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2016-03-12 11:57陳紅英
關鍵詞:心理健康理念心理

陳紅英

(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南平 353000)

人本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陳紅英

(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南平 353000)

為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高校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為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充分發揮心理教育類課程作用、豐富教學手段、建立長效溝通與交流路徑。

以人為本;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就讀的學生,其心理發展情況實際上與一般學校的孩子是有很大差異的,同時因為高校學校生源結構多樣、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學生心理狀況是比較復雜的,這就給高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了不小挑戰[1]。

1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從整體情況上來看,當下的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是良好的,大多數的學生都能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當下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的工作。但是,需要意識到問題是高校學校的學生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其心理狀況與一般學校的學生相比是更為多樣的、復雜的。這主要和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結構、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認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有關[2]。

1.1 自卑心理

對于高校學校學生而言,一般其在入學前其學業成績都是較差的,很多的學生都是不得以才選擇在高校學校就讀的。在這些學生心里普遍都存在著一定自卑心理,這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進取信不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差。很多的學生認為讀高校沒有前途、沒有面子,低人一等,覺得作為高校出身的學生無論是在就業還是在人際關系上都會面臨諸多問題。

1.2 焦慮心理

因為很多的高校學生,其家境都一般,經濟條件都不是特別的好。在學校的生活、學習中,經濟上都不是特別的寬裕。加上對未來就業形勢的悲觀、對一些社會負面情況的過分在意以及自卑心理的主導下,很多的學生都會伴隨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心理。焦慮心理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高校學校的學生畢竟其心智尚未成熟,長期焦慮與壓抑必然導致一些心理疾病發生。

1.3 迷茫的心理

很多的高校學校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存在誤區的。因為自己的知識基礎較差、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都沒有完全形成,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其理想信念意識是淡薄的。在學校的生活、學習中,表現為對于學習興趣的喪失,在學校里顯得無所事事。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也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慣,如吸煙、酗酒、打架等。

1.4 盲從的心理

因為高校學校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等原因,盲從心理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學生缺乏獨立的判斷能力和事務的辨別能力,他們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各種消極觀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學生容易被一些社會上一種追求另類的行為習慣所影響在穿著打扮上“非主流”、追星等。同時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學生沉迷于網絡想象也很普遍,網絡上的信息垃圾、不健康內容也很容易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不良的影響。因為學生的盲從心理、自律、自制能力不強,學生很容易在網絡虛擬化世界里難以自拔。

2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把人的發展作為關鍵問題來認知一項重要理論體系,是從人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這類的理念植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具有指導作用的,是能夠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步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究高校學校中如何靈活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去尋求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徑就具備了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將這樣的觀念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從不同年級的學生的特點、內在需求入手用來解決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學生所出現的不同的心理問題和困難,促進學生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健康地發展。在高校來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個性、人格的主體;把學生的培養和發展包括健康心理狀態的形成作為學校的最高目標,其中要將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與學生的個性發展、人格心理完善都有機地結合并統一起來,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高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形成科學、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做到貼近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令心理教育工作更為的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要用辯證的觀點與思維,來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合理的引入激勵機制去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引入科學的管理方法使學生養成自律、自愛的行為習慣;選擇正確的途徑培養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與情緒,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運用“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 人本理念在心理健康工作的作用

3.1 發揮心理教育類課程作用

在高校學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公共課教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陣地。相關的教師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心理輔導工作經驗,因此教師的主導地位是必須要得以發揮出來的?!耙匀藶楸尽辈粌H僅是以學生為本,也要注意教師作用的發揮,因此心理教師的作用必須要被發揮出來,通過設立校心理研究會、心理研究社團等發揮心理教育優勢。作為教師針對高校學校學生的特點,重點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做人教育“及 “就業觀念”教育,明確自己的目標,腳踏實地的用實際行動優化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

3.2 豐富教學手段

優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索的積極性,充分的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需要。通過啟發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等模式,從學生的實際心理問題的解決著手,不斷的改進、優化教育方法與教育手段,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3.3 建立長效溝通與交流路徑

在解決高校學生實際問題上下功夫,關注學生的迷茫、自卑等心理情緒;對于生活困難與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予以更多的幫助,針對這些學生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的實際情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努力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有效的解決其后顧之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爭取其同學和學科教師的幫助、輔導。通過師生、生生之間長效的交流合作機制,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感覺到希望。

總的來說,以人為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做好對人的作用的充分認識,重視人的作用的發揮,重視更多的合作與交流。在這樣理念下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實效性才能得以保證,才能為高校學校長足的發展提供支持與助力。

[1]劉秀麗.高?!耙匀藶楸尽睂W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2:253-255.

[2]張燕.“以人為本”理念引領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01:170-171.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centered concept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EN Hong-ying

(Fujian Forestr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Nanping Fujian 353000)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needed by the society, College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ourses, enrich teaching means, establish long-term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ath.

People-oriente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H193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055

1672–7304(2016)05–0111–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陳紅英(1981-),女,江西金溪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理念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