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長性閱讀,尋找語文課堂的生長點

2016-03-01 23:44任文娟
新課程 2016年12期
關鍵詞:狐貍語文課堂生長

任文娟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

生長性閱讀,尋找語文課堂的生長點

任文娟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

生長性閱讀既著力于語文課堂生長的“原點”,更著眼于學生發展的“遠點”。生長拓寬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領域;學生思維的生長,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提升;課堂情境的生長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

生長性閱讀;語文課堂;生長點

一、生長性閱讀的提出

東、西方文化中有一種價值取向:東方講“道法自然”,西方講順應自然規律,都是來說明一切生物的生長。生物生長的基本特性,如個體性、生命代謝性、向上與向陽性都可以延伸為教育意義上的“生長”。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把人學習知識的過程認為是被動接受或拼裝的過程:先被灌輸部件,然后再把部件拼裝成整體。然而,事實上知識發展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一種生長,是同人的自身有著血脈和神經聯系的一種生長過程。盧梭認為,教育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這種生長是一種順應其“天賦”的自然生長。教育不應把“長成”怎樣一個具體形態作為追求和結果,而應強調順應生長發育的規律不斷生成的這樣一個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中,“生長”不是賦予的、外加的,而是“主體”自覺的、應然的。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信息的被動的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睂W生是能動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吸收、同化新知識,充實、完善原有的認知結構,或者改組原有的認知結構,組成新舊知識統一的、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將學生學習與生長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自由地、逐漸地成長,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實現個性發展、自我理解、逆向思考等要求,是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新目標。因此,把生長性閱讀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能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機與活力。生長性閱讀倡導的就是一種既著力于生長的“原點”,更著眼于發展的“遠點”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模式。

二、生長性閱讀語文課堂的生長點

下面我以《說狐》這堂課為例來闡述:

(一)文本的生長

傳統教學存在著“以本為本”的弊端。在新課標指導下,文本僅是教學活動的一種載體,是為我所用的“半成品”。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文本的生長點,巧妙延伸,注重生成,充實文本、開放文本、超越文本,將內容變“長”,將課堂變“大”,拓寬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領域,構建開放和創新的語文課程。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文本不是學習語文的唯一載體。教師要善于用文本來教,注重開發文本,充實文本?!版溄印笔蔷W絡專用術語,我們可以把它移植過來,來個文本相關鏈接,使其成為文本頗具活力的生長點。相關性鏈接能把學生引向廣闊的思維空間,做到跳出文本看文本,分析問題更趨全面、更趨深刻。上《說狐》課前,我從蘇教版一至六年級教材中找到所有與狐貍有關的文本——《狐假虎威》《狐貍和烏鴉》《狐貍和葡萄》《狐貍和蟬》開始建構狐貍的形象,接著鏈接學生讀過的相關童書《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以及上網搜索,鏈接到了不少與狐貍有關的非連續性文本,如經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的《狐仙》、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再被狐貍騙一次》、詩歌《九尾狐》、視頻《小狐貍》以及俄國著名寓言家克雷洛夫的詩《可愛的狐貍》、歌曲《千年狐》。鏈接到這些具體的非連續性文本后再要求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全面建構狐貍的形象,做到鞭辟入里,融會貫通。

(二)學生思維的生長

生長性課堂必須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生語言素養發展的規律,以語文課程本身的魅力滋養學生,帶給學生積極的變化,實現學生生命的成長。語文生長性課堂既關注學生當下的生長狀態——課堂的深處充盈蓬蓬勃勃的生命律動,學生的語言、思維、精神在活潑地生長;又“指向遠方”——課堂為未來的語文學習和生活積蓄了生長的力量,學生萌發了生長的向往,擁有了良好的生長態勢和持續生長的能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事物的正確答案往往不止一個。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不以本為本,不被“標準答案”所束縛,讓閱讀成為一個文本再創造、再充實的過程。

例如《說狐》這一課中,學生在交流完《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這本書的思維導圖后。

生:我畫的也是整本書,但我覺得最好在狐貍爸爸想到辦法的前面加一個“?”。

師:為什么?

生:三個農場主用鐵鍬、挖土機來挖狐貍一家時,狐貍爸爸知道如果一直這樣挖下去也找不到食物和水,只會是死路一條,所以在挖的過程中他一直在想辦法。這個“?”就代表他在想辦法。

師:真了不起,竟能有這樣獨特的觀點,大家掌聲鼓勵他。

師: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我同意他的觀點,狐貍爸爸是一家之主,他有責任為了全家想辦法解決困難。

師:“?”代表著一家之主的責任——想辦法脫險。

生:我也同意,此時狐貍太太已經非常虛弱了,她急需食物和水來維持生命。狐貍爸爸在危機的情況下更要想辦法了。

師:“?”代表著快速想到拯救狐貍太太的方法。

生:我覺得在“守候”的后面還要加上一個“!”。

師:你的想法也很有創意,能具體說一說嗎?

生:因為狐貍爸爸想到了辦法,豁然開朗。

師:“!”代表狐貍爸爸豁然開朗。

師:“!”還代表——

生:心情喜悅。

生:找到了食物。

生:有了生的希望。

……

小學語文課堂不再是灌輸式教學,不再是填鴨式教學,而是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創造性教學?;谖谋镜膬热?,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進一步探究文本內容,針對一個問題,進行適度的發散性思維?!??”“!”就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把自己的思考、疑問用符號體現出來,同時在交流中也激發了其他學生的思考,引出了“!”的體會。

緊接著下面一位學生思考瞬間打開了,釋放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見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豐富了文本,充實了文本。

生:我覺得狐貍爸爸一開始是在三個農場主的逼迫下去挖洞的,后來他想到了辦法——去三個農場主的倉庫找吃的,這時是有目的的挖。

師:這是個從盲目到有的放矢的過程。

生:一開始,狐貍一家被三個農場主追趕,只能往地下深處逃。到后來,狐貍一家有了目標,開始向三個農場主家反擊,來偷取他們倉庫里的食物。這是個從逃跑到反擊的過程。

師:好一個從逃跑到反擊的過程。

生:狐貍爸爸一開始是為了躲避三個農場主的追擊,漫無目的地挖到哪里算哪里,是被逼無奈的;但當三個農場主放棄追擊他們,狐貍爸爸就想出了目標:向他們的食物倉庫挖,有了目的,主動去找食物。

師:這是個被逼無奈到主動出擊的過程。

師: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狐貍爸爸在危急時刻想出了辦法讓全家絕處逢生,這真叫天無絕“狐”之路。

兒童的成長與發展來自于學習體驗。語文生長性課堂重視兒童學習方式的保留與發展,通過創設兒童生態的學習情境,讓學習者“身臨其境”地體驗學習,以組織學生“出乎其外”的言語活動為基本載體,以追求學生學習“入乎其內”的深刻體驗為教學目標,采用多樣的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個性化學習、創造性學習,讓體驗性言語活動成為言語生命生長的鏈條。

(三)課堂情境的生長

小學生正處于特殊的生理年齡階段,對世界的認知首先源自于感性的認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文本,創設有效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引發其情感上的共鳴,從主觀上樂意學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

例如,《說狐》一課,我運用多媒體,翻頁展示了《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整本書的內容,讓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氛圍中。隨著閱讀情景的深入,我又利用視頻《小狐貍被驅趕》以及歌曲《千年狐》,讓學生始終沉浸在“狐貍”這一主題之中。而且所有這一切與狐貍有關的內容都深深地吸引住了課堂中的學生。此時,學生所有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都被調動起來了,整個課堂的氛圍十分活躍。轉而進行課堂教學,同學們眼中都閃耀著激情,課堂效率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通過依托文本,創設出來的有效情境,深深地吸引住了學生,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積極地去探求文本的內容,并積極地動腦筋,激發情感,實現了課堂的高效靈動。

三、生長性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巧用文本,促進學生思維的生長

1.留白處,挖掘想象力

“留白”,是中國畫中所獨有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即在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余地。課文中的“留白”,就是作者根據主題和情節的需要,有意在字里行間或文章的結尾處留下許多有發揮想象余地的情節、情感或思維的空間。小學語文課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說無處不在:有的出現在文章的末尾;還可能出現在標點處,從而使文章意蘊深刻,令人回味……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留白處”,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補充、延伸擴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了學生思維,發展了想象力,又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

(1)補充課文結尾處。有些課文結尾意猶未盡,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想象余地。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創造性地填補文尾空白。如蘇教版第11冊第8課《愛之鏈》中的“她輕輕地親吻著丈夫那粗糙的臉頰,喃喃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句中省略了女店主對喬依說的其他話,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把女店主的話補充完整,從而讓學生想象潛能得到有效挖掘,也可以讓學生全面理解課文內容。

(2)想象標點省略處。課文中的省略號,大多是列舉或內容的省略。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立足教材,展開合理的想象還原省略內容。如《二泉映月》中“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句中省略了阿炳聽到的內容。教學時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補出了“痛苦的呻吟、絕望的央求、沮喪的追悔”等特殊感受。

2.結合處,提高讀寫能力

讀寫結合是以文章為載體,從文章的內容出發,設計與之相關“寫”的訓練,使閱讀、寫作、思維訓練三者融為一體,通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讀寫訓練,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讀寫結合的訓練在整個語文教學環節中是尤其重要的。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擇機進行寫作訓練,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相互遷移、相互轉化、相互促進,這已經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F在的語文教材,許多都是膾炙人口的美文名篇,課文句段優美,構思精巧,內涵豐富,這不僅為學生閱讀搭建了廣闊平臺,而且給學生寫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和契機。我們如果在閱讀教學中根據課文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設計形式多樣的小練筆,就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在一次次讀寫訓練中得到提高。

(1)在精彩處仿寫。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對于文本中出現的經典、精彩的語段,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復“含英咀嚼”外,還可以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依樣畫葫蘆進行仿寫,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如,蘇教版第11冊第1課《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全詩語言凝練形象,結構完整緊湊,感情強烈,富有節奏美和韻律美。在教學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在感知句子優美的基礎上,抓住結構獨特的段落、新穎別致的寫法展開想象進行仿寫訓練。

(2)在形式上變寫。對范文的內容或形式進行某種變動,寫出與原文基本相近又有所不同的作文,這種訓練叫變寫。錢夢龍先生說過:“變寫比仿寫進了一步,屬于半創造性的作文?!蔽覀兛梢詫热?、敘述形式比較特殊的課文進行變寫,包括縮寫、擴寫、改寫等。例如,蘇教版第9冊第21課《諾貝爾》,抓住發明炸藥、設立諾貝爾獎這幾個典型事例來反應諾貝爾勇于發明創造、獻身科學的精神。課后練習上要求為諾貝爾寫一個小傳。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課文資料,從人物名字、生卒年月、主要貢獻及影響幾方面來改寫。改寫,就是根據要求,在不改變原文基本內容的前提下,改動原文的表達方式,是在原文基礎上的再創作。

(二)善用環節,促進課堂情境的生長

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強調:“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币虼?,自由、寬松、民主、融洽的課堂情境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進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實現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

1.在導入中巧創情境

常言說: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了一半。語文教學尤其如此。課堂導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起始環節中采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方式,向學生引入新知識,使學生迅速進入新課學習狀態的活動方式,也是課堂教學的第一關。如果創設情境運用恰當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課文特點,創設靈活多樣的情境,如設置懸念,溫故知新,簡介作者、了解背景,歌曲、影視導入等。這樣一開課就像磁石一樣將學生牢牢吸引住,起到“先聲奪人,一石二鳥”的功效。

2.在朗讀中感受情境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閱讀教學中使用最普遍的讀書方式。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有效朗讀,可以使學生在朗朗讀書聲中感悟文意,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得到審美愉悅,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設置環境,就像舞臺需要燈光與布景一樣,讓學生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覺。我們在進行朗讀指導時,可充分利用圖片為學生朗讀課文作好情感上的鋪墊,讓圖片帶著孩子們走進一個個特定的情境;也可以把音樂與文字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3.在提問中創造情境

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能在課堂上故意激發疑問,挑起矛盾,常??梢约て饘W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對有關內容的思索中,形成濃烈的教學氣氛。提問又是一門藝術。提問如果過寬,不能觸及疑點,那么,即使課堂氣氛熱烈,也無補于教學目的的實現;如果過深,超出學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們會因此而喪失“跳一跳”去“摘桃子”的信心。巧妙的提問須在創設情境上下工夫,因此,教師應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提供誘因,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

總之,生長性閱讀既著力于語文課堂生長的“原點”,更著眼于學生發展的“遠點”。生長性閱讀的語文課堂將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源頭,讓學生獲得不斷學習的動力、持續學習的能力。

[1]張康橋.生長教育:通往美好人性的教育[J].江蘇教育研究,2012(29).

[2]謝偉.挖掘閱讀教學的“生長點”提升教學效果[J].語文教學之友,2013(4).

[3]魏榮葆,田家耀.在模仿中創新:初中語文第一階段閱讀中的作文滲透淺談[J].高校教育管理,1994(4).

·編輯 王亞青

猜你喜歡
狐貍語文課堂生長
碗蓮生長記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生長在哪里的啟示
生長
狐貍和貓
狐貍
《生長在春天》
狐貍便當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