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三位一體”育人網絡

2016-03-02 05:03李情豪
湖北教育 2016年35期
關鍵詞:三位一體育人德育

●李情豪

構建“三位一體”育人網絡

●李情豪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是造就人才的三個關鍵因素,它們之間不可分割,只有三者有機地結合,緊密聯系,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特長及共同影響的互補效應,協調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整體教育效能,才能塑造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道德品質,才能使青少年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的發展,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長。

構建現代特征的家庭環境,以強化家庭德育功能

家庭德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給孩子提供一個具有現代特征的家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且是長期的全方位的教師。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熏目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家長的崇高品德就是一種教育力量,影響著孩子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因此,家長們應該樹立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良好的心理素質。由于孩子與家長的心理存在一種神奇的融合和感應,對家長內心的重大變化經常有迅速的反應,家長的行為和與之密切相關的心理狀態對子女影響極大。家長的心理狀態,對家庭德育的質量起著重要作用。有研究證實,家長有心理障礙,會投射到子女的心靈上;家長具備明朗、達觀、善良、坦誠的心理素質,子女也往往具有良好的個性和優秀的品格。因此,要培養孩子的情商,家長本身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定的文化素質。家長的文化素質對家庭德育質量有著重要影響。一方面,家長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可滿足子女的求知欲望,為子女樹立熱愛學習、熱愛知識的榜樣,掌握德育的主動權;另一方面,家長的文化水平又影響著家庭德育的效果。而且,未來的家庭是學習型家庭。因此,家長需要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必要的德育能力。家長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文化素養等固然重要,但并不等于德育能力?,F實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有個性差異,德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千差萬別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可能有固定模式,因此需要家長具備必要的教育子女的能力,能妥善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是家長素質中重要的一項,直接關系著家庭德育的進行、效果和成敗。

家庭德育是一個重大的科學問題,也是一門藝術,每一個成功的家教案例都蘊涵了父母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例如愛子藝術,即父母以愛溫暖孩子的心,以愛滋潤孩子的健康成長;約束藝術,即“家規”既要與社會和時代要求相吻合,又不脫離家庭實際,同時能為孩子所接受,并樂于實行;糾偏藝術,即父母要促使孩子形成新的習慣,以取代原不良習慣;獎懲藝術,即父母對孩子的好行為作出的反應和態度,包括喜歡、贊許以及向他人介紹和表揚等,同時對其犯的錯誤,進行適度的懲罰,這包括情感懲罰、間接懲罰、自然懲罰等等。

構建新型社區教育機構,以增強社區德育實效

社區教育是一種跨體制、跨部門、跨行業的大教育。社區教育在內容上具有多樣性、實用性、及時性和補償性的特點,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這有利于學生了解自然和社會,也有利于他們發展不同的興趣愛好。

社區教育把社區服務、社區建設、社區發展、社區管理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統籌社區內各種教育資源,密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關系,形成教育網絡,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建立實體機構。社區管理委員會應成立社區教育管理分會,負責社區教育的規劃、活動的組織、教育評價等。政府應將社區教育納入政府的工作范疇,形成相關制度,建立機制,指導社區教育有效進行。

優化社區環境。社區教育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應加大投入,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如創建社區圖書室、計算機室、錄像放映室、文化娛樂室,讓社區充滿先進文化的內涵。同時,社區各行業人員的各種思想、各種經歷等,都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社區內先進企業、文化古跡、科研成果更是社區重要的教育資源。社區教育機構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教育影響青少年學生。

提高家長素質。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者和執行者,是最直接、最經常、最重要的教育者。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發展能力取決于父母的發展?!鄙鐓^教育機構要與學校一道通過“家長學?!睅椭议L樹立健全的人才觀、親子觀、兒童發展觀和教子觀。

組織豐富活動。社區教育機構應組織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努力使社區充滿活力。如舉辦社區運動會、開展知識競賽、召開主題辯論會、開辦各種社區教育研究沙龍、開展讀書活動,讓包含青少年學生在內的所有社區成員關心社會,關心科學,豐富知識,使精神世界更充實、更美好。

構建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以凸顯學校核心作用

學校是教育的主渠道、主課堂和主陣地,學校教育是對孩子實施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學校教育是以系統的理論教育、思想素質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和科技素質教育為主的、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它是家庭教育的引申和完善。

學校教育除了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社會技能的傳授外,還有著對于人的道德修養、人生價值、是非觀念等人格塑造上的責任和教育功能。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是素質教育的基礎,而素質教育又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學校應該優化整合教育資源配置,構建完善的德育管理機制體系,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形成以教學為先導、以育人為目的、以管理為依托的宏觀教育格局,從而實現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

當然,學校教育只是整個教育活動其中的一個部分,對于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教育還需要社會教育的參與、補充和配合。因為在學生逐步社會化的過程中,其行為表現會受到各種思想觀念、不健康信息、文化和家庭不良環境等消極因素的影響,對于一個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斷力的學生而言,容易受到蠱惑,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響。學校在抓好教育教學的同時,還應積極采取有力措施,爭取社會的支持,齊抓共管,形成有效合力。

讓傳統的“家訪”煥發出新的活力。在“家訪”中產生激情,在“家訪”中尋找教育契機,在“家訪”中闡釋和傳播新時期教育的深刻內涵。讓“家長委員會”在家校溝通中“實”起來?!凹议L委員會”是學校為促進家校溝通所建立的重要機構。實實在在組織活動,實實在在收集和聽取家長的意見,實實在在地培訓提高家長。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的含義已經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學校要打開教室大門,請家長隨時走進課堂,讓家長接受課改的新理念,體驗新課程的學習情境,讓家長與教師共同探討適合孩子的教學。讓多維的教育測量評價創造美好的教育世界。學生的成長既在學校,也在家庭、社會,那么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測量也應該由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進行。這樣使學生的成長以及對成長的評價都具有客觀性、激勵性,并使考試測量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系湖北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 徐世兵)

猜你喜歡
三位一體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三位一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研究
論“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職院校三位一體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