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平縣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2016-02-06 09:50李慶貴
中國農業信息 2016年17期
關鍵詞:鄒平縣冬小麥分蘗

李慶貴

(鄒平縣孫鎮農業機械服務站,山東濱州 256210)

鄒平縣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李慶貴

(鄒平縣孫鎮農業機械服務站,山東濱州 256210)

冬小麥是鄒平縣主要種植的作物之一。文章根據鄒平縣的具體情況,概述了鄒平縣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鄒平縣冬小麥產量的提高,提供理論依據。

冬小麥 鄒平縣 高產栽培

鄒平縣位于山東中部偏北方向,隸屬于山東省濱州市,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4℃,最低氣溫可達-21℃,最大凍土深度為45 cm,年平均降水量586.5 mm。全縣有60%~70%的降水都集中在6~8月份。山東省是小麥消費大省,對小麥的需求量較大。鄒平縣與渤海、黃河相鄰,能夠很好地解決小麥種植的供水問題。伴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小麥的種植也向著高產、高品質的方向發展。鄒平縣耕地面積較大,全縣耕地面積有7.33萬hm2。其中,種植小麥的面積達到5.33萬hm2。近年來,鄒平縣不斷改進傳統小麥種植技術,利用間種、套種、混種等種植模式,配合先進的種植技術,以獲得高產量、高品質的小麥。

1 土壤改良

冬小麥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十分苛刻,一般土壤即可種植。盡管如此,連續的種植冬小麥,也會導致小麥產量得不到提升。這是由于小麥的根系基本處于土壤深度100~150 cm之間。連續種植冬小麥,會使小麥吸收的養分主要集中在這一深度范圍內。同時,小麥吸收養分結構又較為固定,久而久之,會造成特定的營養元素缺失,影響小麥產量。而且,連續種植冬小麥,很容易造成一些病蟲害的積累,導致病蟲害的大量發生。因此,要通過與玉米、大豆等作物輪作的方式,減少冬小麥重茬帶來的危害。盡管冬小麥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但是,肥沃的土壤,是獲得高產冬小麥的重要條件之一。目前,鄒平縣農戶普遍存在重視化肥施用,而忽略有機肥的施用問題,最終導致土壤板結嚴重,有機質含量逐年降低。施用有機肥不僅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而且有機肥還能為土壤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并通過土壤微生物的礦化活動,有效地提高磷肥和其他礦質元素的含量,有效增加土壤養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在冬小麥種植前,用有機肥對土壤進行改良,是提高土壤肥力,使冬小麥高產、穩產、改善品質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

2 品種選擇

小麥的品種是決定小麥后續產量的決定性因素。不同品種的小麥增產潛力、抗性及適應區域都不盡相同。因此,根據當地的土壤情況及氣候條件,選擇增產潛力高、抗性強、優質的小麥品種種植,是獲得高產小麥的基礎條件。目前,適合鄒平縣栽培的冬小麥品種有魯原502、濟麥22等。這些品種具有長勢旺盛,分蘗能力強,抗寒性強,增產潛力大等特點,在鄒平縣種植,容易獲得高產、穩產。

3 培育壯苗

鄒平縣冬小麥的播期一般在10月5~20日,選擇適宜的播期進行播種,是培育小麥壯苗的關鍵因素。播種的具體日期應根據土壤的墑情而定,在墑情條件好及播種后的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小麥出苗速度快,苗勢高,齊苗率高。如果播種太早,則小麥幼苗生長旺盛,營養體消耗大量的養分,在越冬期間,很容易發生凍害,且苗期生長過盛,也容易導致后期出現早衰的現象。如果播種時間過晚,則溫度較低,光照較弱,出苗整齊度會下降,不能使幼苗形成壯苗,且冬麥苗分蘗能力減弱,早春時返青速度慢,直接影響冬小麥后期的產量。因此,做到適期早播,是播種的關鍵。播種深度以3~4 cm為宜,若播種太淺,則小苗分蘗節會露出土表面,不利于幼苗越冬。若播種過深,則小苗出土緩慢,會導致小苗長勢瘦弱。播種時,應確保播行成1條直線,每行的行距保持一致,每穴的種子數量相等,深度一致。因此,最好采用機械播種的方式進行播種。在正常播期情況下,冬小麥的播種量可在11 kg/667 m2左右,每當播期比適宜播期推遲2 d,則每667 m2需增加0.5 kg的種子量。出苗后,要及時檢查是否有缺苗的地方,若有連續10 cm以上的地塊出現缺苗,則需對其進行補苗。補苗的品種需要選取和種植時一樣的品種,對其進行催芽處理,使其盡早萌動。當種子萌動后,將種子補種到缺苗地塊,并保持土壤濕潤。補苗時間越早越好,盡量在出苗后的5 d內完成,否則會影響補苗效果。

4 合理施肥

在傳統的冬小麥栽培過程中,“一炮轟”的施肥方式將會出現養分利用率低,后期肥力不足的問題。因此,農業專家建議采用氮肥后移技術替代傳統的施肥方式。氮肥后移技術是將原來全部作為底肥的肥料,拿出一部分作為追肥,為冬小麥后期生長提供養分。冬小麥在整個生育期內,有兩大氮肥的吸收高峰期,分別是分蘗到越冬這一時期和拔節到孕穗這一時期,而后一時期的氮肥需求量要遠遠高于前期的需求量。因此,氮肥后移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冬小麥后期養分不足的問題,對冬小麥產量的提高和品質的改良提供了有力的幫助。采取氮肥后移技術時,應根據冬小麥的需肥期和需肥量來進行定時、定量施肥。

冬小麥返青后,需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追肥。若冬小麥分蘗較少,長勢較弱,則可補充氮肥,以滿足植株生長的需要。追氮量應根據測土配方的結果計算,如果追氮過少,則會導致冬小麥發根量少,分蘗少,苗生長慢,最終造成群體總穗粒數少的現象發生。若追肥量過大,則容易造成群體生長過于旺盛,導致冬小麥后期貪青晚熟,穗少粒輕,病蟲害嚴重等。若冬小麥長勢較好,分蘗較多,則無需追肥。到了拔節期,需根據植株生長情況確定是否施肥。若植株葉片黑綠,分蘗過多,有互相遮擋的現象發生,則不應進行追肥,可以根據測土配方結果合理施肥,以促進冬小麥大穗的形成。當冬小麥處于生長后期時,若有脫肥早衰的現象發生,則可適當補充一些微肥和少量氮磷鉀元素。此時期,由于根系活性較低,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不強,可采取葉面噴施的方式進行追肥。

5 適時除草

在鄒平縣小麥生產過程中,冬小麥禾本科雜草的發生已經成為了制約冬小麥生產的嚴重問題。部分雜草發生嚴重的地區,冬小麥的減產率高達50%。因此,防止冬小麥田間雜草的發生,對于冬小麥高產栽培有著重要的意義。應采取機械深耕的方式對土壤進行深翻,不但可以改變土壤的物理結構,起到疏松土壤的目的,而且還能將草籽翻入到土壤深層,使其不能正常的出苗,從而起到除草的目的。深耕的深度最好在25 cm以上,以達到最好的預防效果。除了深耕外,化學除草也是減輕雜草危害的重要措施。

近年來,鄒平縣的雜草以禾本科雜草為主,可用3%的甲基二磺隆,以25~30 ml/667 m2的量對其進行防治。防治期應選擇在小麥3片葉后出土的雜草,此時雜草的抗性較低,去除效果較好。

6 病蟲害防治

鄒平縣冬小麥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和紋枯病,而麥黑斑潛葉蠅和黑絨金龜子則是近年來2種新發蟲害。在連續陰雨和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小麥白粉病的發病幾率較大,此病菌可感染小麥的各個部位,對葉片影響嚴重。小麥感染此病后,輕者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穗粒數減少;重者整個植株死亡。防治時,可用10 ml的秀爽殺菌劑兌上15 kg水,進行噴霧。小麥紋枯病的發病高峰期是在小麥揚花灌漿時期,此時期發病,可導致病斑成片相連,后期病原菌侵入到莖干內部,則造成莖干腐爛。在冬小麥返青后,用100 g的井岡霉素兌水50 kg,進行葉面噴施即可。麥黑斑潛葉蠅的成蟲一般在4月上中旬開始活動,并在小麥葉片上產卵,被該幼蟲危害的小麥葉片,光合作用受到影響,導致小麥生長緩慢。防治時,可選用吡蟲啉等藥劑在成蟲開始活動時進行田間噴施,即可殺死成蟲,又可減少幼蟲基數。黑絨金龜子成蟲同樣是在4月的上中旬開始活動,其主要通過咬食小麥的葉片影響小麥的生長。藥劑防治時,可選用阿維菌素等,在4月中上旬進行噴施防治。

[1] 徐宗剛.鄒平縣冬小麥田雜草草相變化及防除措施.中國植保導刊,2015,35(8):38~39

[2] 趙瑾.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現代農業科技,2012,18(19):33

猜你喜歡
鄒平縣冬小麥分蘗
基于Sentinel-1A數據的冬小麥種植面積提取
不誤農時打好冬小麥春管“第一仗”
分蘗對玉米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淺析水稻分蘗與產量
高梁去留分蘗比較試驗初報
甘肅冬小麥田
一起工程糾紛“拉鋸戰”
水稻旱育秧、溫室兩段育秧在分蘗與成穗上的差異
my family
Intorduce Myself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