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蘗

  • 分蘗洋蔥良種繁育體系建立
    130033)分蘗洋蔥(Allium cepa L.var aggregatum Don.)為蔥科蔥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屬洋蔥的一個變種,是吉林省和黑龍江省非常重要的特色蔬菜品種,對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1,2]。自然條件下,在我國主產區分蘗洋蔥極少抽薹開花,生產上主要以蘗生小鱗莖無性繁殖[3]。生產種栽大多為農民自留種,經田間多代繁殖使用后,大量攜帶病原菌,種性退化嚴重,極大地制約了分蘗洋蔥產業的健康發展。良種的推廣使用是從源頭上解決分蘗洋蔥

    農業與技術 2023年22期2023-11-29

  • 小麥分蘗數目遺傳研究進展與展望
    的重中之重。小麥分蘗數目影響單位面積小穗數的形成,是構成小麥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一個復雜的數量性狀,分蘗數目同時由多個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控制。挖掘控制分蘗數目的關鍵基因,解析影響分蘗數目的分子調控網絡,有利于揭示分蘗發育的遺傳機制和分子機理,為小麥高產育種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有效的基因資源。隨著基因組測序拼裝技術和生物信息學算法的快速進步,為小麥分蘗數目相關數量位點(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的定位及基因克隆奠定了重要

    麥類作物學報 2023年10期2023-10-11

  • 強弱分蘗特性甘蔗品種的分蘗期光合產物分配差異
    形成,即促進甘蔗分蘗及提高分蘗成莖的比例是甘蔗高產的有效途徑之一[3-4]。分蘗作為單子葉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分枝特性[5],與作物產量顯著相關,是衡量產量形成的重要農藝性狀之一[6]。甘蔗分蘗習性與其他禾本科作物相似,涉及眾多內外因素[6],如適宜的種植密度可激發甘蔗最佳分蘗水平[7-8];深耕深松種植能增加甘蔗地下部分蘗芽數和出苗率[9];28~30 ℃是甘蔗分蘗的最佳環境溫度范圍,對分蘗有促進作用,低于20 ℃則抑制分蘗[10];施用有機肥可

    核農學報 2023年8期2023-07-11

  • 調控高粱分蘗高度的基因及表達分析
    且編碼蛋白激酶。分蘗性是高粱的重要農藝性狀之一,分蘗力強的高粱品種在補償缺苗斷壟造成的基本苗不足和增加產量上有明顯的優勢。然而,大多數高粱品種分蘗株高高于主莖,造成品種整齊度差,尤其是給機械化收獲帶來重大影響。研究表明[25],分蘗高度的基因調控與Dw1、Dw2、Dw3和Dw4等4個株高基因不同,前期用分蘗與主莖株高一致的高粱品系K35-Y5與分蘗明顯高于主莖的高粱恢復系1383雜交,F1自交獲得F2分離群體,采用BSA和SLAF技術將高粱分蘗與主莖株高一

    華北農學報 2023年2期2023-05-15

  • 高產味優粳稻分蘗特性及其與群體生產力的關系
    水稻群體由主莖和分蘗構成,合理的群體結構是描述水稻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取得高產的關鍵。分蘗的發生、生長發育和成穗情況能有效調節水稻群體結構及產量水平。因此,合理利用分蘗成穗是水稻高產栽培的重要環節[2]。前人研究表明,水稻分蘗的發生與成穗特性存在明顯的基因型差異,并且容易受到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響[3-5]。李珍珍等[4]研究表明,在機械條播栽培方式下,水稻的分蘗發生率和成穗率、二次分蘗產量貢獻率以及穗部性狀均優于機械撒播和人工撒播;稀播方式的一、二次分蘗

    中國稻米 2023年1期2023-02-08

  • 不同種栽處理對分蘗洋蔥產量的影響
    試驗材料與設計以分蘗洋蔥吉林地方品種為試驗材料,選用不同大小鱗莖作種栽,試驗設為五個處理,按種栽大小重量分別為20g、30g、40g、50g、60g,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壟距30cm,壟長9m,株距15cm,田間管理按常規進行。1.2 調查項目出苗后調查分蘗洋蔥株高、假莖粗、葉片數、地上鮮重、分蘗數等指標,每個處理隨機調查3株,每15天調查一次,直至收獲。收獲時,測定各處理產量。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種栽大小對分蘗洋蔥株高、假莖粗的影響不同種栽

    吉林蔬菜 2022年4期2022-11-04

  •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生長發育的影響
    農業科技學院自留分蘗洋蔥種子所育實生苗為試驗材料,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處理重復三次,設置赤霉素濃度分別為50mg/L、100mg/L、150mg/L,清水作對照(CK)。催芽后播種,待出苗后噴施赤霉素,共噴施3次,每隔一周噴施一次,噴施3次后,選取小區內長勢均勻有代表性的植株3株,測量分蘗洋蔥植株的株高、假莖粗、葉片數、地上下部鮮重、單個鱗莖重等生理指標,每隔十天測量一次,收獲時,測定各處理產量。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分蘗洋蔥實生苗株

    吉林蔬菜 2022年4期2022-11-04

  • 生長素和獨腳金內酯參與磷素調控水稻分蘗的機制初探
    過減少無效分枝或分蘗來提高對磷的利用效率[7-8]。植物的分枝或分蘗不僅受外界養分供應的影響,同時還受體內多種激素水平的影響。生長素及其極性運輸在植物分枝或分蘗發生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調節作用[9-12],磷濃度能夠調控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分布及敏感性[5,13-14]。除生長素之外,獨腳金內酯作為一種新的植物激素,具有抑制植物分枝或分蘗的作用[7-8,15],其合成受低磷脅迫誘導[5,16],且其參與低磷脅迫抑制水稻分蘗發生的過程[7]。綜上,磷在

    河南農業科學 2022年1期2022-04-18

  • 多因素調控作物促分蘗機理研究進展
    ,分枝通常被稱為分蘗,分蘗是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殊分枝特性.分蘗作為田間管理的重要指標,影響著小麥[3]、水稻[4]等作物的產量,分蘗是與穗數直接相關的重要農藝性狀,而穗數又是決定籽粒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蘗生長在莖基部不伸長的節間,有不定根,能獨立于主莖存活.分蘗可分為有效分蘗和無效分蘗,其中有效分蘗是產量形成的基礎,無效分蘗將與有效分蘗競爭,影響個體正常發育、阻礙和限制光合作用,影響產量,所以在生產中要盡可能地抑制無效分蘗的發生,提高單位面積

    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11-29

  • 不同蔗區甘蔗品種(系)分蘗性狀比較及其對產量和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重要作用[1]。分蘗是禾本科植物的特性之一,可以通過影響莖穗數的多少來影響作物單產[2]。甘蔗分蘗發生在莖稈基部而非延長節上,從主莖分出的新蔗苗成為第1分蘗,從第1分蘗上再發生的分蘗成為第2分蘗,后續類推第3、第4分蘗[3]。分蘗是甘蔗理想株型建成和合理群體結構形成的關鍵,分蘗多是甘蔗分蘗力強的具體表現,是選育甘蔗新品種的第一要素,且甘蔗的分蘗率與其宿根性呈極顯著正相關,分蘗率越強的甘蔗品種宿根性越好[4-5]。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一樣,甘蔗分蘗也分有效分蘗

    作物雜志 2021年5期2021-10-21

  • 玉米分蘗掰除試驗報告
    驗目的為驗證玉米分蘗掰除對玉米產量和生產效益的影響。1.2……參試材料玉米品種:先玉335。1.3……試驗設計旱作區每個小區按照5080株/畝種植密度播種。每個處理小區種植6壟12行,株距25厘米,每行10米長。取樣測定時按照3次重復取樣。根據目標產量確定水肥用量,充分滿足玉米各生育期水肥需求,觀察其高產潛力,田間管理同當地大田。該試驗設置3個處理:先玉335生育期內不掰除分蘗;先玉335生育期內掰除分蘗一次;先玉335生育期內掰除分蘗兩次;試驗小區按隨機

    新農業 2021年19期2021-10-11

  • 水稻高節位分蘗的形態特征及遺傳行為
    又是由株數、單株分蘗數、分蘗成穗率三者組成的。當單位面積株數一定時,單株分蘗數和分蘗成穗率便成為穗數的重要決定因素[4],分蘗數通過影響穗數對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水稻分蘗的表型特性及其遺傳行為,可為創制分蘗較多的育種材料或品種奠定較好的理論基礎,為水稻的高產育種提供重要的指導價值。水稻分蘗能否發生、分蘗多少、分蘗節位高低既有遺傳原因[5-8],也有環境的影響[9-19]。本課題組在野生型水稻恢復系R818中發現并篩選出一個高節位分蘗突變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21年5期2021-05-20

  • 播種密度和方式對機插秈稻分蘗成穗的影響
    種因素影響,其中分蘗數量與產量密切相關[1],且受遺傳和環境條件共同作用[2]。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是水稻產量的構成因子,與分蘗數量、成穗率密切相關[3-4],提高分蘗成穗率可提高水稻群體質量。在適宜的穗數條件下,較高的每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將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5]。大量研究表明,栽培措施如水肥管理[6-8]、秧苗素質[9-10]、播期[11-12]、種植方式[13-14]等均影響水稻分蘗的發生率與成穗率,在實際生產中,可通過這些因素來調控分蘗消長以提高成

    核農學報 2021年3期2021-02-22

  • 水稻成蘗特性及相關氮同化酶活性、基因表達分析
    等[1]。而水稻分蘗直接決定有效穗數,并對每穗穎花數、結實率和千粒重有重要影響。水稻分蘗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分蘗芽的形成與分蘗芽的伸長[2-4]。在每個葉位的葉腋里一般都能形成一個腋芽,也叫分蘗芽,分蘗芽能夠進一步伸長生長形成分蘗。影響水稻成芽、成蘗的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包括光、溫、水、肥等[5,6]。有研究表明,水稻分蘗芽在三幼一基期對環境最為敏感[7]。氮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決定植物生物量和作物產量的主要限制因素[8,9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23期2020-12-30

  • 張鳳蘭課題組在白菜分蘗形成的調控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次克隆到控制白菜分蘗的重要候選基因。研究人員通過BSA-seq結合傳統的QTL定位,認為BrSB9.1是控制分蘗的關鍵基因;啟動子區42 bp的缺失可能是基因功能變異的關鍵元件。該研究將分蘗的研究帶入到蔬菜作物中,為白菜及其他葉菜類蔬菜的分蘗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提供了理論基礎。

    蔬菜 2020年3期2020-12-16

  • 冬小麥春季分蘗的調控
    產過程中,春季為分蘗高峰之一。通過在冬小麥春季分蘗時采取恰當的人為調控措施,可以優化小麥群體結構,促使小麥麥穗植株數量合理,避免無謂光合效能及地力消耗,達到小麥高產、穩產目標。1 冬小麥春季分蘗的調控必要性分蘗是小麥植株主動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為正常后代繁殖提供保證的一種分枝性能。一般來說,適時播種的冬小麥在出苗后兩個星期左右還開始分蘗,為第一旺盛階段,在空氣溫度下降至3.0℃左右時停止分蘗進入越冬期。小麥越冬后,在空氣溫度回升至3.0℃以上時,小麥會陸續開

    農村實用技術 2020年4期2020-12-15

  • 水稻新品種墾稻90 分蘗消漲調查研究初探
    9 年對其進行了分蘗規律進行調查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 調查方法調查共設3 個有代表性地塊, 進行定點調查,3 個地塊分別為湯原農場十連、勝利鄉合力村、新華農場七分場東。每個地塊定點連續10 穴,從插秧后的5 月10 日起,每逢5、逢10 日對每穴莖數進行調查、記錄。2 調查結果與分析根據調查結果,匯總并取平均數,在自制坐標紙上繪制成圖。(1) 從圖1 中可以看出從開始分蘗分蘗結束,共有四個不同階段。①從5 月10 日到6 月10 日,為分蘗停滯期,

    北方水稻 2020年6期2020-12-12

  • 湖北稻茬小麥主莖、分蘗1、分蘗2和分蘗3的成穗率、產量貢獻率及主要農藝性狀分析
    m-2之間。小麥分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控種植密度[2],但成穗期單位面積相對固定的穗容量導致莖蘗的成穗率、產量及其性狀不同。分蘗的發生順序與成穗特性密切相關,并對群體的發展和產量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張 晶等[3]研究表明,小麥主莖和低位蘗的穗粒數、千粒重及產量均高于高位蘗。亓新華等[4]研究發現,稻茬麥密度為300×104~375×104株·hm-2時,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分蘗成穗可以實現6 750~7 500 kg·hm-2的產量。趙廣才等[5]依據超高產小

    麥類作物學報 2020年2期2020-08-03

  • 玉米分蘗產生的因素及去留對產量的影響
    探究不合理施肥與分蘗產生的相關性;對比去分蘗與不去分蘗對產量的影響;跟蹤調查分蘗后期生長情況。2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設在科技園區,屬淋溶黑鈣土,前茬大豆,地勢平坦,肥力均勻。3試驗設計3.1試驗材料。試驗采用德美亞1號。3.2試驗方式。試驗采用機器施肥、機器播種方式;使用條田對比,每個處理6根壟,壟寬1.1m,壟長30米,小區面積198m2。3.3試驗施肥設計。試驗共設4個處理各處理情況如下:處理1:常規施肥(尿素230.3公斤,磷酸二胺244.4公斤,硫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9期2019-05-22

  • 播種量對機直播水稻分蘗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穩產的必要條件。分蘗是水稻的固有特性之一[3],分蘗發生數與成穗率會直接影響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生產上主要通過調整栽培措施來調控分蘗的發生和最終成穗[2]。2017年筆者以海豐地區主要水稻種植品種“南粳9108”和“淮稻五號”為供試材料,擬探討機直播條件下播種量對水稻分蘗特性及產量的影響,旨在明確海豐地區水稻獲得高產穩產的適宜播種量水平,并為栽培措施的調整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點和供試材料試驗于2017年設在光明米業海

    上海農業科技 2019年2期2019-05-11

  • 頭季低樁機割再生稻發育特性及施肥技術試驗
    行以萌發上部節位分蘗為主,早育早熟,1/3株行遭收割機履帶碾壓,稻樁中折,上部腋芽失活,萌發基部分蘗,晚育晚熟,全田熟期參差不齊,收成顧此失彼。汲取這一教訓,改推行低樁機割,但割去上部腋芽,依靠基部分蘗成穗,抽穗成熟期將推遲15 d。如果繼續選用晚熟雜交稻品種,花期可能遭受秋寒傷害。在此情勢下,尤溪縣農業技術推廣站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引進一批熟期短、米質優、再生力強的品種進行小區對比,篩選出天優華占、佳輻占等作為再生稻機械化生產的品種試種。其

    中國稻米 2019年1期2019-03-01

  • 東臺地區甜玉米分蘗產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作用。甜玉米具有分蘗的特點,每個節位的葉腋處有1 個腋芽,除頂部5~8節腋芽不發育外,中上部腋芽可發育為果穗,靠近基部腋芽則可形成分蘗,有些甜玉米品種分蘗可達3~4個,不僅消耗大量營養,還降低了甜玉米的產量和品質?,F將甜玉米分蘗的發生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紹如下。1 分蘗發生的時間和部位1.1 發生時間甜玉米分蘗最早可發生在苗期,最遲發生在花期后,花期以后發生分蘗對產量影響較小,無需防治。大部分甜玉米分蘗發生在拔節期至大喇叭口期,此時植株對水肥較為敏感,如防治不

    上海蔬菜 2019年4期2019-02-12

  • 科學家發現決定玉米分蘗的基因由大芻草滲入
    先大芻草具有許多分蘗,在野外環境具有明顯進化優勢。而馴化后的玉米往往是獨稈、不產生分蘗,并且莖稈堅韌得以支撐高產的穗子。然而,在玉米多樣化的演化過程中,甜玉米與爆裂玉米卻偏離這種作物共有的馴化模式。兩者往往產生3~4個分蘗。究竟為何甜玉米、爆裂玉米會產生分蘗?又如何產生?作物馴化中的這種平行變化是否具有共同的分子遺傳基礎?為此,課題組對甜玉米的主效分蘗QTL-tin1進行深入的分子遺傳機理解析。研究發現,tin1基因控制了一個復雜基因網絡而促進玉米分蘗芽的

    中國食品學報 2019年12期2019-01-13

  • 分蘗對玉米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本植物,本身具有分蘗的特性,一般在近地表的葉腋處發生分蘗[1]。經過長期的馴化和選育過程,現在普通的玉米品種大多不分蘗分蘗較少。但是在生產中,玉米分蘗受玉米品種、種植密度、環境條件、田間施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5]。近年來,由于過量施肥導致土壤肥力過剩、氣候變化等原因,玉米分蘗的發生增多。玉米分蘗的發生是利還是弊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分蘗的發生耗損養分,與主莖形成競爭,造成減產,應及早除去分蘗[6-7]。宋鳳斌等[8]研究發現,玉米分蘗可以增加籽粒產量,同

    安徽農業科學 2018年30期2018-11-02

  • 再生稻佳輻占低樁機割再生分蘗節根的萌發特性
    低節位腋芽萌發的分蘗著生于表土層或貼近地表,基部莖節可長出節根及多級側根.鑒于水稻地上、地下部保持形態和機能的平衡,通過培育形態發達、機能高強的根系,促進地上部生長發育,將有利于低樁機割再生稻實現可持續穩定高產.目前,國內外對水稻主莖根系已有深入研究[5-7],再生分蘗根系研究則未見報道.由于根系形態復雜,又生長在地下,觀測耗時,研究難度大,本研究擬先觀察作為根系骨架的節根的萌發動態,再探索全根的形態和機能,通過分析低樁機割再生稻成穗分蘗的蘗位,揭示不同蘗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10-09

  • 淺析玉米分蘗對玉米生產的影響及相應管理辦法
    曉玲 王金斌玉米分蘗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內因也有外因,形成的原因不同對玉米生產的影響也不一樣,相應的管理措施也各異。1 玉米形成分蘗的因素1.1 生理因素 在玉米的生長期內,玉米每個節的葉腋處都會形成一個腋芽,一般情況下,除植株頂部5~8節葉腋處的葉芽不發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發育。最上部的腋芽發育成果穗,靠近基部的腋芽則形成分蘗。若玉米的頂端優勢受到了抑制,玉米基部的腋芽才能形成分蘗。1.2 品種差異 玉米產生分蘗是由玉米品種的特性決定的。密植品種分蘗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18期2018-09-29

  • 玉米分蘗性的栽培和遺傳研究進展
    科植物其本身具有分蘗的特性。玉米分蘗在鮮食的甜玉米和糯玉米中出現較多,作為普通飼料的玉米多為不分蘗分蘗較少的品種,這主要是人工不斷馴化和選育的結果,玉米分蘗一般發生在近地表的葉腋處。多年的研究表明玉米分蘗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分蘗去除與保留對產量及相關農藝性狀無顯著影響。1、玉米分蘗的特征特性及發生規律玉米具有多分蘗的特征,每個節位的葉腋處都有一個腋芽,頂部5-6節的腋芽不發育,其余腋芽均可發育,玉米的基部莖節上,也就是臨界土面或土面略下部的地方,此處的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19期2018-08-21

  • 淺析水稻分蘗與產量
    一、什么是水稻的分蘗分蘗是水稻固有的生理特性。水稻分蘗實質上就是水稻莖稈的分枝。在通常條件下,水稻的分蘗主要在靠近地表面的莖節上發生,這些發生分蘗的莖節叫分蘗節。著生分蘗的稻莖叫分蘗的母莖。同一母莖上分蘗最早發生的節位稱為最低分蘗節;最上一個發生分蘗的節位稱為最高分蘗節,分蘗一般是自下而上地依次發生的。莖節數多的可能發生的分蘗就多,反之就少。就單莖而言,最低分蘗節位和最高分蘗節位相差大的,則單株分蘗數就多。稻株主莖上長出的分蘗為第一次分蘗,第一次分蘗上長出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18年2期2018-05-05

  • 不同播種期對大蔥分蘗的影響
    芽萌發生長,造成分蘗[2]。為防止大蔥分蘗,促進提早收獲,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我們以寒青巨蔥為試驗材料開展了不同播種期對大蔥分蘗影響的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供試大蔥品種為山東科豐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寒青巨蔥。1.2 試驗方法2016年8月~2017年6月試驗設在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校內實習農場。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2016年8月26日播種、2017年4月12日定植,2016年9月2日播種、2017年4月19日定植,2016

    上海蔬菜 2018年2期2018-04-27

  • 解析玉米發生分蘗現象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李偉軍引言:分蘗是禾谷類作物普遍存在的現象,屬于生殖生長的范疇,玉米屬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分蘗的特點,但近年來在玉米的高產栽培中,部分田塊玉米多達4個分蘗,分蘗現象嚴重,玉米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收獲籽粒,玉米植株產生的分蘗只有2-8%能長成并結棒,大部分的分蘗不會形成有效結實,反而會消耗掉植物養分,消弱植株的正常生長,使其容易受各種病蟲害的侵染,影響主莖結實,主莖結穗小或難結穗,不僅不能增加產量,還會導致產量下降。由于玉米分蘗越多越影響玉米產量,有的地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1期2018-02-26

  • 提高冬小麥有效分蘗的技術措施研究
    1331)小麥的分蘗是構成產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中產田分蘗成穗占產量的30%~50%,高產田可占70%~80%,北方地區高產田占到90%。冬小麥個體發育的好壞,主要看分蘗多少與大小。同時,植株可通過有效分蘗產生大量的次生根,是高產的基礎。1 有效分蘗的形成凡是主莖上產生的分蘗,無論位次高低和大小,都叫一級分蘗,一級分蘗再產生分蘗叫二級分蘗,依次類推。一般生產上只能產生1~2級分蘗,高產田可產生2~3級分蘗,北方地區高產田可產生3~4級分蘗,最多可產生5級分蘗

    現代農業 2018年7期2018-02-18

  • 提高冬小麥分蘗成穗率的幾項關鍵措施
    ,一般都能成穗,分蘗則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成穗。在一般生長條件下,冬小麥主莖和冬前早生低位蘗成穗率較高,成為有效分蘗,后生和春季分蘗成穗率低或基本不成穗,成為無效分蘗,有效分蘗和最高分蘗數的百分比叫分蘗成穗率,是小麥群體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分蘗成穗率為30%~60%。因此,提高分蘗成穗率是冬小麥栽培中奪取高產的重要途徑,必須抓好以下幾項關鍵措施:1 選擇分蘗力強的品種影響分蘗的因素首先是品種特性,分蘗力的高低是小麥遺傳特性的表現,冬性品種一般分蘗力比較強,農民

    現代農村科技 2018年11期2018-01-18

  • 受早春凍害的小麥應及時補救
    澆水。小麥是具有分蘗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凍害的麥田不會將全部分蘗凍死,還有小的蘗芽可以長成分蘗成穗。只要加強管理,仍可獲得好的收成。受到凍害的小麥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氮素和水分的協同作用會促進小麥早分蘗、小蘗趕大蘗、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畝穗數,從而減輕凍害的損失。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結合灌水、中耕松土保墑,進行補救。2.葉面噴肥??蓢娛疤爝_2116”、尿素液或磷酸二氫鉀等(禁止混用),能快速修復各種災害對作物造成的損傷,幫助小麥恢

    農業知識 2018年41期2018-01-17

  • 水稻分蘗與植株碳氮化合物含量和分蘗相關基因表達量關系分析
    云飛,張忠臣水稻分蘗與植株碳氮化合物含量和分蘗相關基因表達量關系分析金正勛,張玉磊,潘冬,同拉嘎,李丹,李明月,王海微,韓云飛,張忠臣(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哈爾濱150030)以分蘗特性不同的4個寒地粳稻品種和2個秈稻品種為供試材料,通過盆栽試驗研究水稻分蘗發生與植株可溶性糖、全氮含量及分蘗相關基因轉錄表達量關系。結果表明,分蘗發生起始時間、速度及最高莖數等分蘗特性主要受遺傳因素控制,穗數型品種分蘗早生快發;在分蘗過程中高分蘗品種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均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7年7期2017-08-01

  • 高梁去留分蘗比較試驗初報
    料遼雜37號(弱分蘗)和遼雜18號(強分蘗)。1.2試驗設計試驗于春季在建平縣農業中心黑水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進行,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試驗面積為33米×21米。試驗共2個品種(遼雜37號、遼雜18號),設3個播種密度,遼雜37號種植密度為8000株/畝、10000株/畝、12000株/畝,遼雜18號種植密度為5500株/畝、7000株/畝、8500株/畝。并對不同品種和播種密度下高梁分別進行去分蘗和留分蘗處理,不設重復,共12個小區,每小區10行,行長

    新農業 2017年6期2017-07-15

  • 播期對四川小麥分蘗發生、消亡及成穗特性的影響
    )播期對四川小麥分蘗發生、消亡及成穗特性的影響王思宇1,榮曉椒1,2,樊高瓊1,吳 舸1,胡雯媚1(1.四川農業大學/農業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 611130;2.達州市達川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四川達州 635000)為探討四川小麥分蘗發生、消亡與成穗規律,了解穗數形成的制約因子,在四川兩個典型小麥生態區(川西平原區和川中丘陵區),以主推品種川麥104(春性)和半冬性品種川農30為材料,通過定點調查莖蘗動態,以及定株調查分蘗發生、消亡時

    麥類作物學報 2017年5期2017-06-22

  • 四川小麥分蘗冗余及理想群體構成研究
    130)四川小麥分蘗冗余及理想群體構成研究王思宇,吳 舸,樊高瓊,胡雯媚,鄭 文,王強生,朱 杰(四川農業大學/農業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 611130)為探究四川小麥分蘗冗余及理想群體構成,以5個典型冬小麥品種為材料,在分蘗始期至拔節期每2 d剪一次分蘗,設置3個處理[僅保留主莖,剪除所有分蘗(B0);保留主莖和1個大分蘗(B1);保留主莖和2個大分蘗(B2);不剪分蘗(CK)],對成熟期小麥株高、穗部性狀和單株產量進行調查分析。結

    麥類作物學報 2017年2期2017-03-01

  • 不同栽插密度下嘉糯Ⅰ優721的分蘗動態及成穗規律
    嘉糯Ⅰ優721的分蘗動態及成穗規律徐士庫 魯偉林 霍二偉 扶 定 申關望 余新春 李啟干 張 順 馬 錚(河南省信陽市農業科學院,信陽464000)以三系雜交糯稻嘉糯Ⅰ優721為試驗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下的分蘗動態變化及成穗規律,分析了穗粒結構特點及其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栽插密度為22.5萬穴/hm2時最高莖蘗數適宜,成穗率最高,較好地協調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系,能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糯稻;栽培密度;分蘗動態;成穗規律嘉糯Ⅰ優721是信陽市

    中國種業 2017年1期2017-02-28

  • 玉米不同密度下苗期分蘗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米不同密度下苗期分蘗處理對產量的影響李海弘(林甸縣農業局,黑龍江 大慶 166300)玉米的分蘗是其苗期常見的生長現象,通常認為分蘗會帶來玉米營養的分散,也有人認為不進行處理的分蘗也對產量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對不同密度下玉米分蘗處理對產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分蘗;玉米苗期;產量;影響在過去,玉米分蘗是農民最為討厭的一種現象,因為所分蘗的新芽不可能帶來新的玉米果實,卻會使主體植株營養分化,由此影響產量。因此對于分蘗的新芽來說,需要農民去掰除。但分蘗本身對營養進行

    種子科技 2017年4期2017-01-13

  • 淺析高粱分蘗在生產和育種中的處理策略
    100)淺析高粱分蘗在生產和育種中的處理策略馬英慧,李光華*(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 公主嶺 136100)高粱在我國種植廣泛,尤其是東北地區,其食用和營養價值較大。分蘗對高粱的產能有著重要影響,采用合理技術手段增加有效分蘗的數量,能夠大力提升高粱產量。闡述了分蘗對高粱生長的意義,分析了不同高粱的分蘗類型,提出了高粱分蘗在生產和育種中的處理策略。高粱;分蘗;生產;育種高粱是我國酒精釀造業的重要原料,著名的茅臺酒、汾酒等都是以高粱為主要原料釀造的,同時高粱的

    種子科技 2017年12期2017-01-12

  • 大麥主莖穗與分蘗穗出穗差異及其對穗型的影響
    )?大麥主莖穗與分蘗穗出穗差異及其對穗型的影響李英哲1,2,許如根1*(1.揚州大學大麥研究所,江蘇揚州225009;2.金日成綜合大學平壤農業大學作物系,朝鮮平壤999093)為明確大麥主莖穗與分蘗穗出穗差異及其對穗型的影響,以1個二棱大麥和1個六棱大麥品種為材料,考察大麥主莖穗和不同分蘗穗的出穗順序及其穗部性狀。結果表明:供試品種主莖和分蘗的出穗期不一致,隨出穗期延遲,穗長、每穗粒數和千粒質量呈下降趨勢,主莖穗與分蘗穗1和分蘗穗2之間的差異較小。因此,

    大麥與谷類科學 2016年3期2016-11-12

  • 播栽期對機插超級雜交秈稻分蘗成穗的影響及與氣象因子的關系
    機插超級雜交秈稻分蘗成穗的影響及與氣象因子的關系鐘曉媛1趙 敏1李俊杰2陳 多1田青蘭1王 麗1黃光忠3任萬軍1,*1四川農業大學 / 農業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 四川溫江 611130;2成都市郫縣氣象局, 四川郫縣 611730;3成都市郫縣農村發展局, 四川郫縣 611730為探討不同播栽期對機插超級雜交秈稻分蘗成穗的影響, 以2個超級雜交秈稻品種F優498和宜香優2115為材料, 設置3月21日(S1)、3月31日(S2)、4月10日

    作物學報 2016年11期2016-11-09

  • 水稻分蘗基因研究進展
    10125)水稻分蘗基因研究進展孫佳麗1,2,彭既明1,2,彭 銳2(1.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 長沙 410125;2.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 410125)分蘗是單子葉植物特殊的一種分枝,也是水稻植株生長發育過程起重要作用的農藝特性,分蘗數量直接決定水稻有效穗數量,從而影響水稻產量。隨著水稻基因組學和分子遺傳學的快速發展,對分蘗的研究有了較大進步。綜述了國內外在水稻分蘗基因研究領域,包括其遺傳分析、定位與克隆等的研究進展。水稻;分蘗

    湖南農業科學 2016年8期2016-03-13

  • “甬優12”單季栽培分蘗、成穗規律探索
    優12”單季栽培分蘗、成穗規律探索張建民 吳龍根 孫 健 張佳麗 張曉萌(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農業技術服務站 315190)為探索“甬優12”在單季強化栽培條件下不同基本苗的分蘗、成穗規律,確定“甬優12”單季超高產栽培的適宜基本苗,于2014年進行了相關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甬優12”在9葉期前分蘗發生速度快,在12葉左右達到最高苗;單本栽培在9葉期前按葉蘗同伸規律產生分蘗;一次分蘗0/6前基本能全部成穗,二次分蘗分蘗早、節位低成穗機會大;成穗數和成穗率與

    上海農業科技 2016年1期2016-02-08

  • 甘蔗分蘗性狀研究進展
    61699)甘蔗分蘗性狀研究進展呂愛麗1,2,吳才文2,劉新龍2*,曾千春1* (1.云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昆明650201;2.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開遠661699)闡述了甘蔗分蘗發生和生長發育對甘蔗產量的重要性及其在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重點介紹了甘蔗分蘗表型及相關調控機制的研究進展。展望了甘蔗分蘗性狀研究在甘蔗高產優良品種選育方面的應用前景。甘蔗;分蘗;植物激素;調控機制甘蔗(Saccharum spp.)

    中國糖料 2016年2期2016-01-25

  • 水稻旱育秧、溫室兩段育秧在分蘗與成穗上的差異
    不同育秧方式,其分蘗的發生與成穗具有著顯著的差別,在田間管理上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措施,提高分蘗成穗率和畝有效穗數,最終獲得較高的產量。關鍵詞:育秧方式;分蘗成穗差異恩施市地處湖北省西南山區,全市水稻面積14萬畝,近年旱育秧的推廣普及取代了傳統的水育秧和溫室兩段育秧。如何培育壯秧,促進水稻早發分蘗,是雜交水稻高產的基礎?,F將近年恩施市在屯堡鄉(海拔600米)與盛家壩鄉(海拔840米)栽培測報中的觀察結果作如下分析:1.2 分蘗起始蘗位的差異水育秧與旱育秧由于播

    新農村 2015年10期2015-09-28

  • 雜交中秈稻長秧齡移栽的分蘗成穗特性
    秈稻長秧齡移栽的分蘗成穗特性呂騰飛1,周偉2,李應洪1,張紹文1,李玥1,孫永健1,馬均1*(1.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農業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成都611130;2.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成都611130)以中秈遲熟雜交稻F優498為試驗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區設計,研究不同穴插苗數和水肥管理模式下長秧齡水稻的分蘗發生與成穗規律以及不同葉位與等級分蘗對產量貢獻的影響.結果表明:長秧齡水稻分蘗能力強,分蘗發生和成穗的葉位多,且在65d秧齡下不同水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15年6期2015-08-02

  • 特旱年陸良遲栽水稻生態性狀分析
    水稻相比,表現為分蘗異常、早穗現象突出、后期低溫冷害嚴重;遲栽水稻分蘗能力差異大、分蘗時期長、分蘗莖生長異常;發育期不一致,早穗現象嚴重;抽穗開花期時間過長、生育期延遲,易受后期低溫冷害危害,造成大面積減產。[結論]該研究為今后應對氣候變化、特殊年型的水稻生產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特旱年;遲栽水稻;生態性狀2011年陸良縣降水量異常偏少,氣溫明顯偏高,蒸發量大,造成水庫蓄水嚴重不足,發生了自1958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夏秋連旱。因水庫蓄水嚴重不足,20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4期2015-03-01

  • 水稻分蘗與主莖同伸葉片大小的定量關系及其對氮素的響應
    構建的需要。水稻分蘗葉片的發生與主莖出葉具有同伸關系[13],由于同伸葉片的生長發育處于同一生長期,受共同的環境影響,分蘗葉的面積與其同伸主莖葉的面積就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只要明確了分蘗葉與同伸主莖葉之間葉面積的定量關系,就可根據主莖葉的面積估算出與其同伸分蘗葉的葉面積。一些學者認為不同莖蘗上同伸的葉片最終具有相同的大?。?3-14],也有一些學者提出不同的結論,認為分蘗葉與主莖同伸葉片大小的關系與分蘗葉的葉齡即分蘗葉在分蘗上的葉位有關[15]。為此,本研究

    江蘇農業學報 2014年5期2014-12-23

  • 不同栽培方式連作晚稻寧81的莖蘗成穗規律
    插栽培的連作晚稻分蘗成穗規律研究,發現3種栽培方式的分蘗成穗均以第5、第6和第7葉位產生的分蘗為主;3種栽培方式的平均分蘗成穗率分別為70.83%,74.10%和73.17%,平均每穗總粒數分別為115.0,118.0和119.4粒,對產量貢獻率分別為45.9%,49.0%和49.4%。說明連作晚稻3種栽培方式除手插移栽的葉齡較大、分蘗利用節位相對較高外,另2種栽培方式分蘗成穗率和對產量貢獻率非常接近。連作晚稻;栽培方式;分蘗成穗;寧81近年來,寧波市水稻

    浙江農業科學 2014年9期2014-03-14

  • 收獲時期與分蘗去留對飼用甜高粱產量及含糖的影響
    00)收獲時期與分蘗去留對飼用甜高粱產量及含糖的影響宋朝輝(甘肅省武威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武威733000)就不同收獲時期分蘗去留對飼用甜高粱產量及含糖率的影響進行田間試驗,結果表明,飼用甜高粱保留分蘗不同收獲時期平均產量126.37t/hm2,較掰除分蘗增產24.5%。隨著收獲時間的延遲,產量、莖稈含糖率均呈上升狀態,收獲時期以10月10日最佳,分蘗去留平均產量和莖稈含糖率分別達131.74t/hm2和11.45%;霜凍后產量大幅下降,降幅達25.7%~

    中國糖料 2014年4期2014-03-01

  • 春季麥田應因苗、因地、因時追肥澆水
    ,也就是要爭取早分蘗、多分蘗、培育大蘗,千方百計增加分蘗和提高分蘗成穗率,而春季麥田水肥供應對分蘗成穗影響極大。專家建議,春季在土壤解凍之后,要因苗、因地,及時開展追肥澆水,滿足小麥生長發育對養分和水分的需求,最大限度提高分蘗成穗。麥田水肥管理的順序是:先澆受旱麥,再澆一般的二類麥,最后澆高產的一類麥和三類麥弱苗。二類麥在起身期追肥澆水 (相對苗越弱,追肥澆水越要早;反之苗越旺,越應遲)。一類麥在拔節中期 (基部第一節間將基本定型時)澆水。一般畝追尿素15

    中國農資 2013年9期2013-08-15

  •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對2種空氣鳳梨生長的影響
    條件下空氣鳳梨的分蘗情況,旨在為其快速繁殖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供試植物材料為2006年10月從美國引進的危地馬拉小精靈 (Tillandsia ionantha Guatemala)和貝吉 (Tillandsia bergeri)2個空氣鳳梨品種的無性繁殖系。供試不同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為6-BA、GA3和IAA,分析純,由南京助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1.2 試驗方法試驗于2008年5月在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科技示范園區文洛溫室內進行

    浙江農業科學 2012年10期2012-12-24

  • 草坪草分蘗特征及調控機理研究進展
    00083)1 分蘗的概念和意義分蘗是指植物從腋芽鞘內長出新的地上枝條的現象,即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是無性繁殖的形式[1]。直接從主莖基部分蘗節上生長的稱一級分蘗,在一級分蘗基部又可產生新的分蘗芽,形成二級分蘗。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形成第三級、第四級分蘗。分蘗對禾本科植物意義重大,從個體發育方面看,每個枝條都能形成自己的根系,從而促進植物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同時植株借助分蘗形成大量的營養物質,促進植株個體的發育。分蘗也有利于植株擴大營養面積,加強

    草原與草坪 2012年1期2012-03-31

  • 玉米多蘗現象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后一月左右,即有分蘗長出。分蘗的多少除與品種特性有關外,還與環境條件有著密切關系。1、分蘗是玉米的特性,但不同品種之間差異很大。在玉米的基部內幾個葉鞘下,都潛伏著頂芽,在正常溫度和主莖不被抑制生長時,潛伏芽不萌動,但一旦條件適宜,潛伏芽迅速生長,形成分蘗與主莖爭奪水肥。2、土壤的肥沃程度及施肥水平有關。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同樣密度,同一品種,同一施肥水平的兩塊地,土壤肥沃的,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分蘗發生多。3、密度有關。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同一地塊,同一品

    現代農業研究 2009年5期2009-06-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