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期豫劇文化交流傳播渠道的拓展

2016-02-05 04:50谷海濤
魅力中國 2016年12期
關鍵詞:豫劇文化

谷海濤

(河南省文化館,河南 鄭州 450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痹∥幕侵袊幕泴嵙嫵芍兄匾钠?,擴大豫劇文化的對外交流,其根本目的在于要讓豫劇文化走向世界,擴大豫劇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一、加強豫劇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正如費孝通所言,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堅守傳統。自知之明是為了增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為適應新環境、新時代而進行文化選擇時的自主地位。當今的時代是個全方位、加速度、大發展的時代,全球化已經是當今世界的趨勢,任何一種文化如果墨守成規,不去適應世界的發展,必將失去生命力。豫劇文化必須走出國門,滿足世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也要吸收借鑒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成果,在相互借鑒中發展和創新。文化自信是對文化自卑和防御也理的克服,是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和充分自信。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一部豫劇文化發展史,就是文化自覺和自信意識不斷增強的歷史。文化自信力來自于人民群眾對所擁有文化的肯定,并且是對國家自身的文化和文化影響力的高度肯定。

豫劇文化的發展要堅持“走出去”戰略。文化產品輸出是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形式,是全球化發展趨勢的需要?!白叱鋈ァ睉鹇詫⑽幕a品主動與世界相融合,這是一個積極、主動、和平的過程。提升豫劇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必須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先進文化接軌,增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軟實力,以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中國文化的發展必須適應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提高文化自信力,就要積極參與到國際文化競爭中去,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化影響,樹立一種同“拿來主義”相結合的“送去主義”的文化觀,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

比如,要加大力度繼續創作大批以豫劇文化為主題的原創電影、電視劇、小說、大型歌舞等作品,讓豫劇文化通過文藝作品形式傳播到海外。由于社會主義中國與西方國家意識形態的差異,西方世界長期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豫劇文化,所以,跨越意識形態的障礙,展示豫劇文化的魅力,實現豫劇文化的國際價值,爭取國際認同,是中國豫劇文化走出國門的關鍵。

加強豫劇文化產品的宣傳力度。我們不僅要利用電視、報刊等形式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和介紹,更要根據國際市場的特點進行針對性促銷。要發揮政府優勢,廣泛邀請國外政要、社會名流、國際知名媒體記者等國外資源,塑造和提升中國豫劇文化產品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增加豫劇文化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加強豫劇文化團體的交流訪問,展示“四種國家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向世界展示好中國的國家形象:“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為人類做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痹∥幕侵袊厣鐣髁x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當代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特別是豫劇文化向世界展示了當代社會主義國家的新形象,展示了一種積極向上、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為民務實等價值理念。

二、依靠科學技術手段提升豫劇文化的傳播力

當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傳媒、影視等一系列現代信息傳媒手段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文化傳播、知識傳授、信息傳送的主要載體,他們也為豫劇文化的國際化傳播和弘揚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平臺。正如習總書記強調的,“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臺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的方方面面?!?/p>

第一,加強文化傳播技術的研究和攻關,特別是新媒體的開發與利用。豫劇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國的文化傳播體系的技術水平。為了提升豫劇文化的國際傳播效力,我們必須建立多層次、覆蓋面廣的國際廣播電視體系,增加國外的傳播硬件設施建設,擴大海外的落地工程。

第二,利用國際通用的現代傳播技術,提高文化傳播的技術性,側重加強新媒體的技術研發和應用,使這項技術水平走在國際的前列。另外我們可以將豫劇文化與新媒體結合運用與研發,擺脫信息技術研究和豫劇文化傳播之間的界限與鴻溝。

第三,建設宣傳豫劇文化的國際性網站,與國外文化相融合,增強豫劇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提高豫劇文化海外利用效率。

第四,提升我國整體的外語研究水平和豫劇文化內容的翻譯水平。要提高豫劇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必須將豫劇文化作品翻譯為多國語言,實現語言傳播的全覆蓋。特別是要將豫劇文化作品的翻譯工作與該國家的思維習慣相結合,提高豫劇文化在國外的傳播效力。

第五,培養一批既懂豫劇文化知識,又懂新媒體傳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增強輿論引導的實效性、針對性和創新性。從而實現豫劇文化傳播的高質和高效。

此外,要使豫劇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更易被群眾所接納和喜愛,特別是要想吸引青少年學生的關注和興趣。這就不僅要求當前的豫劇文化傳播者具有廣博的豫劇文化理論知識、傳播學理論及外語能力,還要要求傳播者具有嫻熟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因此,豫劇文化的國際化交流應擁有一批交叉性知識和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我們要積極組織這批復合型人才,提高豫劇文化國際傳播的技術含量,這也是提高豫劇文化傳播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三、開展文化精品活動延伸豫劇文化傳播廣度

文化活動是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生動具體的文化活動可以有效地傳播豫劇文化?!霸〗浀洹钡姆此?、傳承與創新活動,以及豫劇文化活動的儀式等都是傳播豫劇文化的重要活動載體,因此加強文化精品活動建設意義重大。

首先,注重“豫劇經典”的反思、傳承與創新。

“豫劇經典”歌頌了當時那個時代人們火熱的生活,描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們激昂奮進的精神面貌,一度受到人們的大加贊揚。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開始反思“豫劇經典”,這一時期,它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隨著“豫劇經典”再次興起,并且在不斷地被改編,至今沒有消退。這些經典包括小說、電影、戲劇等,它們反映了大公無私的集體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英雄主義精神,反映了自20世紀初開始的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奉獻、犧牲的精神?!霸〗浀洹钡淖髌吩谡J識結構、知識水平、價值觀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系統,這些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霸〗浀洹辈]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人們遺忘,也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過時。對待“豫劇經典”,人們應該歷史地、具體地看待它,不應超越歷史求全責備,它畢竟反映了歷史年代人們的精神世界,是時代的精神食糧。

“豫劇經典”需要在傳承中創新,因此可以合情合理地改編“豫劇經典”。在尊重“豫劇經典”作品原創的前提下進行藝術再創造,在此基礎上,把主流意識形態和受眾的認可相統一,讓“豫劇經典”在現代社會的傳承過程中發揮感染教化的創新作用。

總之,內容需要形式的支撐,豫劇文化的傳播與弘揚也離不開一定的表現形式作為載體,因此,建立符合時代發展、覆蓋面廣、承載信息量大、具有特色的豫劇文化表現形式對豫劇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豫劇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民國豫劇唱片探論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不老的豫劇
豫劇馬派唱腔在民族聲樂中的借鑒
誰遠誰近?
豫劇俚諺中的聲腔表演藝術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