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校醫對職校生的行為習慣的影響

2016-03-10 20:58馮瑋
讀寫算·教研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職校學生校醫行為習慣

馮瑋

(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醫室 江蘇 無錫 2140028)

摘 要:職校生由于缺少健全的健康知識,思想也不成熟,自己支配的時間也較多,由于網絡的誘惑加上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因此,相當一部分的職校生有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吸煙喝酒,隨地吐痰,通宵上網,逃課,上課玩手機等等。校醫面對面接觸學生的機會很多,怎樣發揮校醫的職責更好地讓職校生糾正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職校學生;行為習慣;校醫;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25-02

現在職業學校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各方面也快速發展與提高,課程的安排與時俱進,與產業接軌。培養一個知識全面,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能不難,但是人人都有良好行為習慣比較困難,相當一部分職校生有或這或那的不良行為習慣,畢業后在生活和工作中產生對自己、家人、他人和社會產生了負面影響,應該引起學校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充分認識職業學校行為習慣的現狀及其特殊性。

首先,職業學校的學生年齡在15-23歲,處于生長發育期,缺少健全的健康知識,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不成熟,思想更不成熟,加上在職業學校自由支配時間比以前多,功課少,人際交往比以前多,網絡時間也比以前多,接受新鮮事物塊,好奇心強,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再加上從小到初中甚至家庭因素而養成的一些不良習慣,因此有些職校生的習慣很有“個性”,想法也獨特。比如有些職校生認為吸煙是社會風氣,遞煙有利于交往,可以辦事;認為吸煙是一個“男子漢”氣概,有風度又可以解愁解悶,自己不吸煙不合群。他們都知道吸煙有害身心健康,但他們還是偷偷吸煙;還認為喝酒能交到朋友,“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痛快。又比如現在的社會上網打游戲是時尚,不會打的是笨蛋和與社會脫節。又比如認為亂扔東西吐痰又不影響什么;吃飯插隊,從小到大我都不排隊省時間啊。再比如認為上課玩手機又不影響他人,考試及格就行;有的住校學生不請假就不參加晚自習等等。

其次,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中考成績大部分落后高中,能上高中學習的,其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個人能力及整體素質甚至家庭教育都優于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所以大部分職校生生源本身所固有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高,他們的學習的主動性與目的性也不強,家庭教育也不強,從小就有不良行為習慣或抵御不良習慣能力也差,因而有相當一部分職校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習慣或錯誤思想。

二、校醫的基本工作

學校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與預防;學校的環境衛生檢查;學生的體檢以及數據分析上報;每日的因病缺課的上報;學生的健康教育;傳染病的預防及應急處理;日常的食堂監督;紅十字會的培訓工作;學生們的預防接種工作;學生的突發事件的處理等等。

三、校醫在日常工作中引導學生樹立良好行為習慣的意識。

學生的行為習慣是學校德育工作,也是一項思想政治工作,雖然德育工作由學工處管理。但是校醫的日常工作都和學生接觸,在接觸中能多多少少引導學生在各個方面養成良好習慣的意識,讓學生知道哪種習慣為什么不好,會影響什么,會對自己的將來影響什么。比如學生在思想上形成吸煙完全有害無益的、對自己的生長發育有害的、對周圍人也有害,讓別人吸二手煙;吸煙喝酒是不良的社會風氣、更不是現實“男子漢”的舉動、不管是從生理或心理都不能解釋消愁解悶等理念。又比如可以上網,但通宵上網打游戲對自己的身體不好,會影響自己身體的生長發育而且對第二天的學習也有干擾。又比如不亂扔東西和不隨地吐痰是文明習慣,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文明和健康,隨地吐痰有時會傳染疾病給別人,甚至別人隨地吐痰也會將病菌傳染給你。再比如生病是先請假后休息,學校和以后的工作單位都是這樣的,便于安排你的學習或工作,而不是休息完了再請假。另外校醫也要起表率作用,特別是平時的言談舉止都會影響前來接觸我們的學生。

四、校醫開展職業學校自己特色的工作來引導職校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重視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制定了一系列的青少年的法律法規,這就是我們有法可依開展一系列工作。

1、學校成立德育領導小組,制定學校德育教育活動工作方案。校醫參照學校的要求建立學校校醫室的各項制度,在制度下開展工作,比如請假制度,健康教育制度,接種制度。

2、校醫在日常檢查中看到不良習慣立即糾正,處罰與獎勵相結合教育學生。比如食堂不排隊買飯;比如打掃衛生的時候把垃圾掃到別的班級的包干區;比如亂扔吃剩下來的東西和包裝盒等等。這些不良習慣看到了請學生重新做一遍,同時讓他們檢查周圍的學生阿有這些不良習慣,發現并及時糾正這些同學有獎勵。

3、健康教育:針對職校學生的常見的不良習慣,利用國旗下講話或班會課、廣播講座向全體師生定期宣傳一些不良習慣的后果??赡軆H僅讀點資料這些方法可能起不到好的效果。宣傳教育的方法要不拘一格,讓同學有切實的體會,比如宣傳吸煙、喝酒過量、上網成癮等有害健康很重要,我們可以請醫院及疾控的專家來講課,甚至請由于吸煙喝酒過量而患腫瘤的患者來學?,F身講解,讓學生在感官上切切實實了解吸煙和喝酒過量的危害。同時和學生加強互動,互相討論,互相交流所學所看的心得。

4、校醫根據學生的體檢數據,進行必要的干預。一些學生數據從正常到不正常,幫助學生找找原因,比如視力有好轉視力低下的,是上網多了還是一直玩手機。又比如出現齲齒,是否生活習慣有問題。再比如身上有紋身,為何要紋身等等。針對原因,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和疏導。嚴重的告之班主任和家長,和他們一起做學生的思想工作。

5、校醫也可以建議班主任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如在開展趣味運動會,唱歌書法比賽甚至學生特長展示,培養每一位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專注于自己的特長愛好,時間充實了,活動豐富了,也降低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發生率。

6、通過開展職業學校7S管理,7S就是“管理、整頓、清掃、節約、素養、安全”七個方面,7S管理有助于營造一個干凈、整潔、安全的校園環境,學生人人參與,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通過在學校學習的幾年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助于降低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的發生率。

7、校醫和班主任家長聯動。向家長致公開信,發倡議書,開展家庭強化教育,家長作為表率,培養自己孩子在家和生活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8、校醫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學生,首先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來給那些不良習慣的學生起示范作用。比如看到路上垃圾撿到垃圾桶里;不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和同學老師見面打招呼問候等等。

職校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是一項學校的長期、艱巨的工作。校醫是學校的一份子,校醫的工作又和學生息息相關,做好校醫的工作,對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或多或少的會產生影響。

猜你喜歡
職校學生校醫行為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淺談職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職校學生語文個性化自主學習初探
職業學校學生健康消費教育初探
某中醫院校醫學生文化心態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