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異化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2016-03-12 11:57張翠萍
關鍵詞:教育工作者異化政治

張翠萍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網絡異化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張翠萍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加強學習,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增加情感投入,線上線下教育有效結合;加強道德、法治教育,培養學生的辨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身心素質,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網絡異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 異化理論和網絡異化

“異化”屬哲學范疇,具有“讓渡、轉讓、脫離”之意,異化一詞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有讓渡、轉讓、疏遠、差異、分離、精神錯亂等義。該詞最早出現于《圣經》,是指亞當偷吃了禁果,墮落成凡人,從上帝純真神性中“異化出去”。馬克思在早期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異化勞動理論,該理論主要包括勞動者的勞動和他的勞動產品相異化、勞動者和他的勞動活動相異化、勞動者與他的類本質相異化、人與人關系的相異化[1]。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異化作為社會現象同階級一起產生,是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私有制是異化的主要根源,社會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終根源。異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們的生產活動及其產品反對人們自己的特殊性質和特殊關系。在異化活動中,人的能動性喪失了,遭到異己的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從而使人的個性不能全面發展,只能片面發展,甚至畸形發展[2]。

2 網絡環境下90后大學生的異化表現

2.1 價值觀念異化

網絡上充斥著多種文化元素,而各種文化背景下價值判斷標準千差萬別,有的甚至反人類文明。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成功充滿渴望的90后,在這樣的環境下,大量接收著各種訊息,對金錢、家庭、教育、兩性交往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判斷標準。同時,網絡上的低級趣味和違法犯罪行為也在誘惑著他們跌破道德底線,價值觀念極易出現異化。

2.2 人際交往異化

90后大學生十分熱衷于網絡媒介的交流,而在現實中的人際交往中卻表現出能力欠缺。長期沉迷于網絡交往的學生把大量時間投入到網絡交往中,而在現實中不愿與人交往,人際關系冷漠,在客觀現實與虛擬現實的角色互換出現混亂,現實人際交往出現苦難,人際交往形成異化。

2.3 娛樂方式異化

網絡游戲吸引了無數青少年甚至成人,游戲中主角可以縱橫捭闔,得到超越現實的滿足。一些自控力差的人出現了網絡成癮,一旦染上很難自拔,無法自控或他控,成為網控。因此,網絡游戲被很多人認為是比海洛因更毒的毒品。大學生大量時間用于上網,占用了必要的運動時間,降低了健康水準。并且,虛擬世界使人沉迷,不是人在玩游戲,而是游戲綁架了人,大學生的娛樂方式出現異化。

2.4 學習行為異化

人類已經進入網絡時代,網絡成為理解和解決當今許多緊迫問題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海量的網絡信息也有兩面性,它使學生變得無所適從、不堪重負,課堂上聽課不認真,認為內容網上都有,作業不認真做,到網上查詢。這就使得很多大學生學習意識減弱,實踐能力降低,學習力和思考力下降,遇到問題先“百度”,沒有網絡便無所適從,陷入迷茫,出現“學習異化”。

3 消解網絡異化

3.1 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網絡已經成為青年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據筆者對省內高校的調查,大學生人均上網時間已經超過3小時,網絡已然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利用網絡開展工作,首要是加強學習,首先要學習政治理論,提升個人政治素質,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次要學會使用網絡媒介開展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進行指導和服務,能夠利用新型應用軟件和大數據技術,開展相關調研和測評,科學分析學生需求,使指導和服務工作更貼近需求,取得更好效果。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指導與服務不僅需要懂得網絡技術,還要懂得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指導服務工作的新規律、新方法,能夠及時捕捉網絡上學生的思想動態、意見、需求,能夠與學生進行及時、有效溝通,培育大學生中的輿論領袖,并悉心指導他們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捍衛者和踐行者。

3.2 線上線下教育有效結合

當前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同于傳統模式,師生之間更具平等性,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避免說教、灌輸的方式,而要以真情感動學生,以學識指導學生,以人格影響學生。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需要老師的言傳身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堅定理想信念、要有高尚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更要有仁愛之心,要帶著深厚的情感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用智慧啟迪智慧,用良心培育良心,要把與學生的網絡交流與實際指導、關心結合起來,在對學生切實的關懷與幫助中消除差距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3.3 培養學生辨別能力

網絡上多元文化并存,各種道德標準之間差異巨大甚至是矛盾的,這些道德準則對青年大學生影響深刻。同時,網絡上大量的信息垃圾侵蝕著人們的思想,進而影響到行為,特別是有些網絡游戲充斥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嚴重影響青年大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幫助學生克服虛擬過度和現實不足的異化狀態,做到虛擬人格和現實人格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增強網絡法制觀念,懂得遵紀守法。

3.4 培養學生良好身心素質

大學期間,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制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網絡上信息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對好奇心強的青年大學生來講具有強大吸引力,但是由于網絡上的內容良莠不齊,很難辨識,特別是一些別有用心的組織和個人鼓吹的極端文化思想,很容易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學生所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建立健全人格,無論網上網下都要堂堂正正做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90后大學生是中國實現兩個100年目標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網絡異化問題困擾著今天正在校園里學習的他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幫助他們解脫異化,實現全面自由的發展,我們責無旁貸。

[1]卡爾·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李瑞芳.關于人的異化的幾點思考[J].魅力中國,2009(12)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alienation

ZHANG Cui-p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alian Liaoning 11605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should continue to enhance learning and initiative to occupy the position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rease emotional input, online and offline education effective combination; strengthen the moral, legal education, training students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form the correct "Three Outlooks".

Network alienatio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G250.7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182

1672–7304(2016)05–0367–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張翠萍(1976-),女,遼寧阜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猜你喜歡
教育工作者異化政治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政治攀附”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