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動脈瘤破裂患者的急救及護理體會

2016-02-20 22:37林卓美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5期
關鍵詞:急救護理

林卓美

【摘要】 目的 探討腦動脈瘤破裂的急救及護理。方法 46例腦動脈瘤破裂患者,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取強化護理, 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所有患者經急救處理均救治成功, 無一例患者死亡,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3年后, 觀察組殘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強腦動脈瘤破裂急救及護理, 有利于減少并發癥, 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降低傷殘率,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腦動脈瘤破裂;急救;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57

腦動脈瘤是因患者局部血管發生異常改變, 致腦血管瘤樣突起, 腦動脈瘤多數因顱內壓增高、腦動脈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造成[1, 2], 動脈瘤、血管炎、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與該病顯著相關。腦動脈瘤破裂出血主要表現為蛛網膜下腔出血, 具有較高的致殘率、死亡率, 且有再出血的風險。加強對腦動脈瘤患者的急救及護理對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致殘率有積極意義, 因此對本院收治的46例腦動脈瘤患者急救及護理做出了分析, 取得了較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于本院的46例腦動脈瘤破裂患者為研究對象, 46例患者中男28例, 女18例, 年齡35~66歲, 平均年齡(48.6±7.3)歲;動脈瘤部位:眼動脈瘤2例, PLCA 6例, MCA10例, AcoA 12例, ProA 16例。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動脈瘤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急救處理 ①患者保持頭高腳低位, 禁止家屬或朋友劇烈搬動患者, 避免用力過猛造成患者病情加重。②安慰患者家屬情緒, 指導患者家屬用輕柔的言語鼓勵安慰患者, 緩解患者心理緊張情緒。③詢問患者朋友或家屬對于患者的疾病史。對于意識尚清醒的患者可在急救過程中給予心理疏導, 多用親切有感染力的語言鼓勵患者加強信心面對疾病, 以言語鼓勵安慰, 使患者在病發過程中獲得安全感, 使心理負性情緒影響病情加重的可能性變小。④迅速建立靜脈通路, 輸注20%甘露醇等脫水藥物降顱內壓。對患者的血壓實施控制處理, 預防或降低再出血風險。⑤動態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各項指標, 加強臨床監測, 靜脈泵入尼莫地平等藥物, 可持續靜脈泵入德巴金預防癲癇發生。在臨床監護過程中, 加強體溫監測, 必要時給予物理降溫或退熱藥。⑥視情況適量給予潤腸劑避免便秘, 禁止灌腸, 保持室內通風適宜, 防止因著涼而引起患者用力打噴嚏或咳嗽, 避免增加腹壓及反射性的增加顱內壓而引起顱內血管破裂。

1. 2. 2 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取圍手術期常規護理, 如健康教育、體位護理、用藥護理等。觀察組采取圍手術期強化護理, 具體如下:①術前觀察及準備。術前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 若患者出現意識喪失、血壓增高、呼吸深大則匯報醫師即刻處理。若患者病情允許, 則可以做好備皮、備血、急檢血、尿常規、凝血常規等檢查, 再實行手術。術前囑患者絕對臥床, 避免再出血, 準備好急救器械, 防止患者舌咬傷、窒息等。觀察患者是否有癲癇發作, 并給予針對性處理, 血壓增高應即刻給予降壓處理。在飲食方面應囑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 保證大便通暢, 即刻實施手術前禁飲食。②術后護理。術后加強專人護理, 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 注意引流管的護理, 觀察是否有扭曲、移位、受壓、脫落等現象發生, 若有則即刻處理。嚴密觀察敷料狀況, 檢查是否有滲液、滲血, 敷料是否出現潮濕, 若有則即刻更換。術后可食用少量流質食物, 無嗆咳、無吞咽困難的患者可以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實行早期康復鍛煉, 待患者病情穩定可下床活動, 鼓勵并指導患者實施早期康復鍛煉, 可降低患者臨床負性情緒, 預防血栓形成, 可改善長期臥床引發的疲勞、壓瘡等, 可實行散步、騎自行車等輕微的運動鍛煉, 循序漸進, 適量增加運動量, 促進病情康復。③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颊邔κ中g、創傷性檢查及自身病情等通常抱有焦慮、擔憂、抑郁等負性情緒, 且手術順利完成后, 擔心預后也同樣會出現不良情緒。故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意義及治療成功案例, 樹立治療信心, 并可邀請治療成功且有良好預后患者現身說法, 增強患者治療信心, 對于有嚴重負性情緒的患者, 應建議實行心理醫師指導, 詳細獲取患者心理狀態, 實施針對性個人心理干預。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 無一例患者死亡。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3年后, 觀察組有1例殘疾, 對照組有4例殘疾,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腦動脈瘤破裂救治成功后, 應加強圍手術期護理, 避免術后再出血, 有報道表示[3, 4], 若再出血則可能由第一次出血死亡率12%上升到72%, 因此在臨床強化護理過程中, 應加強對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的嚴密觀察, 做好記錄并隨時糾正, 對患者的飲食應有合理安排及指導, 鼓勵患者病情穩定后實施早期的康復鍛煉, 促進患者病情康復。加強術后各項臨床護理, 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負性情緒, 改善患者預后, 降低臨床并發癥發生率。有報道[5]證實通過加強此些護理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致殘率。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 無一例患者死亡。說明本文研究的急救處理方法得當, 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本文研究護理結果顯示,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3年后, 觀察組殘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觀察的強化護理可降低臨床并發癥, 提高護理滿意度, 降低致殘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于淑華. 38例腦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0, 18(7):995-996.

[2] 何瑛, 王慶華, 許秀芳, 等.介入治療急癥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護理體會.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3, 22(7):602-604.

[3] 鮑鳳. 32例腦動脈瘤血管內栓塞治療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 31(10):1820-1822.

[4] 劉小梅.腦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引進心理行為干預護理的臨床觀察及療效剖析.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9):124-126.

[5] 馮連桂.糖尿病合并腦動脈瘤行血管內栓塞治療的并發癥觀察及護理探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5(6):6-7.

[收稿日期:2015-10-08]

猜你喜歡
急救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救與護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以及護理方式
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與護理
急診科昏迷患者搶救治療的臨床分析
舒適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