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平原區林下經濟發展情況與對策分析
——以臨漳縣為例

2016-03-12 09:25王海臣張文晶張素梅
河北林業科技 2016年6期
關鍵詞:林農基地經濟

王海臣,張文晶,張素梅

(臨漳縣林業局,河北 臨漳 056600)

河北平原區林下經濟發展情況與對策分析
——以臨漳縣為例

王海臣,張文晶,張素梅

(臨漳縣林業局,河北 臨漳 056600)

近年來,河北平原區積極發展以種植和養殖為主的林下經濟,充分挖掘林地的最大生產效益,摸索出各具特色的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子,有力地促進了林業增效、林農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下面以河北南部臨漳縣為例進行分析。

臨漳縣古稱“鄴”,為“三國故地、六朝古都”,是傳統的平原農業大縣。近年來,該縣依托退耕還林、世行項目造林、速生豐產林、特色經濟林等重點造林工程,積極探索和發展以林下種植和養殖為主的林下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6年底,發展以林下白芍、林下雙孢菇、林下養雞等為主的林下經濟1400hm2,帶動林農增收0.6萬元,成為省、市林下經濟重點示范縣。

1 林業發展基本情況

臨漳縣域總面積744km2,其中耕地5萬hm2,轄5鎮9鄉425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其中農業人口45萬,2016年底,林地面積1.45萬hm2,生態林1.1萬hm2,經濟林3500hm2,其中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面積8000hm2,主要有歐美107、108楊、中林46楊、法桐、蘋果、桃、梨、杏、核桃等20余個樹種,100余個品種,森林覆蓋率19.5%,林業總產值10.6億元,先后被授予“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桃產業十強縣”“中國蟠桃之鄉”“河北省造林綠化先進縣”等。

2 林下經濟發展現狀

截止2016年底,該縣發展林下經濟面積1400hm2,主要分布在沿漳河及漳河故道,涉及全縣14個鄉鎮120個行政村,有林農、林藥、林油、林菌、林禽、林畜、林草等“七種模式”。

(1)林藥模式。以林下白芍為例,主要以根入藥,種植期3~5a,3a投入一般在3萬元/hm2左右(土地承包費除外),3a產出效益7.5~12萬元/hm2,年純收益1.5~3萬元/hm2。

(2)林菌模式。主要利用郁閉林地林間溫度、濕度比較穩定的條件及樹木遮陰效果,發展雙孢菇、雞腿菇、木耳等食用菌,林地利用率可達到50%以上。以林下雙孢菇為例:1hm2林地可建食用菌小拱棚0.5hm2,產菇10kg/m2、按每千克市場價6元,平均效益60元/m2,除去材料人工投入,每公頃純收入在13萬元以上,每年按3茬計算,年效益也在35萬元/hm2左右,效益十分可觀。

(3)林油模式。主要指林下種油用牡丹,該模式一年種多年收,5a生牡丹每公頃可產籽6000kg以上,牡丹種籽價格按市場價15元/kg,年綜合效益可達每公頃9萬元以上。5a后油用牡丹如果換茬生產,可產中藥材“丹皮”6500kg/hm2,每公頃又可增收20萬元以上。

(4)林農模式。即從樹木栽植到郁閉前,在行間種棉花、花生、紅薯等矮稈農作物,投入4500元/hm2,年產出1.2萬元/hm2,年純效益約7500元/hm2。

(5)林下養殖。主要是在林下發展雞、鴨、駝鳥、鵝、狐貍、牛、羊等,因其規格、標準不同,投入產出及效益也不一樣。據統計,該縣發展林藥模式160hm2,林菌模式187hm2,林油模式200hm2,林農模式有380hm2,林禽模式293hm2,林畜模式93hm2,林草模式87hm2。全縣建成面積20hm2以上的林下經濟基地20余個,形成臨漳縣海平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臨漳縣望野林木有限公司、臨漳縣三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邯鄲市群星鴕鳥養殖場、河北森旺生態農牧有限公司等大型林下種養企業20余家,從業人員1200余人,帶動從事林下經濟的農戶平均增收0.6萬元。

3 林下經濟發展的突出經驗

3.1 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結構調整,把林下經濟作為縣域特色林業列入產業發展規劃

臨漳縣立足林木資源優勢,在林業后續產業上大做文章。為促動林下產業發展,2000年該縣制定了《關于發展林下產業的實施意見》。確立了“國家長期得林、群眾近期得利、生產遠近結合,營林以短養長”的發展思路,2007年又將林下經濟列入臨漳縣七大特色主導產業進行推進,并出臺《臨漳縣林業及林下產業的推進意見》。為保障林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9年又制定《2009-2015年臨漳縣林下經濟發展規劃》,確立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目標和發展重點等,規劃縣域東部建設林藥間作基地,中部建設林菌間作基地,南部建設林下養殖基地,西部建設林農間作基地等的發展布局。發展的重點和突破口是建設4個萬畝工程,即林下中藥材基地工程、林下食用菌基地工程,林下油用牡丹基地工程、林下畜禽養殖基地工程,層層落實任務目標和工作責任,用政策激活林下經濟發展的活力。

3.2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組織引導,把林下經濟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平臺全力推動

一是主要領導親自抓。成立由縣長任組長,主管縣領導為副組長的林下經濟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相應領導組織,鄉鎮黨委書記負總責、鄉鎮長具體抓。為將林下經濟工作抓實抓好,縣政府每年召開林下產業工作會議,林下經濟動員會、調度會、觀摩會等,并要求每個鄉鎮至少抓2~3個示范點,以點帶面,帶動全縣林下經濟工作開展。二是深入宣傳發動??h政府每年都利用廣播電視、縣報、資料宣傳等方式,對林下經濟進行全面深入宣傳,多次組織群眾外出到山東菏澤、東阿、保定安國、安徽亳州等中藥材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增強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信心和決心。三是實行目標管理??h政府把林下經濟建設列入各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與縣、鄉(鎮)、村和有關單位簽定目標責任狀,進行目標管理,年底,對任務完成好的單位進行通報表揚,完不成任務的單位通報批評。

3.3 完善政策機制,扶持典型帶動,激發群眾開發林下經濟的積極性。

發展林下經濟,林地是平臺,政策是保障。該縣為調動群眾開發林下經濟的積極性,一是落實營林機制。按照中央林權制度改革精神,出臺宜林地承包拍賣政策機制,將林地使用權和經營權延長至30~50a,使林農吃上“定心丸”,對宜林荒灘、荒地大力進行拍賣,拍賣期50~70a。截止2016年底,全縣共拍賣“四荒”4200hm2,其中綠化2800hm2,占拍賣面積的66%。通過穩定林地經營權,讓林地使用權人增強發展林下經濟的決心。二是政策扶持。將全縣100余個退耕還林村,列入國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發展項目,凡在退耕還林土地上從事林下經濟開發的農戶資金上給予扶持。即林下建設食用菌工棚補助10元/m2;林下種植中藥材、牧草等2250元/hm2;林下搞設施養殖200元/m2等等。對省、市級重點林下經濟龍頭企業,協調銀行部門給予貸款扶持。三是典型帶動。近年來,該縣先后在西羊羔鄉南羊羔村建成23hm2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在柏鶴鄉梁村建成20hm2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在杜村鄉東冀莊村建成53hm2林下油用牡丹種植基地,磚寨營鄉油坊村建成21hm2林下駝鳥養殖基地等等,培育成像臨漳縣望鄴林木有限公司、臨漳縣海平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等省市級林果產業化龍頭企業20余個,這些示范基地和龍頭帶動了各級干部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以臨漳縣海平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為例,近年來,該企業利用基地+農戶形式,發展林下油用牡丹,同林農簽訂收購合同50余份,進行回收加工。該公司帶動下,目前,已在杜村鄉東冀莊、西冀莊、欒莊、東營等村發展林下油用牡丹200hm2,群眾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逐漸通過龍頭帶動成功的整合在一起,實現了市場和經濟效益共贏。

3.4 依托科技支撐,實施技術創新,促進林下經濟建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一是試驗示范。該縣從林下經濟品種選擇抓起,在西羊羔鄉南羊羔、杜村鄉東冀莊等地,建設白芍、牡丹、知母等中藥材品種和雙孢菇、雞腿菇等食用菌品種的試驗示范,通過林下試種,篩選出適合郁閉林下種植的8個藥材品種和5個食用菌品種,為林下種植品種推廣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二是培訓推廣。近年來,林業、農業、畜牧聯合組成技術小組深入鄉村和田間地頭舉辦種養培訓班100多期,推廣食用菌、藥材、養雞等種養技術18項,培訓農民15000人次,提高了廣大種植戶發展林下經濟技術水平和實踐經驗。三是縣校合作。該縣還常年同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邯鄲中醫藥藥材研究所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聘請教授、專家來臨漳講課,擔任技術顧問,巡回技術指導等,由于該縣重視科技、依靠科技,全縣林下經濟產業正在逐步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移。

4 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展林下經濟最大的障礙就是缺乏資金扶持,政策性投入資金扶持少。雖然,大多數群眾對林下經濟發展熱情高漲,但由于缺乏啟動資金而與發展林下經濟失之交臂。有些經營林下經濟企業和經營戶,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資金支持,無法擴大經營規模,導致林下經濟發展后勁不足。

(2)產業管理粗放。農村很多家庭男勞動力均外出務工,在家大多數為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林下經濟管理水平不高,勞動力和種植技術明顯不足,產出率低下。

(3)認識不到位。林下經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大多數群眾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林下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還不了解林下經濟發展前途。

5 林下經濟發展政策建議

5.1 科學規劃,統籌安排

建議林下經濟與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和水土保持等政策相結合,對國家項目資金應當在??顚S玫那疤嵯陆y籌安排,提高資金使用率。在規劃實施中,要把農業、水利、能源、畜牧等部門資金與發展林下經濟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林下經濟的發展潛力。結合群眾意愿,科學選擇林下種養模式,圍繞林下養殖、林下種植因地制宜,宜養則養、宜種則種。

5.2 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對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意義和成功經驗進行全面深入的宣傳,通過給群眾開展技術講座、參觀考察、算林下經濟收入對比賬等方式,提高群眾思想認識,激發農戶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

5.3 強化服務,合力推動

發展林下經濟,涉及各行各業,覆蓋千家萬戶,需要眾多部門精誠合作、優勢互補、協調服務、形成合力。一是成立專業技術服務隊,深入實地開展技術服務,加強技術培訓,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不斷提高農民專業技術水平。二是積極培育市場營銷組織,成立行業協會,發展經紀人隊伍,強化信息發布,使群眾能夠及時掌握市場行情,規避市場風險。

5.4 完善政策,加大投入

完善融資、信貸、貸款貼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林下經濟發展。在林下經濟發展上,國家還應加大項目資金投入,國家、省、市、縣都要撥付專門資金支持林下經濟。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在不違反項目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與林下經濟結合起來,捆綁使用,共同促進林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F326.2

A

1002-3356(2016)06-0067-03

2016-10-16

猜你喜歡
林農基地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我的基地我的連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沙洋停征林業“兩金”減輕林農負擔
林業深化改革 林農共享紅利
林農復合系統支撐溝域經濟發展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