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軀體形式障礙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2016-02-22 05:00周建麗劉詩翔
西南國防醫藥 2016年4期
關鍵詞:醫學雜志軀體障礙

周建麗,劉詩翔

軀體形式障礙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周建麗,劉詩翔

軀體形式障礙;診斷;預后;研究進展

軀體形式障礙(SFD)是一類以各種軀體不適癥狀為主訴,盡管經多種醫學檢查仍無器質性損害或明確的病理生理機制,仍不能打消患者疑慮的神經癥。在DSM-5 中SFD被稱為軀體癥狀障礙,包括軀體化障礙、疑病癥、疼痛障礙以及未分化的軀體形式障礙等診斷。文獻報道,在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中,SFD患者以諸多軀體不適作為主訴首診達到37.10%[1]。多數SF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抑郁和焦慮癥狀[2],疼痛、疲勞、頭昏、失眠、心悸和呼吸困難是SFD最常見的癥狀[3]。

1 SFD的病因和機制

SFD產生的病因是多種的,具體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清楚。當情緒沖突時,體內的神經內分泌、植物神經及血液生化改變,導致血管、內臟器官、肌張力等改變,這些生理反應被患者感受為軀體癥狀,且導致癥狀的放大,形成惡性循環。目前研究把SFD的病因主要歸為遺傳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和生物學因素。新醫學模式將軀體癥狀障礙的病因視為生物、認知、情緒、行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1.1 人格特征及不良認知模式 國外有學者[4]通過研究發現,SFD患者存在異常神經質的特性。他們容易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軀體不適及其負性生活事件,導致感覺閾降低,對軀體感覺的敏感性增加,而產生各種軀體不適?;颊叩母杏X閾和痛覺閾都較低,顯示為神經癥的特征[5],即患者傾向于夸大自己的軀體感覺和疾病的負面認識,將其過度轉換為有害和痛苦的感受。

1.2 社會文化因素 (1)生活事件:負性生活事件可能成為SFD患者發病的誘因,創傷性的生活事件記憶可被儲存于意識范圍之外,從而以軀體化的癥狀表達出來。(2)社會支持:社會支持作為社會心理刺激的緩沖因素,對健康產生間接的保護作用。周雅君等[6]研究發現,SFD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社會支持利用度及生活質量均顯著低于正常人群。(3)社會文化:有人認為情緒的表露受到患者所處的特定的社會文化的壓抑,Escobar等[7]綜述了文化因素影響SFD患者的癥狀形成。

1.3 生理因素 腦區功能異常部位主要位于前扣帶回、島葉皮層和梭狀回,這些部位也許參與了痛苦主觀體驗的誘導,因而產生SFD的軀體癥狀。Browning等[8]研究顯示,SFD患者接受疼痛刺激時邊緣系統活性增加,而且灰質密度普遍降低。Hakala等[9]研究發現,嚴重的軀體化可能與大腦尾狀核降低的葡萄糖代謝率有關。Dimsdale等[10]從心理神經免疫學的角度討論了SFD的發病機制,認為患者煩躁等癥狀也許和免疫系統與大腦之間的異常連接關聯。有關腦功能不對稱性的研究把轉換障礙的注意、感覺和情感的變化與右半球信息處理過程的方式聯系起來,對SFD患者的腦研究指向第二感覺區,此區可能更為適合解釋該病的神經心理學機制[11]。

1.4 心理因素 由于多種原因,患者不善于主動表達內心的情感,長時間壓抑后可能出現全身不適。Mattila等[12]進行多因素分析,得出述情障礙與SFD之間存在著不依賴于其他因素的獨立聯系。

1.5 家庭因素 杜曉瑋等[13]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父親養育方式中的拒絕否認、過分保護和母親養育方式中的過分干涉、過度保護是SFD的易感因素。

2 SFD的臨床癥狀分類

(1)神經系統癥狀:頭痛、頭昏、頭部沉重感、失眠、困倦乏力、記憶力下降、四肢麻木;(2)呼吸系統癥狀:呼吸困難、咽喉部異物感;(3)循環系統癥狀:心慌、胸悶、胸腹部血管跳動明顯;(4)消化系統癥狀:腹部多處不固定疼痛、呃逆、腹脹、納差、便秘;(5)泌尿系統癥狀:小便灼熱、尿頻及夜尿多;(6)精神癥狀:情緒不佳、興趣減少、四肢軀干不自主抖動;(7)肌肉骨骼系統:腰、頸肩部及肢體疼痛,全身肌肉乏力、酸痛;(8)植物神經系統:口干、畏寒、肢冷、潮熱多汗、皮膚蟻走感、胸腹部及肢體燒灼感;(9)生殖系統癥狀:性功能低下。

3 SFD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3.1 診斷標準 (1)癥狀標準:①有≥1種的臨床癥狀,如胸痛、呼吸困難、稍活動后疲勞明顯、呃逆、反酸、胸腹部燒灼感、大小便次數增加等。②至少有≥2種植物神經癥狀,如心悸、出汗多、口干、顏面發紅或潮紅、發抖、燒灼感等。(2)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至少3個月。(3)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疾病、癔癥、焦慮和抑郁性障礙、酒精戒斷等。根據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 (第三版)CCMD-3》中軀體形式障礙診斷標準[14],符合≥1個以上癥狀標準,同時符合病程標準,排除相關精神障礙疾病可診斷為SFD。

3.2 鑒別診斷 患者有1種或多種軀體不適臨床癥狀時,需首先行相關醫學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當檢查均為陰性后,方能結合患者癥狀考慮SFD的診斷,同時還需與以下疾病鑒別:精神障礙相關疾病,包括軀體障礙、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疑病障礙及妄想障礙等;內科相關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心臟神經官能癥等;其他醫學上不能解釋的疾病,如慢性疼痛,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明顯,軀體化癥狀多[15]。

4 SFD的治療

研究發現,SFD患者的生理機能、社會職能、情感功能、認知功能及一般健康狀況均顯著低于正常人群[16]。疼痛是SFD患者最常見、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癥狀之一[17],是不能用生理過程或軀體障礙予以合理解釋的持續、嚴重的疼痛。SFD一般采用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也可聯合采用多種治療,心理治療起效較慢。度洛西汀是一種選擇性的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雙受體再攝取抑制劑,能使患者大腦和脊髓中的5-HT和NE濃度升高,阻斷兩者的吸收及轉運結合過程,比文拉法辛更有效[18]。5-HT 及NE通過下行脊髓通路抑制疼痛[19],調控情感和對疼痛的敏感程度,提高機體對疼痛的耐受性,能明顯改善抑郁癥狀及疼痛癥狀[20-21]。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表明,帕羅西汀對SFD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應少。邱亞峰等[22]用帕羅西汀治療60例軀體化障礙患者,療效顯著,可為治療軀體化障礙的首選藥物之一。目前,對SFD的藥物治療主要在于消除患者伴發的焦慮與抑郁情緒。文拉法辛緩釋片是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抑制性的抗抑郁藥,對SFD治療有效[23]。米氮平是對5-HT和NE都存在雙重抑制功效的抗抑郁藥物[24]。姜建華等[25]采用米氮平治療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燒灼感的臨床研究表明,對SFD的自主神經紊亂(表現為燒灼感)患者給予米氮平治療,其不僅安全,而且臨床效果好。閔中有[26]在軀體化障礙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研究中提出,小劑量抗焦慮藥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軀體化癥狀,而且小劑量最有效。

5 展望

SFD患者最初常常就診于內、外科門診,而到精神科就診的患者多為其他科室轉診。目前現狀:識別率低,漏診率高,治療率低,患者長期受病痛的折磨,同時浪費大量的醫療資源。因此,提高SFD的早期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對SFD患者的評估,還沒有一套可靠的工具。因此,制訂一套適用于中國成人的SFD評估工具勢在必行。同時,運用評估工具可提高各科室對SFD的知曉率、識別率,且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診斷,并能很好評估療效,從而消除患者對醫生及檢查設備的懷疑,提高治療依從性,并能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殘留癥狀,從而避免了患者到非??圃\治,導致不恰當的治療策略[27],加重患者的SFD的臨床癥狀[28],同時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負擔,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1] 姚道元,龔震命.綜合醫院中抑郁癥及軀體化癥狀的研究[J].四川精神衛生,1998,11:85-87.

[2]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 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8.

[3] Lipowski ZJ.Somatization:the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s somatic symptoms[J].Psychother Psychosom,1987,47(3-4):160-167.

[4] Amann B,Padberg F,Mergl R,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mental traits in 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do they belong in the affective spectrum [J]?Psychosomatics, 2009,50:605-612.

[5] 王東林,吳彩云,吳愛勤.軀體化障礙與抑郁癥的生物學特征及心理社會因素比較[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0,10(2):68.

[6] 周雅君,郭建設,萬曉瑋.軀體形式障礙患者生活質量及社會支持狀況調查[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3):200-201.

[7] Escobar JI,Gureje O.Influence of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on the epidemiology of idiopathic somatic complaints and syndrome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7,69:841-845.

[8] Browning M,Fletcher P,Sharpe M.Can neuroimaging help us to understand and classify somatoform disorders?A systematic and critical review[J].Psychosom Med,2011,73(2):173-184.

[9] Hakala M,Vahlberg T,Niemi PM,et al.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temperament in relation to severe somatization[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06,60:669-675.

[10]Dimsdale JE,Robert Dantzer. A biological substrate for somatoform disorders: importance of pathophysiology [J]. Psychosom Med,2007,69(9):850-854.

[11]杜曉瑋,李澤愛,周曉琴.軀體形式障礙患者的父母養育方式與社會支持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0,23(5):351-353.

[12]Mattila AK,Kronholm E,Jula A,et al.Alexithymia and somatization in general population[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8,70:716-722.

[13]杜曉瑋,李澤愛,周曉琴.軀體形式障礙患者的父母養育方式與社會支持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0,23(5):351-353.

[14]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 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2001:108-112.

[15]史繼紅,李成文,葛欣,等.醫學上不能解釋的慢性疼痛主訴者臨床特征和精神病學診斷 [J].精神醫學雜志,2013,26(4):261-264.

[16]Beck T,Breuss M,Kumnig M,et al.The first step is the hardest emotion recognition in 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s[J].Z Psychosom Med Psychother,2013,59(4):385-390.

[17]李昌俊,鄭涌,劉新豐,等.影響軀體化癥狀的人格因素及其實踐意義[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0,36(2):125-127.

[18]張璐璐,鄭洪波.鹽酸度洛西汀介紹[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7,17(4):284-285.

[19]喻東山.度洛西汀的精神科應用 [J].臨床薈萃,2010,25(22): 2020.

[20]Clark MR,Treismane J.Perspectives on pain and depression[J]. Adv Psychosom Med,2004,25(1):1-12.

[21]Price DD.Psychological and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 affective dimension of pain[J].Science,2000,28(8):1769-1772.

[22]邱亞峰,馬麗霞.帕羅西汀治療軀體化障礙的療效[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4,23(9):109.

[23]黃東,何曉艷,鄭秀霞,等.文拉法辛緩釋劑治療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療效觀察[J].精神醫學雜志,2009,22(6):437-439.

[24]馬榮,錢瑞琴,姚海燕,等.解郁丸抗抑郁機制的初步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0(16):171-172.

[25]姜建華,張錄鳳.米氮平治療軀體化障礙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1):52.

[26]閔中有.軀體化障礙的臨床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1,18(7):37.

[27]呂紅波,李玉英,焦歆益,等.早年創傷與抑郁癥和軀體形式障礙共病的關系[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3,23(3):181-183.

[28]Shidhaye R,Mendenhall E,Sumathipala K,et al.Association of somatoform disorder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in women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2013,25(1):65-76.

R 749.2

A

1004-0188(2016)04-0454-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4.042

2016-01-05)

650032昆明,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神經內科、昆明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部

劉詩翔,E-mail:shixiang222@126.com

猜你喜歡
醫學雜志軀體障礙
《海軍醫學雜志》第二屆編委會名單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現在干什么?
跟蹤導練(四)2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簡介
《轉化醫學雜志》稿約
跨越障礙
搬家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葉挺將軍囚禁歲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