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理論基礎的創新化教授模式研究

2016-03-10 00:23張學淵
讀寫算·教研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問題研究

張學淵

(黎城縣職業高級中學校 山西 長治 047600)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國的化學工業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化學科技技術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國家的化學工業實力逐漸的增強。隨著我國在農林牧漁方面化學實力的加強,實踐性質的化學實驗教授逐漸成為了培養化學專業人才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做好化學課程的集中性傳達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知識傳授,成為了困擾很多教育者的難題,立足于多維化的化學理論的傳達,就如何做好化學理論基礎的課堂的創新化教育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探討。

關鍵詞:化學理論基礎;課堂創新化教授;問題研究;現狀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93-02

化學作為現代實用性最強的領域學科;對于促進國計民生的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時現代化學還有著基礎使用性,理論實際性的特點,可以說現代化學是一門結合理論與實際的基礎性學科。所以針對現代化學理論基礎課程的傳授性特點也要結合現代的教育方法和實際操作性演示來引導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基礎化學理論的關注,通過學習相關的化學理論知識對基本的物質原理進行了解;通過學習理論來進行實驗的引導性操作,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原理,達到實際化運用知識的基本目的。

一、化學課的創新化知識傳授模式

1、講:是指教師的精講,所起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老師要根據基本的教育需求教明確考什么、怎么考,在講課時做到有的放矢;重點難點、考點熱點要重點講,處理好基礎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對相近知識及概念既要了解內在聯系,又要從本質上分清,避免混淆。要幫助學生掌握雙基知識、規范化學用語,指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如復習“烴”這一部分時就可以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串成線,以它們的結構、性質、制法的異同織成網。這樣上掛下聯便于有序存儲、準確記憶。

2、練:是化學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練過一遍”。練是講的深化和檢驗,學生練習要注意雙基知識系統練、難點知識分解練、熱點知識重要題型強化練、錯題過關題反復練。要精選習題,既要選擇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習題,又要選擇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題目,同時還要選擇有一定梯度的習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練習都有收獲。

3、評:是使學生加深知識理解,點撥解題思路,提高審題、解題技巧能力的過程。通過講評,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知道為什么這樣做,要引導學生能舉一反三,學會一題多解、多變,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全方位去思考問題,學會發散思維,讓學生掌握科學地分析方法和思維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

二、講評課授課模式

對于基礎化學理論進行講評課的綜合誘因分析是學好化學的基本所在。在教學中要注意:講錯例、講思路、講方法、講規律、講變化,要防止“滿堂灌”和“放羊式”的講評模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營造共同探究的學習氛圍,養成勇于探究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牢固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和初步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

1、錯因分析:教師批閱完試卷后,逐一統計失分情況,分析錯誤原因,診斷學生的知識缺陷及思維障礙,初步明確矯正方案。對于平時的練習題,制作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情信息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出錯情況進行填寫,教師進行匯總,從而準確、全面、及時地獲取反饋信息,再根據閱卷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矯正內容。

2、自查自糾:對一道錯題,既要讓學生明白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更要讓學生知道怎樣糾正。通過學生對錯因的自查自糾,使每位學生都能較深層次的認識錯因,向更高思維層次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分組討論:以討論自查不能糾正的問題為主,相互交流解題方法,共同探討解題策略,探討解決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思路、更簡便的方法。這樣集集體智慧,更有助于問題的轉化、方法的優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4、釋疑解難:教師根據學生自查自糾、分組討論的情況,找出共性和差異,對于非共性問題,力求學生自我解決;對于共性問題,教師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探索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彌補學生思維缺陷,再通過變式訓練,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通過借題發揮,開拓學生思維視野,從而優化解題方法、活化學習過程。

5、歸納總結:要求每位學生備有失分回收站,重視錯題整理,構建知識結構和知識鏈接的邏輯系統。

三、互動主體的知識傳授方式

根據學生學習知識的密度和強度安排具有學生自我主導的互動交流課堂,引導學生關注化學的知識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里就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運用。實驗探究法是通過實驗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欲望,依循科學的方法自主地進行探究,通過實驗不斷地發現新問題,或通過實驗去驗證自己的理論假設,從中獲取新知識,體驗科學的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研究習慣,培養科學的精神和態度。其基本程序為:問題—實驗—結論。其中“實驗”是手段,“探究”才是模式的核心,顯然,這種對實驗教學功能全面開發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探索性、發現性學習的實驗教學模式。在學習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知識時可用“問題—實驗發現—結論”的模式;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時可用引導性的實驗論證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基本化學原理的關注。

1、設立問題情景: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主要在于設立什么樣的化學知識傳授情景;一個有創意的教學方案的設計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亮點所在。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教案的設計主要來源于教師對學生的觀察和獨創性的教學思維的發散,成功的課堂應該以教學實驗為主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知識原理

如學習“丙烯”這一節內容時,就可設置下列問題情景:

(1)丙烯的含炭量是多少?(2)丙烯與丙烷的結構有什么異同?(3)甲烷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褪色,丙烯也不能嗎?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實驗探究。

2、實驗探究:通過教師的演示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驗證,得出結論。

3、知識構建:在實驗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整理總結,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并上升到理性認識。

4、隨堂檢測:緊扣所學知識點設置部分練習題,進行及時的檢測和評價,使剛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知識;理解知識的原理,能夠以微觀的眼光觀察物質世界,獲得真正的教學體驗,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四、結語

現代化學理論是一個橫跨眾多學術領域的交叉性的學科;可以說化學技術的進步能夠有效的帶動基礎生產力的提高,有效的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但是技術的進步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如何構建創新化的教學課堂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核心所在,所以樹立創新化的教育眼光,促進人才的培養,帶動技術的進步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參考文獻:

[1] 王芝玲. 談技校焊工專業的《化學》課教學[J]. 職業教育研究 2004年04期

[2] 聶國山. 高職化學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的探討[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3年07期

[3] 彭翠紅,王少玲. 試論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J]. 廣東化工 2004年08期

[4] 毛宗萬,吳京洪,喬正平,鐘增培,童葉翔,張仁俊,黃樂覽,陳小明.建設綜合與創新化學實驗新體系的認識與實踐[J]. 大學化學 2005年01期

[5] 王后雄,譚英. Gaussian98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大學化學 2005年02期

猜你喜歡
問題研究
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研究
新時期科學信息媒體傳播方式研究
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