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學習型區域活動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

2016-03-02 05:03朱麗丹
湖北教育 2016年35期
關鍵詞:臉譜學習型區域

●朱麗丹

利用學習型區域活動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

●朱麗丹

所謂“學習型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的教育目標、發展目標及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將活動室環境進行有目的的設計、分割,使其成為相對獨立的區角,并在其中投放幼兒感興趣的操作材料,使其在與環境、材料、同伴自由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學習和發展的一種幼兒自主性學習活動。學習型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集體活動的必要補充和拓展延伸,以其設置靈活、包容量大、信息量足、材料可變度高、自選性強等特點,彰顯出幼兒主體性地位這一重要特點。

學習型區域活動是以個別化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孩子在這種區域中不斷地學習,獲得知識,既體現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這一兒童觀,也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使幼兒主動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學習方法、內容、進度。

活動目標應圍繞發揮幼兒主體性地位來設置

教育目標是一個活動的起點,也是其歸宿所在。根據幼兒發展目標和幼兒實際發展水平制定適合的教育目標,其意義在于保障教育過程的順利進行,使教師能根據預定要求,組織有效的教育活動。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忽視幼兒主體地位的現象。我們在設定學習型區域活動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和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從而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如:在“塞一塞”這一活動中,目標既可以定位為“幼兒根據指示圖進行排列,塞出與任務卡相同造型的圖案”;針對心智發展水平較高的幼兒,也可以設定為“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塞出不同造型的圖案”。這種分層次目標的提出,有利于促進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

活動空間的創設要有利于促進幼兒主動參與

材料的投放要有新穎性和層次性。學習型區域游戲是幼兒通過操作、擺弄材料來感知和獲取知識的自主性活動,所以材料是幼兒和知識之間的媒介,是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在提供游戲材料時要不斷更換,以便構建的游戲環境具有新穎性、創造性、挑戰性,不斷吸引幼兒參與。學習型區域中提供的材料還要有層次性,以便幼兒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進行選擇。如:在剪紙練習區,可以從“隨意剪紙”開始,然后“剪粗紙條—剪細條紙—剪曲線條紙”;從“剪紙”開始,然后“剪布”,再“剪麻布”。材料不同,操作難易程度不一。為了讓幼兒準確地了解各種材料的使用方法和難易程度,在布設游戲材料時,可在操作材料上貼上標簽,讓幼兒根據自身的實際水平選擇適合自身的材料進行游戲。

營造開放、寬松的精神環境。幼兒園的精神環境主要包括師幼關系、師師關系、幼兒同伴關系。只有為幼兒提供一個能使他們感到安全、溫暖、平等、自由、能鼓勵他們探索與創造的精神環境,他們才能活潑愉快、積極主動、充滿自信地學習和游戲,獲得最佳的發展。

首先,要有良好的師幼關系。每一名教師都要樹立現代兒童觀、游戲觀,善于用發現的眼光看待幼兒,充分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情感、想法,民主、公平地對待每個幼兒,使幼兒從心理上感到安全和自由。同時教師還要做幼兒游戲的合作者,成為孩子的朋友,指導幼兒游戲而不是指示幼兒游戲。

其次,建立互助、友愛的伙伴關系。幼兒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文明禮貌、友好謙讓,在游戲中相互協商、共同合作,這些都為游戲的繼續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兒游戲的主動性、積極性。

選擇有利于幼兒主體性發展的游戲內容

內容要有趣味性,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并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體驗,從而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比如,為了讓幼兒了解生活中建筑物的搭建結構,教師在建構區中投放了木質的建構材料,幼兒興致很高,但時間久了他們的興趣點就會降低。此時,教師投放了新的搭建材料,如奶粉罐、飲料瓶等,幼兒開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搭建出不同的建筑物。正是因為教師不斷地更新游戲材料和游戲內容,幼兒才一直以飽滿的熱情和較高的興趣投入到游戲之中,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

內容要有適宜性,既要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又要符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幼兒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特點,年齡小的幼兒自我意識較強烈,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經驗少,因此學習型區域游戲的內容要形象具體、趣味性強,以幼兒獨立操作為主。而中大班幼兒的思維能力逐步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理解力、自控力都有了較大提高,有了合作意識,所以學習型區域游戲的內容可逐步減少形象性,先增加符號和標記,再增加書寫和制作記錄表等。比如同樣是數學區的填數游戲,小班可以采用“一格一空”的游戲,請幼兒填出1~10的數字;中班可以采用“三格兩空”的方式填出1~20以內的數字;大班則更進一步,在“數字火車”的游戲中,請幼兒根據1~100以內空的數字進行填數,然后將相應的數字放到空格中,這些不但滿足了不同年齡段幼兒游戲的需要,也讓孩子在與游戲材料的互動中獲得了發展。

內容要有漸進性,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游戲的內容不但能吸引幼兒參加活動,還能激發幼兒繼續活動的興趣。這就要制定不同的游戲目標,提供不同層次材料,設計不同教學策略,以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比如:中班幼兒在美術區學習繪畫臉譜時,一開始為幼兒提供了成品的臉譜,要求孩子們根據任務卡的要求繪畫同樣的臉譜,剛開始孩子們都興趣高漲,沉浸在繪畫之中,但沒多久,就沒有孩子繪畫了。于是,教師又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游戲材料如毛線、黏土等,并引導幼兒用這些材料來代替筆對面具進行裝飾。這樣,不但激發了幼兒對臉譜裝飾的興趣,也讓他們開始在周圍尋找另外一些適當的材料來裝飾臉譜,幼兒的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運用有效的指導策略為幼兒主體性的培養提供保障

學習型區域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方式,但它并不是“放縱性”的游戲,只有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幼兒才能動手動腦成為學習型區域活動的主人。

學會觀察。教師要在游戲中做觀察者,在活動的觀察中關注幼兒“需求”,了解幼兒的“水平”。幼兒在游戲時,教師要留意活動環境是否能激發幼兒學習的意愿,材料的投放是否適宜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需要;了解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有什么困難;把握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特點和個性差異;重點觀察幼兒的學習、探索情況。

以間接指導為主。在學習型區域活動中,教師以間接指導為主。這種間接指導,第一是以環境、材料為媒介。如,小班幼兒拼動物六面圖活動,當教師觀察到大多幼兒己駕輕就熟且興趣下降時,應及時投放九面圖、十二面圖等,使幼兒從材料中獲得探索學習的新激情。第二是當幼兒在活動中出現學習困難時,教師應引導幼兒繼續去探索,去發現,鼓勵幼兒不斷思考。

觀察性指導。學習型區域游戲中,教師的觀察性指導十分重要,因為通過觀察,教師能夠隨時發現幼兒的興趣,及時調整活動內容,滿足幼兒的需要。教師在觀察過程中進行記錄,從幼兒游戲的持續時間、幼兒的游戲過程、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和同伴間的交往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觀察和記錄,使教師對幼兒的興趣和活動情況一目了然,隨時根據情況更改或調整內容。

評價。在學習型區域中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組織環節。當幼兒在學習型區域活動中進行了探索、學習后,教師要組織幼兒交流體驗與收獲,分享快樂與成功,并把有些關鍵性經驗加以提升。在總結評價時,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具有鼓勵性的,如“你的臉譜畫得真漂亮!”,鼓勵幼兒繼續進行大膽的繪畫;教師的語言還可以是激趣性的,如“誰能讓這個臉譜看起來有哭的感覺?”此外,教師還應該積極鼓勵幼兒間相互交流、討論,獲得新的知識經驗,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思想得到升華。

學習型區域活動對幼兒主體性的發展是直觀的、顯現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習型區域活動時,只有從目標的設定、環境的創設、內容的選擇等方面充分考慮幼兒主體性地位,才能讓幼兒的主體性在學習型區域活動中得到最大的發展。

(作者單位:黃石市政府機關幼兒園)

(責任編輯 周群)

猜你喜歡
臉譜學習型區域
分割區域
帖臉譜
五環節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做個臉譜迎『六一』
做學習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長
灶王爺的“臉譜”
區域發展篇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實踐與思考
區域
建設學習型關工委的回顧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