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霸權理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2016-02-24 13:07徐闊
人民論壇 2016年2期
關鍵詞:啟示

徐闊

【摘要】葛蘭西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革命提出了“文化霸權”理論。文化霸權理論的市民社會、陣地戰、有機知識分子三大核心內容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文章簡介了文化霸權概念和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的主要內容,分析了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最后從市民社會、陣地戰、有機知識分子三方面深入剖析了文化霸權理論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啟示。

【關鍵詞】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啟示

【中圖分類號】G02 【文獻標識碼】A

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概述

文化霸權概念。文化霸權是一個階級對另外一個階級在意識形態上的主宰,通過這種意識形態使被主宰的階級形成與上一階級一樣的意見,這是一種無形的統治,因而又被稱作文化霸權。雷蒙德·威廉斯曾就“文化霸權”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文化霸權”由希臘文演變而來的觀點,當時希臘人用它來表示統治其他國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個詞語于19世紀在世界范圍內應用,主要表示某國在政治方面全面掌管其他某國。后來,這個詞語概念有了新的發展,用于指代社會各階級之間的支配關系,這個詞語所指代的支配關系并不僅僅局限于政治控制,而是趨向于普遍的控制,這是一種新的含義。①所以這種領導權不僅表達的是一種政治關系,更重要是指意識已經深入地侵入到人們的思想之中。

文化霸權理論的主要內容。第一,“市民社會”成為該理論體系邏輯思考起點。葛蘭西把對“市民社會”的認識作為文化霸權理論體系邏輯分析的起點,雖然它與馬克思的觀點具有共同點,但是兩者仍然存在區別,葛蘭西將“市民社會”作為一種意識的高層產物,它與馬克思將“市民社會”作為經濟的基礎不一樣。即使這樣,葛蘭西所說的“市民社會”也與普通民眾一般情況下所認識的觀念上層建筑不同,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前者還包含有思想成果與生產、影響力之間的復雜關系。

葛蘭西對“市民社會”進行深入分析后,認識到在西方國家實行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在現階段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種意識能夠作為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隨之發展成文化霸權理論。

葛蘭西認為上層建筑中所存在的兩種領導權都是掌握在社會集團手中,一種是政治領導權,另一種是文化領導權。文化領導權對于統治階級的領導至關重要,如果無產階級取得了領導權,但是并不具有文化領導權,那么將會直接影響統治階級的穩定性,這也是文化領導權在無產階級革命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二,有機知識分子是爭奪文化霸權的主力軍。在無產階級中,有機知識分子對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部分群體是無產階級奪取文化霸權的主力軍。葛蘭西根據不同社會的發展,針對此點闡述了以下兩種情況:一是葛蘭西將以前產生的知識分子定義為傳統知識分子,這是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結果;二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的知識分子將會形成,這部分知識分子將會成為新興階級的重要支柱,也將成為文化霸權的具體實施者,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資產階級發達國家,資產階級所形成的傳統知識分子與新興知識分子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所以葛蘭西強調無產階級的發展一定要注重自身內部的發展,培養新的知識分子,從而成為文化霸權的實施者,保證新的階級統治的穩定性,這也是無產階級大力培養有機知識分子的最終目的。

第三,“陣地戰”是有機知識分子爭奪文化霸權的方式。有機知識分子的主要作用就是同資產階級作斗爭,與資產階級開展“陣地戰”,就是指通過一定的渠道對馬克思主義思想進行強有力的宣傳,對資產階級的統治進行批判,使廣大的人民群眾都能認識資產階級的弊端,從而對廣大無產階級思想意識形態產生影響,為顛覆資產階級的統治,迎來無產階級的領導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葛蘭西還認為,暴力革命只能在形式上摧毀資產階級的統治,并不能從根本上使人民接受自身的文化,這是資產階級文化統治的結果,所以無產階級必須形成文化霸權,從而獲得人民的支持,使人民對無產階級有一個新的認識,從而推進無產階級取得勝利的進程。

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重大戰略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分別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可以穩定無產階級所建立的美好社會,這種價值體系應當被廣為宣傳,提高廣大人民對此的認識程度,促進國家社會穩步發展。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該理論體系的基礎,它為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中國共產黨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的具體情況合理地結合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應當將國家的發展目標與人們的幸福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團結一致,凝聚黨和人民的智慧,向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中國的文化中,它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象征發展,象征著進步,已經融入中國的各個領域,潛移默化的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是中國人民最寶貴的財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一面鮮明的旗幟,帶領著中國人民選擇正確的前進方向,為中國人民提供正確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豐富,層次分明,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的價值體系,它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是一切共同思想的基礎和所有理想的出發點,是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中國夢的重要條件。

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盡管目前中國處于經濟轉型升級困境,軍事上日本、菲律賓等侵犯我國領土主權,但是這些都不是影響我國生存與發展的最大危機。撼動我國生存之本的根本因素是喪失文化領導權,也就是大多數的民眾質疑我國政權的權威性與合法性。人民群眾是否樹立了正確的思想意識,我國政府是否掌控文化領導權對于我國政權是否權威與合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我國精神支柱,本質就是表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幫助我國人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通過意識形態集結民眾,助力我國政府對文化領導權的重塑。

深受第三次世界大戰科技變革的影響,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文化伴隨經濟與政治全球化而全球化。發達國家具備較強的軍事實力和超高的經濟水平,為了防止以我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提出了文化霸權、文明沖突等理論,以期搶奪我國的文化領導權,②從文化戰爭中打敗我國,令我國人民的文化價值體系沉底坍塌,造成文化動蕩,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主權發起沖擊。通過前文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內容的闡述,可以發現,文化霸權理論一方面可以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批判得淋漓盡致,幫助政府將人民從資本主義的虛偽牢籠中逃脫,另一方面可以給予政府重奪文化領導權的具體策略建議。因此,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對于目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意義重大。

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啟示

第一,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市民社會”之間的聯系。在葛蘭西文化理論結構下,“市民社會”代表上層社會,是以“市民社會”為主,同時又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有著極其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任何環境下要促進社會發展都要依托于群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也是如此,這里的群眾即市民階級。但這與葛蘭西文化理論中的市民社會還有一定差異。前者是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最終目標,而后者所提到的市民社會主要由兩種權力構成,分別為:市民社會所代表的文化引導權力以及政治領導權力。市民社會所代表的是以文化與理念所構成的狀態,還包括政治領域。同時認為在東方是根本沒有市民社會的,這種形態只能出現在西方。然后,以變化與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我國作為東方社會中的主體,是否遵循葛蘭西文化理論而奉行市民社會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今,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經濟體系也是瞬息萬變且處于不斷創新和更新中,我國社會階層的變化是在所難免的,我國社會已經開始出現或早已存在社會組織,即市民社會。市民社會不僅要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相關理念,同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揚與推廣中還肩負很重要的職責,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與完善的整個過程中,市民社會具有主客體的雙重作用。

目前我國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識都在快速進步,在當下的環境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文化領導權要以什么方式來真正實現。這就為推廣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要不斷利用馬克思主義充實群眾的思想理念。以本次抵抗日本游行為研究對象,日本購買釣魚島事件促使我國人民對日本強烈反抗,足以證明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十分強烈的,而且富有極強的民族凝聚力,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在最近幾年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取得的成效,也說明了群眾在其構建過程中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示威活動中,我國群眾參與示威的人員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國民在情理上無法控制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畢竟這種不良行為對我國民眾甚至我國這一大國的整體形象都有所損害,特別是目前網絡技術發展速度極快,一旦出現類似的問題,就會快速在網絡上流傳,導致我國民眾甚至國家形象在國際上受到損害。因此,我國群眾、政府與黨都要鼓勵與支持以正常的方式進行愛國,不能以愛國為由作出任何有損國家形象的行為。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的高度來看待問題,我國在國民教育、武裝與思想意識的提升等方面還需要做出很大努力。

第二,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有機知識分子的聯系?!坝袡C知識分子”是在新興經濟環境下由葛蘭西提出的,其本質為在新階層背景下,將實踐和理論充分融合的知識分子群體,在葛蘭西文化理論下,這一群體主要用于施行霸權。并且,葛蘭西認為在霸權主義實施的過程中,知識分子尤其是指有機知識分子,發揮的作用是其他群體無可取代的,主要在文化、經濟等方面發揮并提出關鍵的建議,為統治階層爭奪文化領導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我國當下由于市場運行制度不夠完善,而且各種惡劣思想對市場發展有一定阻礙,又是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這就導致部分群眾在道德、職責和素養等方面發生偏離,以利益和個人為重點,而忽視群體與道德,所以知識分子團隊整體素質的提升十分關鍵。

在思考以及想法等方面,知識分子會比大眾更有優勢,在社會事件較為繁雜的情況下,知識分子更能夠以客觀的角度進行深入的分析。正因如此,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有必要在如下幾個維度加以關注。第一,不斷加強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并激發知識分子的責任感。保證這一群體的民族文化、科學技能和先進技術等不斷增強,尋求全新措施來推動文化的進步,從而擴散到群眾,促使群眾培養并提升綜合素養及道德涵養,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保證文化向正確方向發展。第二,關注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高校是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要確保高校學生向著健康的方向進步,只有這樣,國家的持續發展和富強才更有保障。第三,社會環境的建立同等重要,綜合素質強的知識分子團隊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建立的基礎,要形成以人才、知識與創新為核心的發展理念,通過對知識分子的扶持與關心,來激發知識分子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參與的積極性。

第三,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陣地戰”之間的聯系。葛蘭西所提倡的陣地戰是從運動戰轉變過來的,當時陣地戰的發展背景為文化領導權以資產階級來控制,無產階級的最終目的是獲取文化領導權,形成具有物產階級特色的文化團體、結構和主要陣地,對資產階級的文化沖擊形成鮮明而持續性的打擊,對傳統陳舊的文化進行沖擊,促進新興文化的形成,從而實現最終的勝利。這一理念,同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起到很積極的推動作用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的這項任務是艱巨而復雜的,而且很清楚,無法以葛蘭西所提倡的運動戰來實現這一目標,而要依托于陣地戰,同時還要做好持續建立的心理準備。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是非常艱巨的,而且難度很大,持續時間也會很長,或者可以說其可能會貫穿于整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是與社會共存的,同時還需要群眾的大力支持,與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息息相關。第二,但要注意的問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與葛蘭西所提倡的陣地戰在本質上是有較大差距的。后者是以無產階級的最終獲勝為目的,是以無產階級文化的團隊與領域的建設為關鍵,并做好持續性奮斗的準備。我國勞動階級政權早已形成,同時也具備在文化方面的領導權力。

目前社會主義文化理念的擴張才是重點,而非對文化權力的爭奪,當下群眾是擁有文化領導權力的主要對象,文化領導權的穩定發展,就需要充分結合社會全體工人階層及其所具備的文化,首先確保群眾形成理念,堅實的理論是物質力量的堅實后盾,鼓勵、引導并教育群眾,使群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的推廣上形成自主理念,積極并踏實的為其建立做出貢獻。正因如此,要將葛蘭西陣地戰的理念作為重點進行研究,因為這與其陣地戰在實質上是基本保持統一的。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要以團隊建立的加強、設備大力投入和以長遠眼光看待問題為基礎。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本文系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廉潔教育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GX-032)

【注釋】

①李娜:《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及對我國文化安全的啟示》,山東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②郭澄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文化領導權重塑—基于葛蘭西領導權理論的當代理解與應用”,《學園》,2012年第4期。

③《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_3.htm,2011年10月25日。

責編 /于巖(實習)

猜你喜歡
啟示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商業銀行受余額寶的影響和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