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學調查與防治試驗

2016-02-03 10:08吳君明
湖北畜牧獸醫 2015年12期
關鍵詞:流行病學調查防治

吳君明

摘要: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威脅養豬業效益的主要傳染病之一,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學進行了介紹,并對陽春市部分地區養豬場進行了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抗體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學調查;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12-0014-02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PCP)是一種嚴重的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誘發病菌是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可導致各生長階段的豬出現急性和慢性感染癥狀,急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發病率和死亡率一般在20%;慢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可導致豬生長緩慢,飼料效益下降,并且該疾病可通過食物或空氣在豬群中傳染,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探究科學的防治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流行病學

各種年齡的豬對該病均易感,但由于初乳中母源抗體的存在,該病最常發生于育成豬和成年豬(出欄豬)。急性期死亡率很高,與毒力及環境因素有關,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還與其他疾病的存在有關,如偽狂犬病及PRRS。另外,轉群頻繁的大豬群比單獨飼養的小豬群更易發病。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豬與豬之間的接觸、污染排泄物或人員傳播。豬群的轉移或混養,擁擠和惡劣的氣候條件(如氣溫突然改變、潮濕以及通風不暢)均會加速該病的傳播和增加發病的危險。

該病的臨床癥狀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1]。

最急性型臨床癥狀表現為豬突然死亡,病豬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體溫明顯上升,一般高達41.5 ℃,豬耳端和四肢皮膚發紺,發病的后期階段表現為呼吸困難,豬場呆立或者氣喘咳嗽,最終導致呼吸急促,全身皮膚發紫、窒息死亡。死前會觀察到豬口鼻中流出大量泡沫液體,當最急性型病癥發生后,一般很難治愈。

急性型病例最為常見,發病數量較多,病豬體溫一般在41 ℃,病豬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全身皮膚發紅,呼吸急促,伴有咳嗽癥狀,部分病豬鼻部可見出血癥狀,全身發紺,發病后3 d左右死亡,如果病豬可堅持4 d,存活率將提高,臨床癥狀逐漸轉為亞急性或慢性。

亞急性或慢性病例一般出現在急性型后期階段,臨床癥狀表現為輕度發熱,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癥狀,食欲不振,飼料效益下降,病豬呼吸困難。慢性型病豬無明顯癥狀表現,在其他應急因素和侵害呼吸道的病菌出現時,可以轉化為急性型病癥,癥狀逐漸加重,豬全身肌肉蒼白,心跳頻率加快,甚至猝死[2]。

2 防治試驗

采用間接血凝試驗的方法,以陽春市不同地區的12個養豬場為研究對象,采集獲得639份血清樣本,進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抗體檢測,其檢測結果用以指導臨床對該病的防治。

2.1 樣品采集和處理

在采血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無菌處理要求,在被調查的養豬場隨機采集血液樣本,將血清置于56 ℃水浴中保持30 min,起到滅活補體的作用,便于開展血清的檢測工作。

2.2 抗體檢測

用滴管將抗體稀釋液均勻滴注于V型反應板的孔中,每孔稀釋液25 μL。

取豬的受檢血清25 μL滴于第一孔中,保證血清與抗體稀釋液均勻混合,取混合后的診斷液25 μL滴于第二孔,采取這種倍比稀釋法稀釋至第四孔。

取25 μL抗原滴于每孔中,設置好陽性和陰性血清對照,每組對照設置8孔。

上述檢測步驟準備完成后將反應板置于微量振蕩器上持續振蕩約1~2 min,直到診斷液中的血球分布均勻,取下反應板,蓋上蓋玻片,將該檢測樣品置于37 ℃環境中2~3 h后取出觀察。

2.3 判斷標準

①“++++”:紅細胞全部凝集,在孔底形成一層均勻的膜。②“+++”:紅細胞在孔底凝集,形成的膜面積小于①。③“++”:紅細胞在孔底凝集,形成不完整的膜,邊緣較松散,出現明顯的鋸齒狀現象。④“+”:紅細胞在孔底表現稀薄,少量呈現凝集狀態,孔底出現小圓點。⑤“±”:紅細胞落于孔底,周圍不光滑,中心位置出現明顯的空斑。⑥“-”:紅細胞完全落于孔底,呈現出光滑的圓點。

出現“++”的血清最高稀釋倍數即為該血清的血凝效價。

在陽性對照血清滴度高于1∶128,陰性對照血清除第一孔允許存在前置現象(+)外,其余各孔均為(-),稀釋液對照為(-)的前提下,對受檢血清進行判定,否則應重試。

血清效價≥1∶8(++)時,判定為陽性,血清效價≤1∶4時,判定為陰性,血清效價介于兩者之間時判定為可疑,需重新試驗。

3 結果

由表1可知,第12個豬場的平均抗體陽性率最高,第8個豬場的平均抗體陽性率最低。

4 小結與討論

4.1 養殖場管理水平與疾病發生的關系

由檢測結果可知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體陽性率高低與養豬場管理好壞有直接的關系,因此,為了降低該病的發病幾率,避免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必須在養殖的過程中加強管理,改善飼養環境[3]。

4.2 不同類別豬的抗體陽性率分析

通過檢測發現,哺乳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體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階段的豬,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養豬場在管理過程中,都十分重視哺乳母豬的生長,及時采取了免疫措施,因此哺乳母豬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從檢測結果看,保育豬的傳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體陽性率最低,原因是保育豬斷奶后體內的母源抗體已經消失,體內抗體含量最低。結合陽春市養豬場的綜合情況來看,豬場細菌和病毒性疾病存在較為普遍,一般表現出混合感染的特點。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一般與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等感染性疾病混合發生,很大程度上給該病的治療帶來了困難[4]。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并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綜上所述,為了降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病幾率,必須在養殖的過程中加強環境管理,提高飼養水平,并且定期對豬群開展疫苗免疫工作,從根本上杜絕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石冬梅,皇甫和平,張 華,等.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臨床感染血清學檢測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36(25):109.

[2] 張立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研究進展[J].養豬,2001,12(1):40-42.

[3] 吳家強,崔錦鵬,張秀美,等.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研究進展[J].畜牧與獸醫,2012,34(10):36-39.

[4] 張光輝,解金輝,陳 靜,等.河南省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學調查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0,22(6):32.

猜你喜歡
流行病學調查防治
淮安市中職女生原發性痛經的中醫體質研究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胃食管反流發病相關因素與治療分析
廣州市番禺區祈福新村社區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流行病學調查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
某高中結核病暴發的流行病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