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北林業有害生物調查

2016-03-12 09:25沈婧溫秀軍
河北林業科技 2016年6期
關鍵詞:松墨粵北毛竹

沈婧,溫秀軍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粵北林業有害生物調查

沈婧,溫秀軍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為了解粵北地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動態以及危害狀況,采用踏查和標準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主要在粵北四縣對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危害現狀進行了調查,基本摸清了粵北林業有害生物常發種類、寄主植物、分布地點、發生面積、危害嚴重程度等,并對主要有害生物的未來發生風險進行了評估。通過普查,粵北地區常見的病蟲及外來有害生物達112種,其中病害51種,昆蟲57種,外來有害生物4種。其中危害范圍大,程度較為嚴重的有15種,如松材線蟲病、松墨天牛、馬尾松毛蟲,馬尾松赤枯病、杉木枯梢病等。其中在仁化縣紅山鎮新竹村發現毛竹枯梢病,大面積的毛竹已經完全枯死,翁源縣全縣毛竹枯梢病發生較嚴重,病害率高達90%以上。主要經濟樹種杉木受病蟲危害較為明顯,全縣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受害癥狀。樂昌市今年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通過調查,為今后制定合理的粵北林業有害生物治理方案,更加有效地控制林業有害生物提供科學依據。

粵北;有害生物;風險評估

林業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種子等正常生長發育并造成經濟損失的病害、害蟲、雜草等有害生物。2004年12月召開的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會議,用“林業有害生物”取代了沿用多年的“森林病蟲害”這個概念,把森林有害植物、有害動物納入了防治范圍,拓寬防治工作視野,增加防治工作內涵[1]。隨著近幾年國內的建設,各地區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觀,但隨著經濟持續發展,發展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也日漸突出,在人類不同程度干擾自然生態的同時,許多外來生物的入侵也打破了當地生態平衡。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的林業有害生物造成的林業經濟損失達到數百億元,外加生態系統功能的損失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高達近千億元,這是一個不容忽視且迫在眉睫的問題[2]。造成這種損失的根本原因是當前的科技防控水平和有害生物防治遠未能達到改變生態惡化的趨勢,生態問題嚴重。同時,我國森林整體質量不高,抵御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不強;我國特有的異常氣候破壞了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規律,造成了無法統計的嚴重損失。

1 粵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現狀

1.1 粵北林業自然情況

粵北是指廣東省北部地區,包括韶關市所轄仁化縣、樂昌市、南雄市、始興縣、新豐縣、翁源縣等10個縣(市、區)和清遠市所轄佛岡縣、連州市、清城區等8個縣(市、區)[3]?;洷敝脖活愋椭饕獮橹衼啛釒С>G闊葉林,其次為常綠、落葉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竹林和各類人工林,植物資源豐富。擁有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1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仁化森林公園、樂昌大瑤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等3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

1.2 粵北林業有害生物的現狀

主要蟲害有松墨天牛、馬尾松毛蟲、桉蝙蛾、蕭氏松莖象、竹蝗、華竹毒蛾等;主要病害有毛竹炭疽病、桉樹葉斑病、馬尾松枯梢病、毛竹青枯病、毛竹梢枯病、細菌性穿孔病等;主要有害植物有風眼蓮、五爪金龍、葛藤等。其中,松墨天牛發生覆蓋面積廣,對各地區馬尾松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毛竹枯梢病也較為嚴重,基本已覆蓋仁化縣整個竹林,同時五爪金龍在仁化地區廣泛蔓延,覆蓋小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成為園林中一種害草,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省際傳播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之一。

2 調查方法

2.1 普查范圍及對象

重點調查了粵北4個縣范圍內的林業用地(如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綠化用地(如鄉村、城市、四旁綠化)、濕地等;種實、果品、花卉、種苗、木材加工和交易場所(如苗木基地、花木場圃、花卉市場、貯木場、木材加工廠等)。

2.2 普查方法

2.2.1 踏查

按照不同類型的森林(天然林、人工林)設置了踏查線路,線路堅持人工林多于天然林,及時將調查結果填入線路調查表。

2.2.2 樣地調查

在踏查線路的基礎上,當發現不明危害癥狀的林業有害生物時,設置樣方或樣地進行詳細調查,林地或苗圃繁育基地每個樣方或樣地調查數為30株(其中天然林不少于0.2%,人工林樣地累計面積不少于0.5%。調查木材危害狀時抽樣率不少于3%)。在樣地內進行詳細調查,弄清其數量、種類、危害程度及損失情況等。同時采集標本(有害植物及病蟲害標本),拍攝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狀照片,并將調查結果填入樣地調查記錄表。

2.2.3 有害生物發生面積及統計標準

有害生物發生的經濟林(果園)、花圃、苗圃、木材加工廠等,按寄主植物危害程度或有害植物發生的實際面積計算;其他各類草地、林木等,以林業小班計算為害面積。為害面積按普查對象分別統計,發生程度分為:輕度以下(+)輕(++)中(+++)重(++++)4個等級。

2.2.4 木材危害程度調查

對為害木材的(包括木質包裝材料、原木、墊腳木板材、人造板等)林業有害生物,按照種類、危害量(以立方米為單位)及危害程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填入危害木材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匯總表。

2.2.5 燈誘

在各地區夜間通過燈光吸引昆蟲,并用毒瓶將其毒殺后做成標本,為將來的防治做好基礎工作。

2.3 普查工具

野外調查: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幻燈機、GPS、望遠鏡、高枝剪、采集工具箱等、各種調查表、記錄本、地形圖等。

室內標本鑒定:標本瓶、標本盒、玻璃器皿、化學藥品、電子顯微鏡、連續變倍體視鏡、干燥箱、恒溫箱等儀器、制作工具等。

3 結果與分析

3.1 粵北有害生物主要種類

2015~2016年多次前往粵北地區,在各個地區同時開展調查,根據當地林業人員的的經驗,安排了多條線路進行踏查,總計有近千公里,總調查面積有2000多公頃。調查木材加工廠共計122家,設置標準地9個。其中的木材加工廠雖有蟲害零星發生,但由于及時防治,并未成災。

粵北地區主要蟲害有黃脊竹蝗、竹小斑蛾、蕭氏松莖象、毛竹小蠹、華竹毒蛾、紅火蟻、海芋切葉蜂、柑橘潛葉蛾、陰香木虱、松墨天牛、白蠟綿粉蚧、馬尾松毛蟲、樟巢螟、藍目天蛾、潛葉蛾等;主要病害有毛竹枯梢病、毛竹叢枝病、毛竹葉斑病、冬青細菌性穿孔病、竹柏煤污病、剛竹叢枝病、樟樹煤污病、梧桐褐斑病、桉樹破腹病、桉樹紫斑病、香樟炭疽病、肉桂枝枯病﹑毛竹葉斑病﹑藜蒴炭疽病等。有害植物主要有五爪金龍、葛藤、風眼蓮、光莢含羞草、劍葉金雞菊等。調查中發現黃脊竹蝗若蟲,危害較輕,可能未到黃脊竹蝗成蟲的暴發期(根據以往監測黃脊竹蝗近幾年危害較輕),而近幾年危害竹林的華竹毒蛾也危害輕微,基本對竹林不構成威脅。在仁化縣紅山鎮新竹村發現毛竹枯梢病,大面積的毛竹已經完全枯死,還有少量的處于剛剛開始枯梢的狀態,并且多地有光莢含羞草入侵植物出現。在翁源縣全縣毛竹枯梢病發生較嚴重,病害率高達90%以上,嚴重影響全縣竹子的健康生長和自然風光欣賞。新豐縣發生林業有害生物種類主要以松突圓蚧、馬尾松毛蟲、樟巢螟為主。

3.2 粵北主要林業有害生物及其發生危害狀況

桉樹主要有桉蝙蛾和油桐尺蠖兩種害蟲,并伴有少量的葉蟬及其他有害生物,桉蝙蛾為蛀干型害蟲,主要打孔蛀食桉樹的莖干,使樹木木質部空洞,遇到大風時,蛀空部位往往會被大風吹斷;油桐尺蠖食葉型害蟲,主要為害桉樹的葉片,大發生時,可以將桉樹葉片全部吃光,嚴重影響桉樹的生長及園林綠化觀賞效果。目前,桉樹的品種過于單一化,以致于自我防控病蟲害的能力不足。通過調整樹種結構,合理的營造混交林,及時撫育等措施來改善林木,以創造出不利于害蟲發育而利于其天敵生存的條件,提高森林自身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潛能,達到持久、安全、經濟、高效等多重功效[4]。

馬尾松毛蟲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暴發成為我國20世紀的歷史性害蟲,造成丘陵地帶的松林成片枯萎。近幾年來,對其災害發生規律、生物學特性、監測和防治技術研究均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在各地普遍推廣綠僵菌、白僵菌、仿生殺蟲劑和病毒等生物防治措施并加上飛機噴灑藥劑防治,以及育林封山、保護天然林、改造殘次林、營造混交林等措施,松林在生態環境上有了極大的提高,致使馬尾松發病率近幾年間在發生面積、危害程度上均在逐年遞減[5]。

松突圓蚧蟲為我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在粵北地區松突圓蚧已危害面積約0.3~0.4萬hm2。松突圓蚧寄主以馬尾松為主,濕地松、黑松、加勒比松等。松突圓蚧在松針,尤其是較老的松針葉鞘基部內的穩密部位剌吸取食,它們經常群集吸取汁液而導致受害處變色、縊縮、腐爛,針葉枯黃、脫落,抽梢縮短、卷曲,樹液停止流動,最后植株死亡[6]。對發生區松屬樹種的枝椏、松針和球果等應禁止外運。從環境保護、防治成本和可行性角度看,對于大面積松突圓蚧的防治,首選措施是生物防治,目前已經通過實踐檢驗較為有效的是從日本沖繩引進天敵昆蟲松突圓蚧花角蚜小蜂[7]。

蕭氏松莖象是我國南部地區新出現暴發成災的重大林業害蟲,主要危害火炬松、濕地松等國外松[8],主要在樂昌地區危害癥狀明顯,但并未出現危害新癥狀,本次調查的時間非該蟲的危害盛期,其它監測點此時并未受到危害,此外,據當地林業部門可知,蕭氏松莖象的發生情況在該市發生面積較小,僅僅在坪石鎮武陽橋村有少量危害。試驗結果和實踐證明,最有效的物理方法是利用人工捕捉幼蟲和蛹,最佳時期是在低齡幼蟲期。在這一段時期,蕭氏松莖象剛剛開始危害,沿流脂剖開蟲道即可找到幼蟲,此時的蟲道還比較短,能把對寄主的傷害控制到最小[9]。

毛竹枯梢病病原為竹喙球菌,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是一種還原性多糖,是致病的主要成分[10]。該病主要為害當年新竹,病斑產生在主梢或枝條的節叉處,以后不斷自竹節向上、向下擴展成棱形,或向一方擴展成舌形,初為褐色,后逐漸加深至醬紫色。當病斑環繞主梢或枝條一周時,其以上部分葉片蔫萎縱卷,最后枯黃脫落[11]?;瘜W防治僅僅對當年新長的幼竹有明顯的防治效果,然而對林中的各種老竹的防治效果并不明顯,無法達到清除侵染源的目的。防治該病,應在冬季或春季出筍前(3月底之前),伐砍去枯梢、枯株以及用鉤刀鉤除病枝,并集中銷毀,以徹底消除病原;加強墾復、施肥等撫育措施,提高寄主自身抗病力[12]。

光莢含羞草為豆科含羞草屬下的一個種,俗稱簕仔樹。原產熱帶美洲(廣泛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家),50多年前由廣東中山縣旅美華僑引入我國,曾廣泛作為各類經濟作物園、果園營造綠籬的樹種[13]。光莢含羞草具有耐旱、耐熱、耐澇等特點,而粵北地區的氣候環境非常有利于其生長繁殖,具有很強的入侵能力。光莢含羞草具有先鋒植物的特征,常首先入侵裸地、間隙裸地、耕作和農作間隔時間長的農田、果園、人工干擾頻繁的路邊和宅旁,難以入侵自然生態系統較完善的生境。所以,應切實加強植被保護,防止濫毀原生植被,在裸地和間隙裸地、路邊和宅旁等應及時復植草坪、林木和花卉等人工植被,阻止外來物種乘虛而入[14]。

3.3 粵北主要外來有害生物發生現狀與風險分析

目前,在普查過程中仁化縣丹霞山新發現劍葉金雞菊植物、紅火蟻、松墨天牛等有害生物,而且多地有光莢含羞草入侵植物出現。據調查劍葉金雞菊是丹霞山景區作為綠化從外地引種小面積種植,其他地方沒有發現。紅火蟻則是最早于2009年發現在丹霞山景區里的農田,是由外地旅游觀光的車輛或隨綠化苗木調入,隨著時間的推移,紅火蟻從景區往縣城遷移,在丹霞街道城南森林公園小面積發生,面積有3.33hm2,已經采取人工施用火蟻凈防治措施,得到及時控制。松墨天牛于2015年發現、發生在董塘鎮高宅村,現分布面積7.2hm2,通過及時采取在松林里懸掛誘捕器、清理枯死松樹、全伐的防治措施,已經控制在小范圍內。

樂昌市今年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通過天牛引誘裝置,單個誘捕器的誘捕數量可達到20頭/周,按照以往廣東省的野外松墨天牛監測數據,此階段為松墨天牛的低發生期,但樂昌當地誘捕數量并不很少,說明松墨天牛對樂昌松林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進而進行松材線蟲病的傳播。

在翁源縣和新豐縣兩縣只發現光莢含羞草外來入侵有害植物,并且這幾年在不斷地擴大覆蓋面積。

4 討論

通過普查,粵北地區常見的病蟲及外來有害生物達112種,其中病害51種,昆蟲57種,外來有害生物4種。其中危害范圍大,程度較為嚴重的有15種,如松材線蟲病、松墨天牛、馬尾松毛蟲、毛竹枯梢病、馬尾松赤枯病、竹子叢枝病、杉木枯梢病等。經濟林由于種植面積的擴大,栽植管理技術水平低下和管理粗放,病蟲危害日益嚴重[15],成為制約林木品質的主要原因。據普查,翁源縣主要經濟樹種杉木受病蟲危害較為明顯,全縣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受害癥狀。杉木蟲害主要是杉梢小卷蛾,杉梢小卷蛾主要危害1~2a生幼苗枝梢部,使枝梢部卷曲發黃,最后導致杉針脫落。這些病蟲害在未來若干年內,仍將是翁源縣主要防治對象。

松材線蟲是嚴重威脅松樹正常生長的一種病害,一旦發生,對松樹具有嚴重的危險性和毀滅性,屬于國際檢疫性病害[16]。松樹從發病到死亡僅需2~ 3個月[17],松墨天牛今年首次在樂昌市發生,目前仍呈擴散的態勢發展。由于超負荷的濫砍濫伐,破壞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打破了相對穩定的食物鏈,導致了林業有害生物的肆意誘發與流行。加之粵北地區處于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區,雨水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于病蟲害的生長和發育。林分結構的不合理,呈現出樹種結構單一化,導致植物生物多樣性低,森林生態系統脆弱,更容易導致病蟲害在短時期內的大面積暴發。

現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是充分利用科學的技術和手段,經濟高效的防控林業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實現林業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利用有效的化學物質對昆蟲的吸引作用,從而誘捕到昆蟲。目前,松墨天牛引誘劑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成分為植物源信息素[18]。利用化學生態和物理方法相結合,更能對害蟲防控起到有效的治理效果。這些方式相比于化學農藥具有更安全、更環保的特性,同時還保護了害蟲的天敵。3S是對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的統稱[19]。地理信息系統有一個特殊的可視化功能,就是通過計算機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現到地圖或遙感像片上,成為信息可視化工具,清晰直觀的表現出信息的規律和分析結果,同時還能動態的在屏幕上監督信息的變化[20]。這就恰恰彌補了人為監測不及時、不全面等問題。3S技術可以提供實時的監測和較為準確的分析,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我國現代林業的發展建設,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有效防控林業有害生物,為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1]閆玉軍,朱勝男,孟海鳳,等.關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概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8):150.

[2]陳麗云.淺談林業有害生物防控[J].南方農業,2015,9(27):116-117.

[3]莊初升.粵北客家方言的分布和形成[J].韶關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7-14.

[4]林麗靜,陳志云,李奕震.我國桉樹主要食葉害蟲的危害及防治[J].桉樹科技,2006,23(1):45-48.

[5]石再華,許紅玲,石懷綬,等.安慶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成果初報[J].安徽林業科技,2006(3):2-3.

[6]鄧玲姣.我國松突圓蚧的防治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218-220.

[7]趙鑫,于瀾.松突圓蚧的為害及防治對策[J].植物醫生,2015(6):36.

[8]李宗順,劉玉生,彭金福,等.蕭氏松莖象生物學特性及其防治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1998(2):83-87.

[9]許標,許永青,溫小遂,等.蕭氏松莖象防治技術概述[J].中國森林病蟲,2013,32(4):18-20.

[10]王明旭,戴良英,陳良昌,等.毛竹枯梢病病原菌致病機制及防治技術[J].森林病蟲通訊,2000(5):8-10.

[11]羅翠,魯亞非,鄭文德,等.竹桿銹病和毛竹枯梢病的診斷與防治[J].現代農村科技,2012(9):22-23.

[12]蔣捷,張文勤.毛竹枯梢病綜合防治的研究[J].經濟林研究,2000(4):7-8.

[13]繆紳裕,李德寧,葉堅珍,等.外來入侵植物簕仔樹若干形態和生理生態特性[J].生態環境學報,2010(6):1306-1311.

[14]邵志芳,趙厚本,陳炳輝,等.外來植物光莢含羞草的入侵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14):5773-5774.

[15]秦宇陽,侯衛鋒,曹青,等.濟源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成果初報[J].河南林業科技,2015,35(4):41-43.

[16]逯金來,郭秀榮,孫立軍,等.松樹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2014(15):77.

[17]馬士能,平新亮,王燕斌.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概述[J].江西植保,2008,31(4):179-180,182.

[18]郝德君,楊劍霞,戴華國.松墨天?;瘜W生態學[J].生態學雜志,2008,27(7):1227-1233.

[19]田大鵬.3S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工程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2,35(10):113-114.

[20]王生,馮國鋒,武鵬程.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在林業工程中的應用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03(4):35-38.

Forestry pest investigation of north Guangdong province

SHEN Jing,WEN Xiujun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Recently,along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landscaping and forestry produc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developing green economy.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forestry harmful biological occurrence,using reconnaissance survey and Sample-plot survey method to investigate four county at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Understanding the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of pest species,host plant,place,occurence area,endanger degree.In areas of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re are one hundred and twelve kinds of pests and exotic harmful organisms.Among them,there are 51 kinds of diseases,57 species of pests,4 kinds of exotic harmful organisms.For example,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Monochamus alternatus,Dendrolimus punctatus,Pestalotiopsis funerea,etc.In the Renhua county Hongshan town Xinzhu village,we found the dieback disease,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s,is one of the destructive diseases in moso bamboo.In Wengyuan county,disease occurs more serious,the disease rate is as high as 90%above.Major economic tree specie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by pests damage is relatively obvious,the county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suffering symptoms.And in Lechang city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year discovered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et reasonable forestry harmful biological control scheme for the future,and more effectively control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estry harmful biological hazards.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Pest;Forestry;Control

S763

A

1002-3356(2016)06-0016-04

2016-10-16

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2015GDTK-09號)

沈婧(1993-),女,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森林保護與病蟲害方向。

猜你喜歡
松墨粵北毛竹
鼓山風景區松墨天牛種群監測及松枯死木發生淺析
謝稚柳《粵北錦江山色》
粵北地區花崗巖型鈾礦勘查模式分析
利用誘捕法監測松墨天牛種群動態及氣象因子的影響
福建龍巖新羅區松墨天牛成蟲活動規律初步研究
節骨草和毛竹苗
BAMBOO BOUNTY
寒 秋
飛機噴灑噻蟲啉防治松墨天牛效果評價
追尋足跡 不忘初心—紅軍長征過粵北圖片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