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分析研究

2016-02-15 06:01權廣前王金津葉帝忠顧瑪麗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13期
關鍵詞:臨床病理乳腺腫瘤

權廣前 王金津 葉帝忠 顧瑪麗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分析研究

權廣前 王金津 葉帝忠 顧瑪麗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囊內乳頭狀癌(IPC)的臨床病理情況。方法 擇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乳頭狀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并參考以往的臨床文獻。結果 所有患者中臨床最常見的征兆為乳腺腫塊,以乳頭狀結構占據比例較高。結論 對IPC患者來說,主要發病對象為老年婦女,屬于臨床上一類膨脹性浸潤性癌病變。

【關鍵詞】乳腺腫瘤;臨床病理;囊內乳頭狀癌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屬于惡性上皮性腫瘤[1],主要為乳頭狀結構,界限清楚,是乳頭狀癌的一類亞型結構,在所有乳腺癌疾病中的發病率為0.5%~2.0%[2]。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乳頭狀癌患者患者的臨床資料,并結合臨床以往的文獻資料對該類疾病患者的臨床特征與疾病診斷情況進行分析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15例乳頭狀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常規診斷后確診,符合該類疾病的診斷標準;醫護人員同所有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了該類疾病的相關健康知識,包括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與防治措施、危險因素等。所選病例均為女性,年齡54~86歲,平均年齡(67.3±5.7)歲;伴有溢血或者乳頭溢液8例,局部腫塊切除4例,全乳房切除3例、前哨淋巴結活檢術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術5例。

1.2方法

對所有病例進行臨床檢查,給予10%的中性甲醛溶液進行固定后,給予脫水處理,并采用石蠟進行包埋,切片厚度為4 μm,并進行免疫組織化學與HE染色處理,后給予免疫組織化學染色,DAB顯色等,檢測試劑均選自美國VENTANA公司,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其中Calponin和CK 5/6陽性表達定位于細胞漿,ER、PR和P 63陽性表達定位于細胞核。

2 結果

所有病例的切面均為囊性,腫物直徑均為1.5~3.0 cm,主要為顆粒狀組織與紅色乳頭狀組織,質地較脆。

鏡下檢查可見腫瘤均處于囊性擴張導管內部,均被腫瘤細胞覆蓋,顯示為乳頭狀生長情況,其中腫瘤細胞為多層或單層;某些腫瘤細胞顯示為極性紊亂現象,較少見核分裂現象,多半為低級別或者中等級別;某些腫瘤細胞可顯示為篩狀或者實性,對乳頭間空隙可完全填滿或者部分填滿。此外,可見纖維血管軸心緊貼腫瘤細胞;某些病理伴有陷入腫瘤上皮情況,稱為假性浸潤情況。

3 討論

本次研究顯示,乳腺囊內乳頭狀癌(IPC)占據所有乳腺癌疾病的發病率在2%以下,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54歲,中位數年齡為(67.3±5.7)歲,所以說該類疾病多見于老年女性,以乳腺腫塊較為常見,50%左右的患者伴有乳頭溢血或者溢液情況。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病變于囊性導管內部,是臨床上一類較大的乳頭病變情況,直徑0.4~10.0 cm,平均直徑為2 cm[3];乳頭質地較脆弱,出血較為多見。其組織學特征為囊腔內伴有癌組織,其內部包括纖維血管軸心,肌上皮缺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以乳頭狀結構腫瘤較為多見,或者為實體結構、包含纖維血管軸心篩狀情況等;某些病理在囊壁內伴有腫瘤上皮,且上皮陷入,臨床上稱之為假性浸潤情況,易誤診為浸潤癌。此外,IPC疾病可合并原位癌、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浸潤癌等不良情況[4]。

對乳腺囊內乳頭狀癌進行臨床診斷時重要的一項參考指標為肌上皮[5],進行肌上皮染色后,可表明該類病變是否為肌上皮細胞缺如現象。目前臨床上較為多見的肌上皮標記指標包括P 63、Actin、Calponin、SMA等。其中Actin與SMA指標某些時候進行臨床診斷時會出現一定的困難;而P 63與Calponin屬于臨床上一類特異性肌上皮標記,且后者的陽性表達于患者的肌上皮細胞漿內部,進行肌纖維母細胞檢查后顯示結果為陰性;而P 63在患者肌上皮細胞核內為陽性表達,進行染色處理后容易作出較為確切的診斷結果,臨床上交推薦采用P 63與Calponin對肌上皮進行實驗室診斷。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主要為乳頭狀結構,在對IPC進行實驗室鑒別診斷時需注意以下病變情況:(1)浸潤性癌:IPC病變顯示臨床上伴有浸潤性癌情況,以浸潤性導管癌較為多見。臨床上進行疾病診斷時若顯示病變位于纖維囊壁外則表明為浸潤癌。(2)微乳頭型導管內癌:導管內癌的腫瘤細胞形狀與大小均不等,并伴有乳頭狀突起情況,但不會出現纖維血管軸心。(3)導管內乳頭狀癌:臨床上可見乳頭內伴有肌上皮細胞,對腫瘤細胞進行診斷時未伴有異型性特征,伴有大汗腺化生的情況[6]。

對于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臨床治療上仍缺乏共識,不同治療均有報道。由于該型腫瘤是一種低級別癌,預后較好,少有轉移、復發,局部復發或遠端轉移率極低,可局部切除而不必做乳腺全切除。一般切除范圍包括周圍部分正常腺體組織,伴有浸潤的IPC則以浸潤成分的類型、核級別作為評估參數,高級別、壞死則提示腫瘤具有侵襲性,有發生淋巴轉移及胸壁復發風險,按導管原位癌治療可獲得很好的預后。隨著對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進一步認識,越來越傾向于保留乳房手術。文獻報道[7],DICS伴微浸潤仍有約8%~14%的腋窩淋巴結轉移概率,有學者主張采用前哨淋巴結活檢組織術來評價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腋窩淋巴結狀況。此外CerB-2陰性、Ki 67、P 53低增殖活性也可進一步決定治療方案[8]。

綜上所述,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臨床表現以乳腺囊性腫塊為主,可伴乳頭溢液,主要發病對象為老年女性,屬于臨床上一類特殊類型的癌變,因臨床較罕見,應引起重視,其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仍需更多的病理學進一步研究和支持。

參考文獻

[1]肖剛,韋潔貞,陳建勇,等.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臨床病理分析[J]. 廣東醫學,2012,33(22):3433-3435.

[2]王廣珊,喻茜,瞿偉,等.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聲像圖特征[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3,11(5):543-544.

[3]金明花,程流泉.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MRI表現一例[J]. 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8):1218-1219.

[4]許增祥,劉銀華,盧林明,等.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伴神經內分泌分化的臨床病理分析[J]. 皖南醫學院學報,2011,30(2):141-143.

[5]徐樹明,程林仙,原韶玲,等. 乳腺囊內乳頭狀癌的影像學表現與臨床病理對照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8):1039-1041.

[6]林敏,何以敉,林禮務,等. 導管內乳頭狀癌與外周型導管內乳頭狀瘤的超聲鑒別診斷[J].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11):979-982.

[7]徐樹明,程林仙,楊宣琴,等. 囊實性乳腺癌的影像學及臨床病理學特征[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3,25(7):448-451,454.

[8]余燕民,汪成,包家林,等. 乳腺包膜內乳頭狀癌的影像學和病理特征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2013,20(2):216-219.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the Clinicopathologic of BreastIntra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

QUAN Guangqian WANG Jinjin YE Dizhong GU Mali Breast Surgery,The First Hospital of Nanping City Affiliated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Nanping Fujian 353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breast 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 (IPC) in clinical pathology. Methods Selectd 15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carcinoma from May 2013 to June 2015 as the object,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were reference. Result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signs for breast tumors in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structure occupy higher percentage.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IPC, the main object for older women, into the category of clinical expansion invasive cancer.

[Key words]Tumor of breast, Clinical pathology, Intra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

【中圖分類號】R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13-005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3 .030

作者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南平市第一醫院乳腺外科,福建 南平353200

猜你喜歡
臨床病理乳腺腫瘤
復合麻醉在乳腺腫瘤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研究
子宮肌瘤采用B超檢查與臨床病理結果對比分析
基于遺傳算法—BP神經網絡的乳腺腫瘤輔助診斷模型
宮頸小細胞神經內分泌癌6例臨床病理分析
嬰幼兒肌纖維瘤病臨床病理學觀察及文獻復習
頭頸部神經纖維瘤30例臨床分析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病理研究
試論陰道鏡活檢700例臨床病理分析
超聲與磁共振成像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的對比分析
高頻彩超對比X線鉬靶對早期乳腺腫瘤中的診斷效果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