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梅軒:肝膽相照休戚與共

2016-03-05 06:28儲滿貴
志苑 2016年6期
關鍵詞:黨部

●儲滿貴/文

孫梅軒:肝膽相照休戚與共

●儲滿貴/文

孫梅軒 (1897—1946),又名偉福,安徽省石埭縣(今石臺縣)人。1918年從省立第一師范畢業回縣后與同鄉桂承之創辦了“崇實學社”,宣傳新知識、新學術。未幾,籌建了崇實學校。后由小學逐步擴大為 “安徽省私立崇實中學”,并歷任校長,以“敦品勵學”為校訓,提出“救國應從開發民智入手”,教育學生“要愛國,崇中出去的學生不能有一個當漢奸的”。在其辦學的35年中培養的學生畢業后,有的走上了教育崗位,有的參加了革命,不少人成為學者或社會名流。

孫梅軒不僅為皖南的平民教育事業弘開蓽路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為支持和掩護中共地下黨人秘密開展革命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名震八皖,其本人享有 “皖南教育之先驅”“中國共產黨的忠實朋友”“黨外的布爾什維克”等美譽。

孫梅軒是孫中山時期加入國民黨的黨員,大革命時期讀過《共產主義ABC》和《向導》周刊,積極擁護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工農”政策。其曾與中共地下黨員鄒紫蓮共事良久,鄒紫蓮任石埭縣國民黨黨部書記長,他任黨部執行委員時,一同識見了中共安徽省地下黨負責人柯慶施 (公開身份為國民黨安徽省黨部秘書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柯慶施一行3人來到石埭崇實中學,在孫梅軒掩護下暫住一段時間后離開石埭。1928年9月,湖南湘鄉縣中共第三特別支部書記彭士浩因被敵人追捕秘密潛來石埭,與時在國民黨縣黨部訓練部工作的中共地下黨員陳恕會面后,改名為彭微萍,并約定以“表兄弟”相稱。孫梅軒雖然知道他是共產黨員,毅然聘其為崇中教員,后為教務主任兼國文教員。陳恕說:“難得先生如此抬舉,只恐給先生帶來麻煩??!”孫梅軒說:“梅軒在大革命時期便深信不疑,中國將來之前途在共產黨人身上。有我梅軒在,便有各位之安全在?!币钅甏?,陳恕亦被聘為崇中教員。同年5月,又由彭微萍介紹了國民黨來安縣軍需處軍需、中共地下黨員周世光來崇中任教。在崇中任教的中共黨員還有周黙罕、曹欣安等。他們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選講 《文學革命理論》《青春》《今》等文章,創作了《崇實中學校歌》,唱道:“大地興潮涌,努力莫疏慵,預備競革命的全功!”平時,引導學生閱讀進步書刊,如《倪煥之》《新少年》《中學生》《路》以及詩歌《星空》《女神》,劇本《山河淚》《荊軻》等。與此同時,在孫梅軒的支持下,還創辦了《崇實周刊》和《熏風》詩刊,為宣傳新思想,反對封建專制,抨擊時弊而鼓與呼。

孫梅軒心系國家前途和命運,以其社會影響和機智,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為支持和掩護中共地下組織開展革命活動發揮了積極作用。1938年8月,崇中畢業生、中共黨員蘇帥仁(又名意蕙)從中共皖南特委黨訓班學習后回到石埭,面見并征得孫梅軒同意,以崇中教員身份為掩護在該校秘密建立了中共崇中支部。翌年7月,根據皖南特委指示,發展為中共石埭中心區委。

孫梅軒出于對共產黨的敬仰,自1938年至1940年間,曾先后三次以縣民眾動員委員會的名義去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分別會見過葉挺、項英、袁國平、鄧子恢、粟裕、黃誠、曾山、李步新等新四軍和皖南特委領導人,先后動員了一批崇中學生,包括其長子孫同慶(化名孫普之)參加了新四軍。他不僅竭力支持和保護中共地下組織以崇中為陣地進行革命活動,還多次掩護或組織營救中共黨員脫離了險境。如,1930年元月,陳恕被逮捕關押到安慶監獄,孫梅軒為了營救他,一方面組織本校中的國民黨員發起 “公稟”,動員全縣國民黨員署名具保;一方面親自疏通縣長孫克寬,敦促其向上級詳復情況。后孫克寬在向上級的報告中稱陳恕對國民黨“忠實效力,并無不軌行為”。幾經周旋,終以無罪釋放,回到崇中繼續從教。1941年“皖南事變”后,孫梅軒星夜掩護新四軍政治部干部方休和一位營長去石埭夏村鄉王村河一農戶家,繼而隱居到山上一個護秋棚里,后仿造兩張舒泉鄉公所通行證,化裝成小商販,派人護送到青陽轉至銅陵敵后游擊區。1944年秋,石埭縣國民政府召開縣務擴大會議,研究籌辦款項,購買軍火,擴充地方武裝力量,以對付新四軍游擊隊。孫梅軒因事先知道會議內容,于會前串通多名進步人士,以“石埭民窮財敝,無法籌措”等為由予以堅決反對,使之未得實行。

1925年6月,上?!拔遑Α睉K案發生后,孫梅軒迅即組織學校師生參加聲援“五卅”運動群眾大會。他在有4000余人參加的大會上慷慨激昂,聲淚俱下,痛斥英日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殘殺中國人民的暴行。翌日,又親自率領學校幾百名師生上街游行示威,高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英帝國主義”“我們要抵制日貨”等口號,并到各商店檢查日貨。這項活動持續了一個多月。會后,學校還成立了“五卅”慘案后援會,向社會呼吁“抵制洋貨,援助上海工人正義斗爭”。1929年“五四”運動10周年紀念日,孫梅軒組織縣城各學校舉行集會,號召發揚 “五四”精神,向封建勢力和腐朽官吏作斗爭。在會后游行中,民國縣政府派兵干涉,引起學生憤怒而沖進政府大院,打了縣長田曦,砸了縣公安局。事后,縣政府揚言要追查幕后指使者,要封閉崇實中學。孫梅軒一面保護學生 “暫避風頭”,一面組織人去縣黨部陳述事由,揭發田曦及公安局長馬健仁昏庸腐敗等劣跡,要求縣黨部發表告群眾書,說明事件真相。與此同時,崇中學生會火速聯系縣總工會發表了“六一宣言”,宣告要驅逐田曦和馬健仁,經過斗爭,終以田、馬二人“咎由自取”而調出石埭了事。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省教育廳下達訓令,以“敦睦邦交”為由,禁止學生在作文或演說中提“抗日”二字,孫梅軒則向師生決然提出,學校要密切聯系反帝、愛國這兩大課題進行教學,大講“抗日”和民族氣節。其間,組織上演了話劇 《桃李劫》《臥薪嘗膽》。同年11月,組織成立了“民族救亡宣講團”深入鄉村用講演、歌詠、演劇、辦墻報等形式,揭發日本侵略中國、霸占我東三省的罪惡。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華大地燃起抗日烽火,是年底,共產黨人黃誠、謝云暉、劉烈人、陳希齡、魏今非、呂月華、朱光等先后以第七戰區政治工作委員會 (內建有中共特支)名義來到崇實中學,在孫梅軒支持下舉辦了兩期“青年抗日救亡干部訓練班”。孫梅軒說:“此乃關乎國家民族存亡之大事,也正是我們學校當務之急,梅軒當全力促成?!边@兩期干訓班共培養青年積極分子60余名,他們中有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有的參加了新四軍,都走上了抗日前線。1938年春,崇中遭日寇轟炸后遷到高路亭上課,時在校學生、中共地下黨員湯冰(安仁)在孫梅軒的支持下發起成立了“新青年學會”,號召“走出課堂,抗日救亡”。學會不定期舉辦專題講座,講“日寇侵華史”“讀書與救亡”等專題,辦了名為《金戈》的墻報,教唱了《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同年夏,還成立了“抗日救亡宣傳隊”及話劇團,深入鄉村宣傳抗日。演出了中共黨員曹欣安創作的話劇《四年間》等。

孫梅軒在此期間曾先后擔任過許多社會職務,如抗日團體皖南民眾動員委員會委員、石埭委托工作團 (后易名為 “特種工作團”)團長、石埭民眾動員委員會副主任等。他以這些身份為中共地下黨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如,1938年冬,中共黨員蘇帥仁通過他的關系進入了“特種工作團”,并擔任了石埭民眾動員委員會青年工作團副團長,蘇帥仁則利用這些身份聯系和團結了一些上層開明人士,為開展革命活動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

猜你喜歡
黨部
寫春聯
捍衛黨產
澳“華人黨部”引“分裂”質疑
抗戰前國民黨的民眾教育政策實際效果研究
論國民革命時期共產黨員在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的作用
國民黨時期的縣級管理整編
國民黨“立委” 又失一席
陳致中高雄找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