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穿框構橋頂進施工的關鍵技術思考

2016-02-22 20:19蔡挺
科技視界 2016年5期
關鍵詞:關鍵技術

蔡挺

【摘 要】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城市道路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下穿鐵路框構架橋,只有加固好框構橋線路,才能有效開展頂進施工,確保列車能夠不間斷運行,提高施工質量與行車安全度。本文總結了下穿鐵路框構橋頂進施工的準備工作,并且探討了其關鍵施工技術,包括頂進設備布置、糾偏措施、方向控制、避免線路橫移等。

【關鍵詞】下穿鐵路框構橋;頂進施工;關鍵技術;線路加固

為確保鐵路運輸正常,將下穿式框構橋增設于鐵路與鐵路、鐵路與公路交叉口時,通常采用頂進法施工。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對橋涵高程進行嚴格控制,“抬頭”、“扎頭”等作為比較常見的質量問題,不僅會使框構架橋頂進的施工質量受到影響,還會使上部線路道床厚度、道路給排水、下穿道路縱向坡度受到影響,使鐵路運輸安全受到威脅,必須引起施工單位的重視。

1 頂進施工的準備措施

許多鐵路沿線埋設了信號電纜、通信電纜與光纜等,頂進前必須檢查清楚所有的電纜、光纜以及周圍隱蔽建筑物的走向及位置,如果可以改移需要將其改移,若無法改移則要實施一定的保護措施。頂進施工前還要對同條件的養護試件加以檢驗,確保橋體混凝土符合設計強度。除此之外,路基與線路的加固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本工程中應用工字鋼組合支架加固線路,將正線封閉后在股道穿橫向工字鋼與吊軌加固。在橋體頂進時,為避免路基被撕裂,需要將鉆孔灌注樁設置在路基旁邊,起到防護作用。必須在橋體頂進前設置防護樁,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樁體混凝土的強度。在橋涵頂進時,施工人員需要注漿加固工作坑范圍所對應的地基與路基土體,促使土體交結變為統一整體,避免路基發生正、側面塌方事故。如果土地的滲透性不高,那么在設置注漿加固孔距時則不要過大,選擇普通硅酸鹽水泥漿,并且控制水灰比在0.6~2.0之間,將適量緩凝劑與減水劑加入水泥漿中,確保水泥的滲透能力與流動性足夠,為確保滲透時間充足,應當控制注漿壓力在0.3~0.6MPa之間,注意路基在注漿過程中是否發生變形,漿液最好先稀后濃,應當一次性完成每個孔的注漿,不可中斷,完成注漿后,要采用原液密實封堵每個注漿孔。最后還需進行降水施工。為了確??驑嫎蝽斶M施工期間,鐵路路基與工作坑的水位一直在框構架橋地板0.5m或以下,應當將大口徑排降水井布置在工作坑兩側,深度為12m,每隔0.5m 1眼,以無砂管作為井壁,將止水帷幕設置在降水井外側,使周圍建筑物在降水施工時產生的沉降減少。

進行線路加固時,需要遵循的原則為:縱抬橫梁吊軌可以有效提高線路的剛度與穩定性,控制線路的軌距與水平始終滿足相關要求;根據《鐵路技術管理規程》中對于鐵路建筑接近界限的要求選擇加固線路時使用的材料與設備;經過驗算,縱橫抬梁的強度要與要求相符合,經牢固加固,提高行車安全性;施工過程中,既有鐵路線路行車時要求列車必須勻速通過,而且限制速度不高于45km/h,不可在設置扣軌梁的范圍內行車制動。應當在封鎖點內拆除或架設吊軌梁,并且實施防護,確保人身與行車安全。

2 下穿框構橋頂進施工的關鍵技術

頂進施工的施工工藝包括頂進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完成設備準備后需試頂、開鎬,接著開始頂進,并進行頂進測量,控制方向并及時糾偏,避免線路橫移。

2.1 布置頂進設備

施工人員要根據橋體自重等數據設計頂程和最大頂力。選擇重量合適的頂鎬,并且按照其額定頂力的70%計算頂鎬的頂力,求出需要頂鎬的臺數,以及其中作為備用設備的臺數。在框構架橋中墻的一側布置油箱、高壓油泵等輔助裝置,準備好數量齊全、規格正確的傳利用橫梁與頂柱,頂鐵、頂柱的安裝軸線與后背相垂直。先設置一根鋼橫梁作為當作拖梁,間距為每個4m一道,將鋼橫梁設置在后背梁前面,運用預埋于滑板中的壓梁環對壓梁進行固定,避免鋼镚在頂進時蹦起,為避免箱體前端底板的混凝土在頂進時被損壞,需要將10mm的鋼板沿底板安裝在頂面上。

2.2 頂進施工技術

慶新路框框構是斜交三孔結構,每孔除了配備1臺挖掘機之外,還要配備1臺裝載機,采用10輛自卸汽車進行出土。實施頂進時,需要對挖土量進行嚴格把握,保證其在50cm以內,把握好切土尺寸,側刃腳一定要吃土,在土刷坡的挖掘過程中,橫梁露天空間要控制在0.5mm以內,而且不能通過掏洞取土,避免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與路基的安全受到影響。施工人員應使用機械完成挖土作業,在人工刷坡的同時結合自卸汽車、裝載機外運的方案,避免超挖,預防出現“扎頭”現象,以土質情況為依據,計算刃角吃土量。挖土的坡度基本上相近于刃角,坡面基本上整齊、平順,挖土作業要和測量工作相互配合,以框架橋偏差情況為依據,及時調整挖土方法,變換挖土方法。

2.3 頂進測量技術

在頂進測量過程中,高程的允許偏差為±150mm,水平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0mm+20mm。在布置監控點時,要將6個控制點設置在頂進前箱體頂面中線上,4m的間距,參照中線坐標完成相應坐標系的建立,并且隨時觀察箱體在頂進過程中的方向。頂進前要將2個原始點設置在每孔箱體邊墻內側模板的前后端接縫處,對原始數據加以記錄,水平方向在頂進時先鎬再測最后溝通。監測鐵路線路時,要將觀測點設置在路基兩側(觀測范圍內),兩側點的數量與間距相同,要建立健全觀測網,全天隨時監測,加大控制力度。選擇經驗豐富的線路工作人員隨時檢查水平和軌距,從而盡早發現與解決問題,一旦路基發生變形或者抬升等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向工務段監護人員報告,要求其整修線路。

2.4 控制與糾偏方向

箱橋位于滑板上空時,可以通過方向墩對頂進方向進行控制,合理布置并調整兩側的千斤頂,與挖土相結合對頂進方向加以控制。如果橋體右偏,可將右半邊邊墻及底板吃土減少,加快右側頂進速度,使其比左側更快;如果橋體左偏,可將左半邊邊墻及底板吃土減少,加快左側頂進速度,使其比右側更快。無論如何都不能挖空兩邊墻外側,邊墻吃土量至少為5cm。為避免箱體“扎頭”可實施以下措施:加大觀測力度,發現問題后盡快處理和校正;預制箱體時抬高箱體1cm,完成高度的預留;在滑板施工中適當預留船頭坡在滑板頂面,以升制降;箱體表現處“扎頭”趨勢時,讓側刃角全部或上部、底板前端吃土并頂進,形成抬頭力矩;將全斷面挖土量減少,直接頂進;減少底板下的挖土面積;待箱體刃角入土后,將出土速度加快,持續作業,不間斷進行箱身頂進作業。為避免箱體抬頭,要將底板和側刃角的吃土量減小,并增加箱體前端配重。

2.5 避免線路橫移技術

在頂進箱體時,為了避免線路受到帶動隨之橫移,確保行車安全,要以現場實際情況為依據,采取相應的措施:首先,要參照施工要求將鋼筋混凝土抗移樁設置在線路南側,并且將蓋梁設置在樁頂,使縱橫梁在加固后可以將受力傳遞至鋼筋混凝土樁上,使線路穩定性增加;其次,要拉錨固釘線路,頂進橋體時采用10噸倒鏈對線路進行牽拉;最后,要使用頂進小滑車進行橋體頂部施工,使滑動摩擦轉變為滾動摩擦,摩擦阻力減小。

3 結語

我國鐵路逐漸提速,運輸量也不斷增加,許多車站進行了擴建和改造,產生了很多框架橋加寬、加長的工程項目。為了在施工的同時不影響運輸,可采用頂進法施工,能夠有效縮短施工時間,從而減少對鐵路運輸造成的影響,為了提高施工質量,消除安全隱患,施工單位需要嚴格遵循有關的規章制度,對各個施工環節采取控制措施,從而順利完成頂進工作。

【參考文獻】

[1]胡瑞靈.箱涵下穿鐵路頂進施工技術[J].中國市政工程,2011(02).

[2]徐淑亮,賀斌.大跨度鐵路框構橋頂進施工技術[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2(08).

[3]董紅科.大跨度小角度下頂進框架橋設計[J].山西建筑,2011(15).

[責任編輯:王楠]

猜你喜歡
關鍵技術
牛繁育與健康養殖關鍵技術
小麥春季化控要掌握關鍵技術
棉花追肥關鍵技術
成功育雛的關鍵技術
老蘋果園更新改造的關鍵技術
跨座式單軌與中低速磁浮信號系統的關鍵技術
杉木萌芽更新關鍵技術
overlay SDN實現異構兼容的關鍵技術
NFV關鍵技術與應用場景
ETCS DMI軟件設計方法和關鍵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