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期刊論文參考文獻中網絡文獻引用情況研究

2016-02-28 18:28譚廣鑫
西部學刊(新聞與傳播) 2016年8期
關鍵詞:參考文獻檢索論文

譚廣鑫

體育期刊論文參考文獻中網絡文獻引用情況研究

譚廣鑫

本研究以10本CSSCI收錄體育期刊為對象,分析2001—2010年間期刊發表論文參考文獻中網絡文獻的引用情況。研究認為這10年間體育期刊發表論文中引用的網絡文獻數量快速增加,社會科學類論文引用網絡文獻多于自然科學類論文。網絡文獻引用存在“無法再檢索”、文獻著錄格式不規范等問題,本文就此類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解決對策,著重進行分析探討。

體育期刊論文;網絡文獻;文獻引用

由于通過網絡發布信息具有快捷、便利、閱讀面廣、成本低廉等特點,其已成為各國政府部門、國際或區域性組織和團體、媒體等發布信息的重要平臺,同時它也已成為民眾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當前,通過網絡獲得學術信息已經成為繼期刊、圖書之后的第三渠道。程寧將網絡文獻定義為“是通過計算機網絡發布、傳遞和儲存的各種文獻信息資源的總和”。[1]劉建偉等則進一步將網絡文獻解釋為“以電子形式儲存在光、磁等載體上,以節點為中心,通過通信技術,在因特網上發布傳遞,并能在網絡終端得以再現的文獻信息單元或文獻信息集合”。[2]鄧宏炎等根據因特網上文獻的形態將網絡文獻分為:網絡期刊、網絡報紙、網絡圖書、網絡廣播、網絡電視5類。他們還指出,如果根據傳統的文獻分類法,網絡文獻還可以細分為16種形態,其中包括了網絡學位論文、網絡會議記錄、網絡專利文獻等。此外,他們認為傳統文獻分類中沒有的網絡數據庫以及電子公告等也應當歸為網絡文獻。[3]

美國心理學會所制定的投稿指南中以舉例方式對網絡文獻范圍進行框定,包括:(1)通過網絡發布的期刊論文,它包括經數字物件標識(Digital Object Identifi er,DOI)的論文,也包含了其他未經標識的論文,例如印刷中的論文,個人或機構準備發表的論文;(2)電子圖書;(3)來自于數據庫、機構或個人網站的學位論文;(4)包括學術會議投稿論文、墻報的摘要;(5)書目資料;(6)課程或講座資料;(7)書評或論文的評注;(8)網絡工具書,包括各類百科全書、網絡辭典、手冊,還包括了維基百科;(9)原始數據(含數據制作的圖表);(10)電腦程序、軟件;(11)灰色文獻(gray literature),主要指學者、政府部門、公司企業、獨立研究機構等發布的信息;(12)報紙、影像或網絡出版物;(13)無發表日期的論文;(14)來自網上論壇的信息。包括發布在新聞集團、網上論壇、網上討論欄目等。[4]由此可見,網絡文獻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而許多未經審查的信息也包含在其中,因此這就要求學者在引用時需要認真加以甄別。

而在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中“網絡文獻”這一新形式的引文類型赫然出現在參考文獻中。近年來,體育領域學術期刊也和其他領域一樣,所發表的論文中網絡文獻的引用率也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引用規范性、可靠性、可檢索性等問題也進一步凸顯出來。為此,本文對被CSSCI檢索的體育期刊近10年網絡文獻的引用情況進行計量學統計,就網絡文獻的引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一、我國主要體育期刊論文中網絡文獻的引用狀況

(一)檢索對象及方法

檢索對象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2001—2010年間收錄的10本CSSCI體育類期刊(不含擴展版)的論文。

檢索方法為:首先輸入雜志名稱,將檢索時間限定為2001—2010年,檢索這一時段收錄的論文;然后將檢索項指定為“參考文獻”,在檢索詞內組合輸入“http”“www”等關鍵詞,檢索出所有論文后對論文逐一瀏覽,剔除不屬于學術論文類的文章,如投稿須知、編輯部通知、會議消息、領導講話等;最后統計每一年度各期刊引用網絡文獻的論文數、各論文引用網絡文獻的數量、中英文網站的區分,以及引用個人博客文獻的論文數量。其中標注在論文腳注中的網絡文獻也納入了統計范圍。部分論文書寫參考文獻的格式不規范,因此使用本研究的檢索方法有可能未被檢索到,但是本文統計數據可以大致反映2001—2010年我國主要體育期刊中網絡文獻引用概況。

(二)CSSCI檢索體育期刊論文網絡文獻引用情況

從CNKI收錄的情況來看,2001—2010年被CSSCI檢索體育期刊共刊載25891篇論文,其中有2317篇論文中引用網絡文獻,總引用文獻量為4768條。盡管這10年各期刊發表論文總量變化不大,但是引用網絡文獻論文逐年增加,至2010年已達到441篇,相當于2001年31.5倍。近幾年引用網絡文獻論文數量的增加幅度有所趨緩,但仍然呈上升趨勢。單篇論文引用網絡文獻的數量平均為2.06條,從10年間變化看,2001—2006年,除2003年單篇論文引用網絡文獻的數量超過2條,其余均低于2條;2007年后單篇論文引用網絡文獻的數量均超過2條,整體顯示逐漸增加的趨勢。根據引用文獻的題名、網址等判斷,文獻引自于英文網站的約占21%。一般涉及國外的研究論文中網絡文獻引用量明顯增加,發表于《體育學刊》的《中美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現狀的比較》一文引用網絡文獻多達19條,所有參考文獻均來自于網絡,其中14條來自于英文網站。這說明網絡已成為我國研究者獲取國外信息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獲取國外近期舉行的大型賽事、體育活動等方面的信息時對網絡的依存度較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外體育機構組織十分注重網站建設和信息更新,將網絡視為重要信息發布平臺。

(三)網絡文獻引用的學科特征

網絡文獻的引用呈現明顯的學科特點:社會科學類研究論文中網絡文獻的引用率明顯高于自然科學類,而且社會科學類論文的單篇引用數量也高于自然科學。自然科學類研究中較少引用網絡文獻可能與獲取文獻的渠道較多有關,尤其是國外自然科學類的研究成果可以通過許多方法獲得。例如通過醫學檢索等檢索機構就可以獲得許多所需文獻的全文,此外,許多綜合性高校訂閱的國外學術期刊自然科學類數據庫較全,通過校內網絡就可以獲得論文全文。盡管這些文獻的獲得渠道是通過網絡,但是這部分文獻是來自于學術期刊的電子版,明確標注了論文發表的時間、卷號以及頁數,因此按照慣例在列入論文參考文獻時一般按照紙質版期刊處理,而不是提供網絡鏈接歸為網絡文獻。同時,自然科學研究領域通常對一般意義上的網絡文獻的認可程度較低,尤其是較少引用未經正式發表的研究成果,這也是影響網絡文獻引用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社會科學類研究涉及的信息面較廣,而許多信息從網站獲取比傳統的文獻渠道更為快捷,并且目前網絡已成為獲取國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社會科學類研究的論文中引用網絡文獻較多。

(四)體育期刊論文引用網絡文獻的來源

一是政府網站。世界各國政府大多將網站作為發布信息的重要平臺之一。隨著我國政府推進信息公開工作,政府網站已成為發布信息的主要途徑。各種文件公報、政策法規、統計數據、領導講話、新聞等等都通過網站發布,政府網站已經成為比較具有權威性的信息來源,包括與體育相關的信息在內。

二是世界性、區域性機構組織的官方網站。從引用的網絡文獻看主要來自于體育領域的各類機構組織網站,例如國際奧委會、國際足聯、亞洲田聯等世界級、大洲體育協會組織,還包括國內單項協會的網站。這些網站和政府部門網站一樣,其發布的信息權威性較強,有較高的可信度。體育領域之外的組織機構,如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中華慈善總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美國全國教師教育認證委員會等也是部分研究者訪問的網站。

三是大型賽事或學術活動等臨時性網站。大到奧運會、世界杯、世界錦標賽等世界級比賽,小到國內某一地區的體育比賽,都會通過網站發布各類與比賽有關的信息。同時,舉行與體育相關的學術交流等活動時網絡平臺也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信息發布途徑。

四是綜合性網站或媒體網站。新浪、搜狐、網易等綜合性網站以及人民網、新華網、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網站發布的信息也常被引用。這類網站發布的新聞、領導講話等成為主要的引用內容。

五是教育機構網站。國內外高校均建立有各自網站,這些網站提供涉及學校學科設置、課程內容、學校管理等內容。國內外許多中小學也設有各自的網站,雖然網站提供的信息不如大學豐富,但是對于研究者來說也是獲得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

六是其他網站。除以上網站外,各類數據庫、文庫、知名運動員的個人網站、學者的博客等形形色色的網站提供的信息包括體育信息都成為研究者引用的對象。但是這部分網站在引用中所占的比率較小。

二、體育期刊中網絡文獻引用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紙質版文獻是公開出版發行的,可在較大范圍內傳播,通常具有半永久性保存的特點,因此通常在可檢索性上不存在問題。但是網絡文獻是以電子形式儲存的,盡管在網絡上可以供許多人瀏覽,但是其信息源通常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說人們只能通過特定的網址才能獲得特定的信息,一旦出現數據保存的問題或者其他影響信息公開的問題,就使得讀者無法再次獲得。再者,以電子形式儲存本身就具有不穩定性,如果缺乏必要的維護,也很容易導致信息的丟失。因此從文獻所應具備可檢索性這點看網絡文獻就存在一定缺陷。Spinellis[5]曾從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和IEEE數據庫1995—1999年收錄的論文中抽取4375條引用自網絡的文獻,進行再鏈接實驗。結果表明,2000年已有28%網頁無法訪問,而4年后這一比率上升至40%—50%。段宇鋒等[6]將網絡信息內容變化、消逝現象稱為“linkrot”,在對1995—2008年發表于《中國圖書館學報》論文引用網絡文獻進行再檢索時發現,1997年至今已有48.29%網絡信息無法訪問,其中還不包括網頁可以訪問但是內容已經改變的情況。

(一)我國體育期刊引用網絡文獻可再檢索率的下降

根據10種體育期刊2001—2010年發表論文引用網絡文獻記載,訪問參考文獻中書寫的網址,確認其鏈接狀況。具體確認范圍為:2001和2002年引用的全部網絡文獻,對2003—2010年引用的網絡文獻每年度隨機抽取50條,合計確認476條網絡文獻。本研究確認是否可再次檢索僅根據論文中網絡文獻中所提供的鏈接網址進行確認,凡是不能追溯到該文獻的均認定為不可再檢索。部分文獻使用其他網絡檢索工具根據文獻題名可以檢索到的仍認定為“不可再檢索”。隨著時間推移,網絡文獻的可再檢索率逐漸下降,兩年以后就下降到50%以下,而10年前的網絡文獻幾乎已經無法再現。

(二)體育期刊網絡文獻不可再檢索的原因分析

首先,網站已不存在。網站消失是導致無法訪問的主要原因之一。網站消失的原因可能來自多個方面,由于部分網站本身就是臨時性網站,例如大型賽事的網站,一般賽事結束后常常在維持一段時間后就停止使用,即便維持(例如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也會大幅度改動原來的內容;而一些小規模的體育賽事或學術活動網站則維持時間更短。

其次,時效性問題。在體育期刊論文中引用的網絡文獻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政府機構、世界性組織、知名網站等,這些網站本身的運營較穩定,但是會定期更新信息,具有時效性的新聞、講話類保存時間可能較短,而數據類、資料類信息保存時間則較長。因此,當使用原有的文獻鏈接再次訪問時常常只能顯示網站主頁,卻無法鏈接引用原文。

再次,網址錄入錯誤。通常作者會將所引用網絡文獻的網址復制后列入參考文獻,理應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但是從錄入的網址來看確實存在錄入錯誤。有些可能是在反復修改稿件以及編輯排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增加了空格。然而有些錄入錯誤,如網址的字母、標點、符號、數字的書寫錯誤更可能發生于論文作者在編寫參考文獻時。

最后,文獻鏈接網址的書寫過于簡單。有相當一部分作者在描述網絡文獻的鏈接時只寫網站名,而不提供詳細鏈接,例如:http://www.edu.cn/。面對這類網站,尤其是不具備站內搜索功能的網站,讀者要想找到特定的文獻簡直如同大海撈針。有些網站對過去的資料文獻保存時間較長,例如新浪網北京奧運會的專題部分至今仍然保存,從中可以檢索大量信息。但是有作者在書寫文獻鏈接時僅標明了該專題的首頁,因而無法尋找到該作者引用的文獻。

(三)體育期刊網絡文獻引用中潛在的學術道德風險

網絡發布的各類信息紛繁蕪雜、良莠不齊,而虛構事實、發布虛假信息的現象屢有發生。從我國體育期刊所引用網絡文獻的來源看,多數來自于管理較規范的網站,尤其是政府部門以及較有影響力及權威性組織機構的網站通常都會嚴格審查發布的信息和數據,因此其真實性及可靠性方面的問題較小。在對網絡文獻進一步分類分析時發現,共有74篇文獻引自于個人博客,還有部分網絡文獻來自于民間的小型商業性網站,這些博客或網站發布的信息大多未經過嚴格的審查,屬于文責自負,其真實性和可靠性可能存在問題。應注意的是,在網絡文獻的大量引用的背景下潛在的學術道德風險也隨之發生。這類風險大致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抄襲和侵權行為的發生?,F在抄襲檢索軟件只能檢索投稿論文是否存在抄襲發表于正式期刊上的論文,而大量發布于網絡的非正式發表文章卻不在其檢索之列,這樣就使得抄襲行為更難發現。二是由于網絡文獻的可檢索性較低,從而對引用的文獻無法驗證,因此有可能出現根據論文需要任意篡改引用文獻的原意,甚至杜撰文獻等現象。

三、規范體育期刊網絡文獻的對策

(一)扭轉研究者對參考文獻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妥這一普遍現象

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是學術界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的研究者把參考文獻看作是論文的附屬部分,即便不正確也不會影響論文質量,因而不重視對參考文獻的確認和格式書寫;也有人認為文獻著錄格式是雜志編輯的工作,作者只負責把論文正文寫好即可,從而導致論文后參考文獻在準確性、規范性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Panduranga等[7]隨機抽取89篇發表于Journal of Cytology的論文,對其參考文獻進行核實分析,發現約15.7%的論文參考文獻存在作者姓名、雜志名稱、引用文章頁數等錄入錯誤。為呼吁研究者重視參考文獻,曾任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院長的英國著名學者Martin Joseph Roath有過一句名言:“先生,常確認一下您的參考文獻吧,您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8]Taylor[9]將

的作用歸納為4點:(1)通過引用具有權威性的文章或研究成果支持自己的觀點;(2)在不影響正文主流的前提下進一步引申與前人相同或不同的論點;(3)為驗證參考文獻的真實性和質量提供詳細線索;(4)引導讀者通過參考文獻查閱詳情而減少文章篇幅。為此,作者應當以高度的責任心選擇引用、準確描述每一條參考文獻,不能將其看作是可有可無的點綴。此外,由于參考文獻是反映研究目的和意義的重要背景材料,甚至是立論的根據,因此,從學術道德規范的角度看也有必要重視參考文獻引用的準確性,以備編輯和讀者核實。

(二)加強對網絡文獻引用的著錄格式的規范化

通常網絡文獻的著錄格式包括:電子文獻的責任者、題名、文獻出處和詳細鏈接網址、發表或更新日期以及作者訪問日期。近年來我國各體育期刊對網絡文獻的著錄格式要求越來越嚴格,但是仍然可以發現部分網絡文獻的著錄格式不太規范,存在各類問題。因此需要編輯人員嚴格把關,在對稿件進行格式審查時凡是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內容存在嚴重問題者應要求作者修訂后重新投稿。尤其是應當明確要求作者投稿時必須明確標注文獻責任者以及文獻題名,以備通過其他檢索工具查驗。建議在投稿指南中對網絡文獻的著錄格式提出更具體的要求,或者以示例的方式引導投稿者規范文獻格式。

(三)加強對網絡文獻引用準確性的審核

由于網絡文獻具有可檢索性較低的特征,需要加強對網絡文獻引用準確性的審核,以杜絕“虛構引用”現象的發生。在文獻著錄格式方面應當逐漸改變參考文獻與正文不相對應的現象,清晰標注正文中引用內容的出處。這一做法不僅是對被引用者的尊重,也為確認引用文獻提供了方便,有利于編輯人員及評審人員確認??紤]到網絡文獻可檢索性較低的特點,應當要求投稿者提供所引用網絡文獻的網頁快照,并標明所引用網絡文獻的具體位置。這樣既可以方便閱稿人審核,又可以在一定程度減少“虛構引用”和“引用不真實”現象。

(四)規范網絡文獻的引用

有關網絡學術資源的認可被稱為是“政府沒規定,學者沒共識”問題[10],是否應當限定網絡文獻的引用范圍,是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的話題。從網絡信息更新速度快、可彌補國外信息渠道不足以及學術自由的角度看,不應過度限制網絡文獻的引用范圍;從學術道德風險以及文獻的真實性等問題看又有必要對可引用網絡文獻適當加以限制。從國外體育領域期刊的投稿指南看,幾乎均未對網絡文獻的引用加以明確的限制。如上所述,美國心理學會指定的網絡資源范圍達到14類。通常,在國外網絡文獻引用的判斷基準主要由學者自己掌握,國外學者大多具有較強的自律意識,引用不當會影響自己的學術聲譽,因此對引用文獻的選擇一般都會比較謹慎。但是,目前我國體育領域投稿作者的學術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作者自律意識較差,如果對網絡文獻引用采用放任的態度,凡是網絡發布的信息均可作為參考文獻,不僅有較大的學術道德風險,而且將有損學術論文的科學性和嚴肅性,降低論文的學術水平。因此學界有必要對體育期刊網絡文獻的引用范圍展開討論,在達成共識的前提下制定引用標準,進一步規范網絡文獻的引用。

參考文獻:

[1]程寧.對參考文獻引用網絡信息資源的幾點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9).

[2]劉建偉,束春德,欒淑莉等.參考引用網絡文獻的調查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4(11).

[3]鄧宏炎,葉娟麗.網絡參考文獻初探[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

[4]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APA Style Guide to Electronic References[EB/OL]. http://www.msvu.ca/site/media/msvu/APAelectronic.pdf,2011-12-01.

[5]Spinellis D.The decay and failure of web reference[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1).

[6]段宇鋒,趙燕芳,劉璇等.對學術文獻引用網絡信息的反思[J].圖書情報工作,2010(8).

[7] Panduranga C,Kirtilaxmi K.Accuracy of references in Journal of Cytology[J].J Cytol,2011(4).

[8] Hare D.The importance of references to a peer reviewed article[J].Can Vet J,2004(10).

[9] McD Taylor D .The appropriate use of references in a scientifi c research paper[J].Emerg Med (Fremantle),2002(2).

[10]毛壽龍.網絡學術資源認可問題的制度分析——學者沒有共識,政府沒有規定,怎么辦?[J].中外企業文化,2000(24).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師、副編審、博士研究生)

G232

A

CN61-1487-(2016)08-2-0066-04

猜你喜歡
參考文獻檢索論文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專利檢索中“語義”的表現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2013年5—12月最佳論文
國際標準檢索
國際標準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