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與醫療

2016-02-29 19:53譚沖王笑
共產黨員·下 2016年1期
關鍵詞:遠程互聯網+醫生

譚沖+王笑

“互聯網+醫療”作為“互聯網+”家族的重要成員,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包括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醫療健康服務。

國外醫療領域信息技術及醫療保障體系建設起步較早,已經逐步進入細分市場開發階段,形成了多種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

美國:遠程醫療模式和移動醫療應用軟件

美國擁有已成立20多年的遠程醫療協會,專門負責對該領域的研究和指導,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完善現行法律法規,對遠程醫療、移動醫療產業審查和備案、醫生資質、醫療糾紛處理、消費者維權等問題作出明確細致規定,改變魚龍混雜的狀況,同時通過大醫院對小醫院的醫療指導,使偏遠地區、醫師力量不足的小型醫院通過互聯網與大醫院建立急診援助計劃,提高治愈比例,控制由于治療不足導致的后期巨額醫療護理費用。

美國典型的遠程醫療模式“Vidyo平臺”,可以讓醫護人員、患者家人遠程與患者交流和互動,專家利用這個軟件就能為遠方或鄉村患者診斷病情、監控治療;患者家人與住在隔離病區里的患者能隨時交談,通過視頻陪在患者身邊。2013年,美國有1500萬人接受過遠程醫療服務。

典型的移動醫療應用軟件,如全球第一家移動醫療上市公司Epocrates擁有的美國排名第一的移動藥物字典,可以通過手機軟件向專業醫療從業者提供藥品信息、疾病信息、醫療實驗室診斷信息等,幫助醫生更準確高效地為病人提供服務。

英國:云管理模式打造新引擎

沃爾格林聯合博姿集團是市場上領先的醫療軟件公司,其精英團隊供職于英國健康服務系統(NHS)超過30年。該公司擁有遍及英國健康服務系統的廣泛客戶,并提供全套軟件產品,運用云管理模式遷移和整合健康數據,以模塊化結構的核心產品提供兩種相互關聯的解決方案:一種用于數據遷移和存檔,另一種用于護理記錄集成。英國每年數據遷移和存檔市場規模為700萬英鎊,并具有強勁的增長潛力。

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模式大行其道

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是亞洲最大的高端私人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擁有龐大的網點和1500多名醫師,并始終致力于同社區的公益互動,包括舉辦各類免費的醫療保健講座、急救培訓、體育活動急救以及職業病治療講座服務。2011年,百匯醫療在新加坡的市場份額高達43.9%,并已布局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上海、成都、香港地區)、印度、越南、文萊6個國家,在亞洲擁有16家醫院、3000多張床位、60多個醫學中心、多家診所以及醫療保健輔助機構。

百匯醫療的Medical5Mall模式打造了高端醫療技術和管理平臺(診室、手術室、放射、檢驗檢測、藥房、康復、體檢、??漆t療),吸引各個??祁I域的頂尖醫生來開設私人診所,租用其診室、手術室、放射、檢驗檢測、藥房等設施、技術和管理,通過收取管理費實現贏利,其酒店式管理模式有效保證了集團醫院擴張的可復制性,并提高了高端醫療患者的服務體驗。

中國:形成以在線醫療服務和可穿戴醫療為主的產業格局

中國的“互聯網+醫療”作為后起之秀,已整合了移動醫療服務商、醫療設備制造商、IT巨頭、風險資本、移動運營商、應用開發商數據公司和保險企業等眾多參與者,形成了以在線醫療服務和可穿戴醫療為主的產業格局。

在線醫療服務最大的看點是遠程醫療。遠程醫療的優勢可以歸為兩點:一是重新配置醫療資源,打破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三甲醫院的局面,解決看病難問題;二是讓醫生和患者精準雙向篩選,患者根據疾病與專業擅長的醫生匹配,減少重復檢查和過度醫療。

遠程醫療可大大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優化用戶體驗,為患者省去耗時耗力的排隊、無效就診等不必要的環節?;颊咄ㄟ^移動醫療平臺的展示和評價體系,找到滿意的醫生并建立起長期深度的聯系。騰訊推動近百家醫院接入微信全流程,僅在門診與收費之間優化醫療流程,便減少了不少病人在這兩個窗口之間奔波的辛勞。

在廣東省,全國第一家獲得衛生主管部門許可的網絡醫院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運行后,于2014年10月25日正式上線。這家網絡醫院以三甲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為依托,由第三方深圳市華佗在線網絡有限公司提供網絡平臺,在社區醫療中心、農村衛生室、大型連鎖藥店等地建立網絡就診點?;颊咧灰ルx家比較近的就診點,就可以通過視頻向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生在線尋診。尋診之后,醫生在電腦上開出處方,可以馬上通過就診點的打印機打印出來,患者可以憑處方在就診點或者其他地方買藥。

在網絡醫院坐診的有7-8個醫生,其中3名是全科醫生,其他醫生是從各科室抽調,目前涉及的科室有中醫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內科、內分泌科。廣東省網絡醫院的就診點有30個,就診點以藥店為主,到就診點看病目前是免費的,未來可能收取少量的就診費用。網絡醫院解決的主要是一些常見病、慢性病、病情清楚簡單病人的問題,比如一些老病號,對自己的病情很清楚,只要每次向醫生咨詢一下,開點藥就可以了,網絡醫院可以為這類人提供很大的方便。

可穿戴醫療在“互聯網+醫療”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打破現有封閉獨立的“孤島效應”,實現跨時空的配置,這也是互聯網改變醫療服務的根本。通俗地說,就是改變傳統醫療服務提供模式和接受模式,患者的生命信息采集、監測、診斷治療和咨詢,通過可穿戴醫療設備、大數據分析與移動互聯網相連,所有與疾病相關的信息不再被限定在醫院里和紙面上,而是可以自由流動、上傳、分享,跨國家跨城市之間的醫生會診可輕松實現。

可穿戴醫療興起的另一個原動力是社會變化和醫護需求變化。隨著全球社會老齡化、人口結構變化,對老人醫療服務有了更多的需求。傳統的醫院服務無法滿足老人長期的慢性病管理需求,需要依靠個人、家庭和社區共同提供健康保健和疾病預防工作。通過可穿戴醫療設備,患者不但可以隨時隨地監測血糖、血壓、心率、血氧含量、體溫、呼吸頻率等人體健康指標,還可以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利用各種傳感器和硬件設備,患者可以實施診斷、治療、生活輔助等功能。比如,電離子透入貼片可以治療頭痛,智能眼鏡可以幫助老年癡呆癥患者記起容易忘記的人和事等。

目前,國內的可穿戴醫療設備采用的都是“終端+云平臺”模式,這些設備廠商以移動硬件制造為主,進入門檻并不高,中后臺的應用軟件和大數據分析是其薄弱環節。雖然可穿戴醫療設備有消費電子屬性,但仍屬于醫療器械范疇,對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國內研發功能強大、質量過硬的可穿戴醫療設備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互聯網就像一條絲帶,把醫療的眾多環節一一連接起來,在無形中捋順了醫療過程中冗繁而瑣碎的環節。我們不用去醫院排隊掛號,通過“掌上醫院”就可向醫生咨詢病情;不用拔腿奔向藥店,動動手指就可坐等藥品送貨上門。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醫療服務市場的加大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醫療”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真正實現互聯網與醫療之間1+1>2。

□本欄編輯/厲飛

猜你喜歡
遠程互聯網+醫生
讓人膽寒的“遠程殺手”:彈道導彈
最美醫生
遠程工作狂綜合征
遠程詐騙
醫生
望著路,不想走
一次神奇的遠程滲透破襲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