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廷斌:偃武修文的布政使

2016-03-05 06:28葉彩霞吳小元
志苑 2016年6期
關鍵詞:涇縣茂林巡撫

●葉彩霞 吳小元/文

吳廷斌:偃武修文的布政使

●葉彩霞 吳小元/文

吳廷斌

吳廷斌,字贊臣,安徽省涇

縣茂林人。咸豐四年(1854),當太平軍席卷江南一帶的時候,吳廷斌22歲左右,為效忠朝廷,圖封謀賞,他追隨兄長吳廷華投奔江北清軍,成為清政府的得力干將。后來由于在戰場屢立功勛,吳廷斌被當時淮軍統領李鴻章所賞識,得到破格提升。同治三年(1863),太平軍失敗后,吳廷斌由武轉文,自七品同知,遷升府、道、臬、藩等官階。到他65歲,即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時,慈禧太后和清帝離京出逃。當時吳廷斌正以山西布政使(藩臺)扈理(即代理)山西巡撫。由于他護駕有功,不久即署理(正職)山東巡撫,成為官居一品的封疆大吏。

在布政使職位上的吳廷斌恪盡職守,做了很多有益朝野的大事。

創建高等學堂

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任山東布政使。在此期間,吳廷斌創建了山東高等農業學堂 (即今山東農業大學前身)。

在吳廷斌任山東布政使之前,山東即有前任巡撫袁世凱、周馥注重農業,袁世凱任內籌設農工商務局。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周馥的主持下創辦濟南農桑會,并由他在省城設置農林試驗場,場址位于濟南城東圩子門外七里堡,聘請日籍農工商教習任技術指導,從事糧食作物的栽培改良試驗。同時在青州建立蠶桑學堂,在兗州建立農業學堂,辟有桑園,聘請日本人為技術指導,進行桑樹及其它果樹的栽培試驗。六七年來學風漸盛。但是因為山東省幅員遼闊,東西相距將近兩千里,青州偏于東,兗州偏于西,省城居中扼險要之地,只設有一個試驗場,而沒有設立農業學府,不足以發展教育增加農業發展的后勁。因而在現實中有建立山東高等農業學堂的必要性。

光緒三十二年(1906),山東布政使位上的吳廷斌與巡撫楊士驤反復籌議后,在省城東關外七里堡原有試驗場左邊建筑校舍一座,定命為山東高等農業學堂。該年八月考試選拔120名學生開學授課。因是初辦,所以學生的水平不是太高,在權衡變通的情況下,先設中等農林蠶三科,同時補習普通的文化學科,三年畢業后升入高等本科,再經三年畢業。以此周期分年遞招,所有的學科年限均遵照奏定的章程辦理。

在所需經費上,在學堂開辦以后陸續購地、筑場、建校、制器及推廣建置,一切經費約需銀8萬兩,除此之外,常年經費中學堂、試驗場兩項統計需銀4萬兩??紤]到此項經費是用來培植人才振興實業,影響深遠,因而在庫儲銀兩不支的情況下,仍然苦心孤詣,孜孜不輟,設法由司局各庫分頭籌辦,并把學堂的開銷作為剛性支出,形成通例。

山東高等學堂創建之初,共設有教職員20人,其中職員12人,教員8人,學堂監督前前翰林院編修、直隸補用道王景禧。

學堂建成后,因為章程尚未周密妥擬,因而巡撫楊士驤下令待章程擬定完善后一并奏報。所以在學堂建成后的第二年,即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在學堂開辦已卓有成效的前提下,已署理山東巡撫并兼任布政使的吳廷斌向朝廷呈上 《奏為東省建立高等農業學堂先設中等科以宏教育而興實業折》(當時對山東省稱為東?。?,全文1080字,詳細地敘述了建立山東高等農業學堂的原由及經過。因對吳廷斌素有好感,同時奏折也是有關社稷民生,對這種先建后報的做法,慈禧并未提出疑議。在山東巡撫部院、山東布政司的兩顆大印的奏折上,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加上了 “工商部知道”五字朱批。

參與泰山祭祀

泰山封禪是歷代統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種活動儀式,至宋代以后,帝王到泰山由封禪改為祭祀,成為帝王在泰山與天地進行對話的唯一手段。從明朝開始,每年都由大臣代替帝王到泰山開展祭祀,對上天的佑護之功進行答謝。清朝中后期,內憂外患,皇帝無心此事,委托當朝者信任的大臣代替。吳廷斌在任山東布政使期間,曾兩次代表朝廷參與了泰山的祭祀大典。

光緒三十二年(1907),山東布政使吳廷斌以朝廷身份第一次在泰山祭祀,在泰山的五松亭及朝陽洞留下了隸書 “東天一柱”,言泰山雄偉高峻,像一根擎天巨柱,支撐在中國的東方,字圓潤有力,渾然一體。

光緒三十三年(1908)歲次丁未夏四月,頭品頂戴、山東布政使吳廷斌二次奉命致祭泰山,禮成登絕頂觀日出,游覽周圍諸崖及十八盤,訪五大夫松。當時,吳廷斌正請求撥款興修山上的碧霞宮。因頭年夏季亢旱少雨,而眾人禱雨輒即顯靈異,天降甘霖,通省普沾,農業獲得豐收,因而上山敬答神貺。又遍查四周掌握工程進展頭部,在山上停留了3日。隨同吳廷斌一起的有泰安府知府、宗室玉構,署泰安縣知縣、金溪楊承澤,候補知府、太平蘇錫爵,候補知縣、錢塘陳慶囗,獻縣白漢臣,涇縣王拔萃。此次祭祀題刻于大觀峰《紀泰山銘》西側石壁上,隸書,字面高130厘米、寬130厘米。題記11行,滿行15字,字徑8厘米。

家鄉興辦學校

為了打好子孫基業,圖保子孫后代永享富貴,吳廷斌在任山東巡撫時就曾派人到南陵、涇縣購置田產。吳廷斌由山東歸來,初次經過上海時,與涇縣吳氏九甲耽儒曾公逆旅相逢,晤談及興辦義莊義田一事,懇請對方前往蘇州,托長州縣趙豹文先生向范文正文祠求得《義莊匯集》一部,交與自己帶回蕪湖備覽。對義莊義田有大致的了解后,在南陵購置田產約5000畝,又于涇縣花林都購置莊田800畝左右,將此捐作學田并由茂林都二圖一、六、九甲吳氏延陵公所執業,規定為吳氏一族永遠享有。該學校學田由茂林宗族八大份輪流派人按年管理,并擬定了具體的管理辦法:

由延陵公所公議表決,分年挨管,規定章程以循秩序;值年分前,公舉殷實管理逐年開倉,必須公議照行;每秋收前必須集議,由眾推舉看租數人,各報所見備核;收租短役由各分薦一二人,約期到公所抽簽照派;所收之租復曬上倉,封鎖以后不得私開;在事出力之人應給報酬,須由公議決定;前交后收。必須清楚接手以后即負完全責任,無可推諉;助出之家,親疏后嗣不得藉口爭利侵權,自犯大不韙。

民國10年(1921),茂林養正學校發展成為茂林吳氏私立養正小學,由吳月槎、吳梅谷兩人領辦。民國18年(1929)年,在吳朋三主持校務期間實行男女同校。民國37年(1948),茂林的另一所小學 “福群小學”并入到養正小學,1949年更名為涇縣茂林小學。原“茂林吳氏私立養正小學”校歌中有段歌詞:熱心教育,造福人民,吳公贊臣永留芳。贊臣即吳廷斌的字。茂林人以校歌的形式來表達對學校創辦者的追思。1934年涇縣茂林人吳組緗就依此為原型創作了短篇小說《一千八百擔》發表于《文學季刊》創刊號上。吳廷斌所購置的800余畝學田收入,一直作為辦學校的資金來源。

吳廷斌在72歲時因老罷官,回安徽在蕪湖做寓公。辛亥革命后,吳廷斌寓居上海不問政事,民國3年 (1914)去世,歸葬于故鄉青弋江西岸的長安。在吳廷斌棺柩運回茂林之時,鄉里父老挽以聯曰: “朱子孝思捐廉俸以修家廟,范公敦族解宦囊而創義莊?!弊阕C闔族對吳廷斌的敬重之情。

猜你喜歡
涇縣茂林巡撫
一字一師
基于多介質ALE算法的柱體高速垂直入水仿真
我的太行
養生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評價及開發對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李茂林
涇縣蠶桑產業發展困境與破解對策
男子信用卡詐騙10萬余元還不上錢玩“躲貓貓”
陳縣令拍錯馬屁
總督與巡撫的相處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