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3I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6-02-22 12:40陳慶梅付昕張國龍
科技視界 2016年5期
關鍵詞:生物醫學特質卓越

陳慶梅 付昕 張國龍

【摘 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更新了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與模式,對專業知識、能力和品德等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本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為例,分析了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中3I特質的涵義,并針對不同的素質提出改革思路與應用,最后從3I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效果闡述了卓越工程師3I人才培養的意義。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3I特質;專業知識;能力;品德

近30年的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為國際化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才提供了需求空間。然而,多項研究表明,我國只是工程教育大國而非強國,我國的工科學生面臨著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而產生的失業的壓力。在此背景下,教育部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于2010年啟動了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白吭接媱潯钡膯訉鹘y的人才培養觀念和模式提出了挑戰?!叭绾闻囵B合格的卓越工程師人才”成為各大高校,特別是國家和地方首批“卓越計劃”試點的高校和專業務必思考的首要問題。根據“卓越計劃”的要求與理念,很多高校提出了從專業基礎知識、能力和品德綜合素養三個方面進行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模式[1-2]。

1 “卓越工程師”及3I特質涵義

教育部高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卓越計劃”的實施,能夠引導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讓工程教育回歸工程。也就是說,“卓越計劃”希望培養的學生具備相應的工程技術和專業能力,具備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態度,能夠真正服務企業和社會。

“卓越計劃”的實施不是培養能力超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而是要求培養具備知識、能力和品德綜合素養,即具備3I(Initiative,Industrial and Integrative)特質的現代工程技術人才。目前,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在卓越計劃的推動下,開始探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新模式。但是這些高校大多是綜合性、或理工類院校,具有較強的工科背景和條件。然而對于醫學院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而言,工程技術基礎相對薄弱,不能夠復制其它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背景與條件,摸索一套適合醫學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的3I人才培養模式。

2 改革思路與應用

為了能夠真正實現知識、能力和品德綜合素養的培養,本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滲透3I特質的培養理念,充分展現3I特質的人才培養模式。

2.1 優化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體系

由于生物醫學工程是新型交叉學科,具有多個研究方向,因此在本科的教育中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細化專業方向,設置具有專業方向特色的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比如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設有一個醫療電子儀器方向,因此我們在該方向的課程體系中設置了各種醫學設備相關的課程,比如《醫學影像設備學》、《醫用治療設備》、《檢驗分析儀器》等課程。

實踐體系主要包括專業實驗、見習、實習,學生競賽,科研實訓小組等。根據教育部關于實驗教學的指導意見,我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在新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對專業實驗的設置進行了大幅改革,大大增加了實驗教學的學時比例,加大了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比重。為了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對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之外成立興趣小組,開展電子電路的初步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大學生競賽和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今年學科組成立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科研實訓小組,由專業老師負責指導。

2.2 建立校企合作平臺

根據專業方向,拓展更多相關的實習基地,建立長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平臺,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對專業方向和專業知識的了解和學習,讓學生對本專業在社會中的應用領域和應用價值有初步認識,便于專業理論知識的鞏固和就業目標的確定?!白吭接媱潯币笃髽I全程參與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過程,林健教授也對國內外校企合作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參考方法與建議[3]。從2012年開始,我校生醫專業開始與一醫療器械公司開展合作辦學,開辦“卓越班”。該班由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選拔的學生組成,負責學生的職業素養培訓、大型醫療器械的授課和實踐、團隊精神和綜合素質的訓練等。

2.3 注重綜合素質與品德培養

積極開展有意義的課外活動與鍛煉,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在培養方案的修訂中,學校也考慮了這個問題,學校的公共課程很多增設了實踐課程;加大了社會調查與實踐、軍事理論的實踐等。

3 改革效果與意義

目前,新的培養方案剛剛啟用,只有少數專業課程采用了新的課程設置。從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對實驗學時的增加比較滿意,他們有了更多動手鍛煉的機會。一些公共課程實踐學時的增加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思想政治課有更多機會去博物館、革命紀念館等地方參觀、學習;暑假有更多的社會實踐時間和機會去走入社會、了解社會。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卓越班”目前進展順利,通過3年的摸索,人數、課程及流程均已穩定。從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的反映,該“卓越班”辦學效果良好,而且報名參加“卓越班”的學生人數每年呈遞增趨勢。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3I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在于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真正具備專業基礎知識、能力和品德綜合素養的工程技術人才。該模式注重學生興趣和市場需求,能夠使學生學習的目的更明確,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具有重要意義;注重能力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轉第24頁)(上接第17頁)注重專業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邊學習邊實踐邊鞏固,有助于改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注重品德的提高,充分體現“唯人”校訓理念。同時,3I特質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菁華,周軍,岳愛臣,等.“卓越計劃123模式”的創建與實踐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47-52.

[2]何金保,駱再飛,廖遠江.基于“3I”特質的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探索[J].大眾科技,2015,17(187):121-122.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生物醫學特質卓越
芻議“生物醫學作為文化”的研究進路——兼論《作為文化的生物醫學》
靈長類生物醫學前沿探索中的倫理思考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癡顛狂怪”特質
創優陽江 追求卓越
國外生物醫學文獻獲取的技術工具:述評與啟示
大作為 走向卓越
創新,只為追求更加卓越
論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特質
LED光源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分析
卓越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