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探微

2016-12-01 16:26鄧娜利月君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2期
關鍵詞:出路動因大學生

鄧娜 利月君

摘 要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和基本構成單位,建設法治社區是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部分,更是法治社會建設的基礎。政府現有的法律資源已經無法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和法治社區建設的需要。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可以有效地促進社區法治建設。本文以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模式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動因和現狀,探尋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思路和機制。

關鍵詞 大學生 法治社區 動因 出路

基金項目:2016年“攀登計劃”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 項目編號:pdjh20160830。

作者簡介:鄧娜、利月君,廣州商學院法學院,本科。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262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水期、社會轉型的關鍵期,各種利益沖突頻繁、社會矛盾凸顯。社區是社會的細胞和基本構成單位,是構成整個大社會中的“小社會”。因此,建設法治社區是法治社會建設的基礎,是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實現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目標的必經之路。近年來,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現象越來越多,有效地促進了社區法治建設的進程,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

一、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動因

(一)整合社會資源服務法治建設的需要

隨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為更快的推進法治社區建設的同時,出現了由于工作人員的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存在著“小馬拉大車”,以致顧此失彼的問題。常常是一名工作人員,同時還兼顧其他政務工作,在法制宣傳、培訓、指導、督查等方面往往力不從心,絕大多數的社區還存在多機構不健全、無專職法制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有事無人的問題,部分地區因為專業人員緊缺而無法推進法治社區的建設,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法治社區的建設。由此可見,僅依賴國家工作人員,以及社會上現存的律師參與到法治社區的建設中,已經無法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和法治社區建設的需要。讓大學生參與到法治社區的建設中去,可以緩解我國法治社區建設中人員不足的問題,為法治社區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興力量,從基礎上解決我國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二)創新普法宣傳形式的需要

我國已經進行入了 “七五”普法時期,我國也從建設、完善法制制度到建設法治社會,但是我們的普法措施、方法變化不大,法制宣傳教育的形式還不夠豐富,針對性和實效性還不夠強,宣傳力度不足,就連最基礎的法律常識都無法做到普及大眾。不少部門和單位,僅滿足于完成規定的動作,如應國家要求,組織內部成員簡單學習和自己工作有關的基礎法律知識,對于關乎到員工切身利益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員工對所學的法律知識的內化情況,一概置之不理。而社會上的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也僅限舉辦免費咨詢等普法宣傳活動的,而這些活動時間短、層面淺。當今社會又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快節奏的生活成為主流,因此我國的法治宣傳急需創新,以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人們的需求。大學生參與當代法治社區的建設,定能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自己的創新能力,不斷創新我國法制宣傳的形式,使法律知識平民化,加強其實用性,滿足大眾需求。這不僅能推動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而且能在實踐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法律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當今社會,大學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許多法學專業本科高校都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大部分高校都會通過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模擬法庭、專題調研、畢業實習等傳統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這類傳統的法學教育課程和實踐類活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法科學生的實踐能力,但仍存在許多不足。即使部分學校開展了學生服務社區的活動,但是由于活動經費不足、學生安全難以保障、項目開展與學生課程計劃時間沖突等多種原因,很少有高校在社區長期性地開展法律服務活動,缺乏“學?!鐓^”的有效聯動,尚未建立系統有效的法律服務體系,以及相應的法律服務人才培養模式。讓大學生參與到法治社區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能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精神。這也為法學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培養大學生的服務意識,促進大學生實踐能力與社區法律服務水平的提高,改善法學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現象,提升大學生的綜合實力。將來大學生踏入社會亦將能更好的服務社會,為我國法制建設提供更大的貢獻。

二、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現狀

(一)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理論滯后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設總體布局,強調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工作要求。由此可見,有法可依是重中之重。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關于社區法治建設的多項工作不斷推進中,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部分地區已初步建成了大學生社區法律服務等形式,讓大學生參與到法治社區建設中,但這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理論研究略有滯后問題。許多地區都沒能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制度。

由于制度的缺乏,大學生在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過程中無跡可尋,缺乏組織性,因而較難長期發展,限制了其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上理論研究的滯后,大學生在參與法治社區建設實踐中不斷有新的問題產生,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制度無法及時建立,或已經建立的制度無法及時修訂和完善,無法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問題越積越多,時間長了新問題終將變成舊問題,最終會對我國法治建設產生諸多不良后果,嚴重影響我國法制社會的建設。此時再來解決這些問題,將會舉步維艱,若想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將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二)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經費缺乏

目前,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的建設中還面臨另一個嚴重問題——經費缺乏。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國正處于法治建設的初期,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十分有限,大多數社區更偏向于將有限的資金用于社區內部的基礎建設,投入法治社區建設的經費嚴重匱乏。社會組織對我國法治建設、社區法治建設投入程度低,積極性不高。各大高校亦不能為大學生參與社區法治建設提供經費保障,公立高校建設經費由政府提供,每筆經費都需層層審核才能批準發放;私立學校亦因辦校經費匱乏而投入有限,因此,各高校根本沒有多余的資金作為大學生建設法治社區的專項經費。

經費缺乏導致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各項活動無法正常開展,活動規模和活動范圍相應縮小,活動的輻射效益不明顯,最終導致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收效不佳,無法深入推進。

(三)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形式單一

我國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大學生通過學校提供的實踐平臺參與到法治社區建設,主要形式有到社區進行普法宣傳活動、法律知識講座等等,另外一種就是大學生自主加入公益法律服務群體,主要有免費法律咨詢、宣傳單張發放等形式。但是無論哪種方式,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形式都比較單一,缺少社區人員的主動參與。

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形式單一,必然會出現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活動千篇一律,導致大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機械重復,缺乏創新和思考,使我國大學生參加法治社區建設的后勁不足;另一方面,單一的形式難以調動社區人員的參與積極性,導致社區法治建設缺乏受眾主體,大學生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

(四)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能力不足

學校和社會是有差距的,其運行規則和社會的運行規則有很大不同。大學生長期在校生活,與社會接觸較少。這種環境的隔離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對社會的看法趨于簡單化、片面化和理想化,加上我目前我國的教育方式,學生和家長普遍認為學生應當以學業為重,忽略了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因此大學生缺乏工作經歷與生活經驗,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如大學生無法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將在參與社區法治建設的實踐中困難重重。簡單化、片面化、理想化的看法,使大學生不能客觀、全面地看待問題,加上社會經驗不足,大學生容易輕信社區人員,可能會夾帶個人情感,給予社區人員錯誤的建議,讓社區人員陷入法律誤區,如此就加大了我國法治意識宣傳的難度,阻礙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的建設。

三、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出路

(一)加強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理論研究

目前我國針對大學生的全國性比賽有兩年一屆的挑戰杯,每屆大賽人才輩出,他們的研究成果對我國的建設也極具建設性和參考性。我們完全可以模仿這個模式,舉辦以“法治社會”為主題的全國理論學術性比賽,鼓勵、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到我國法治社區建設中。此外,我國國家獎學金機制不斷完善,能否考慮新增一項專門針對國家法治社會建設有突出貢獻的大學生獎勵,也可以將學生對我國的法治建設的貢獻納入考核范圍。最后,國家可以為大學生開通綠色通道,歡迎大學生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郵件、信件等書面形式投給政府,開通綠色通道,簡化提交程序,確保研究的準確性,解決問題的及時性。

(二)保障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經費

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并不是單靠大學生和社區的努力就可以實現,這需要學校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應該盡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提供專項資金,鼓勵、支持各大高校將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作為教學任務中的重要環節,為其提供經費保障。此外,政府可以呼吁社會各界為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高校也可以組建法學專業團隊承包政府的一些項目,或鼓勵幫助學生自主創業,創立大學生基層法律服務團隊,通過有償的法律服務,達到自給自足的資金供應模式。

(三)豐富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形式

學校應該鼓勵大學生創新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形式;學生要善于思考,勇于打破常規、破舊立新;社區要積極配合各高校開展多種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例如:舉辦法律知識講座,通過情景再現,趣味問答的等新穎的方式宣傳法律知識;也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舉辦法律知識競賽;也可以創建社區的法律知識角,為有需要的人提供自助式的幫助。

(四)提高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能力

學校要創新法學教學模式,課堂實踐相結合。除了大學社區服務體系以外,開拓更多有利于大學生參與法治社區建設的平臺,例如:定期安排學生到社區或有需要的地方,為當地人民解決法律問題,不定期對周邊社區進行法治建設狀況的調查活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推出“一對一”的法律咨詢模式,每個學生有自己專門負責的領域。

大學生要培養自己的法治觀念,樹立法律信仰,通過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深入理解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大學生要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積極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在實踐中總結問題,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國法學會.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4).http://www.chinalaw.org.cn/Column/Column_View.aspx?ColumnID=922&InfoID=15727.

[2]白小英.基層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http://sx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44726.

[3]安淑珍.大學生法律服務進社區理論與探究.教育教學研究. 2013(3).

[4]黃篙、劉凱強、黃文華.大學生法律志愿服務進社區的實踐性研究.青年與社會.2014(20).

[6]張磊.基層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http://www.njsfj.gov.cn/30175/201405/t20140527_2840924.html.

[7]洪碧華.當前我國基層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3574.

猜你喜歡
出路動因大學生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很X單很Y雙”的構式義及認知動因
基層民事檢察監督工作的困境與出路
關于刑法中因果關系的認定出路分析
疑問詞“怎么”句法功能的演變及其動因
舟山六橫話中“官”語法化的修辭動因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