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左腎先天性缺如兒童膝關節術后感染的護理

2016-02-22 05:00方曉雪袁惠蕓
西南國防醫藥 2016年4期
關鍵詞:先天性韌帶傷口

方曉雪,袁惠蕓,崔 琳

1例左腎先天性缺如兒童膝關節術后感染的護理

方曉雪,袁惠蕓,崔 琳

腎先天性缺如;膝關節;感染;護理

膝關節是下肢活動和負重的重要關節,膝關節感染若不能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導致膝關節活動障礙,因此,感染后的治療、護理極為重要。1例左腎先天性缺如患者于2013 年7月20日行右膝關節開放性損傷清創縫合、右膝髕韌帶修復縫合術,術后關節腔感染,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治愈出院,隨訪復查恢復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7歲,“因不慎摔傷致雙下肢疼痛伴活動性出血2 h”,于2013年7月20日18:41分入院,腹部彩超提示左腎區未見腎臟顯示,考慮先天性左腎缺如;其余各項檢查結果未見明顯手術禁忌證,當日即在急診全麻下行右膝關節開放性損傷清創縫合、右膝髕韌帶修復縫合、左小腿皮膚切割清創縫合術。術后患兒并發右膝部傷口感染,反復低熱、高熱,于2013年7月31日在急診下行右膝關節鏡檢、關節清理、置管持續沖洗引流術,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及臨床藥學科、兒科、腎內科等多次會診,給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鈉2.25 g靜滴,4次/d;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4 g靜滴,1次/d;右膝置管處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3000 ml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2 g,24 h持續不間斷關節腔沖洗。根據多次右膝引流管中液體及關節腔分泌物的送檢結果及臨床藥學科會診意見,不斷調整抗菌治療方案;2 w后停止關節腔沖洗,拔除引流管;定期監測腎功能、C-反應蛋白(CRP)、血常規。經過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尿量、傷口引流分泌物、四肢遠端感覺、運動、血液循環,指導患兒功能鍛煉,術后恢復良好,于2013年9月4日治愈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患兒因術后感染帶來疼痛與不舒適,加之年齡小、對病房環境陌生,表現出恐懼、害怕、不配合的心理;患者家屬對患兒病情的擔心,對費用、手術預后甚至對致殘可能的胡亂猜想,導致家屬顧慮重重,并抑郁,忽略了可能對患兒的身心存在負面影響[1]。在患兒病情反復期間,如反復低熱時,護士時常與患者家屬進行交談,給予適當的安慰、關心,通過聊天、問候等方式及時滿足患兒的治療與需求;告知家屬一些生活護理的要點,必要時協助家屬護理,同時鼓勵患兒,增加對抗疾病的信心,積極面對病患。

2.2 高熱的護理 患兒病情不穩定,體溫波動在37.8~39℃,遵醫囑給予物理降溫。冰袋置于患兒腋下,時間不宜超過20 min[2],以防止凍傷;亦或用32~34℃溫水擦浴或30%乙醇擦浴,注意乙醇擦浴可能引起血液循環血容量降低導致虛脫,擦浴前可飲熱飲料,擦浴后嚴密觀察患兒病情變化?;純撼龊馆^多時,應及時更換汗漬浸濕的病號服及床單,保持床單位整潔、干凈。

2.3 傷口護理 因患兒傷口部位的特殊性,置患肢于功能位,膝下墊軟枕;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若有滲出液及時更換;觀察膝關節腫脹程度、疼痛程度、傷口周圍皮膚顏色及患肢遠端感覺、運動、血液循環情況,重視患者主訴;傷口引流管應固定好,避免翻身時引流管牽拉、受壓、脫落;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壓、堵塞;引流袋的放置應低于傷口處并及時更換,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取樣本送檢。每班交接患兒傷口周圍皮膚及全身皮膚情況,安置床欄避免患兒翻動時墜床,告知家屬禁止患兒玩耍引流管,指導患兒有效咳嗽,防止墜積性肺炎發生而影響傷口的治療。

2.4 藥物治療護理 患兒因病情需要使用四聯抗生素聯合抗菌治療,加之患兒左腎先天性缺如,應高度警惕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等藥物對患兒耳、腎臟、軟骨等的毒副作用,如頭暈、耳鳴、聽力下降等[3]。遵醫囑嚴密監測患者體溫及生命體征,觀察尿量、顏色、性質,準確記錄出入量;定期監測腎功能及CRP,根據兒科、腎內科、營養科等多科會診意見,給予小劑量藥物靜滴保護肝臟、腎臟、胃腸等功能;密切觀察患兒是否有惡心、嘔吐、厭食等藥物不良反應,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通過查體、詢問、檢查等方式嚴密觀察病情,該患兒未出現以上不良反應。

患兒治療過程中除抗菌藥物,還使用了20%甘露醇脫水治療,為保證藥物療效及防止藥物外滲,應用深靜脈留置針,妥善固定好留置針,教育患兒不抓扯管道,避免彎折、牽拉管道以防脫落[4];嚴密觀察穿刺處是否紅腫、滲出,局部保持干燥,預防靜脈炎;每次輸液完畢時,及時用肝素稀釋液邊推邊退緩慢推注正壓封管。

2.5 飲食護理 患兒由于長期使用四聯抗生素聯合抗菌治療,對胃黏膜刺激明顯,易出現胃腸道癥狀。請營養科會診,根據患兒情況制定食譜,宜攝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飲食,補充多種微量營養素[5]。告知家屬患兒應多飲水,多食雞蛋、瘦肉、魚、蔬菜、水果等食物,少食不宜消化、產氣食物。充足的營養對患兒后期傷口愈合、髕韌帶生長有重要作用。該患兒在我科醫護人員飲食指導下,營養狀況良好,傷口愈合良好。

2.6 功能鍛煉 由于患肢行髕韌帶修復縫合術,患兒術后需保持3 w膝關節伸直位制動[6],期間指導患兒患肢行被動踝部運動,3次/d,10~15 min/次,根據患兒疼痛程度適當增加或減少;健肢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與直腿抬高運動交替鍛煉,3次/d,10~15 min/次。拔除引流管后,患肢在家屬幫助下被動直腿抬高運動;膝關節疼痛較前明顯減輕后,被動屈膝運動,屈曲角度逐漸遞增,此期右下肢勿負重。出院后1、3、6個月復查創口及髕韌帶愈合良好,指導患兒扶拐下地活動,不鼓勵多走動,以恢復正常關節活動為目的。有計劃地指導患兒及家屬,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的原則,逐漸增加鍛煉時間。

[1] 鄭思琳,楊昌美,張穎.意外創傷病人家屬存在的心理問題與對策[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1,34(2):192-193.

[2] 劉玲,左艷梅.淺談小兒高熱的物理降溫及護理體會[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3,10(6):93-94.

[3] 張愛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及臨床應用注意事項[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6):141-142.

[4] 吳明慧.小兒淺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體會 [J].中國醫藥導報,2008,5(7):141.

[5] 王茵,朱染楓,陳永壯.補充多種微量營養素對學齡兒童營養狀況的影響[J].營養學報,2006,3(8):122-123.

[6] 邊焱焱,翁習生.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中髕韌帶損傷的預防和修復[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3,27(9):1076-1079.

R 619.3

A

1004-0188(2016)04-0443-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4.037

2015-06-30)

610083成都,成都軍區總醫院骨科

猜你喜歡
先天性韌帶傷口
為什么傷口愈合時會癢?
為什么在傷口上撒鹽會疼?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結腸中的研究進展
三角韌帶損傷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這幾點可避免前交叉韌帶受損
重視先天性心臟病再次開胸手術
那只給我帶來傷口的大橘
傷口“小管家”
距跟外側韌帶替代法治療跟腓韌帶缺失的慢性踝關節外側不穩
成人先天性小腸旋轉不良長期誤診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