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對外投資戰略動因與路徑選擇

2016-02-24 12:32呂赫
人民論壇 2016年2期
關鍵詞:海外投資動因商業銀行

呂赫

【摘要】伴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以及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也走出國門開始了海外投資活動,并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是由于我國商業銀行自身發展時間大都比較短,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突出表現在與西方發達國家銀行的投資還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從這一角度進一步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動因與戰略選擇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商業銀行 海外投資 動因 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當今商業銀行的一個發展趨勢是進行對外投資。自我國加入WTO以后,為與世界接軌,逐步開放了金融領域,外資銀行也開始進入中國。之后,我國商業銀行也開始探索走出去戰略,進行全球投資布局,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也很少有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論探析。因此分析我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的現狀以及動力對我國商業銀行實施走出去戰略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商業銀行海外投資的現狀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成熟,我國商業銀行開始謀求全球化布局,紛紛在海外建立分支機構,借力于海外金融資源,試圖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在數量上,有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底,我國有16家銀行在海外成立了一千多家分支機構,亞洲、歐美地區、非洲、大洋洲等地區都有所覆蓋,形成全球分布格局。在業務上,中國商業銀行的海外機構在服務內容上有所擴展,從原本的商業銀行業務開始擴大到證券、保險、投資等領域。在對外投資渠道上,除了設立分支金融機構外,我國商業銀行還通過戰略合作、跨國并購等方式來豐富投資渠道。

從投資主體來看,主要是中農工建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積極開展對外投資活動。根據統計數據,截止到2012年底,中國銀行在海外以及港澳臺地區擁有600多家分支機構,中國工商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為383家,建設銀行是65家,農業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為12家。

從發展進程方面來看,在縱向上,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覆蓋面和總額是在不斷擴大的,尤其是我國中農工建這四大商業銀行不斷擴充自身對外投資規模,且在運營管理方面也不斷積累經驗。從橫向來看,相比歐美商業銀行的跨國經營,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從數據上看,除中國銀行外,其他商業銀行在規模和深度上都還稍顯不足。而且一些海外國家也對中國商業銀行的進駐設置了或多或少的門檻,這阻礙了中國商業銀行的海外投資拓展。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明顯特征:首先,投資主體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農工建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本身資金較為充裕雄厚,在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中占據主導主體地位,他們是中資銀行進行海外投資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為其他中資銀行的海外投資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在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帶動下,我國一些其他銀行也開始涉足海外業務。這推動了中資銀行的國際化發展。其次,我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具有集中布局的特征。盡管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規模不斷增大,但在布局上并不是十分廣泛,而是具有集中的特性,如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中國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數量最多,并且覆蓋了五大洲,但在具體布局上,這其中一半的分支機構是集中在港澳和亞太地區。由此可見,我國在中東、拉美、非洲等地的對外投資力度并不大。最后,在投資方式上日益多元化。在進行對外投資之初,我國的商業銀行往往采取的是在當地設立金融機構,如代表處、分行等,但隨著經驗積累,我國商業銀行開始拓寬對外投資途徑,如以海外并購、戰略合作等方式完成對外投資。

中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動因分析

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是在諸多要素推動下開展的。海外投資理論表明,經濟利益的驅動以及市場規模的擴張是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的內在動力,而銀行業競爭的加劇、金融全球化的趨勢、金融危機等外在因素也促使商業銀行做出對外投資的選擇。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也有內部動因與外部動因兩個方面。

我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的內在動因。首先,我國銀行業的實力不斷增強。我國金融機構近年來的整體實力逐步提高,據統計到2012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為133.6萬億元,其中中農工建以及交通銀行這五大商業銀行的總資產占比45.8%,總額達61.2萬億元。銀行業務在貸款總額與存款總額上都有所增加。在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上,中資銀行這一數據為13.3%,高于國際平均水平,按國際資本充足率標準來看,我國有390家銀行符合標準。中資銀行在資產質量上也有所提升,如不良貸款率下降,2012年中資銀行不良貸款率低于1%,這也意味著中資銀行的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對于金融危機也有更強的應對能力。2012年,中資銀行的資本利潤率為19.85%,稅后利潤額高達12386億元。在充足的資本支持下,中資銀行開始探索多元化發展途徑,而且隨著國內金融政策調整,銀行金融機構在國內的投資成本增加,這也促使中資銀行謀求對外投資發展。

其次,金融環境的變化,促使我國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拓展利潤,分散風險。目前,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已經形成成熟的運作模式,而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起步晚,在成熟度上明顯低于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興起,這種差距在不斷縮小。2006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五年保護期過后,中國金融市場全面開放,許多跨國銀行紛紛進駐中國市場,外資銀行資本充足、擁有更加豐富的經驗,這使得中資銀行必須與外資銀行競爭國內市場。在這一金融環境變化下,中資銀行要想獲得發展平衡,必須關注開拓對外投資市場。中資銀行必須逐步在全球范圍內開拓市場,建立廣泛的經營網絡,在銀行金融業的組織架構、業務內容、經營管理方面都逐步融入世界金融體系??梢哉f,經濟全球化為中資銀行對外投資、走向國際提供了機遇。

我國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的外部動因。首先,生產的全球化促使銀行業進行海外投資。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各種生產要素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進行優化配置。原本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壁壘被逐步消除,關稅的貿易限制作用逐漸減弱。企業為了最大程度減少生產成本和占領市場,也開始跨國經營。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之后,要想參與國際競爭,必須打開國門,世界許多跨國公司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海爾、TCL等企業也逐步開始跨國經營,除了實體經濟外,金融業經營也開始進入全球化時代,我國商業銀行在此背景下做出對外投資選擇是符合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的。

其次,我國金融監管方式的改變為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提供了可能。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以行政手段來直接干預金融市場,金融業務結構、產品價格、各項服務費用等都有相應的行政規范來約束。改革開放后,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由于我國金融市場并不成熟,政府依然對金融行業發展有較多干預,而進入新世紀后,隨著我國金融體系建設的日臻完善,政府減少了對銀行金融業的干預管理,這讓銀行金融業獲得了一定的自主空間,能夠利用市場化手段拓展業務。根據市場規律,為了獲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我國銀行業需要通過擴張來獲得競爭優勢,因此進行對外投資也是在市場規律作用下做出的合理化選擇。

最后,中資境外企業以及居民的海外金融需求促使中國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對外貿易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經濟增長。據我國海關部門統計,2012年我國的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近40億美元。除了進出口貿易外,我國企業也開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根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除金融業外,我國企業在2012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為772.2億元,而且這一數額在不斷增長之中。伴隨著對外投資規模擴大,進行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業務拓展時,便需要中資銀行的海外金融機構提供業務支持,如中資銀行提供的貿易融資擔保、國際結算等服務,因此可以說企業的貿易投資與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國的四大商業銀行近年來不斷為中資企業提供海外金融服務,而這種金融支持也進一步促進商業銀行在海外設置服務機構,加快對外投資步伐。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除了能夠服務企業外,也對個人海外金融業務提供服務,如跨境服務、跨幣種服務是海外個人客戶最常需求的銀行金融服務。這部分市場需求也促使我國的商業銀行不斷擴大對外投資規模、豐富海外金融服務內容,滿足海外個人客戶的多種金融需求。在這一過程中,中資銀行通過借鑒國際銀行金融業的經驗,來逐步提升金融服務質量,這樣我國的商業銀行也能夠在海外金融市場獲得一批忠實用戶,提升自身在海外的競爭力,這種發展路徑讓我國的商業銀行能夠兼顧國內國外金融市場。

中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的戰略建議

在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既有優勢也存在一定限制因素。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外貿規模的擴大、國家政策鼓勵等因素都有利于商業銀行實施對外投資戰略,但同時,我國貨幣政策透明性差、銀行產權改革滯后等因素也制約了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除了這些外部因素外,我國銀行業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對外投資經驗不足等因素也制約了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活動。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想進一步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占據優勢,必須在明確對外投資戰略同時,積極總結對外投資經驗,從全局高度對銀行的對外投資進行布局。

確立對外投資戰略的目標。我國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本身是為了獲得進一步發展,但在這一過程中,各類銀行所追求的目標又有所不同,因此,商業銀行應該根據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而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如果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利潤,那么可以將對外投資重心瞄準新興經濟體,如南非、巴西、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這些地方經濟增長速度快,對銀行業金融有較大需求,而且目標投資地的銀行業競爭壓力相對小。如果商業銀行實施對外投資戰略的目的更側重于與世界銀行金融業接軌,學習世界先進銀行的管理經驗,那么商業銀行便應該將對外投資目光放到歐美市場。如我國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本身財力較為雄厚,因此它的對外投資是對自身發展的長遠布局,海外投資的短期盈虧并不會給銀行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太大影響,所以他們更愿意選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進行投資,盡管這些地區的銀行競爭較為激烈,但同時成熟的金融市場也讓我國商業銀行學習到許多先進管理運作經驗,這對未來的國內國外經營發展都有益。

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還應該根據自身的實力來調整戰略計劃,如果自身實力有限,就必須盡快通過對外投資來實現收益,在此情況下,我國商業銀行在對外投資中可以把業務重點放在為中資境外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上,而亞太地區與中國貿易往來較為密切,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多在亞太地區布局對外投資。此外,盡管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是全球金融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但商業銀行在積極進行對外投資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我國銀行4/5的收入還是來自中國本土,而且目前商業銀行的海外投資也依賴本土資源的支持,因此在進行對外投資的同時必須重視國內發展。

我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戰略的地域選擇。首先,我國商業銀行可以選擇金融市場理性、成熟的地區進行對外投資,如紐約、倫敦、新加坡、東京等城市,這些地區金融體系成熟,監管也較為完善和透明,這為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和有序的環境。盡管我國商業銀行在這些地區短期內將面臨激烈競爭,盈利性并不樂觀,但我國商業銀行可以學習先進的運作經驗。

其次,商業銀行可以將投資地選擇在與我國有較多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歐盟、東盟、美國、日本都與我國有密切的進出口貿易往來,商業銀行可以在這些地區設立分支機構,為當地企業以及當地的中資企業提供融資、貿易金融等服務,這既可以較快獲得對外投資收益,也能夠促進我國貿易的發展。

最后,我國商業銀行在對外投資的初級階段,可以選擇與我國地理位置距離較小的地區進行投資,這些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與制度文化與我國相近,這相對減少了我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的一些文化、制度障礙。當積累一定經驗之后,我國商業銀行可以擺脫地理位置的束縛,進行全球對外投資布局。

我國商業銀行對外投資布局的總體思路。在對外投資初級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可以將亞洲地區作為首要考慮的投資目的地,尤其是東盟和港澳地區。這些地區接近中國大陸本土,在制度文化方面有著相似之處;中國與這些地區存在大量貿易往來,雙方市場開放度較高,同時,這些地區還集聚了大量的中資企業,目前,我國對外投資總量近一半的份額是在亞太地區。因此我國商業銀行進入這些地區,能夠減少對外開拓所需的文化彌合成本,而且這些地區存在的大量中資企業為我國商業銀行在當地打開業務市場提供了基礎,使之更快建立第一批客戶關系。

從長遠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應該關注歐美市場。一方面,我國與美國、歐盟國家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而且這些地區金融發達,是許多跨國銀行集團的中心所在,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制定對外投資戰略時,應該將歐美地區的金融中心作為中長期的投資目標。紐約、盧森堡、倫敦、法蘭克福等都是世界老牌金融中心,這些地區聚集了眾多金融資源,金融管理體系、金融工具、各類相關信息、金融網絡等都十分成熟和發達,我國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利用這些已有的金融成果來提升自身的發展質量,通過與這些發達金融體系的接觸和交流,來開拓自身發展的新道路,逐步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我國商業銀行投資亞太地區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對外投資收益,對外投資戰略關注歐美市場,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融入高端金融市場,參與國際化競爭。但在目前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商業銀行的對外投資還應該關注世界新興經濟市場,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歐美市場陷入疲軟,其金融市場還處于恢復之中,而新興市場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這些國家市場開放、發展空間大,金融體系并不完善,但銀行業有著更大的可開拓空間,競爭也相對輕松,這為我國商業銀行進行對外投資提供了一個良好加入機遇。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關注對金磚四國的投資,此外,我國商業銀行也應該將阿聯酋、卡塔爾以及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國家納入對外投資范圍,這些國家掌握全球石油資源,且近年來憑此獲得經濟飛速發展,對其進行投資也極具戰略意義。

(作者單位:吉林化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部)

責編 /王坤娜

猜你喜歡
海外投資動因商業銀行
課程思政的動因、理路以及堵點治理
2020中國商業銀行競爭里評價獲獎名單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新戰略下我國海外投資法律制度體系的完善
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探微
跨國公司本土化戰略研究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的防范及化解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的風險度量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