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后全面護理預防產婦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用研究

2016-03-03 13:17游愛民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年11期
關鍵詞:下肢剖宮產血栓

游愛民

產后全面護理預防產婦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用研究

游愛民

目的 探討全面護理模式在預防產婦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86例行剖宮產術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格法分為A組與B組,每組43例。B組予以基礎性護理干預,A組在B組基礎上予以全面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情況及護理的應用效果。結果 A組產婦靜脈血流峰速、平均血流速度顯著優于B組(P<0.05);A組產婦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B組(P<0.05)。結論 針對行剖宮產產婦積極予以全面護理干預,可以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在臨床護理中可廣泛應用。

下肢深靜脈血栓;剖宮產;全面護理

在臨床婦科中,剖宮產后產婦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較為常見,若不能及時予以治療,會給產婦造成較大傷害,嚴重可造成栓塞脫落進一步形成急性肺栓塞,對產后恢復有嚴重影響,嚴重可危及其生命[1,2]。產婦下肢靜脈血流滯緩,加之長時間臥床,下肢肌肉松弛而導致血液高凝,諸多因素結合造成剖宮產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同時會出現繼發性靜脈曲張等[3,4]。作者選擇采用全面護理,分析其預防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宮產術的8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產婦均自愿參與本組實驗,且均完全知情,產婦接受產前全面檢查均正常,為足月妊娠,無血液高凝史,無以往剖宮產史。所有產婦剖宮產術均成功,產婦與胎兒各生命指標均正常。排除標準:有嚴重妊娠合并癥、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產婦精神狀態異常、胎兒宮內窘迫癥、產婦思維模式障礙等。按隨機數字表格法將產婦分為A組與B組,每組43例。A組產婦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9.5±3.6)歲,體重46~80 kg,平均體重(56.8±9.7)kg;B組產婦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8.8±3.4)歲,體重45~78 kg,平均體重(55.7±8.6)kg。兩組產婦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組產婦在剖宮產術后接受臨床基礎性護理;A組產婦在B組基礎上予以全面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包括健康教育、全面心理干預。及時建立醫患溝通渠道,護理人員要掌握好產婦心理變化以及不同產婦的性格特點等,應用所學心理學知識對產婦進行有效疏導,緩解其緊張、焦慮等產后出現的負面情緒,同時向產婦講解產后恢復所需知識,從而增加產婦的自信心,并提高產婦的護理依從性。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做針對性的干預,指導產婦采取正確臥床姿勢休息,給予按摩方式,產婦在平臥情況下,需要注意使用軟墊將下肢抬起至30°,注意屈曲膝關節15°,從而有利于下肢深靜脈血液的回流,予以增加產婦下肢按摩的頻率,依次從下肢遠端到近端順序做肌肉按摩,5min/次,注意按摩力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護理前后股靜脈血流峰速、平均血流速度,并比較分析;操作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產婦出院后2個月予以隨訪調查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血流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股靜脈血流峰速、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A組股靜脈血流峰速、平均血流速度優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前后血流指標比較 (±s,cm/s)

表1 兩組產婦護理前后血流指標比較 (±s,cm/s)

注:與B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護理前護理后血流峰速 平均血流速度 血流峰速 平均血流速度A組 43 25.31±3.10a13.60±1.31a49.22±6.41b32.11±7.63bB組 43 24.28±2.89 13.81±1.50 40.31±5.00 22.70±8.81t0.206 0.342 7.591 6.846P>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產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情況比較 產婦出院后2個月進行隨訪,隨訪率為100%。A組產婦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1例,發生率為2.33%,B組產婦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6例,發生率為13.95%;A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B組(χ2=6.098,P<0.05)。

3 討論

DVT一直被認為較為棘手的并發癥之一[5,6],在圍手術期對DVT的診斷與治療相對困難,當前主要影響因素可歸納為三點:①血流回流過緩;②血液高凝;③靜脈壁損傷;圍手術期這三個因素會相互影響疊加并協同作用而造成DVT發生率增加,對于臨床婦產科中,尤其是剖宮產術后,DVT是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輕度者可留下后遺癥,嚴重可導致產婦出現腦部或者肺部栓塞,尤其是肺栓塞,一旦發生可危及產婦生命,在當前認為剖宮產術后產婦發生下肢DVT的幾率較高。在行剖宮產中,因麻醉的應用下肢肌肉易松弛,周圍靜脈發生擴張,在術后產婦需要臥床而導致下肢活動相對少,靜脈血流驅動力就隨之降低,血流軸向運動緩慢而致血流回流慢,進而促使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7,8],這也嚴重影響了產婦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

通過對剖宮產后發生DVT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后發現,心理情緒、產婦精神也會對其血液循環、內分泌造成影響,因機體受到藥物的影響,再加之產婦在術后非常容易出現緊張與焦慮等負面情緒,繼而可嚴重干擾產婦內分泌,導致機體血液理化成分發生異常[9,10],這也是高凝狀態的一個原因。通過全面護理干預中心理干預,并予以產婦健康指導,可以消除其負面情緒,有利于改善血液理化成分,改善血液循環狀態。再者肌肉功能訓練的缺乏也是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一個因素[11,12],同時予以產婦生活飲食護理,幫助產婦建立正常健康的飲食規律,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剖宮產產婦予以全面護理,可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能夠降低其發生率,可以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改善心理狀態,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1]沈艷萍,陳麗君.早期護理干預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觀察.中國現代醫生,2011,49(5):78.

[2]黃淑君.3種方法預防外科手術后深部靜脈血栓形成.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1):154-156.

[3]文佐娟.良好的護理措施對預防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中國醫學創新,2010,7(22):105-106.

[4]于玲玲.婦科盆腔手術圍手術期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對策.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206-207.

[5]沈海浪,李彩蘭.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2,10(5):442-443.

[6]鄒清,李林鮮,楊宇翔,等.剖宮產圍手術期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研究.吉林醫學,2012,33(18):3982-3983.

[7]付玲.護理干預對預防剖宮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分析.中外醫療,2013,32(14):161-162.

[8]劉艷,周艷紅,陳朔華.培訓前后外科護士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知識的調查分析.河北醫藥,2012,34(20):3180.

[9]單淑鳳.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中外醫療,2010,29(12):60.

[10]Wautrecht JC.News in the work-up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Rev Med Brux,2015,36(4):327-332.

[11]岳風玲.剖官產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體會.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4):155-156.

[12]張敏,王瑜,應蓮琴.婦科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及預防.醫學信息,2011,24(6):2431-24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72

2016-03-04]

514500 興寧市人民醫院

猜你喜歡
下肢剖宮產血栓
下肢下垂體位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影響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一胎剖宮產,二胎必須剖嗎
剖宮產之父
腹膜外剖宮產術應用于二次剖宮產的療效觀察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學成分
鈥激光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觀察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二次剖宮產與首次剖宮產的對比分析
中醫藥辨證治療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6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