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人文關懷的對策研究

2016-03-12 06:36
關鍵詞:關懷人文政治

孟 超

(麗水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人文關懷的對策研究

孟 超

(麗水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大學生思想重治教育存在重管理,輕教育;重灌輸,輕關懷;忽視人文道德培養等問題。因此,要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道德修養教育。

思想政治;人文關懷;大學生;和諧

“人文關懷”早在黨的十七大中就已經提出,該理念是“以人為本”的體現,不僅指明了思想政治的工作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它在一定程度上順應時代發展的改革潮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積極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理念,采用人文關懷新方法,積極促進大學生終極目標的發展。此外,按照大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實施教育內容,將尊重大學生主體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最有效方法,并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滿人文關懷。

1 大學人文關懷的缺失的表現

1.1 重管理,輕教育;重灌輸,輕關懷

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專職工作者常常重視管理輕視教育,他們認為學生只需要聽話、知道學習即可。因此,教學中工作方法較為生硬,多采用命語氣,居居高臨下意味頗為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常常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和滲透,輕視人文關懷[2]。

1.2 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忽視人文道德培養

大學生思想政治的主渠道來自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僅有一門課程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該課程主要是對大學生人文道德素質教育課程進行教育,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內容被削弱。

1.3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針對性不強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長期的滲透和堅持,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工作的展開普遍存在“重形式、輕效果”的現象。

2 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的對策

2.1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教育觀念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兩者本質和內涵上的相靈相犀表明了人文關懷理念的重點就是要將個人價值的實現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建立全員參與的思想政治人文關懷機制,將“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思想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中,將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價值實現放在作為各項工作的切入點,切實的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養,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具體而言,思想政治的教學中,尊重學生主體性和個性的差異。大學生因家庭成長環境不同正處于心智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的大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個性差異性和行為叛逆性,搞笑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行為錯亂給予充分的指導和包容,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人文環境,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在關懷中發展。其次,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重視社會對學生價值觀影響,建立信息的過濾機制和監管機制,并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機構和學生問題咨詢機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掃清障礙。最后要將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價值實現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轉變學生就業觀念,讓學生順利與社會接軌。

2.2 完善制度建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模式

首先在高校設立全面的評價機制,主要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精神缺失的制度保障。如:教師職稱評定和對大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掛鉤。其次,高校中設立生活指導委員會,關懷大學生全面成長。生活指導曾經是西方盛極一時的德育思潮,它以個人的指導為中心,增強自我指示能力為目的,給予激勵性的援助。大學生中生活指導主要是全面關懷大學生成長,涉及到學生方方面面的需求。針對此,高校設立生活指導委員會立足于幫助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但是尤為明確的是不能夠用單一的心理指導代替生活指導。最后,高??稍O置校友會關注畢業學生的動態,校園會主要是對離校學生進行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不僅體現在幫助學生聯系工作、處理職場關系,還在于對畢業生的心理進行關心,校園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人文關懷力量是極其巨大的,還具有普及性、針對性及持續性的相關特點。[1]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呼呼加強人文關懷

(1)加強呼喚人文關懷是現實需要。人文包含一定的知識體系、價值體系和理論體系,與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關?!叭宋年P懷是指以作為社會主體的人的個性及其社會特征為基礎,對人的價值、人格尊嚴尊重、人的個性解放、自由與發展的追求”。事實上,人文關懷積極反映了人文精神關懷中生命的全部發展,體系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學生精神世界,矯正他們錯誤的思想價值觀念,提高精神世界,促進學生個體和全體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尊重人。關系人的主體性,不但完善心智,形成具有個性化的人格。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人的全面需求的發展,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禁錮頭腦和手腳,還需要限制人的行動和思想,開發智力,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引導人們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2)重視學生心理發展,促進身心發展。當今就業問題日漸嚴重,大學生面對嚴重的學習、生活和就業壓力,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并且帶來了更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當今,高校中需要不斷加強對學生人格進行培養。具體而言,高校應當舉辦各類文體活動,積極組織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此外,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對心理健康進行教育,鍛煉學生心理素質修養,疏導學生心理誘惑,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心發展,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相對穩定的、可靠的保障。

3 結束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加強,能夠切實地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標,可以說,高校中加強人文關懷教育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梢哉f,只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夠提高大學生全面自身的發展[2]。

[1]田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路徑[J].文化學刊,2015(5):35.

[2]武玲娟.論以“人文關懷”為主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隴東學院學報,2008(4):45.

Interpret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Lac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ME Chao
(Lishui University,Lishui Zhejiang 323000)

This paper analyzed on the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bsence of humanistic care,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olitical; Humane care; Students;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吳 芳)

孟超(1985-)女,陜西西安人,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關懷人文政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現代就是細枝末節的關懷
人文紹興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人文社科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