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合麻醉在乳腺腫瘤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研究

2017-01-09 09:58胡建軍劉艷萍于嬋娟劉亞華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乳腺腫瘤氯胺酮

胡建軍 劉艷萍 于嬋娟 劉亞華

【摘要】目的:觀察復合麻醉在乳腺腫瘤術中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病例按照ASA分級分層,然后在每一層內進行隨機分組、合并,采用固定劑量氯胺酮復合咪達唑侖、丙泊酚及氟芬合劑實施靜脈復合麻醉。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C組患者血壓及心率影響最大,A組和B組次之,D組影響最小。A組、B組和C組術中上呼吸道梗阻的發生率、體動率及追加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且均高于D組(X2=29.809,P=0.000)。術后PACU不良反應C組發生率為15%,高于其他組別(X2=8.2 57,P=0.007);D組患者蘇醒時間最短,術中記憶力最長,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復合麻醉方案是乳腺良性腫瘤手術中的最佳配伍方案,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復合麻醉;乳腺腫瘤;氯胺酮

外科手術引起的患者生理疼痛及心理恐懼等不適感要依靠麻醉來改善或減輕,氯胺酮是目前乳腺腫瘤手術中常用的麻醉藥物,但其單獨麻醉受到越來越多的爭議。單獨應用一種麻醉藥物經常引起明顯的并發癥,復合麻醉能充分利用各種麻醉藥物和麻醉技術的優點,減少每種藥物的劑量和副作用,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更好地滿足手術的需要,提供完善的手術期鎮痛。

本文通過分析氯胺酮與咪唑安定、丙泊酚、氟芬合劑等麻醉劑的復合麻醉方案的應用效果,研究復合麻醉在手術中的最佳配伍方案,為尋找乳腺腫瘤手術中更安全、更有效、更經濟的麻醉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及分組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腫瘤醫院收治的多發乳腺腫瘤手術患者160例,女性,20~45歲,ASAⅠ-Ⅱ級(ASA Ⅰ級136例,ASA Ⅱ級24例),無麻醉相關禁忌癥。入選病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研究。本研究經新疆腫瘤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研究方法

首先將病例按照ASA分級分層,然后在每一層內進行隨機分組,將病例平均分配至4個組(A、B、C和D),最后將兩層內的4個組分別進行合并(n=40)。采用固定劑量氯胺酮復合咪達唑侖、丙泊酚及氟芬合劑實施靜脈復合麻醉。A組:氯胺酮0.5m/kg+咪達唑侖2mg B:氯胺酮0.5mg/kg+丙泊酚3mg/kg/h持續輸注;C:氯胺酮0.5mg/kg+氟芬合劑組(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曲,D氯胺酮0.5mg/kg+丙泊酚3mg/kg/h持續輸注+咪達唑侖2mg。術畢送PACU觀察。

1.3觀察指標

記錄麻醉誘導前(T0)、cls降至40~50(T1)、麻醉結束(T2)和蘇醒(T3)時的心率(HR)、MAP值和血氧飽和度(SpO2);記錄T0~T2的時間以及T2~T3的時間;觀察手術中患者的動反應,隨訪術后不良反應及術中記憶與否。

1.4統計分析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來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問兩兩比較采用LSD法,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雙側檢驗)。

2結果

2.1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各組患者ASA分級Ⅰ/Ⅱ、年齡、體重指數及手術時間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表1)。

2.2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監測

C組患者血壓及心率影響最大,A組和B組次之,D組影響最?。ū?)。A組、B組和C組術中上呼吸道梗阻的發生率、體動率及追加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且均高于D組(X2=29.809,P=0.000)(表3)。

2.3患者術后PACU的監測及處理

術后PACU不良反應C組發生率為15%,高于其他組別,存在統計學差異(X2=8.257,P-0.007);D組患者蘇醒時間最短,術中記憶力最長,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表4)。

3討論

本研究患者入室后,常規給予心電圖、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監測,并給予面罩吸氧,血氧飽和度低于90%,以及出現上呼吸道梗阻(患者出現很強的鼾聲或有吸氣凹陷,但尚能保證通氣正?;蛘弑仨氁揽靠谘释獾阑蛲邢骂M才能保證通氣)時行面罩加壓給氧,出現體動(手、足輕動、肢體扭動、呻吟)給予氯胺酮追加藥量。靜脈麻醉后由麻醉醫師護送至PACU,記錄恢復室監測表,出現惡心嘔吐給予恩丹西酮5mg靜脈注射處理,出現譫妄煩躁給予咪達唑侖3mg靜脈注射處理。

氯胺酮鎮痛作用強、呼吸抑制輕、循環輕度興奮,安全性和鎮痛作用特別突出,但其對心血管系統的興奮作用、麻醉后的精神副作用以及對顱內壓和眼內壓的影響較大。丙泊酚具有起效快,催眠鎮痛作用強,持續時間短,蘇醒快,可控性等特點。氯胺酮、丙泊酚及咪達唑侖結合使用,可以有效減少心血管反應,保持麻醉平穩。

本研究結果顯示,C組患者血壓及心率影響最大,A組和B組次之,D組影響最??;A組、B組和C組術中上呼吸道梗阻的發生率、體動率及追加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且均高于D組。術后PACU不良反應C組發生率為15%,高于其他組別;D組患者蘇醒時間最短,術中記憶力最長。綜上所述,D組(氯胺酮0.5mg/kg+丙泊酚3mg/kg/h持續輸注+咪達唑侖2mg)復合麻醉方案是乳腺良性腫瘤手術中的最佳配伍方案,具有對患者影響小、術中并發癥少、術后不良反應少及蘇醒快的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通訊作者:劉亞華)

猜你喜歡
乳腺腫瘤氯胺酮
七氟烷與氯胺酮在小兒短小手術麻醉中應用效果對比分析
氯胺酮或能減少飲酒
麻醉藥氯胺酮可緩解抑郁癥狀
基于遺傳算法—BP神經網絡的乳腺腫瘤輔助診斷模型
右美托咪定混合氯胺酮對新生大鼠離體海馬細胞凋亡的影響
氯胺酮復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兒短小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
超聲與磁共振成像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的對比分析
高頻彩超對比X線鉬靶對早期乳腺腫瘤中的診斷效果評價
氯胺酮對嬰幼兒體外循環手術中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
B超診斷在乳腺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