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文學的人類學性
——兼以李劼人的短篇文學作品為例

2016-03-01 02:34佘振華
小品文選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人類學人文文學

佘振華

(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試論文學的人類學性
——兼以李劼人的短篇文學作品為例

佘振華

(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2013年度一般項目《翻譯家李劼人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13SB0237

從學科史上來看,文學人類學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學科。徐新建教授在《文學人類學的中國歷程》一文中,將文學人類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分成了兩個階段①。即使上述到較早的晚清時期,從1898年嚴復《天演論》刊印以來,人類學在中國也只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然而作為學科的文學人類學,其實是在民國時期,伴隨著茅盾、聞一多、郭沫若等人在這一領域的探索,才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奠基和發展。這些學者本身并沒有人類學學習的背景,也與西方早期的文學人類學沒有直接的影響關系,要知道“文藝學領域第一個提出文學人類學設想”②的諾斯諾普·弗萊也只是在1957年才發表了他的代表作《批評的解剖》。那么,那個年代的學者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才進入文學人類學的范疇呢?而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文學又是如何與人類學結合的呢?

1 中國文學中的人類學傾向——“人文”之學

上述那批學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作家。這樣一種身份讓這些學者天然地具有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氣質。也正是這樣一種文人氣質,再加上那個時代的民族危機,使得這些學者自然地傾向文學人類學。

在中國文學中,自古以來就沒有把“人”從“文”中隔離開來,而且與西方兩希文化“形而上”的追求不同,中國古典文學的最終出發點和回歸點都是“人”,這與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文人實踐是相符的③。而且,在中國文學傳統中,“文學”的意義也與西方不同。因此,正如徐新建教授所說,“在近代以前,中國人并不使用literature這個概念,也不刻意去說‘文學’。在大多時候,用一個‘文’字就足矣”④。在筆者看來,中國文學從其誕生之初就是具有人類學性的,或者說中國文學從一開始就是“人文”之學。從以下三個方面可以更加清楚地明白這一點。

首先,中國文學從一開始就與“人類”分不開。在《詩經·毛詩序》中,有一則著名的詩歌起源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一段話不僅論證了“詩言志”的詩歌起源說,而且還指明了中國早期文學與身體表述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最早的文學人類學視角之一。關于“文”的功能,中國古代文學觀念也沒有局限在當下狹窄的“文學觀”中。如《周易正義》中的《賁》卦:“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笨追f達對此有一個很好的注疏,“言圣人觀察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當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雹菰谶@里,人文不僅僅包括了詩學,還有“書”、“禮”、“樂”。關于“詩書禮樂”的“人文之學”觀,司馬遷的解釋⑥是一切無外乎人,要么就是在自然中生活的人類,要么就是在社會關系中生活的人。

其次,中國當下的文學觀盛行一種“漢文學中心主義”。如曹順慶教授疾呼“中國文學史幾乎不包括少數民族文學, 只可稱為漢族文學史?!雹呷欢谥袊糯摹叭宋闹畬W”中,就從來沒有完全把中國少數民族排除在外。例如《詩經》中就有“十五國風”。除了有中央周王族“周南”、“召南”的文學外,還有“秦”、“衛”等等族群的文學。而且,對于《詩經》的民歌采集模式,也可以說是具有今天人類學的田野考察意義的。葛蘭言就曾說:“《詩經》……第一部分是按國別劃分的地方歌謠的匯集,其余三部分大都是具有儀式特點的詩歌?!雹喽疫@種民歌采集模式在后世歷代都有體現,因此,可以說在中國古代的文人當中就已經有文學人類學的實踐了。

最后,在中國古代的文人學術傳統中,往往是文史哲不分家的。支撐這樣一種學術融合的內在因素就是“人文之學”。這與人類學在今天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地位其實是非常類似的。在交叉學科大行其道的今天,人類學又有了哲學人類學、歷史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教育人類學、文學人類學等等諸多分支。而在中國傳統的學統里,文學也往往融入在其他學科之中。正如聞一多先生在《文學的歷史動向》一文中所論述的那樣,“在我們這里,(詩)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雹嵋舱侨绱?,作為詩人的聞一多先生才寫出了《伏羲考》、《說魚》等等一系列典型的文學人類學文章。

2 文學的人類學性:表述問題

3 文學人類學視野下的李劼人短篇文學作品

在中國現當代作家的許多作品也是具有這種人類學性的。以下就以四川作家李劼人的短篇文學創作為例,通過分析其中的人類學性來看整個中國的現當代文學創作。李劼人先生為世人所熟知的往往是他的長篇小說,然而,李劼人先生的短篇文學創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筆者看來,李劼人先生的短篇文學作品主要有敘事性的短篇小說和描寫性的散文筆記兩大類。以下主要從這兩種文體來看李劼人短篇文學中的人類學性。

綜上所述,在中國文學傳統中就有深厚的人文傳統,而這種人文傳統則是中國學者們自覺從事文學人類學事業最天然的內在驅動力。所謂“人文”,“人”是本文;“文”是文本,也是表述。而這一點則是文學人類學的核心,也是中國文學的人類學性之所在。

注釋:

① 在該文中,徐新建教授區分了1905至1949年和1949年至今兩個時期。

② 葉舒憲. 文學人類學在國外. 外國文學動態. 1994年第6期.

③ 《論語集注》記載了程門弟子謝良佐對此句的注疏“圣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由此可見中國文人傳統關注的是“人”?!祆渥? 四書章句集注. 北京:中華書局,1983.第98頁

④ 徐新建. 文學人類學的中國歷程.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 年第12 期

⑤ 十三經注疏.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第37頁

⑥ 《太史公自序》:《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于變;《禮》經紀人倫,故長于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于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于風;《樂》樂所以立,故長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長于治人。

⑦ 曹順慶,童真. 重談“重寫中國文學史”.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

⑧ (法)葛蘭言. 趙丙祥、張宏明譯. 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第1頁

⑨ 聞一多. 神話與詩. 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第165頁

⑩ 徐新建. 表述問題:文學人類學的起點和核心.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佘振華(1981~),男,安徽黃山人,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文學人類學。

I0-05

A

1672-5832(2016)11-0019-02

猜你喜歡
人類學人文文學
VR人類學影像:“在場”的實現與敘事的新變
“逸入”與“生成”——音樂人類學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徑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我們需要文學
伊莎白及其中國人類學、社會學考察
傳統的重建:現行朝鮮族婚禮的人類學解讀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人文社科
我與文學三十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