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初中數學教學

2016-02-28 05:10溫建紅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寧夏銀川750000
新絲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學法數學課堂教學

溫建紅(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寧夏銀川750000)

?

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初中數學教學

溫建紅(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寧夏銀川750000)

結合現代教育學、心理學、數學學習論和數學教學論的知識和教育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分析初中生數學學習習慣的現狀及其特征,并對數學學習習慣的分類進行討論,闡述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現實意義。新課程指導綱要突破了以往歷次教學改革著重從教師教的角度研究變革教的方式轉為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學的方式。也就是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理念;方法

應試教育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一般做法是:以老師講學生聽傳授知識,以多做練習來運用新知識,以考試測驗來檢查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以知識的傳授為核心,以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為前提,沒有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已經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了。另外從新型試題上分析,與以往相比,新試題較側重檢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及知識的運用能力,而減少了對學生解題的熟練程度的檢查。探求規律問題是新課標的重要內容,這類問題不但能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轉變一些舊的觀念,運用新理念和新方法。

一、轉變教育思想觀念

教師要意識到數學素質教育的建設是一項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是一場科學意義的范式革命,主要表現在:(1)數學是“泵”,不是“過濾器”,數學教育的功能必須從作為篩選手段轉變為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數學”教育。(2)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數學應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和一門應用技術而存在,數學必須聯系日常生活實際,而不是脫離生活的“純數學”,數學是“思維的體操”。(3)數學教育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1-3]

二、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而且也是一個情感交流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善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要善于抓住積極因素,鼓勵學生大膽設疑、探索。使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充滿喜悅,學習的需要得以實現。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給學生以充分自主的權力,創設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以講為主,學生以聽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教師傳授學生不會的知識,高效優質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使課堂教學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目的和途徑,運用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動腦、動手、動口,進行觀察、實驗、閱讀、思考,主動地研究問題,學會知識。

三、轉變師生關系觀念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甚平等的人格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定者,而且往往是真理的化身,絕對的權威。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動者、支配者,學生是被動者、服從者。而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師生關系首先應該是師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師生應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系,這種關系有利于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主體人格的豐富完善。

四、做好教師“導”的工作

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事物,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教師要創設有效的情境,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在提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是怎么想的,學生能不能回答。同時,素質教育也呼喚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方面也有所創新。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采取的措施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結合實際指導學法。具體做法如下:(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好的教師不在于教數學,而是激發學生自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數學理解力時,學生才能真正學好數學。在情境中學數學中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對象感興趣,那么有濃厚的興趣所構成的興奮的精神狀態,就能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從而學好數學。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既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要啟發、誘導學生大膽實踐,積極實踐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學改革深化的一個特點,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研究。情感教學的核心,是控制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使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和諧統一,使學生處于最佳狀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有一個適宜的情境。(2)結合實際,指導學法。結合教學環節的學法指導,即是引導學生如何確定學習目標,如何確定獨立學習,如何進行分小組學習。結合具體教材內容的學法指導。及時把與具體的教材內容有關的學法歸類概括,以系統化結構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促使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一般性學法指導。即是質疑的方法、記憶的方法、復習小結的方法等等。一般性學法指導常常滲透在教學環節和課文內容的學習中,力求做到具體化、可操作化,有時也進行單獨訓練。

在新課程體系下,教師要勇于創新,大膽實踐,探索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體現出崇高的師德,發揮育人的功能;培養學生掌握和利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幫助學生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實現教師自身的發展和提高.教師是教育的靈魂,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兩者的步伐一致,齊頭并進,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飛躍。[4-6]

[1]岳建軍.中學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89

[2]周春梅.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主體參與意識的探究[D].教育現代化,2011,12(7)90

[3]薛守隊.如何創新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J].數理化學習,2012,11(10)80

[4]孫曉紅.對新課改下數學課堂的幾點反思[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3,8(7)66

G632

A

猜你喜歡
學法數學課堂教學
摭談初一數學學法指導
“二元一次方程組”學法指導
三角恒等變換學法直通車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學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