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聽障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016-02-26 10:09李曉梅于深
科技視界 2016年3期
關鍵詞:翻轉課堂有效性

李曉梅 于深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促進聽障生“知識傳授”過程的有效性,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內化吸收”即知識建構過程的有效性,從而提出,在聽障生的課堂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創新。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翻轉課堂;聽障生;有效性

1 問題的提出

高等特殊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近20年來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并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殘疾人,尤其是聽力障礙和視力障礙者,大多是在專門的特殊教育學院進行學習的。如何教好殘疾學生,使他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必要的知識,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時刻面對的問題。

對聽障生的課堂教學模式,現在提倡的是個別化和個性化教學。而個性化,就是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獨特的風格,改變單一的知識傳遞者角色,針對專業特點和學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很好的實踐方式。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聽障生課堂的實施

2.1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翻轉課堂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課堂教學模式,讓這種教學模式進入聽障生的課堂是很有必要的。一般來說,學生的學習分為知“知識傳授”和“內化吸收”兩部分。長期以來,聽障生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都是在探討如何更好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究竟怎么運用則缺乏必要的關注,最終學習結果僅由考試成績體現。而對于聽障學生來說,由于需要手語溝通,課堂上學生偶爾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導致后邊的內容無法跟上,造成知識傳授不到位。而且,很多時候,學生課上表示聽懂了,其實并沒有真正理解,更是難以應用到實踐中。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愿望會下降。期末成績雖能體現出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該門課程已經結束,作為結果性評價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一下記錄而已。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把“知識傳授”階段放在課前,利用帶字幕的微課教學視頻和相關電子課件等內容,讓學生課前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多次反復學習,以保證知識獲取環節的完整性。課堂時間用于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吸收”,從而抓過程,促學習。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2.2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聽障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分好多類,有些學生完全依靠手語,有些學生習慣于讀唇語,更有一些學生喜歡從文字中獲取信息。形成習慣后,往往很難適應別的形式。為了兼顧各類學生的求知特點,在現有的條件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往往是手語和文字并用,并配以夸張的口型說話。即使這樣,只要學生稍微不注意,或者低頭記筆記錯過了部分信息,后邊的內容就很難繼續跟進。一堂課下來,師生往往都覺得疲憊不堪,教學速度還是難以和普通學生的課堂相比。教學進度達不到預期,最終靠簡化教學內容,降低學習要求來彌補。

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把教師要講的內容提前錄制成微課視頻發給學生,供學生課前自學。視頻中,教師可以按正常的速度講課,下邊配字幕和手語翻譯窗口。每個聽障學生都可以迅速的捕捉到有效信息。而且,視頻可以反復播放,一旦學生有漏看的內容,就可以后退回去重新學習。這樣,聽障生的各種接受信息方式都可以被兼顧和尊重。這樣,就保證了“知識傳授”階段的有效性。

另外,聽障生對知識的“內化吸收”疑問更多。很多時候,教師認為很簡單的內容學生卻很難理解。這是溝通不暢造成的。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疑問帶到課上解決。學生們自愿分成幾個小組。把自己的疑問組內提出并互相討論、加以分析。很多時候,聽障生之間的溝通比教師的講解更容易被接受。他們獨特的視角往往能使教師受益。而且,在討論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給同學講出自己的理解,無論對錯,都可以有效的呈現出來。這樣,學生們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再加上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最大限度的被激發出來,從而保證聽障生所學知識“內化吸收”的有效性。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聽障生課堂教學中實施的有效性,不僅體現在知識傳遞過程中,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中。

2.3 學生的反饋

為了驗證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實施過程中的有效性,我們分別選取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高等數學、概率論和大學物理課堂的部分內容進行教學實踐。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平均成績大幅提升,趕上并略微超出了本校普通本科學生的平均成績。而且,成績中等學生的進步尤為明顯。

為了了解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各任課教師后期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03份。其中,學生們選擇“非常喜歡”或是“喜歡”這種授課方式的比例合計占到100%。課上使用的微課視頻約有80%的學生表示愿意反復去看,既用來預習,也用來復習。在被問到“你認為這種授課方式的利弊”時,在“利”中,超過半數同學認為“內容精煉”、“學習時間自由”、“可以多次學習”,而“教學內容比傳統課題豐富”在聽障生看來并不是主要的。在“弊”中,選擇“不習慣”的學生約占72%,而“視頻像電影,做不到同步思考”、“速度太快”,合計只占到28%。說明此種教學模式在初期應循序漸進,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

3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師生的要求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師生共同努力,反復磨合,才能逐步的彼此適應,達到預想的效果。

3.1 教師方面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授課教師也是一種挑戰。我認為,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才能真正的駕馭課堂,讓學生認可。簡單來說,教師應至少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3.1.1 制作微課視頻的能力

聽障生的學習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所以,網上眾多面向大眾的微課視頻并不一定能適合聽障學生學習。所以,具備獨立設計制作微課視頻的能力是在聽障生課堂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獨立設計制作微課視頻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這幾個方面:選擇合適的內容,設計編寫微課視頻腳本,進行教學演示,手語翻譯等。

3.1.2 和學生快速溝通的能力

翻轉課堂中,學生分組學習,教師要照顧到每一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就必須掌握與聽障生快速溝通的能力。學生的問題往往千奇百怪,時常出乎教師的預料,但又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的讓自己熟練掌握相關的知識,并盡可能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同時還要手語熟練、眼觀六路等,以便和學生迅速的溝通。

3.1.3 課堂凝聚力

長期以來的師傳生受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聽障生往往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所以,使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順利實施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有效的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這就需要教師有較強的課堂凝聚力。教師通過自己的學識,自己的教學手段,甚至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學生的心凝聚在課堂上,師生共同把教學任務高效的完成。這才是保證聽障生學習效果的基礎。

3.2 學生方面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否能夠順利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認可度和有效參與度。

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學生主觀上喜歡這種教學模式,愿意配合;另一方面又不習慣這種自主學習方式,管不住自己。所以,教師要在教學初期,有意識的培養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3.2.1 自主預習能力

預習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能力。聽障生只有具備了自主預習的能力,才能合理的安排時間,進行學習。具體來說,這需要學生首先對自己的學習時間有整體的規劃,計算出每周有多長時間,哪些時間段可以用來預習;這些時間怎么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課程中;如何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保證學習效率。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持之以恒。

3.2.2 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中,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真正難以理解的內容再去和老師同學討論。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只有學生自己掌握了發現問題的本領,并逐步的去嘗試解決,才算真正的會學習。而只有會學習的人,才能在適應這個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

3.2.3 有效溝通的能力

有效溝通的能力,指的是聽障生小組討論時,大家可以把不同的觀點清晰的表達出來,并逐漸達成一致的能力。只有這樣,小組討論才能有效的開展。由于聽障生班級人數較少,學生的成績差距又很大,所以,教師需要充分重視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習效率,并引導學生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及如何去質疑。

總之,聽障生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創新。把新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用于聽障本科生的教學,目前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鄧猛,景時.特殊教育最佳實踐方式及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12(9):3~8.

[2]高佳樂.淺析微課程支撐下的翻轉課堂[J].中國教育教育裝備,2013(10):93~94.

[3]卜彩麗,馬穎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軟件導刊,2013(1):9~11.

[責任編輯:王楠]

猜你喜歡
翻轉課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閱讀教學有效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