一種以俗為雅、雅俗相長的審美特質,堪稱“中國戲劇史上雅俗之變的經典個案”(朱偉明、陳志勇、孫向峰 462)。但對這樣一個不僅催生了京劇,而且對粵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滇劇等劇種的形成發展都有重要影響的劇種,以往的研究卻不夠充分,湖北大學朱偉明教授等學者撰寫的《漢劇史論稿》(人民出版社2016年),有望扭轉這一局面。該書為

    戲劇藝術(上海戲劇學院學報) 2017年6期2017-02-12

  • 戲曲改良運動中漢劇公會的運營與困境
    琦戲曲改良運動中漢劇公會的運營與困境柯 琦戲曲改良運動中,一批取代“精忠廟”等舊式同業組織的新型戲曲公會紛紛建立,如北京正樂育化會、上海伶界聯合會等。相較于陜西易俗社等新型班社,他們平臺更高,卻普遍面臨困境,都有著從躊躇滿志到步履維艱的相似軌跡。而漢劇公會作為其中典型,既是舊式老郎廟的延續;又是戲曲改良運動的直接產物,其誕生之初就有著鮮明的民主性和革新性。但其新舊參半的運營模式,則存在著職責不明、業務不專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是舊的權威體制已經破產,但新民主

    文化遺產 2016年3期2017-01-03

  • 漢劇《海舟過關》
    】《海舟過關》是漢劇一代名丑李羅克先生根據古老漢劇傳統劇目《九子鞭》重新改編,也是其“丑而不丑”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為漢劇藝術精品和傳統保留劇目,系漢劇五丑行專工戲。該劇敘述了明代宦官劉瑾為翦除異己,將正直的天官博彥文一門抄斬。博夫人事先得訊,攜一雙子女倉惶外逃。危難之際,街頭藝人“海舟”挺身而出,他憑著自身的“打蓮廂”才藝與機智,騙過劉瑾,斗垮王仁,營救出博夫人。作為漢劇人,作為漢劇“五丑”的傳承者,我們須“不走形”地讓這出《海舟過關》“活”在舞臺

    戲劇之家 2016年16期2016-09-28

  • 漢劇《海舟過關》
    單 清(武漢漢劇院 湖北 武漢 430000)談漢劇《海舟過關》單 清(武漢漢劇院湖北 武漢 430000)【摘 要】《海舟過關》是漢劇一代名丑李羅克先生根據古老漢劇傳統劇目《九子鞭》重新改編,也是其“丑而不丑”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為漢劇藝術精品和傳統保留劇目,系漢劇五丑行專工戲。該劇敘述了明代宦官劉瑾為翦除異己,將正直的天官博彥文一門抄斬。博夫人事先得訊,攜一雙子女倉惶外逃。危難之際,街頭藝人“海舟”挺身而出,他憑著自身的“打蓮廂”才藝與機智,騙過

    戲劇之家 2016年16期2016-08-30

  • 從社會文化角度出發研究漢劇 ——讀《社會史視角下的漢劇(1912—1949)》
    文化角度出發研究漢劇 ——讀《社會史視角下的漢劇(1912—1949)》許 歌 (武漢市圖書館 湖北 武漢 430070)【摘 要】日前,《社會史視角下的漢劇(1912—1949)》一書出版。該書的設計立足于社會文化史的視野,將藝術史研究和社會史研究結合起來,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去研究漢劇的活動與人物,揭示漢劇生存發展的機制以及其獨特的文化功能。作者以獨到的學術眼光、新的研究方式與史料,深化了讀者對近代湖北城市生活、大眾文化的認識,深化了對漢劇這種文化形態的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2016-06-30

  • 漢劇丑角臉譜
    單 清(武漢漢劇院 湖北 武漢 430015)?漢劇丑角臉譜單 清(武漢漢劇院 湖北 武漢 430015)【摘 要】五丑,喜劇角色,特點是人物臉面中心勾畫一小塊白粉。丑行以插科打諢、幽默詼諧、行動靈活見長,表情豐富而夸張。雖沒有小生俊俏,沒有老生瀟灑,沒有武生英武,也沒有花臉粗獷,卻是“無丑不成戲”的要緊角色。漢劇五丑有當家戲,副行稱為“扎頭將”?!娟P鍵詞】漢劇;五丑;臉譜中國戲曲傳神寫意的特征,貫穿著民族藝術思想觀念,與詩賦、繪畫等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戲劇之家 2016年11期2016-06-21

  • 民國時期的漢劇票友與“玩票”
    2)?民國時期的漢劇票友與“玩票”鄭維維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武漢430062)[摘要]漢劇興起于清代,民國時達于繁盛。推動漢劇繁榮的不僅是漢劇的藝人們,還有十分活躍的漢劇票友及其玩票活動。玩票需要金錢與時間投入,故票友均有錢有閑。票友在玩票中同聲相求,自然形成自己的組織,即票社。漢劇票友在票社內切磋技藝,在舞臺上自娛自樂,并且積極參加義演等社會活動,服務于社會,弘揚漢劇,從而構成武漢近代市民生活的面相之一。[關鍵詞]民國;漢劇;票友;票社;玩票漢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6-13

  • 漢口的都市化與漢劇演出形態之嬗變
    )漢口的都市化與漢劇演出形態之嬗變朱偉明,魏一峰 (湖北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62)[摘要]漢劇的發展和繁榮與近代漢口的都市化有著直接的關系。清代末年,以襄河、府河、荊河以及漢河派的中路、下路等各派的頂尖名伶齊聚漢口為標志,漢口已成為漢劇的發展中心。漢劇進城之后在演出形態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其中最突出的是:以漢口地區為中心的漢河派聲腔逐漸歸并了其他流派的土腔雜調,統一了漢劇的唱腔與念白;演出體制從過去的腳色制為主導發展成為以名角制為主導;坤伶首次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1期2016-03-09

  • 略論大埔漢劇之鄉的繼承和發展
    梅州市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廣東 梅州 514000)略論大埔漢劇之鄉的繼承和發展鄭永華(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廣東 梅州 514000)廣東漢劇過去稱外江戲,流入大埔有三百多年歷史。1927年才由大埔湖寮的晚清秀才錢熱儲先生根據外江戲的歷史源流改稱為“漢劇”。廣東漢劇;“外江戲”;繼承發展一、歷史淵源廣東漢劇過去稱外江戲,流入大埔有三百多年歷史。1927年才由大埔湖寮的晚清秀才錢熱儲先生根據外江戲的歷史源流改稱為“漢劇”。建國后為

    北方音樂 2016年17期2016-02-05

  • 淺析新時期廣東漢劇的發展現狀
    )淺析新時期廣東漢劇的發展現狀林夢雨(華南師范大學,廣東 廣州 510631)被譽為“南國牡丹”的廣東漢劇是廣東三大劇種之一,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藝術形式多樣化、藝術作品多產化的新時期背景下,廣東漢劇作為古老劇種,它既薪火相傳又與時俱進,在傳承和創新中發展。同時,廣東漢劇也在發展中遇到了各種制約因素。廣東漢劇;發展;創新古老的廣東漢劇由徽劇變化發展而來,它吸收了廣東客家的廟堂音樂、小調等,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主要扎

    黃河之聲 2016年23期2016-02-03

  • 客家文化視野下廣東漢劇傳承與保護的思考
    家文化視野下廣東漢劇傳承與保護的思考○張快彩不同的文化生境、不同的語言特點、不同的民族區域、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人群種族決定了不同的戲劇品質。廣東漢劇屬于客家地方戲,自然它的形成發展過程與其相生相伴的客家文化息息相關,并且直接、間接地反射出客家地區的地域特色、人文環境、生態語境、審美觀念及群居氣息等。因此,廣東漢劇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傳承廣東漢劇就是弘揚推廣客家文化。然而,在社會變革的今天,不斷受到文化多元的沖擊,作為客家代表性劇種的廣東漢劇,和所有傳

    文藝評論 2015年3期2015-09-29

  • 湖北漢劇在當代高等院校中的傳承方式研究 ——以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為例
    30079)湖北漢劇在當代高等院校中的傳承方式研究 ——以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為例魯詩琪,陳文旋子(華中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漢劇是中國傳統音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卻處于邊緣地帶,表現為年輕傳承人的急劇減少,導致整個教育體系乃至社會大眾對漢劇的淡漠與輕視,以及人們對其挖掘、整理和研究的深度、廣度不夠。同時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致使傳統音樂文化不能被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所認同。我們的項目研究內容在前人的理論研究基

    戲劇之家 2015年10期2015-06-17

  • 《水在時間之下》對漢劇的運用
    故事,而且呈現了漢劇民國幾十年來在武漢的情形,包括漢劇劇目、審美特征、班規習俗,以及與民眾生活、精神、思想的互動關系等等,以獨特的方式對武漢文化進行了較好的傳承和傳播。關鍵詞:《水在時間之下》;武漢地域文化;漢劇關于武漢城市文化的特點,大致被概括為碼頭文化、商業文化、市民文化等等,這些不能說不準確,但都有些失之于籠統。探尋某一地域文化,應少不了探尋最具精神家園意義的地方戲曲,它是某地域文化中與群眾生活最密切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在武漢,歷史最悠久,流傳最廣,

    北方文學·中旬 2015年7期2015-06-10

  • 廣東漢劇與民間藝術
    張快彩廣東漢劇作為一種外來劇種,在廣東這片土地上釋放出一種獨特的色彩。廣東漢劇也叫“外江戲”,關于它的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但是業界主要認為廣東漢劇源自湖北漢劇或者徽班。漢劇大概是在乾隆年間從各方傳入,最早流行于廣東的外來官員中,然后逐漸從潮州發展到梅縣、大埔、五華、興寧等客家地區。但是由于客家人也有自己的音樂,在發展過程中,漢劇與客家音樂相互融合、互相影響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外江戲”,此后外江戲開始在廣東地區普遍招收學員,外江戲自此在廣東扎根傳承下去。19

    上海戲劇 2015年5期2015-05-25

  • 戲曲進課堂:袁忠Ⅰ漢劇教學實踐研究
    曲進課堂:袁忠Ⅰ漢劇教學實踐研究□張軼1,周希正2 (江漢大學音樂學院,湖北武漢 430056;華中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漢劇的深厚歷史文化、獨特的藝術品位、融合創新的劇種特色,從藝術的角度反⒊了荊楚文化精神品質精髓。漢劇名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袁忠Ⅰ老師,將自己戲曲表演藝術㈦高等師范大學戲曲教學實踐相結合,將戲曲傳承㈦高校音樂素質普及相結合,將戲曲教育㈦研究相結合,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先進教學理念、有效教學技巧系統、生動活潑的高校戲曲藝術課

    理論月刊 2015年11期2015-03-17

  • “楚腔漢調——漢劇文物展”在京舉行
    的“楚腔漢調——漢劇文物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譚派、余派、馬派、荀派等京劇界名家參加了開幕式。本次展覽共展出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漢劇文物展品數十件。通過文物展覽與漢劇現場演出的形式,使觀眾能夠完整全面地了解漢劇的歷史和現狀,加深戲曲界、學術界對于漢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推進對漢劇的保護和研究,這也是繼該展覽去年在本館展覽后,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積極拓展的方式,并為下一步在海外展演積累經驗。漢劇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皮黃之源,也是湖北代表性

    人民音樂 2014年6期2014-07-31

  • 閩西漢劇的民間社會背景與文化意義探索
    鐘麗媛(閩西漢劇傳習中心 龍巖市漢劇團 客家藝術團 福建 龍巖 364000)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閩西漢劇的發展,充分體現了閩西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地理,是我國文化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從民間社會背景和文化意義方面進行深度探索,有利以提高閩西漢劇的影響力,從而使閩西漢劇的內涵更加豐富。一、閩西社會人文背景和漢劇的現狀在我國地域分布中,閩西處于閩、粵、贛的交界處,由永定、漳平和武平等縣市共同組成,擁有豐富的林業、礦產資源,尤其是土特產和食鹽等物品的銷量非常大

    戲劇之家 2014年21期2014-03-18

  • 漢劇京胡產生的文化背景
    研究。[關鍵詞]漢劇;京胡;民族音樂學;文化生態;社會經濟所謂京胡,一種拉弦樂器。俗稱“胡琴”。清乾隆末年,隨著皮黃腔的發展逐漸形成,是京劇、漢劇的主要伴奏樂器?,F今在漢劇界,對京胡的叫法有稱“京胡”,也有稱“胡琴”的。為了書面表達的清楚準確,故筆者參照《中國音樂詞典》上的注解而稱其為漢劇“京胡”。京胡,即胡琴這件樂器是“物質文化的產品”。所謂“胡”,據《辭?!ふZ詞分冊》中的注釋之六曰:即中國對“古代北方和南方個民族的泛稱,亦用以稱來自這些民族的東西??梢?/div>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2009-11-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