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城市低保工作的難點及對策

2016-03-13 07:07李劍文云南行政學院
消費導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街道居民群眾

李劍文 云南行政學院

當前城市低保工作的難點及對策

李劍文 云南行政學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本文對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的對策措施。

城市低保 難點對策

一、當前城市低保工作中的難點問題

城市低保工作是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實施過程中黨和政府為城市貧困居民構筑的一道安全網,是保障人民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的民心工程,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低保工作。 昆明市“十二五”以來,全市共投入社會救助資金24.36億元,年均增長23%,63.5萬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提標擴面,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平均標準分別由2010年每人每月224.5元、99元、245元,提高到2014年每人每月422.5元、227.5元、432.5元,平均增幅分別達80%、130%、76%。保障對象人數由2010年的21.48萬人,擴大到2014年的26.85萬人,增長24%,目前保障標準居全省首位。為保障特困群體的基本生活權利、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城市低保的實施單位主要是街道辦事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街道作為實施低保工作的一個主要部門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不少難點問題:一是收入界定難。按照《細則》規定,戶人均收入在395元以下的應納入保障范圍。但在實施過程中,有的申請對象不如實申報家庭的經濟收入狀況,特別是打工、房屋出租等隱形收入不主動申報。還有一些與子女分戶的老年人,按照有關規定,子女贍養費計算為其收入,但申請人往往以子女無經濟能力贍養父母或是以子女不贍養為借口,使低保工作人員難以準確地測算其家庭總收入;二是情況調查難。一方面是從事低保工作人員少,很難抽出時間對申請低保家庭進行細致的調查;另一方面在調查過程中,周邊鄰居怕招惹麻煩不愿講真話、不配合,甚至有的單位也以種種理由推托,不愿出具相關證明,使工作人員難以準確掌握情況;三是因征地拆遷“農轉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有難度。近年來隨著“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大批失地拆遷農民轉為城鎮戶口,其中有不少人已步入老年,有相當一部分人一無工作、二無技能,更無退休金。這部分人按有關規定目前尚不符合低保條件,但生活確實困難;四是“兩勞”釋放人員保障難,這部分人在勞動年齡段須就業,但在政治上有污點,難以找到工作,矛盾十分突出;五是對騙保和提供虛假證明的實施處罰有難度。按照規定,對提供虛假證明的主管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并由民政部門對其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對騙保人員由民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警告,追回其冒領的低保金,情節惡劣的處冒領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但作為民政部門對其他單位給予警告或行政處分顯然不適合,由民政部門給予罰款不僅執行起來有難度,更無法律依據,致使低保工作條例的權威性得不到保障落實。

二、健全完善城市低保工作的對策措施

對于城市低保這一項政策性很強的民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切實加以解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從統一思想認識入手,加強對低保工作的組織領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是建立完善低保工作領導小組。區、街主管部門要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有關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機制;二是社區成立低保工作審核小組。由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居民組長、民警組成,負責對本社區居民進行政策宣傳,對申請對象進行走訪調查和初步審核,把好第一關;三是成立社區低保工作評議小組。主要由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和積極分子組成,由于他們來自于群眾,對社區居民的家庭情況較了解,能較全面地掌握第一手資料。

(二)把政策標準交給群眾,提高低保工作透明度。一方面要加大低保工作培訓力度。組織街道、社區低保工作人員認真學習《細則》掌握政策標準,不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細則》,更要學會運用細則解答群眾的咨詢和疑問;另一方面,要向群眾大力宣傳低保標準。通過宣傳欄、社區論壇、黑板報等多種宣傳手段,向居民宣傳低保實施細則,政策要讓群眾知道,標準要讓群眾掌握,讓已進入低保人員明確自己的義務,讓有申請低保意向人員對照標準,檢查自己是否符合條件,提高低保工作透明度。第三做好信訪接待工作,認真解答居民群眾的疑問和咨詢,認真查處群眾對低保家庭的舉報,接受群眾監督。

(三)完善工作制度,實行規范化管理。在低保工作中既要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區分不同情況認真對待,做到應保盡保。一是嚴格堅持審前、審后公示制。申請對象在報送區民政局前和審批后在社區公示欄內張榜公布,同時設立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嚴格堅持街道審制。街道組織各村、社區低保主任每月對申請對象材料集體審議,由各社區介紹申請人情況,大家討論,把好街道審核關;三是實行動態管理。根據低保家庭收入變化及時調整低保金,對超過保障標準的家庭及時停保。四是堅持公益性勞動。按照《細則》要求定期組織有勞動能力的低保人員,參加治安巡邏、衛生保潔等公益性勞動,提高他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同時明確在享受權力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義務。

(四)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針對部分申請低保人員不如實申報家庭收入情況,有的采取虛報、偽造、隱瞞、騙取低保金以及提供虛假證明的單位和責任人,要建立責任追究制,要盡快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具體的處罰條款,打擊騙保的不良行為,以維護低保政策的嚴肅性,使政府有限的資金切實用在需要幫助的人群身上。

[1]雷敏, 梁勝, 王寶杰. 當前城市低保制度實踐中存在的困境及對策[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3(18).

李劍文(1972-),男,云南劍川人,云南行政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學。

猜你喜歡
街道居民群眾
石器時代的居民
多讓群眾咧嘴笑
熱鬧的街道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熱鬧的街道
風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